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选文多为经典,无论是文本的内容,还是文本的主旨,在师生心中都已根深蒂固,但由于时代和读者的不同,一些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成见”使创新阅读成为可能和必需。按照传统的“按部就班”式的阅读,即使是对新选文本的解读,也会在几年内僵化,而创新阅读则无此虞。
一、立足文本,不囿于“成见”
文本是恒定的,但对文本的解读却是常解常新的,正是因为不同的读者对文本有不同的个性解读,才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也正是因为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解读,才让文本拥有历久弥新的魅力。
筆者执教《荆轲刺秦王》时,按照传统的解读,笔者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分析出秦王的形象——贪婪、刻毒、残暴。这一反面形象也因为荆轲刺秦王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而被人们普遍接受。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笔者放手让学生进行创新性阅读,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发现新知。经过反复阅读和激烈的争论,有学生从“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中读出秦王对燕国这个小国使者的高度重视,由此推知秦王是一个真心接受燕国投降的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有学生从文本中“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读出秦国法律的严肃性,由此推知秦王是一个注重法治、法律意识强的君主。还有学生从秦王“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中读出秦王处变不惊、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
综合学生的个性解读,笔者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秦王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秦王对樊於期及其家人的处置,表现了秦王的刻毒寡恩;对燕国的侵略表现出秦王的贪婪;对荆轲的击杀表现其残忍等。这些内容固然表现了秦王的贪婪、刻毒、残暴,但秦王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也是一个有雄才大略、法治意识强、处变不惊的君主。学生立即醒悟到:人物形象是复杂的,“黑”与“白”并不是绝对的。
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总结出创新阅读的方法:个性见解必须源于文本,不被“成见”所拘束,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二、咀嚼细节,从细微处发掘新知
文本的细节往往容易被读者忽视,这也造成了读者不能全方位、立体解读文本的弊端。既然文本中有细节描写,读者就要对这些细节进行解读,否则,细节描写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所以,细节描写为创新阅读提供了机会。
在一般认知中,《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伪善自私、专横独断、冷酷无情的资本家。教学时,笔者也是据此引导学生理解的。但是,作者在字里行间也暗示了周朴园的另一面——被封建家长制毒害并满怀愧疚之情。在指导学生创新阅读时,笔者要求学生抛开传统观念,从字里行间解读主人公形象,并提示学生“新见解必须合情合理,必须有文本细节作支撑”。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抓住所有细节咀嚼品味。有学生从舞台说明“(苦痛)”中发掘出周朴园的内心世界——得知“侍萍带着孩子跳河”后的痛苦;有学生从周朴园得知侍萍日子艰难后的对白“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中发掘出周朴园对侍萍的关心;有学生从侍萍悲愤的控诉中发现,侍萍对自己当年被迫离开周家时,不是指斥“你”,而是指斥“你们”“你们周家”“你们老太太”等,进而挖掘出“背弃侍萍的主要责任并不在周朴园,而是封建家长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朴园也算是封建家长制的受害者”。其他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周朴园因为侍萍生孩子后总要关窗户,就把这习惯保留了几十年,即使闷热的夏天也不开窗户;周朴园保留三十多年前的雨衣和家具,以纪念侍萍;三十多年过去了,周朴园仍熟记侍萍的生日并保留着侍萍的照片;周朴园的儿子周萍的名字也取自于侍萍。这些细节均可佐证周朴园冷酷外表下的关爱、愧疚、真诚。
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新认知之后,笔者又引领学生将产生新认知的过程概括为:细微之处见精神,对文本的细节进行咀嚼品味,能够从中发现他人易忽视的问题,进而读出自己的个性认知。这也正是创新阅读所倡导的方法之一。
三、与时俱进,用现代眼光解读经典文本
经典文本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解读,在读者心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认知,但是,时代在前进,观念在更新,经典也要与时俱进。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这些文本能够随着时代和观念的变化而生发出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内蕴。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的重要作品,也是他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书,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情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陶渊明遁世归隐的思想与社会的发展已经格格不入。当代社会,我们非但要反对消极出世思想,反而要提倡积极入世思想,如此,社会才能不断进步。特别是在“佛系”思想盛行、“躺平主义”泛滥的今天,语文教师更有责任引导中学生创新阅读文本。
