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能力培养是历史学科教学的最终表现,通过阅读能力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中的综合、归纳方法。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阅读教学对增强人文意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阐述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提出了高中历史阅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高中历史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从高中历史阅读教学的特点来说,加强阅读不但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和历史故事,而且使课文阅读量进一步增强了。如何阅读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步骤,因为初中阶段,学生局限于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观点的一般了解,绝大多数学生依靠考前突击记忆,根本谈不上不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当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随着历史教学深度、广度的进一步提高,无意义状态的学生为记忆历史知识背上沉重的包袱,渐渐不具备阅读能力。因此,阅读教材为发展学生智力提供了物质基础,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只有启动学生的思维机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教育教学质量。
一、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本身具有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动人的画面最后变成对几个人、几件事的简单叙述,枯燥乏味的课本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阅读课本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人物及相互关系,探求真相之后真正展现一个别样的历史舞台,从而培养稳定的学习兴趣。
2.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发展
阅读能力不强会导致学生运用知识时发生障碍,由于很多学生知识掌握得不好,看着题目似曾相识可就是答不到点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准确提取知识。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分析题目的水平。通过多阅读能准确把握题意,并逐渐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借助阅读进一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如:在讲“太平天国运动”前,先向学生介绍天京保卫战,湘军攻入天京城内,忠王李秀成写出了自供状,其突围后因势单力薄,最后被俘。他在狱中看到李秀成的自供状后逐条批驳。通过这样讲述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历史想象的空间,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多阅读让学生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1.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脉络
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具体的知识点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高考历史问答题主要是概括性条理化的宏观知识。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学着力构架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只有掌握了条理化的历史知识才能运用自如、有的放矢。利用课本目录把握历史演进过程中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围绕各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形成主体的知识体系。如:中国古代史可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科技文化五个专题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历史发展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2.掌握历史重大事件
高中历史是由无数历史现象、历史事实组成的,需要学生知道为什么发生这些事,这些事件在历史上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且属于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要求。记忆并掌握历史现象占去学习历史的大量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历史事件的过程,就必须采用归纳法,对历史事件上的探索、分析、总结是基于客观基础上的主观认识。掌握这部分内容必须是历史学科高层次阅读能力要求的体现,这方面内容的导读是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的思维方式。
3.掌握历史的基本结构
历史的基本结构是历史阅读的又一特征,人类社会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许多看起来孤立的事件之间形成历史的基本线索。必须把历史发展过程看做一个整体,而且把握这个历史发展的基本结构,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向联系,明确把握整体知识结构的阅读,使学生由表及里逐步提高。因此,采用结构式记忆法能够提高学生的邏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掌握阅读技巧
(1)层次阅读法
层次阅读法是历史时间从大阶段到小阶段不断分割的层 次;在归纳和分割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把某一阶段的历史知识及其联系展现出来。重点是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历史基本进程,又能落实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实践证明,采用层次阅读法复习能提高学生认识知识的准确性和学习效率。
(2)导读指导法
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武器观察、思考、解决历史问题,导读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在课堂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读示范,以教师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5.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要把阅读方法转变为学生的阅读能力,需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完成。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外,还要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性。
三、高中历史阅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1.重点阅读目录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阅读量大,历史教材中的目录体现了知识的内在结构和联系,有助于引导我们从整体上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阅读目录时要注意章节之间及节与节之间的关系,通过编制历史图示构建本章的知识体系。通过阅读目录我们注意和挖掘出这些目录中蕴涵的规律,将对教材学习和理解起到重大的帮助作用。首先,教学中应很好地利用目录的这些功能。 其次,注意阅读线索式的引言,把握其阶段特征。
2.认真阅读课文的正文
教材的正文部分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也是阅读的重点内容。阅读时要分析和理解的重点部分,重点是读懂教材。理解正文的层次结构有助于提炼要点,同时对课本史知识大胆质疑,思考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阅读中要多从无疑处求疑,通过求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论证等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光明.史料教学浅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07).
[2]江东升.阅读指导: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0).
[3]蒋玉平.中学历史课文的科学阅读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09).
