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段有意义的学习之旅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tualboxsc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我校提交了“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这一课题,后被市教育局同意实施,于是我校决定从2011年9月开始正式进行高效课堂的相关探究活动,许多教师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去。我作为语文组的成员之一,也积极地参与其中,在参与高效课堂的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活动期间有了许多的感受。虽然现在这一课题已经顺利结题,但对于在构建高效课堂中的学生活动感受特别深刻,下面就自己的个人感受来谈谈在构建高效课堂中应如何安排学生活动。
  所谓的高效课堂,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学得高效”。我们学校采用了学案导学,进行“五步三查”的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一项内容显得尤为重要,那就是学生的活动。
  语文课堂活动是学生构建知识、生成能力的主阵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学生活动就显得很关键,它时常直接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在构建高效课堂时,一般来说把学生的活动分成三大块:课前——充分预习,课中——互动学习,课后——巩固提高。
  课前充分预习
  我们在设置预习案时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并积累大量基础知识,为课堂教学活动清除“路障”,保证课堂上有充足的学生活动时间。我们学校通过学习一些名校的做法,并结合现有的资源以及学生的特点,去安排预习案,侧重以字音、词义、作者、文体、背景、重点语句、阅读文本、评点等作为核心内容。
  预习案的设计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充分体现初中生的认知规律,特别强调预习案的实效性,对学生研读文本没有太大作用的一概不用。字音、词义对于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是一个重头戏,不能轻易放弃,所以在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集体研读后,通过集体备课去确定相应的字、词,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运用工具书独立去完成,这种学生活动也就是学生的“独学活动”。
  要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就必须让学生主动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读懂作者的文章,所以让学生在“独学”活动中运用可用的资源去走近作者。我个人觉得:语文课堂应当是情感的课堂。根据新语文课程理念也是主张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但一定不能少了这样的语文活动,就是学生自主地研读文本的活动。只有让学生走入文本,带着自己的情感去感悟、理解,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预习中也让学生带着思考的眼光走入文本,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理解、欣赏文本,然后再回过头来看看教师预设的相关问题,看看能否形成自己的理解。如果还不行,就带着他们的疑问、教师的问题进行课前的小组交流活动,在小组活动中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形成提问,交给小组发言人,为课堂的学习活动作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课中学习是一节课教学中最为关键的阶段。
  学生的各种活动比较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也应该对学生的活动做到胸有成竹。对于小组提交的问题首先由各小组提出并加以解决,但对此环节的处理要做到张弛有度,不要将语文课堂变成试卷评析的课堂,还是要把问题交给学生来共同解决,教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悟出答案,这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我们在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有一点千万不能忘记,那就是诵读。语文课上如果缺少了琅琅的书声那就不是语文课堂了。刚听了同事的一堂关于《享受生命》的语文课,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活动、研读活动很热烈,看上去课堂气氛很好,不过我还是觉得那样的课堂有点欠缺。课下研读时,几位听课的教师一致认为,学生的朗读太少了!语文课堂是情感的课堂,应该用多种形式的情感朗读去引领学生感知课文,寻找美的享受,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另外这节课前的检查时间过长,致使前半部分的课堂缺少了活力,只是老师在讲台上长时间讲解课前的预习作业,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这与《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是不一致的。所以在高效课堂中一定要注意合理地分配检查预习的时间与检查方式,避免把语文课堂变成习题讲解的课堂。这需要教师在课前作出合理、精心的安排与处理,同时也可以在讲解时通过师生互动来进行,这才是真正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只有在学生的参与中才能发现问题,便于教师更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课后巩固提高
  高效的语文课堂还有一个步骤就是强化课后拓展延伸巩固,这是高效课堂的巩固点。教师的导学案中就包含了巩固案,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巩固学习的成果。还是回到前面所听的那节课,老师的巩固案中较多地安排了一些练习,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这样做应该是对的,但笔者在统观了巩固案后发现了一些问题,认为巩固案还是应该围绕导学案中制定的学习目标,分两大部分进行,一是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检查,另一点是适当地安排一些与所学内容有联系的课外练习,这样可以既巩固学生所学,又提升学生的能力。通过举一反三地运用,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培养,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体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由于我校课题研究没有先例和模式可循,因而许多东西都处于探索过程中,目前还只是借鉴一些课改学校的经验,以在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模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这也只能在研讨活动中来逐步解决。
  采用学案导学的方法,目前来说存在两大难处:第一是学生课前预习活动的时间不便于安排,因为这完全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一点却正是现在不少中学生所缺失的。第二就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地位的确立。现在语文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占据了大部分,使用导学案,许多老师觉得被束缚住手脚,不能真正放手去展开,从而使语文课堂缺少了语文味。个人认为这两大难处是可以解决的,关键还是取决于老师的适当引导与人格魅力。在设计预习案时应该根据不同层面的学生来筛选内容,至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并且适时给予表扬与激励,让学生对这一活动感兴趣,自然也就好办了。导学案的使用只是课堂教学的“路线图”,只是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我们可以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而不要机械地使用它。精彩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在大量预设的基础上使学生有充分的课堂生成,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语文课堂。
  最后我想用叶澜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的一句话来作结: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人的一生是用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星球上进行着各种自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如果能让学生觉得学习活动是他们一生中一段有意义的历程,那就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大的荣幸了。
  (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文化学者王继华教授说:“教育的尽头是文化。”这既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教育的解读,也是对文化育人作用的高度概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作业内容过于繁杂,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十几年了,但是以“分数定成败”的教育局面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因此一些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生怕学生因对知
对于一个班级来说,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核心,也是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所以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需要做好学生和家
在高考的文科综合中,同学反映地理是最不好学的一门学科,在高考后,我不断地反思,怎样才能让学生学起来感觉到轻松一些。所以决定从高中第一课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地理的
南通市东方中学“江韵诗社”始创于2010年10月,为东方中学25个学生社团之一。自成立以来,通过经典诵读、诗歌朗诵、师生创作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诗教活动,已经成为校园文
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是我们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而有效的沟通是对孩子实施教育、促进孩子情绪情感良好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在工作中,我始终把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作为我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有言:“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这些理念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要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把语文教学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
教学情节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老师应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生活经验。施教者通过问题情境,老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并寻找解决
作为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经历着生理心里发展的重要转折,而他们在校期间,接触最长的就是班主任老师,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把品德教育放在重中之重,和家
时代的进步,新课改的兴起,为课堂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机遇。作为众多学说一支的对话理论也为人关注,迎合上新课改的时代大潮。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免强调学生的主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