在教学中,笔者通过PPT出示以下几个问题:①文本的主要思想是什么?②作者的这种思想在今天还有意义吗?③如何辩证地认识作者的思想?学生结合注释阅读文本后,再结合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很容易就解决了第1个问题。经过小组讨论,第2个问题也得以解决。对于第3个问题,学生则明显分化为两种倾向:一是作者的出世思想是基于黑暗的官场现实,应该理解作者的苦衷;二是这种出世思想是要不得的,如果人人都消极对待黑暗的官场,那么这个官场就只能永远黑暗。于是,笔者建议学生:双方重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审视自己的看法,既要立足于文本,又要结合现实社会。学生再进行小组讨论后,也就恍然大悟了:陶渊明在黑暗的社会中消极避世体现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节操,但在现实社会中,消极出世无助于改变任何不良现象,只有积极入世,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才能促进变革。
四、实证与逻辑,创新阅读的两把钥匙
创新阅读,必须穿过语言的雾霾,厘清文本的事实,进行合乎事理与情理的推理、判断,这就需要实证与逻辑分析的功夫。实证与逻辑分析看起来是两个范畴,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事实的认定,必须借助逻辑分析的力量;而逻辑的思辨,又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昭王被解读成一个恃强凌弱、言而无信、色厉内荏的反面角色。事实真是如此吗?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架分析文本,学生从蔺相如“复取璧”后,要求秦昭王“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昭王毫不怀疑,忠实践行承诺等内容中看出秦昭王讲究诚信,有学生从蔺相如痛骂秦王祖先“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而秦王不予追究中看出秦王宽宏大量,等等。然后,笔者让学生查找有关秦昭王的史料,学生从“公元前280年,秦王伐楚胜利;公元前273年,秦王大败魏、赵联军;公元前262年,秦王破韩;公元前260年,秦王离间赵王,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等史料中看出秦王是一个杰出的军事指挥者。
实证既指从文本内容中取得佐证,也指从相关史料或其他资料中参互对照;逻辑就是从文本内容、史料和旁证出发,做出合乎事理、情理的推理和判断。这两个方法正是打开创新阅读大门的钥匙。
(作者单位:汉川市第一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一、立足文本,不囿于“成见”
文本是恒定的,但对文本的解读却是常解常新的,正是因为不同的读者对文本有不同的个性解读,才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也正是因为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解读,才让文本拥有历久弥新的魅力。
筆者执教《荆轲刺秦王》时,按照传统的解读,笔者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分析出秦王的形象——贪婪、刻毒、残暴。这一反面形象也因为荆轲刺秦王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而被人们普遍接受。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笔者放手让学生进行创新性阅读,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发现新知。经过反复阅读和激烈的争论,有学生从“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中读出秦王对燕国这个小国使者的高度重视,由此推知秦王是一个真心接受燕国投降的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有学生从文本中“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读出秦国法律的严肃性,由此推知秦王是一个注重法治、法律意识强的君主。还有学生从秦王“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中读出秦王处变不惊、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
综合学生的个性解读,笔者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秦王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秦王对樊於期及其家人的处置,表现了秦王的刻毒寡恩;对燕国的侵略表现出秦王的贪婪;对荆轲的击杀表现其残忍等。这些内容固然表现了秦王的贪婪、刻毒、残暴,但秦王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也是一个有雄才大略、法治意识强、处变不惊的君主。学生立即醒悟到:人物形象是复杂的,“黑”与“白”并不是绝对的。
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总结出创新阅读的方法:个性见解必须源于文本,不被“成见”所拘束,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二、咀嚼细节,从细微处发掘新知