[4]高聆.中学历史教学的个性化阅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05).
关键词: 高中历史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从高中历史阅读教学的特点来说,加强阅读不但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和历史故事,而且使课文阅读量进一步增强了。如何阅读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步骤,因为初中阶段,学生局限于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观点的一般了解,绝大多数学生依靠考前突击记忆,根本谈不上不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当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随着历史教学深度、广度的进一步提高,无意义状态的学生为记忆历史知识背上沉重的包袱,渐渐不具备阅读能力。因此,阅读教材为发展学生智力提供了物质基础,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只有启动学生的思维机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教育教学质量。
一、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本身具有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动人的画面最后变成对几个人、几件事的简单叙述,枯燥乏味的课本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阅读课本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人物及相互关系,探求真相之后真正展现一个别样的历史舞台,从而培养稳定的学习兴趣。
2.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发展
阅读能力不强会导致学生运用知识时发生障碍,由于很多学生知识掌握得不好,看着题目似曾相识可就是答不到点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准确提取知识。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分析题目的水平。通过多阅读能准确把握题意,并逐渐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借助阅读进一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如:在讲“太平天国运动”前,先向学生介绍天京保卫战,湘军攻入天京城内,忠王李秀成写出了自供状,其突围后因势单力薄,最后被俘。他在狱中看到李秀成的自供状后逐条批驳。通过这样讲述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历史想象的空间,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多阅读让学生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1.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脉络
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具体的知识点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高考历史问答题主要是概括性条理化的宏观知识。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学着力构架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只有掌握了条理化的历史知识才能运用自如、有的放矢。利用课本目录把握历史演进过程中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围绕各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形成主体的知识体系。如:中国古代史可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科技文化五个专题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历史发展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2.掌握历史重大事件
高中历史是由无数历史现象、历史事实组成的,需要学生知道为什么发生这些事,这些事件在历史上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且属于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要求。记忆并掌握历史现象占去学习历史的大量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历史事件的过程,就必须采用归纳法,对历史事件上的探索、分析、总结是基于客观基础上的主观认识。掌握这部分内容必须是历史学科高层次阅读能力要求的体现,这方面内容的导读是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的思维方式。
3.掌握历史的基本结构
历史的基本结构是历史阅读的又一特征,人类社会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许多看起来孤立的事件之间形成历史的基本线索。必须把历史发展过程看做一个整体,而且把握这个历史发展的基本结构,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向联系,明确把握整体知识结构的阅读,使学生由表及里逐步提高。因此,采用结构式记忆法能够提高学生的邏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掌握阅读技巧
(1)层次阅读法
层次阅读法是历史时间从大阶段到小阶段不断分割的层 次;在归纳和分割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把某一阶段的历史知识及其联系展现出来。重点是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历史基本进程,又能落实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实践证明,采用层次阅读法复习能提高学生认识知识的准确性和学习效率。
(2)导读指导法
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武器观察、思考、解决历史问题,导读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在课堂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读示范,以教师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5.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要把阅读方法转变为学生的阅读能力,需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完成。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外,还要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性。
三、高中历史阅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1.重点阅读目录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阅读量大,历史教材中的目录体现了知识的内在结构和联系,有助于引导我们从整体上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阅读目录时要注意章节之间及节与节之间的关系,通过编制历史图示构建本章的知识体系。通过阅读目录我们注意和挖掘出这些目录中蕴涵的规律,将对教材学习和理解起到重大的帮助作用。首先,教学中应很好地利用目录的这些功能。 其次,注意阅读线索式的引言,把握其阶段特征。
2.认真阅读课文的正文
教材的正文部分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也是阅读的重点内容。阅读时要分析和理解的重点部分,重点是读懂教材。理解正文的层次结构有助于提炼要点,同时对课本史知识大胆质疑,思考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阅读中要多从无疑处求疑,通过求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论证等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光明.史料教学浅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07).
[2]江东升.阅读指导: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0).
[3]蒋玉平.中学历史课文的科学阅读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09).
[4]高聆.中学历史教学的个性化阅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