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内容分析
《梯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二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在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特征认识的基础之上学习的,是小学阶段要学习的最后一类直线型平面图形。梯形的学习与其他的平面图形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平面图形是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而梯形学生则是初次接触。
教材分三层编排。第一层,认识梯形。教材首先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例,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表面上的梯形,并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四边形是梯形”,使学生对梯形有初步的直观感知。接着要求学生“想办法做一个梯形”,让学生把已经建立的梯形的表象以物化的方式表达,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知,并通过与平行四边形的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梯形的基本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第二层,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认识梯形的高,并介绍梯形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量出教师提供的梯形两条腰的长度,认识等腰梯形。第三层,通过想想做做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图形变换,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①在画“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的过程中建立梯形的直观表象,感知梯形的本质特征。②迁移平面图形特征认识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个纬度自主探究等腰梯形和执教梯形的特征。③在沟通与比较中感悟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教学过程
呈现一些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
师:由4条边围成的四边形中,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同桌互相说说它们的特征,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特征?
(一)感知梯形的本质特征,明确梯形的概念。
师:在研究平行四边形时,我们不仅关注了边的长度,还关注了边的位置关系。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它们的两组对都是分别平行的。在所有的四边形中,每个四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吗?
1.第一环节:通过分类,感知梯形的特征。师:出示10个图形,你能根据每个四边形中对边的位置关系把这些图形分类吗?
学生分类。推进:对边的位置关系,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哪些情况?把你的分类标准写下来。看到A分类的,推进:两组对边平行的分为一类,不是两组对边都平行的这一类还能再分一分吗?看到B分类的,推进:有的同学是按对边是否平行来分的,有平行的分为一类,没有平行的分为一类,对边平行的这一类里能不能再分一分呢?
第一层次:分为两类,教师进行半成品加工。
第二层次:说说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师:第一类: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我们已经认识了。第二类: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把它们称为“梯形”。第三类:没有互相平行的边的四条边,统称为“一般四边形”。
2.第二环节:根据定义判断是否是梯形。师:判断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梯形?是的在( )里画“√”。学生独立判断,并说说自己是如何判断的。
3.第三环节:做梯形。师:我们认识了梯形,下面我们来变魔术,在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中添上一条线,形成一个梯形。学生用红笔添加一条线创作梯形。师:先看这个一般四边形,它里面有互相平行的边吗?怎样创造出梯形呢?生:没有平行,创造一组平行。
推进:有的同学已经画好了,想一想:你添画的这条线只能画在这里吗?呈现资源交流:师:只能平移到这个位置吗?只能画这条边的平行线吗?生:可以作无数条平行线。师:其他图形呢?请你填上一条线,形成一个“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梯形。
交流:①聚焦三角形。师:三角形里有没有平行?生:没有。师:没有平行我们要创造一组平行。②聚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师: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现在只能有一组平行,怎么办?生:我们要破坏一组平行。师:像这样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都是梯形。
(二)探索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
师:我们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梯形的“边”除了“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不平行”以外,还有其他特征吗?“角”是不是也有什么特殊情况存在呢?
我们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也来研究一下,看谁能有新的发现?师:边除了考虑是否“平行”以外,还能考虑什么?(边的长度)研究一下。角呢?和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层次:等腰三角形。呈现:发现有“边”相等的梯形。质疑:是不是每一个梯形都能找到相等的边?要求:深入研究这个特殊的梯形。介绍:为了方便表达,我们往往给图形的边起名称。要求:有了这些名称,发现的结论可以怎样表达?命名:这个特殊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第二层次:直角梯形。启发:边或角还有特殊的情况存在吗?质疑:是不是每一个梯形里面都能找到直角?命名:直角梯形。
(三)梯形的应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梯形,你对梯形有了哪些了解?其实,梯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能找一找吗?学生在身边找梯形。师:老师从生活中拍了一些照片,看一看,有梯形吗?学生观察,找图片中的梯形。
(四)沟通关系。
第一层次:内部关系的沟通。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梯形可以分为哪几类?如果用这样一个椭圆来表示所有的梯形,那么这三者的关系在图中该如何表示?试着画一画。交流:呈现——学生资源。生:先独立思考,再尝试画一画。
第二层次:师:在四边形的大家庭中,又多了新成员——梯形,梯形在图中又该如何表示呢?生:先独立思考,再尝试画一画。
师:三角形、四边形我们都研究过了,在研究图形有特征时我们是从哪些方面研究的?以后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研究什么知识?
