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每一课都有相应的“知识链接”,但总是被教师忽视,学生也不重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合理利用“知识链接”对教学有着很大的作用,能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人文素养。本文着重对知识链接的作用及实践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知识链接;价值作用;激活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本市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已变更了好几次,一次比一次更贴近、更适合学生和教学。笔者发现,浙教版的每一课都有相应的“知识链接”,并且在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发挥它的作用,则其在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知识链接”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深化,是教材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知识链接”,就能让学生意识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然而,在日常教学中,“知识链接”这一内容很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
本文以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知识链接”为研究对象,认为激活“知识链接”可在教学中发挥它的许多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激活“知识链接”,凸显其教学功用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知识链接”,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新的教育理念。借助“知识链接”,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纠正“信息技术课就是玩游戏”的错误思想,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从而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自觉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1.激活知识链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力求认识和探索的一种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教材中的“知识链接”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有效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问题。有些“知识链接”的编写恰好有此效果,可以将它们进行修改或重组以作为教学情境。
2.激活知识链接,扩展学生知识面
在教学中,用与不用“知识链接”,关键在于教师。但教材中每一课后的“知识链接”主要是为拓展本课的学习内容而设置的,用好它,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学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是用在主课上的,在课余时间基本不会关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了,除非个别学生对这门课情有独钟。所以,教师就更应该在有限的课堂上合理地利用“知识链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激活知识链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利用好“知识链接”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很有效的。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多,变化快,如果全部依赖教师:一是教师不是万能的,不可能通晓全部的知识;二是教师只是比学生先学一步罢了,而且现在教的知识到学生今后用时,大部分已经陈旧了;三是学生参加工作以后,没有教师在场,所有的事都要靠自己去做,因此他们必须具备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
4.激活知识链接,满足优生的学习欲望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要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个别学习是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知识链接”。因为在教学中,不是每个“教学链接”教师都能提到和讲到。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是有选择性地使用相应的“知识链接”。激活“知识链接”,就能让优生感到学习有深度和难度,长期坚持就会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较浓厚的钻研兴趣。
5.激活知识链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做人,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方面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来说,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是很重要的,利用“知识链接”的相应内容就能做到这点。
6.激活知识链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21世纪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国家兴旺、民族富强的关键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将是各种各样的软件,越是最先进的软件,越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使用。只有教师要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从容不迫地面对陌生的软件,并主动地学习、利用之。所有的软件都有共同点,如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文件菜单、编辑菜单、帮助菜单等。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些相似之处,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软件,都能迁移过去进行学习。
三、“知识链接”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利用好“知识链接”,教师的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利用课前时间进行链接
上课开始前,师生通过共同行为迅速进入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一种与教学情调相融洽的“情绪磁场”,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欲望。这个阶段为整个教学过程创设了最佳行为背景,有利于此后一系列行为的正效应,并减少或避免产生负效应。它具有多层级的功能:从教师角度看,主要是呈现问题、指向定调;从学生角度看,主要是收心、引趣、激情、启思。 2.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链接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阵地。教师要努力挖掘“知识链接”的内涵,备课时也应认真备好这些“知识链接”,更要有较具体的深入理解、挖掘,使“知识链接”充分发挥教学功能。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达到教与学相长。
(1)让学生在探究时学习“知识链接”
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科也不例外,教师在课堂上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探究。学生的探究,有时是盲目进行的,没有一定的方向和目标,教师要给他们定下方向和目标,让他们进行有效的探究。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把探究的内容与“知识链接”结合起来,增加学习内容,提升学习空间,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修养进行培养和提高。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习“知识链接”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特点就是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实践。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可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形成是极其重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要采取各种方法激励、鼓舞、唤醒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给予他们真诚的帮助,给予他们成功与欢乐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3)让学生在评价时学习“知识链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的协调。教师完全可以放手把评价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毕竟,学生自己最了解自己,而来自同龄人的评价也许更真实、客观,同时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相互学习彼此的长处。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教师要恰当利用相应的“知识链接”。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评互判,使知识不断内化、升华。同时,这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
3.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链接
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是很感兴趣的,但是时间对他们来说却少得可怜,主要是课堂时间,课外时间几乎被其他学科占满了;还有些家长也不放心让学生用电脑,总认为他们是在浪费时间玩游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了,有电脑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了。为了利用好这个条件,督促学生课后学习是很有必要的。课本中的“知识链接”每篇都由教师讲解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否则将失去它的意义。为此,教师要督促学生课后学习,除课本上的“知识链接”外,还要及时渗透与信息技术直接相关的信息,尤其注重现代科技信息。这些信息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素材,也是教师把新的信息进行延伸的好教材(电子邮件、QQ空间和微博),这些内容的落实可督促学生课外完成。由于课外的这些内容也是家长感兴趣的,他们不会阻止孩子用电脑。这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大非常有帮助,也有利于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课外学习让学生意识到电脑是学习工具,而不是用来玩的。
四、教学成效
从本学期开始,笔者对“知识链接”进行合理利用,在教学中从初一、初二年级各取两个班进行对比。在将近一个学期的实践后,学生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说明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合理利用“知识链接”是有效的。
五、结束语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的真实展开与推进是很难被规约与计划的。美国当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成长动机说”理论认为,人都潜藏着“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呢?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回答的问题。因此,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有可能让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新教材选用的这些短小精悍,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知识链接”,与教材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深化了学科知识,而且对学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好“知识链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且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好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合理利用好“知识链接”,使之真正体现出强大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张丰.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制策略的探讨[J].教育信息化,2003,(11).