文本的细节往往容易被读者忽视,这也造成了读者不能全方位、立体解读文本的弊端。既然文本中有细节描写,读者就要对这些细节进行解读,否则,细节描写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所以,细节描写为创新阅读提供了机会。
在一般认知中,《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伪善自私、专横独断、冷酷无情的资本家。教学时,笔者也是据此引导学生理解的。但是,作者在字里行间也暗示了周朴园的另一面——被封建家长制毒害并满怀愧疚之情。在指导学生创新阅读时,笔者要求学生抛开传统观念,从字里行间解读主人公形象,并提示学生“新见解必须合情合理,必须有文本细节作支撑”。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抓住所有细节咀嚼品味。有学生从舞台说明“(苦痛)”中发掘出周朴园的内心世界——得知“侍萍带着孩子跳河”后的痛苦;有学生从周朴园得知侍萍日子艰难后的对白“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中发掘出周朴园对侍萍的关心;有学生从侍萍悲愤的控诉中发现,侍萍对自己当年被迫离开周家时,不是指斥“你”,而是指斥“你们”“你们周家”“你们老太太”等,进而挖掘出“背弃侍萍的主要责任并不在周朴园,而是封建家长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朴园也算是封建家长制的受害者”。其他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周朴园因为侍萍生孩子后总要关窗户,就把这习惯保留了几十年,即使闷热的夏天也不开窗户;周朴园保留三十多年前的雨衣和家具,以纪念侍萍;三十多年过去了,周朴园仍熟记侍萍的生日并保留着侍萍的照片;周朴园的儿子周萍的名字也取自于侍萍。这些细节均可佐证周朴园冷酷外表下的关爱、愧疚、真诚。
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新认知之后,笔者又引领学生将产生新认知的过程概括为:细微之处见精神,对文本的细节进行咀嚼品味,能够从中发现他人易忽视的问题,进而读出自己的个性认知。这也正是创新阅读所倡导的方法之一。
三、与时俱进,用现代眼光解读经典文本
经典文本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解读,在读者心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认知,但是,时代在前进,观念在更新,经典也要与时俱进。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这些文本能够随着时代和观念的变化而生发出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内蕴。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的重要作品,也是他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书,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情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陶渊明遁世归隐的思想与社会的发展已经格格不入。当代社会,我们非但要反对消极出世思想,反而要提倡积极入世思想,如此,社会才能不断进步。特别是在“佛系”思想盛行、“躺平主义”泛滥的今天,语文教师更有责任引导中学生创新阅读文本。
在教学中,笔者通过PPT出示以下几个问题:①文本的主要思想是什么?②作者的这种思想在今天还有意义吗?③如何辩证地认识作者的思想?学生结合注释阅读文本后,再结合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很容易就解决了第1个问题。经过小组讨论,第2个问题也得以解决。对于第3个问题,学生则明显分化为两种倾向:一是作者的出世思想是基于黑暗的官场现实,应该理解作者的苦衷;二是这种出世思想是要不得的,如果人人都消极对待黑暗的官场,那么这个官场就只能永远黑暗。于是,笔者建议学生:双方重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审视自己的看法,既要立足于文本,又要结合现实社会。学生再进行小组讨论后,也就恍然大悟了:陶渊明在黑暗的社会中消极避世体现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节操,但在现实社会中,消极出世无助于改变任何不良现象,只有积极入世,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才能促进变革。
四、实证与逻辑,创新阅读的两把钥匙
创新阅读,必须穿过语言的雾霾,厘清文本的事实,进行合乎事理与情理的推理、判断,这就需要实证与逻辑分析的功夫。实证与逻辑分析看起来是两个范畴,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事实的认定,必须借助逻辑分析的力量;而逻辑的思辨,又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昭王被解读成一个恃强凌弱、言而无信、色厉内荏的反面角色。事实真是如此吗?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架分析文本,学生从蔺相如“复取璧”后,要求秦昭王“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昭王毫不怀疑,忠实践行承诺等内容中看出秦昭王讲究诚信,有学生从蔺相如痛骂秦王祖先“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而秦王不予追究中看出秦王宽宏大量,等等。然后,笔者让学生查找有关秦昭王的史料,学生从“公元前280年,秦王伐楚胜利;公元前273年,秦王大败魏、赵联军;公元前262年,秦王破韩;公元前260年,秦王离间赵王,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等史料中看出秦王是一个杰出的军事指挥者。
实证既指从文本内容中取得佐证,也指从相关史料或其他资料中参互对照;逻辑就是从文本内容、史料和旁证出发,做出合乎事理、情理的推理和判断。这两个方法正是打开创新阅读大门的钥匙。
(作者单位:汉川市第一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