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鲁承业主任依据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表现和发病特点,自拟三合汤予以治疗,疗效确切。三合汤由丹参饮、栀子豉汤和乌贝散加减变化而成,具有行气活血、清热祛湿、制酸止痛的功效,与反流性食管炎方证相合,药能中肯。
【关键词】 三合汤丹参饮栀子豉汤乌贝散鲁承业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69-01鲁承业(1941年—),男,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市中医药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1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它的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和反胃,多出现于餐后,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食过热、过酸食物可使之加重。亦可有剑突下疼痛、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喉炎等不典型表现。现代医学主要用抑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抗菌素进行治疗。此病中医属嘈杂或胃脘痛范畴。鲁承业主任经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此病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其一:情志不遂。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大,久之会导致肝郁不舒。一则肝主疏泄,若肝郁不舒,肝失疏泄,致使胆汁排泄障碍,胆汁郁遏而返流;二则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三则肝郁气滞,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诚如叶天士所言: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其二:饮食不节。现代社会物质条件优越,人们喜饮酒,嗜食辛辣厚味,久则湿热内生,湿热之邪停于中、上二焦,使中、上二焦气机郁滞,通降不利,则变生诸症。由于以上因素,最终形成肝胃不和,气滞血瘀,湿热内蕴的病理机制,此乃发病根本之所在。
2 三合汤方药解析
方剂组成:丹参9-15g,降香6-9g,砂仁3-6g(后下),炒栀子9-12g,豆豉6-9g 乌贼骨9-15g,浙贝母9-12g,郁金9-12g,土茯苓12-30g。功效:行气活血,清热祛湿,制酸止痛。制方机理:三合汤由丹参饮、栀子豉汤和乌贝散[1]加减变化而成。丹参饮方出《时方歌括》,由丹参、檀香、砂仁三味药组成,功擅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气滞血瘀引起的心胃诸痛;栀子豉汤方出《伤寒论》,由炒栀子,豆豉两味药组成,功可清宣郁热,主治热郁胸膈引起的虚眠不得眠、心中懊恼、胸中窒、心中结痛等症。清代名医叶天士[2]运用栀子豉汤加减化裁治疗上焦、中焦气机郁滞及湿热蕴结等病证;乌贝散方出《中国药典》,由乌贼骨、浙贝母两味药组成,功专制酸止痛,收敛止血,主治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疼痛、泛吐酸水、嘈杂似饥等症。鲁老因檀香辛温、理气散寒故去之,加降香降气而辟秽化浊,散瘀止血定痛,加郁金辛散苦降,寒以清热,增强行气破瘀之力,加土茯苓利湿解毒,合而成方,共达行气活血,清热祛湿,制酸止痛之功,可谓效专力宏。
3 临证加减
食积较甚者加鸡内金、焦三仙以增强消积化滞之功;疼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以调气和血;呃逆者加竹茹、枇杷叶、厚朴花以肃肺平肝,降逆止呃;剑突下疼痛因于痰热者加黄连、法半夏、瓜蒌以清热、化痰、开结;咽部异物感加桔梗、瓜蒌皮以降气、化痰、利咽;热伤血络伴出血者加竹茹搜脉络散在之血。
4 典型病案
患者,男,51岁,2013年10月14日首诊。患者平素喜食辛辣厚味,又脾气急躁,半年前开始出现胸骨后烧灼感,甚则疼痛、反胃及泛吐酸水的症状,到北一三院就诊,做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予“三联”疗法治疗,服药40余天,症状不缓解,又服用“越鞠保和丸”、“加味左金丸”,症状稍有减轻,随后中断治疗。近一周来因饮酒过量,致胸骨后灼热疼痛加重,很是痛苦,转求中医诊治,刻下症见:胸骨后灼热疼痛,反胃,食后则甚,夜卧时泛吐酸水,嘈杂似饥,时有呃逆,舌质暗红,舌下络脉紫暗,苔黄略厚腻,脉弦滑,西医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诊断为嘈杂,证属肝胃气滞,湿热血瘀,治以疏肝和胃,行气活血,清热祛湿,制酸止痛,处方:丹参15g,降香6g,砂仁6g(后下),郁金9g,乌贼骨12g,浙贝母9g,炒栀子9g,豆豉9g,土茯苓15g,竹茹9g,厚朴花6g(后下),三剂水煎服。2013年10月17日二诊,诉胸骨灼热疼痛、反胃、夜间泛吐酸水大减,稍呃逆,略感嘈杂,舌质暗红,舌下络脉紫暗,苔淡黄稍厚腻,脉弦滑。药后有明显效果,效不更方,原方续投五剂。2013年10月22日三诊:患者如释重负,诉治疗期间症状一天比一天减轻,今已无明显不适。症状已除,不必尽剂。嘱清淡饮食,少饮酒,保持情志舒畅。
5 结语
临床上某些疾病的具体症状虽因个体不同而表现各异,但某一疾病也有共性可循,鲁承业主任就抓住了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机共性,拟制专方,专病专治,在专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所以能有的放矢,效专力宏。同时鲁主任还强调,专病专方必须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切中病机为要,如果背离了这个原则,任何专方、验方都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王文辉.乌贝散合温胆汤加碱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183——1184
[2]张文选.叶天士用经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1——4.
