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导幼儿在观察活动中创新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 是指广义的“做”,既要用手做,也要用眼、耳、鼻、嘴等各种感官做,更要用心、用脑去做。其中一个重要含义就是“眼与心” 的结合,即观察与思考要有机结合起来。观察力是探索活动的门户,又是探索活动的起点,可以说观察能力就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从小经历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同样将为孩子们今后的发展和美好生活打下扎实在基础。
为了使教学中的观察真正成为创新意义层面上的观察,进而通过观察能卓有成效地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幼儿从小就要在观察过程中学习眼与心的有机结合,通过无数次的观察经历逐渐掌握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揭开事物本质特征的观察方法和技能。为此,老师应引导幼儿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训练幼儿运用多感官观察,真正做到“眼”与“心”的有机结合。例如“比较水的多少”教学活动中,当老师提供三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高矮的瓶子,里面装有不同水位的水,请幼儿观察哪杯水的体积最多?理由是什么?孩子们有各种说法:有的认为1号瓶中水最多,因为瓶身最肥;有的孩子认为3号瓶中水最多,因为水位最高;有的孩子认为2号瓶中水最多,因为瓶满可能装的水最多……,显然,孩子们很快发现这些依据不够科学,不足以说明。于是就会想到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比较。这时老师千万不能直接告诉幼儿用什么方法,要让幼儿再用心去想各种可能的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引导幼儿在实验活动中创新
实验教学正是促进手脑联系的桥梁。实验中,只有不断“设疑——动手——观察——质疑——探索——讨论——解疑——结论”,才可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培养幼儿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实践表明:(1)设疑实验,可以激发幼儿的直觉思维。例如在“沉浮”的实验中,幼儿对“铁的东西会不会沉下去”展开讨论,有的说会沉,有的说不会沉,“船不会沉”、“钥匙、铁钉会沉”。他们各自争论着,最后,我们找来铁盒放在水里它浮在水面上,但反过来放就会沉下去。从实验中孩子们发现,会沉的东西可以改变它的形状让它浮起来;而浮在水面上的东西也可以增加它的重量让它沉下去。孩子们还运用感知到的沉浮原理,收集了空罐和家长共同制作出了形态、功能各异的小船等玩具。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探索思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都获得极大的发挥。……幼儿带着自己的疑问进入实验,兴趣更浓、注意力更集中,不仅加深了实验结论的记忆,更学会了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方法。(2)演示实验,可以激活幼儿的创新意识。教师设计创新的演示实验,不但能使幼儿掌握有关知识,而且还能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经验迁移,实践运用,激活创新意识,进而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认识磁铁”的活动中,教师通过演示磁铁隔着垫板能够吸住铁钉,可得到磁铁能隔着物体吸住铁制品的特征及磁铁的穿透性,在活动结束前几分钟里,教师又另做了一个演示实验,画了一张背景为楼梯的图,又制作了一个小人,演示时利用磁铁的穿透性,使小人一步步上楼梯。从这样一个实验中,幼儿明白了运用有关磁铁的经验进行迁移、创造,结果很多小朋友想到了“小鸟天上飞”、“汽车在马路上行”、“红旗徐徐上升”等。试想,如果没有老师的演示实验,幼儿创造性的实验从何而来。(3)讨论交流实验,可以激发幼儿的聚合思维。当幼儿获得了许多实验信息和直接经验后,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实验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读和分析数据,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将实验结果与实验猜测作综合比较,努力寻求实验结论的最佳答案,着重培养幼儿的聚合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幼儿对各种实验结论进行评论,从而懂得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三、引导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创新
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你要有孙子,非先有老子、儿子不可。”在任何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必须坚持先将行与知相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如科学“立在水中的木棍”活动中,我开始提供的一些材料(如细铁丝)在进行实验时,不但没有成功,而且幼儿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后来我把材料改为小玻璃瓶,材料便于幼儿操作,他们在玩玩、做做中发现了许多能使小瓶立在水中的办法(如有的幼儿在瓶中装钉子、石头;还有一个幼儿想到可以把瓶盖打开,让瓶口朝下,这时小瓶也能立在水中。这样的实验,能让孩子很容易理解并记住。(2)通过类比实验加深感性经验。如在帮助幼儿建构“溶解”这一科学概念时,教师提供了水、盐、沙子等材料,让幼儿分别做“沙子和盐是否溶解于水”的实验。通过观察和类比,幼儿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盐溶解于水而沙子则不能”的结论。但大多幼儿据此认为“物体消失了就是溶解”。显然幼儿对“溶解”概念的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对此,教师又让幼儿做“面粉是否溶解于水”的实验,并引导幼儿对三个实验结论进行交流和讨论,帮助幼儿加工和整理了先前所获得的感性经验,从而培养幼儿爱科学、用科学、勤动手、多动脑的科学学习习惯。(3)要学以致用,亦即用所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促进认识上的两个飞跃,与此同时,也可使幼儿感到学习自然有用,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从而产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实际上,这环节也是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让幼儿产生“做”的欲望,继而真正地“做”起来。依托不同的学习内容,从思维、感官、行为等各方面培养幼儿“做”的兴趣和能力。许多成功的科学课例表明,只要科学教师能在“做”中教,幼儿就能够快乐地在“做”中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性就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作者单位:昆山市绣衣幼儿园 江苏】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 是指广义的“做”,既要用手做,也要用眼、耳、鼻、嘴等各种感官做,更要用心、用脑去做。其中一个重要含义就是“眼与心” 的结合,即观察与思考要有机结合起来。观察力是探索活动的门户,又是探索活动的起点,可以说观察能力就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从小经历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同样将为孩子们今后的发展和美好生活打下扎实在基础。
