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简约高效课堂教学环节简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1986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改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综合综合能力提高,愈来愈引起广大物理学科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学”、“退”、“悟”等课堂教学环节出发,引导物理教师在运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时,不囿于固有的旧模式,而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途径。
  关键词: 学 退 悟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其意思是,通过教育启迪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初中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大都对物理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到天上的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地上的汽车、火车,水中的潜水艇,无不与物理知识密切有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创设良好情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极其活跃、探索精神旺盛的最佳状态,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思维领域的劳动者和收获者。在这种心理环境下,学生乐于开展深入讨论,交流心得体会,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物理知识十分有利。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应注意三个主要环节,即:“学”、“退”、“悟”,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变为“学”,从“进”转变为“退”,从“听”转变为“悟”。
  所谓“学”,就是教师要研究学生,研究学法。教师备课,首先要研究教材,依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实际,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感知材料,同时必须预测研究学生会遇到哪些问题,会产生哪些错觉,会有哪些难解的疙瘩,怎样才能打开学生的思路,等等。总之,教师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教”受“学”支配,“教”必须服从、服务于“学”,为学生学会探究规律而教,让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试看一个实例,初中物理中讲到杠杆平衡规律。教师根据课文从古代传说阿基米德抬地球的假说开始,对学生提出问题,请他们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帮阿基米德设计一个能抬起地球的装置,并画出简图。接着设计“将重物抬起来、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寻找生活中的杠杆”三个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①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时最省力?②如果物体很轻,那么怎样才能很容易地将它抬高?一层层的问题提出、设疑、解决直到讨论结束。在此基础上提出平衡规律假设:阻力×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同学生对杠杆平衡规律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我们对不同的基础的学生讲授杠杆平衡规律时,提出问题,然后以实验审视,由学生实验,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新的物理环境,并且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给出正确结论。这样的教学学生可以接受,教学质量会有质的飞跃。
  所谓“退”,就是引导学生回归到自己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挖掘自身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循序渐进。由新忆旧,从旧探新,化抽象为具体,把复杂分解为简单,把未知以各种方式转化已知,促进学生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与重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问题情境,提出既能够提高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综合智力的问题。例如在讲授《浮力》有关方面的内容时,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教师精心设计了一道题目:体积是50cm■,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摇?摇 ?摇?摇?摇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摇?摇?摇?摇 ?摇g.(ρ■=0.8×10■kg/m■)这样的题目情境看似简单,而实际上并不简单,题中综合了有关质量、密度、压强等许多物理概念,学生解答这样的问题必须经过认真地思考和分析,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答案。
  所谓“悟”,就是学会研究、解决课题。物理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认知活动,学生能完成这一活动,靠的就是学生自身具有的物理学习悟性。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必然出现“百家争鸣”、“放”的局面,其中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这时需要通过评价比较,择优集中,对错误的要正视、引导,要以错为鉴,要“收”。“放”与“收”的调节是课堂施教成败的关键环节。为此,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要调节好学生,通过调节使课堂有张有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引导学生“悟理”,使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促使其掌握知识。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其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以学生为本的“学”、“退”、“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课堂模式教学环节,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教师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三个环节,则必将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吴杰.教学论.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
  [3]陈佑清.课程即学生发展资源——对课程本质理解的一个新视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陈时见.课程与教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质疑的概念;其次通过调查中学生质疑能力的现状引发思考,分析造成学生质疑能力普遍较差的原因;最后,从四个方面谈质疑能力培养的方法: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质疑意识;营造民主环境,让学生大胆提问;创设有趣情境,让学生愿意质疑;指导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培养质疑能力。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质疑能力 培养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始于质疑。爱
摘 要: 物理教学是一门艺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用恰当的教法,而且要用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师生互动,达到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  关键词: 中学物理 教学艺术 提问艺术 多媒体教学 物理实验  中学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具有独特的艺术性。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是优秀的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尊重科学事实、遵循教育规律,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所体现
摘 要: 静力学问题在物理学中是难点问题,虚功原理法和割补法是解决静力学问题的两种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处于平衡态的绳索(或链条)问题的研究,尝试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同时对处于平衡态的绳索(或链条)问题得出结论。  关键词: 虚功原理法 割补法 绳索(或链条)问题  如图1所示,一根2m长的棒,一端被支撑着,在棒的中间有一个60N的重物,离支点0.5m处还有一个100N的重物。假如不考虑棒的重量,
一、对记者向性的测量在我国,专门论述记者(本文专指从事采访报道的记者)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的文章较多,而阐述记者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记者的向性类型方面的文章很少。 I. Mea
摘 要: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面对人体内力做功的有关问题时,很多同学感到很棘手,往往是凭感觉作答而导致错误,甚至个别教师对此也感到困惑,不能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解释。作者结合教学中碰到的实例对人体内力做功的问题作探究。  关键词: 内力做功 位移 力 分析  高中物理教材中功的定义为“力与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细细推敲就会发现,功的定义有点笼统,此处所说的“位移”到底是谁的位移,不够明确,
摘 要: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体现物理科学探究本质内涵的重要途径,具有其他课程内容和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物理实验进行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本文就如何利用物理实验进行有效教学作探讨。  关键词: 物理实验 有效教学 思维能力 解惑能力  在学生心目中,中学物理学科难学,因为物理知识抽象而概括,往往让学生望而却步。物理实验教学应引导学生以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做科
摘 要: 让学生在课堂上品尝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的幸福,感受生命的尊重与信任,这就是生命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贯彻“生命学习”的理念,坚持以生为本、为生服务的原则,创设兴趣情境,组织合作探究与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张扬生命活力,享受生命的快乐。  关键词: 物理学习 生命教育 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 实践操作  叶澜老师说:“让学生在课堂上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与幸福,感受到生命的尊重与信任,
摘 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物理小实验较多的特点,创设物理情境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化解物理学习中的难点,使得原本单调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而具体,寓学于乐,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物理小实验 创设情境 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情感需要等因素出发,精心思考,巧妙设计,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环境和背景,并从情境出发提出具
1.玉米去雄:玉米适时去掉雄花,可以增产1~2成。玉米去雄可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倒伏,减轻玉米螟为害,促进雌穗发育,增加穗粒数,使子粒饱满,产量增加
在化学教学中,有很多方面是需要我们注意的,而在众多需要注意的内容中,我认为有一样是最不能轻视的,就是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学习的一个特点,化学中有很多猜想和设计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到验证,离开了实验,化学就失去了支撑点,就什么都不是了。  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有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开设实验课,有的甚至连演示实验都不做,更不用说学生分组实验了。他们给出的解释往往是学校条件简陋,场地不足,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