作者简介;李凤鸣(1968-7),男,汉族,北京,北京市昌平区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206,北京,本科,中医主任医师,中医全科医学
【关键词】 三合汤丹参饮栀子豉汤乌贝散鲁承业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69-01鲁承业(1941年—),男,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市中医药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1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它的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和反胃,多出现于餐后,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食过热、过酸食物可使之加重。亦可有剑突下疼痛、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喉炎等不典型表现。现代医学主要用抑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抗菌素进行治疗。此病中医属嘈杂或胃脘痛范畴。鲁承业主任经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此病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其一:情志不遂。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大,久之会导致肝郁不舒。一则肝主疏泄,若肝郁不舒,肝失疏泄,致使胆汁排泄障碍,胆汁郁遏而返流;二则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三则肝郁气滞,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诚如叶天士所言: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其二:饮食不节。现代社会物质条件优越,人们喜饮酒,嗜食辛辣厚味,久则湿热内生,湿热之邪停于中、上二焦,使中、上二焦气机郁滞,通降不利,则变生诸症。由于以上因素,最终形成肝胃不和,气滞血瘀,湿热内蕴的病理机制,此乃发病根本之所在。
2 三合汤方药解析
方剂组成:丹参9-15g,降香6-9g,砂仁3-6g(后下),炒栀子9-12g,豆豉6-9g 乌贼骨9-15g,浙贝母9-12g,郁金9-12g,土茯苓12-30g。功效:行气活血,清热祛湿,制酸止痛。制方机理:三合汤由丹参饮、栀子豉汤和乌贝散[1]加减变化而成。丹参饮方出《时方歌括》,由丹参、檀香、砂仁三味药组成,功擅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气滞血瘀引起的心胃诸痛;栀子豉汤方出《伤寒论》,由炒栀子,豆豉两味药组成,功可清宣郁热,主治热郁胸膈引起的虚眠不得眠、心中懊恼、胸中窒、心中结痛等症。清代名医叶天士[2]运用栀子豉汤加减化裁治疗上焦、中焦气机郁滞及湿热蕴结等病证;乌贝散方出《中国药典》,由乌贼骨、浙贝母两味药组成,功专制酸止痛,收敛止血,主治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疼痛、泛吐酸水、嘈杂似饥等症。鲁老因檀香辛温、理气散寒故去之,加降香降气而辟秽化浊,散瘀止血定痛,加郁金辛散苦降,寒以清热,增强行气破瘀之力,加土茯苓利湿解毒,合而成方,共达行气活血,清热祛湿,制酸止痛之功,可谓效专力宏。
3 临证加减
食积较甚者加鸡内金、焦三仙以增强消积化滞之功;疼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以调气和血;呃逆者加竹茹、枇杷叶、厚朴花以肃肺平肝,降逆止呃;剑突下疼痛因于痰热者加黄连、法半夏、瓜蒌以清热、化痰、开结;咽部异物感加桔梗、瓜蒌皮以降气、化痰、利咽;热伤血络伴出血者加竹茹搜脉络散在之血。
4 典型病案
患者,男,51岁,2013年10月14日首诊。患者平素喜食辛辣厚味,又脾气急躁,半年前开始出现胸骨后烧灼感,甚则疼痛、反胃及泛吐酸水的症状,到北一三院就诊,做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予“三联”疗法治疗,服药40余天,症状不缓解,又服用“越鞠保和丸”、“加味左金丸”,症状稍有减轻,随后中断治疗。近一周来因饮酒过量,致胸骨后灼热疼痛加重,很是痛苦,转求中医诊治,刻下症见:胸骨后灼热疼痛,反胃,食后则甚,夜卧时泛吐酸水,嘈杂似饥,时有呃逆,舌质暗红,舌下络脉紫暗,苔黄略厚腻,脉弦滑,西医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诊断为嘈杂,证属肝胃气滞,湿热血瘀,治以疏肝和胃,行气活血,清热祛湿,制酸止痛,处方:丹参15g,降香6g,砂仁6g(后下),郁金9g,乌贼骨12g,浙贝母9g,炒栀子9g,豆豉9g,土茯苓15g,竹茹9g,厚朴花6g(后下),三剂水煎服。2013年10月17日二诊,诉胸骨灼热疼痛、反胃、夜间泛吐酸水大减,稍呃逆,略感嘈杂,舌质暗红,舌下络脉紫暗,苔淡黄稍厚腻,脉弦滑。药后有明显效果,效不更方,原方续投五剂。2013年10月22日三诊:患者如释重负,诉治疗期间症状一天比一天减轻,今已无明显不适。症状已除,不必尽剂。嘱清淡饮食,少饮酒,保持情志舒畅。
5 结语
临床上某些疾病的具体症状虽因个体不同而表现各异,但某一疾病也有共性可循,鲁承业主任就抓住了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机共性,拟制专方,专病专治,在专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所以能有的放矢,效专力宏。同时鲁主任还强调,专病专方必须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切中病机为要,如果背离了这个原则,任何专方、验方都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王文辉.乌贝散合温胆汤加碱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183——1184
[2]张文选.叶天士用经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1——4.
作者简介;李凤鸣(1968-7),男,汉族,北京,北京市昌平区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206,北京,本科,中医主任医师,中医全科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