为了使教学中的观察真正成为创新意义层面上的观察,进而通过观察能卓有成效地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幼儿从小就要在观察过程中学习眼与心的有机结合,通过无数次的观察经历逐渐掌握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揭开事物本质特征的观察方法和技能。为此,老师应引导幼儿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训练幼儿运用多感官观察,真正做到“眼”与“心”的有机结合。例如“比较水的多少”教学活动中,当老师提供三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高矮的瓶子,里面装有不同水位的水,请幼儿观察哪杯水的体积最多?理由是什么?孩子们有各种说法:有的认为1号瓶中水最多,因为瓶身最肥;有的孩子认为3号瓶中水最多,因为水位最高;有的孩子认为2号瓶中水最多,因为瓶满可能装的水最多……,显然,孩子们很快发现这些依据不够科学,不足以说明。于是就会想到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比较。这时老师千万不能直接告诉幼儿用什么方法,要让幼儿再用心去想各种可能的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引导幼儿在实验活动中创新
实验教学正是促进手脑联系的桥梁。实验中,只有不断“设疑——动手——观察——质疑——探索——讨论——解疑——结论”,才可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培养幼儿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实践表明:(1)设疑实验,可以激发幼儿的直觉思维。例如在“沉浮”的实验中,幼儿对“铁的东西会不会沉下去”展开讨论,有的说会沉,有的说不会沉,“船不会沉”、“钥匙、铁钉会沉”。他们各自争论着,最后,我们找来铁盒放在水里它浮在水面上,但反过来放就会沉下去。从实验中孩子们发现,会沉的东西可以改变它的形状让它浮起来;而浮在水面上的东西也可以增加它的重量让它沉下去。孩子们还运用感知到的沉浮原理,收集了空罐和家长共同制作出了形态、功能各异的小船等玩具。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探索思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都获得极大的发挥。……幼儿带着自己的疑问进入实验,兴趣更浓、注意力更集中,不仅加深了实验结论的记忆,更学会了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方法。(2)演示实验,可以激活幼儿的创新意识。教师设计创新的演示实验,不但能使幼儿掌握有关知识,而且还能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经验迁移,实践运用,激活创新意识,进而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认识磁铁”的活动中,教师通过演示磁铁隔着垫板能够吸住铁钉,可得到磁铁能隔着物体吸住铁制品的特征及磁铁的穿透性,在活动结束前几分钟里,教师又另做了一个演示实验,画了一张背景为楼梯的图,又制作了一个小人,演示时利用磁铁的穿透性,使小人一步步上楼梯。从这样一个实验中,幼儿明白了运用有关磁铁的经验进行迁移、创造,结果很多小朋友想到了“小鸟天上飞”、“汽车在马路上行”、“红旗徐徐上升”等。试想,如果没有老师的演示实验,幼儿创造性的实验从何而来。(3)讨论交流实验,可以激发幼儿的聚合思维。当幼儿获得了许多实验信息和直接经验后,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实验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读和分析数据,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将实验结果与实验猜测作综合比较,努力寻求实验结论的最佳答案,着重培养幼儿的聚合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幼儿对各种实验结论进行评论,从而懂得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三、引导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创新
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你要有孙子,非先有老子、儿子不可。”在任何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必须坚持先将行与知相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如科学“立在水中的木棍”活动中,我开始提供的一些材料(如细铁丝)在进行实验时,不但没有成功,而且幼儿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后来我把材料改为小玻璃瓶,材料便于幼儿操作,他们在玩玩、做做中发现了许多能使小瓶立在水中的办法(如有的幼儿在瓶中装钉子、石头;还有一个幼儿想到可以把瓶盖打开,让瓶口朝下,这时小瓶也能立在水中。这样的实验,能让孩子很容易理解并记住。(2)通过类比实验加深感性经验。如在帮助幼儿建构“溶解”这一科学概念时,教师提供了水、盐、沙子等材料,让幼儿分别做“沙子和盐是否溶解于水”的实验。通过观察和类比,幼儿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盐溶解于水而沙子则不能”的结论。但大多幼儿据此认为“物体消失了就是溶解”。显然幼儿对“溶解”概念的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对此,教师又让幼儿做“面粉是否溶解于水”的实验,并引导幼儿对三个实验结论进行交流和讨论,帮助幼儿加工和整理了先前所获得的感性经验,从而培养幼儿爱科学、用科学、勤动手、多动脑的科学学习习惯。(3)要学以致用,亦即用所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促进认识上的两个飞跃,与此同时,也可使幼儿感到学习自然有用,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从而产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实际上,这环节也是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让幼儿产生“做”的欲望,继而真正地“做”起来。依托不同的学习内容,从思维、感官、行为等各方面培养幼儿“做”的兴趣和能力。许多成功的科学课例表明,只要科学教师能在“做”中教,幼儿就能够快乐地在“做”中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性就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作者单位:昆山市绣衣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