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的自学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不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呢?首先,指导学生预习,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自学方法,最后督促检查自学效果并持之以恒。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自觉能力 培养方法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和正确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许多老师有这样的抱怨:“教过的题目学生会做,没讲过的就不会,学生怎么不会动脑筋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学生没有养成自己去思考的习惯,就等着老师来讲解。因此,老师不应该单纯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自己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一、指导预习,树立信心,激发意识
  在小学,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始终是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数学的,把课本当成习题集的现象比较普遍。即使到了初中,把数学课本当成习题集的学生也不在少数。相当一部分学生遇到数学问题,特别是练习时有问题,不是先去通过数学课本检查概念掌握得是否正确,课上讲的内容理解得是否透彻,而往往通过询问去解决。我们不反对学生问问题,但有些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完全能解决。想不到或不愿意通过看数学课本自己去解决问题,这反映出学生没有自学信心和意识。要改变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先从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开始。
  《现代汉语词典》对预习的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读课本的过程就是一个感知新知识的过程。读的时候要逐字逐词逐句地认真阅读,可边读边划,边读边写。可以把重点字词、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疑难处、学会的、不会的分别用圆点、直线、双直线、波浪线、引号、问号等不同的符号分别做上标记;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新知识的“前衍部分”有不明白不清楚之处,就要及时复习,把与新知相关的基础打好,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多用脑,勤动手”则是学习数学的一大法宝。在预习过程中,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千万不要死记定律、硬背公式。遇到定律、公式时,可以自己先推导一遍,需要实验的就动手做实验,需要实践的就动手去操作,通过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对概念、公式的理解,这样更利于掌握新知。做练习,可以算作预习的最后一步。课本中的“想想做做”、“练一练”安排的都是与例题同步的模仿练习,完成以上任务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做练习,通过试做,可以检查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内化新知,然后回顾整个预习过程,归纳出新知识的重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听课时重点解决。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预习就是把书看一遍,并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所以我每节新课之前都要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这样学生预习起来就有了目标。我在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上)2.3平方根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练习中遇到问题,通过看书本自己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
  我在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下)8.1分式时,是这样布置预习作业的。自学目标:(1)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2)会判断一个分式何时有意义。(3)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分式的值。自学过程:(1)阅读课本P34—35,在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2)如果整式的相关知识有不清楚的,及时复习。(3)完成书本P36练习1,2,3。
  通过预习,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抓紧时间及时弥补,扫清学习新知识的拦路虎,在听课时,就不会因不熟悉掌握旧知识而影响新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学起来积极,听课时轻松,就可以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理解和思考重点问题上。上课听懂了,下课后复习就省力,完成作业的速度就快了。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就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也培养了自学的意识。
  二、掌握方法,发挥作用,培养能力
  预习好了,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那么教师又该如何来完成教学过程呢?叶圣陶曾说:“所谓教师的指导工作,盖在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领受。”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情况有目的地讲,逐渐过渡到学生已理解的内容。书中出现而学生能理解的事例少讲或不讲,重点、难点着重讲,选题力求精,讲话力求少,思路力求活,解题力求准,以身示范,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去分析问题和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提高自学能力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下)9.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第一课时时,我要求同学先回顾画一次函数图像的三个步骤,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然后直接要求同学们自行完成“画出反比例函数Y=3/X的图像”,而没有选择书上的例题“画出反比例函数Y=6/X图像”。同学们都认真预习了,都能够画出图像。但是某些同学的图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于是我挑了几位同学的作业,让同学们观察它们的优缺点,并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如何才能把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画好。通过观察讨论和总结,同学们得出了结论:(1)X的取值要恰当。(2)直角坐标系的单位长度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3)X不能取0。(4)X可以取除零以外的任何数,所以图像应该无限向X轴Y轴靠近却永不相交。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节省了老师示范画图所花的时间,又让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了这节课的重点,教学效果很好。