(五)课后反思。
梯形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①对于小学生来说梯形在平时生活中看到较少,所以课上让孩子说说生活中梯形时大部分孩子说不上来,所以课前还是应该让孩子找找生活中的梯形。②在通过图形的方法将梯形分类时,学生会受到前面平行四边形分类的干扰,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和一般梯形分成了包含关系,对于这个问题课前还要做好铺垫。
《梯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二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在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特征认识的基础之上学习的,是小学阶段要学习的最后一类直线型平面图形。梯形的学习与其他的平面图形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平面图形是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而梯形学生则是初次接触。
教材分三层编排。第一层,认识梯形。教材首先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例,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表面上的梯形,并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四边形是梯形”,使学生对梯形有初步的直观感知。接着要求学生“想办法做一个梯形”,让学生把已经建立的梯形的表象以物化的方式表达,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知,并通过与平行四边形的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梯形的基本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第二层,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认识梯形的高,并介绍梯形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量出教师提供的梯形两条腰的长度,认识等腰梯形。第三层,通过想想做做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图形变换,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①在画“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的过程中建立梯形的直观表象,感知梯形的本质特征。②迁移平面图形特征认识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个纬度自主探究等腰梯形和执教梯形的特征。③在沟通与比较中感悟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教学过程
呈现一些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
师:由4条边围成的四边形中,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同桌互相说说它们的特征,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特征?
(一)感知梯形的本质特征,明确梯形的概念。
师:在研究平行四边形时,我们不仅关注了边的长度,还关注了边的位置关系。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它们的两组对都是分别平行的。在所有的四边形中,每个四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吗?
1.第一环节:通过分类,感知梯形的特征。师:出示10个图形,你能根据每个四边形中对边的位置关系把这些图形分类吗?
学生分类。推进:对边的位置关系,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哪些情况?把你的分类标准写下来。看到A分类的,推进:两组对边平行的分为一类,不是两组对边都平行的这一类还能再分一分吗?看到B分类的,推进:有的同学是按对边是否平行来分的,有平行的分为一类,没有平行的分为一类,对边平行的这一类里能不能再分一分呢?
第一层次:分为两类,教师进行半成品加工。
第二层次:说说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师:第一类: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我们已经认识了。第二类: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把它们称为“梯形”。第三类:没有互相平行的边的四条边,统称为“一般四边形”。
2.第二环节:根据定义判断是否是梯形。师:判断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梯形?是的在( )里画“√”。学生独立判断,并说说自己是如何判断的。
3.第三环节:做梯形。师:我们认识了梯形,下面我们来变魔术,在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中添上一条线,形成一个梯形。学生用红笔添加一条线创作梯形。师:先看这个一般四边形,它里面有互相平行的边吗?怎样创造出梯形呢?生:没有平行,创造一组平行。
推进:有的同学已经画好了,想一想:你添画的这条线只能画在这里吗?呈现资源交流:师:只能平移到这个位置吗?只能画这条边的平行线吗?生:可以作无数条平行线。师:其他图形呢?请你填上一条线,形成一个“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梯形。
交流:①聚焦三角形。师:三角形里有没有平行?生:没有。师:没有平行我们要创造一组平行。②聚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师: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现在只能有一组平行,怎么办?生:我们要破坏一组平行。师:像这样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都是梯形。
(二)探索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
师:我们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梯形的“边”除了“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不平行”以外,还有其他特征吗?“角”是不是也有什么特殊情况存在呢?
我们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也来研究一下,看谁能有新的发现?师:边除了考虑是否“平行”以外,还能考虑什么?(边的长度)研究一下。角呢?和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层次:等腰三角形。呈现:发现有“边”相等的梯形。质疑:是不是每一个梯形都能找到相等的边?要求:深入研究这个特殊的梯形。介绍:为了方便表达,我们往往给图形的边起名称。要求:有了这些名称,发现的结论可以怎样表达?命名:这个特殊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第二层次:直角梯形。启发:边或角还有特殊的情况存在吗?质疑:是不是每一个梯形里面都能找到直角?命名:直角梯形。
(三)梯形的应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梯形,你对梯形有了哪些了解?其实,梯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能找一找吗?学生在身边找梯形。师:老师从生活中拍了一些照片,看一看,有梯形吗?学生观察,找图片中的梯形。
(四)沟通关系。
第一层次:内部关系的沟通。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梯形可以分为哪几类?如果用这样一个椭圆来表示所有的梯形,那么这三者的关系在图中该如何表示?试着画一画。交流:呈现——学生资源。生:先独立思考,再尝试画一画。
第二层次:师:在四边形的大家庭中,又多了新成员——梯形,梯形在图中又该如何表示呢?生:先独立思考,再尝试画一画。
师:三角形、四边形我们都研究过了,在研究图形有特征时我们是从哪些方面研究的?以后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研究什么知识?
(五)课后反思。
梯形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①对于小学生来说梯形在平时生活中看到较少,所以课上让孩子说说生活中梯形时大部分孩子说不上来,所以课前还是应该让孩子找找生活中的梯形。②在通过图形的方法将梯形分类时,学生会受到前面平行四边形分类的干扰,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和一般梯形分成了包含关系,对于这个问题课前还要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