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用终边定义法教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终边定义法”与“单位圆定义法”之争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
【摘要】“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内容,当今社会在学生中,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存在学习困难,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诸多因素导致的学习困难问题越来越多,而且呈现数量上升和成因复杂的趋势,所以,学困生是社会发展中人们必须关注的一大主体。  【关键词】学生  关注  学困生    一、学习困难的含义:    关于“学习困难”的含义,多年来人们
【摘 要】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能超越时空限制、变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的不足。但小学生学习数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才能打造出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融合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给课堂带
摘要:表单设计在整个VF程序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讨论了如何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教学 表单 教学法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9)04-0099-02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观察周围的事物,可得到许多饶有兴趣的问题,从而启发我们进一步地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问题 有5050枚棋子,摆成每边100枚的上三角阵,要将其变为下三角阵(如图1),至少得移动多少枚棋子?    图1  分析 我们称每边有n枚棋子的三角阵的边长为n,由此阵的上三角变为下三角移动的最少棋子数为an.先从简单情况入手,请看下面示意图:    由上面的移棋过程可以看出,只要在每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用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独立答题。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说道:“……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我们的
[摘要]:本文就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作了阐述,创造氛围、耐心倾听、学会欣赏、求是尊重对待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师联系学生实际、更新观念使学生学会质疑,制造悬念并做适度调控使学生达到有效质疑。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师问生答”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质疑、解疑、释疑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质疑、引导、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获取知识
有机推断题是我们在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中经常遇到的题型,一旦出现就往往占有15分以上的分值,很多同学都感觉到这类试题不好做,拿不到高分,其实这类试题主要就是考察同学们对几类主要有机官能团的性质的掌握情况,只要大家搞清楚了与那几类主要的有机官能团有关的特殊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此类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一、有机官能团的定性关系  常见的实验现象与相应的结构:   (1)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碳碳不饱
【摘要】笔者在教学和听课中发现,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无法将精心准备的课件和教学案有机的整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寻找课件和教学案在课堂应用中的优缺点,从课件的制作和教学案的設计两方面入手,创造性的使课件和教学案一体化,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教学案;整合;生物学教学    一、现状    多媒体教学是师生共同喜爱的教学方式,教学案是课前引领学生自学预
一、问题提出  问题1:数列1,2,3…,的通项公式怎样?如何求其前项和?  问题2:数列,,…的通项公式怎样?如何求其前项和?  二、问题分析  对于问题1:显然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公差,通项公式.其前项和  仔细观察其前项和公式和通项公式,具有明显的组合数特征,对于通项公式有  于是…    …   … …   =  由此可知,对于一个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其前项和=。  而对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