  在课堂上教师碰到定理、公式、教学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授定理、公式时,我们可以从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前面所学公式、类比联想、分析归纳等多个角度出发,努力找出题设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从而探索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公式的推导途径,让学生独自证明定理和推导公式。同时教师在定理、公式的应用方面应要求学生不死记硬背,要做到随时会推导,这样学生既不易忘记所学的定理、公式又能够应用自如,提高学习效率,长久坚持,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比如,苏科版七年级(下)幂的乘方的公式,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在上一课时同学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相乘,运用了幂的意义来发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所以在教学幂的乘方时可以直接让学生利用幂的意义来发现公式,同学们对自己得出的公式印象特别深,课堂的气氛和效果都很好。再如,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下)9.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第二课时,首先我让同学们回顾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去观察上节课,以及回家作业中所画的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同时在PPT上我也出示了几个函数的图像,请同学们归纳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有些同学就能模仿一次函数的性质来寻找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自学的方法,也培养了自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每学完一个章节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小结,这样使学生全面、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结构化整理的过程,本身就是能力训练过程,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促使数学自学能力向更深层次发展。
  三、督促检查,提高能力,养成习惯
  在做巩固练习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习题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深入细致地挖掘课本知识,注重对课本知识的延伸,尽量做到举一反三。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运用已知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巩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比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我布置了这样4个题目⑴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5°,那么它的顶角是多少度?⑵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75°,那么它的底角是多少度?⑶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75°,那么它其余的角各是多少度?⑷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10°,那么它的其余的角各是多少度?通过解答前面两题,学生在解答后面两题时就能准确地分类讨论,知识得到了巩固,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教师在上完每一节课后也可适当地出一两道测验题,来帮助学生发展自学能力;在学完每一单元后,教师应认真出一份单元试卷,并进行细致的批改,改完后先发给学生自己订正,然后教师对于关键点作一下评讲,最后在教室墙上贴出标准答案,让学生先照着答案自己动脑进行校正。这样既能检测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此同时,在评卷中还要找出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归纳解题的规律,再进行适当的训练。这样在不断反复的讲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
  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教师的培养和指导。教师经常布置自学内容,检查自学效果,特别注意纠正学生自学中的错误讲究方法,在督促检查中加以正确引导,才能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
  一种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数学的自学能力培养也不例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并且要持之以恒,丝毫也不能忘记和放松。数学自学能力的提高,不仅对数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自学其他学科也有很好的迁移作用,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robust non-fragile guaranteed cost control for nonlinear time delay discrete-time systems based on Takagi-Sugeno (T-S) model. The proble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注重让学生树立好学的信心。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
摘 要: 创设适当的数学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应认识到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注重提高问题情境的有效性,提高问题情境的利用率。  关键词: 数学教学情境 重要性 有效性 利用率    创设适当的数学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有效利用情境教学,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依据教材中本
以冶金级V2O3和V2O5为原料,采用混合加热和自催化强化溶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钒电解液.通过热力学分析,从理论上计算并确定了V2O5和V2O3溶解过程中在硫酸溶液中的离子存在形式,
当前农村报道缺少处于农村主体地位的最基层的村组农户新闻,缺少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活蹦乱跳”的新闻。而那些有价值的、活生生的新闻,绝大多数发生于最基层。缺少鲜活的新闻,是
摘 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取得理想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要靠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简洁有效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关键词: 简约 有效 数学课堂    有这样一句广告语——把简单的变成复杂、太累;把复杂的变为简单、贡献。数学,具有变复杂为简单的功效。因此,数学课堂更应追寻简约而有效。  一、简约而有效的数学课堂的内
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鸡的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respiratory disease,CRD)的病原菌,该病特征为呼吸啰音、咳嗽、流浆液性鼻液和气囊炎。鸡毒霉形体感染可造
在不添加其它模板剂下,利用甘氨酸与氧化钕直接水热反应制备出直径在200~300 nm,厚度为50~100 nm的NdOHCO3盘状结构.研究了各种实验参数,如反应温度、时间、前驱体的量以及表面
在现行的报业结构中,每一家报纸都位于一定的层次,因而具有不同的影响。地市报是承上启下的中间层次,级别、影响与中等城市的地位相对应。然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各级
摘 要: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使他们产生一种愿意甚至喜爱的积极情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我们要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学习数学。让学生在与老师的对话中,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获得知识,点燃智慧,体验学习的乐趣,产生情感的共鸣。所以,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