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健全“三级管理”防范
体系
学校及周边治安防范工作按照综治工作“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三级管理”防范体系,即学校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内部层层落实防范管理职责。①一级管理:对学校周边的治安和安全问题以及学校与周边的矛盾纠纷,建立各级党委、政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②二级管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综治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与学校齐抓共管。公安、司法、工商、文化、卫生、交通等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侧重优化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③三级管理:学校侧重抓好校园内部管理,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二、构建“两项结合”防范格局
1.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积极推进涉校管理创新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是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正确处理好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减少和化解在教育领域的各种矛盾纠纷。一是正确认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矛盾的产生;二是建立健全学校及周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三是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涉生涉校的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
2.围绕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推进涉校管理创新
(1)重点解决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问题,要加强帮教矫正力度,关心他们的生活,注意他们的思想动态,协调公安机关坚决打击学校及周边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和校园暴力事件,努力构建学校治安防范体系。
(2)认真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完善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广泛开辟青少年活动场所和阵地,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管理,采取坚决措施。控制中小学生流失率,全面实施对轻微犯罪青少年的“挽救工程”,严格预防违法犯罪,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中小学生流失率得到有效控制。
三、打造“三位一体”防范网络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参与主体具有广泛性,涉及多个组织和单位,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因此,必须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立体交叉的防范网络。①充分发挥学校在校园及周边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中的基础作用。②充分发挥家庭在校园及周边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中的阵地作用。③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校园及周边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中的骨干作用。④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在校园及周边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⑤充分发挥社区、乡镇、街道等基层组织在校园及周边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中的支持作用。
四、加强“三防齐防”防范措施
“三防齐防”即根据不同区域及环境,因地制宜进行一些防范的措施,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的联动,提高防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①人防:从过去的以警为主向警民结合转变。以派出所民警和巡警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社区和学校内部防范为基础,警民结合,增强防范体系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合作作战能力。②物防:加大群防群治队伍的物质投入,突出防控重点,强化学校值班工作及治安巡逻设备配置,对学校财务室、微机室等重点部位安装防盗措施,整合力量、协同作战,发挥物防最佳效果。③技防:安装预警设备,提高监控水平。中小学及公共场所,科技防控率较低,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科技防范体系建设,在部分中小学周边安装电子监控系统,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治安环境。
五、运行“城乡一体”防范机制
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是在教育资源上,更应该在治安防范体系上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1)加大农村中小学校投入力度。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加快改造、扩建或新建食堂、厕所、饮水设施和宿舍。
(2)加强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建立安全保卫和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强化农村学生寄宿制学校的治安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坚决防止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3)加强在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结合农村学校自身实际,确定具体安全教学形式和教育内容,举办安全讲座、开展安全演练,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个具有长期广泛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艰巨的历史任务,维护学校及周边正常的治安秩序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只有不断探索新形式下的社会矛盾,对症下药,坚持不懈地对学校及周边治安进行综合治理,构建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屏障,才能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体系
学校及周边治安防范工作按照综治工作“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三级管理”防范体系,即学校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内部层层落实防范管理职责。①一级管理:对学校周边的治安和安全问题以及学校与周边的矛盾纠纷,建立各级党委、政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②二级管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综治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与学校齐抓共管。公安、司法、工商、文化、卫生、交通等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侧重优化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③三级管理:学校侧重抓好校园内部管理,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二、构建“两项结合”防范格局
1.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积极推进涉校管理创新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是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正确处理好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减少和化解在教育领域的各种矛盾纠纷。一是正确认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矛盾的产生;二是建立健全学校及周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三是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涉生涉校的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
2.围绕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推进涉校管理创新
(1)重点解决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问题,要加强帮教矫正力度,关心他们的生活,注意他们的思想动态,协调公安机关坚决打击学校及周边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和校园暴力事件,努力构建学校治安防范体系。
(2)认真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完善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广泛开辟青少年活动场所和阵地,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管理,采取坚决措施。控制中小学生流失率,全面实施对轻微犯罪青少年的“挽救工程”,严格预防违法犯罪,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中小学生流失率得到有效控制。
三、打造“三位一体”防范网络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参与主体具有广泛性,涉及多个组织和单位,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因此,必须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立体交叉的防范网络。①充分发挥学校在校园及周边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中的基础作用。②充分发挥家庭在校园及周边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中的阵地作用。③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校园及周边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中的骨干作用。④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在校园及周边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⑤充分发挥社区、乡镇、街道等基层组织在校园及周边治安防范体系建设中的支持作用。
四、加强“三防齐防”防范措施
“三防齐防”即根据不同区域及环境,因地制宜进行一些防范的措施,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的联动,提高防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①人防:从过去的以警为主向警民结合转变。以派出所民警和巡警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社区和学校内部防范为基础,警民结合,增强防范体系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合作作战能力。②物防:加大群防群治队伍的物质投入,突出防控重点,强化学校值班工作及治安巡逻设备配置,对学校财务室、微机室等重点部位安装防盗措施,整合力量、协同作战,发挥物防最佳效果。③技防:安装预警设备,提高监控水平。中小学及公共场所,科技防控率较低,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科技防范体系建设,在部分中小学周边安装电子监控系统,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治安环境。
五、运行“城乡一体”防范机制
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是在教育资源上,更应该在治安防范体系上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1)加大农村中小学校投入力度。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加快改造、扩建或新建食堂、厕所、饮水设施和宿舍。
(2)加强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建立安全保卫和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强化农村学生寄宿制学校的治安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坚决防止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3)加强在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结合农村学校自身实际,确定具体安全教学形式和教育内容,举办安全讲座、开展安全演练,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个具有长期广泛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艰巨的历史任务,维护学校及周边正常的治安秩序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只有不断探索新形式下的社会矛盾,对症下药,坚持不懈地对学校及周边治安进行综合治理,构建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屏障,才能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