[2]赵国忠.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知识链接;价值作用;激活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本市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已变更了好几次,一次比一次更贴近、更适合学生和教学。笔者发现,浙教版的每一课都有相应的“知识链接”,并且在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发挥它的作用,则其在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知识链接”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深化,是教材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知识链接”,就能让学生意识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然而,在日常教学中,“知识链接”这一内容很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
本文以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知识链接”为研究对象,认为激活“知识链接”可在教学中发挥它的许多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激活“知识链接”,凸显其教学功用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知识链接”,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新的教育理念。借助“知识链接”,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纠正“信息技术课就是玩游戏”的错误思想,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从而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自觉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1.激活知识链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力求认识和探索的一种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教材中的“知识链接”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有效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问题。有些“知识链接”的编写恰好有此效果,可以将它们进行修改或重组以作为教学情境。
2.激活知识链接,扩展学生知识面
在教学中,用与不用“知识链接”,关键在于教师。但教材中每一课后的“知识链接”主要是为拓展本课的学习内容而设置的,用好它,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学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是用在主课上的,在课余时间基本不会关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了,除非个别学生对这门课情有独钟。所以,教师就更应该在有限的课堂上合理地利用“知识链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激活知识链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利用好“知识链接”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很有效的。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多,变化快,如果全部依赖教师:一是教师不是万能的,不可能通晓全部的知识;二是教师只是比学生先学一步罢了,而且现在教的知识到学生今后用时,大部分已经陈旧了;三是学生参加工作以后,没有教师在场,所有的事都要靠自己去做,因此他们必须具备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
4.激活知识链接,满足优生的学习欲望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要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个别学习是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知识链接”。因为在教学中,不是每个“教学链接”教师都能提到和讲到。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是有选择性地使用相应的“知识链接”。激活“知识链接”,就能让优生感到学习有深度和难度,长期坚持就会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较浓厚的钻研兴趣。
5.激活知识链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做人,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方面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来说,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是很重要的,利用“知识链接”的相应内容就能做到这点。
6.激活知识链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21世纪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国家兴旺、民族富强的关键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将是各种各样的软件,越是最先进的软件,越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使用。只有教师要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从容不迫地面对陌生的软件,并主动地学习、利用之。所有的软件都有共同点,如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文件菜单、编辑菜单、帮助菜单等。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些相似之处,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软件,都能迁移过去进行学习。
三、“知识链接”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利用好“知识链接”,教师的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利用课前时间进行链接
上课开始前,师生通过共同行为迅速进入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一种与教学情调相融洽的“情绪磁场”,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欲望。这个阶段为整个教学过程创设了最佳行为背景,有利于此后一系列行为的正效应,并减少或避免产生负效应。它具有多层级的功能:从教师角度看,主要是呈现问题、指向定调;从学生角度看,主要是收心、引趣、激情、启思。 2.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链接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阵地。教师要努力挖掘“知识链接”的内涵,备课时也应认真备好这些“知识链接”,更要有较具体的深入理解、挖掘,使“知识链接”充分发挥教学功能。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达到教与学相长。
(1)让学生在探究时学习“知识链接”
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科也不例外,教师在课堂上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探究。学生的探究,有时是盲目进行的,没有一定的方向和目标,教师要给他们定下方向和目标,让他们进行有效的探究。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把探究的内容与“知识链接”结合起来,增加学习内容,提升学习空间,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修养进行培养和提高。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习“知识链接”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特点就是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实践。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可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形成是极其重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要采取各种方法激励、鼓舞、唤醒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给予他们真诚的帮助,给予他们成功与欢乐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3)让学生在评价时学习“知识链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的协调。教师完全可以放手把评价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毕竟,学生自己最了解自己,而来自同龄人的评价也许更真实、客观,同时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相互学习彼此的长处。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教师要恰当利用相应的“知识链接”。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评互判,使知识不断内化、升华。同时,这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
3.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链接
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是很感兴趣的,但是时间对他们来说却少得可怜,主要是课堂时间,课外时间几乎被其他学科占满了;还有些家长也不放心让学生用电脑,总认为他们是在浪费时间玩游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了,有电脑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了。为了利用好这个条件,督促学生课后学习是很有必要的。课本中的“知识链接”每篇都由教师讲解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否则将失去它的意义。为此,教师要督促学生课后学习,除课本上的“知识链接”外,还要及时渗透与信息技术直接相关的信息,尤其注重现代科技信息。这些信息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素材,也是教师把新的信息进行延伸的好教材(电子邮件、QQ空间和微博),这些内容的落实可督促学生课外完成。由于课外的这些内容也是家长感兴趣的,他们不会阻止孩子用电脑。这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大非常有帮助,也有利于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课外学习让学生意识到电脑是学习工具,而不是用来玩的。
四、教学成效
从本学期开始,笔者对“知识链接”进行合理利用,在教学中从初一、初二年级各取两个班进行对比。在将近一个学期的实践后,学生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说明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合理利用“知识链接”是有效的。
五、结束语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的真实展开与推进是很难被规约与计划的。美国当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成长动机说”理论认为,人都潜藏着“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呢?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回答的问题。因此,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有可能让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新教材选用的这些短小精悍,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知识链接”,与教材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深化了学科知识,而且对学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好“知识链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且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好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合理利用好“知识链接”,使之真正体现出强大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张丰.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制策略的探讨[J].教育信息化,2003,(11).
[2]赵国忠.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