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史料的选择对初中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影响。选好史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提高历史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史料的选择。史料的选择既要符合历史教学的内容,同时又要具备真实性和完整性,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提高。本文首先分析史料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作用,进而提出史料选用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选用;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选好史料是历史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新课改非常重视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要求加强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择原则较多,但在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史料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选择的史料要符合历史课堂的教学,尽量做到多样性,以满足历史课堂教学的需要,发挥史料的真正作用,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水平。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用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教学的基层就是史料。选好史料,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教学内容。初中生对历史的了解较少,如何吸引学生对历史的思考是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知识,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同时,促使学生参与历史问题的探讨,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进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使历史教学更具有真实性,而不只是理论教学。历史教师要充分提高自己的历史水平,为学生选取适合的史料,构建良好的历史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利用史料进行教学,有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通过史料认知历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情感上,都能较好地融入历史。历史教师做好史料的选择,能够更全面地促使学生认识历史、深刻了解历史,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用的作用
历史课堂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过去、认清历史,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而史料是认识历史很好的依据,是历史的基础。历史的时间性决定了了解历史必须要依靠史料,通过史料了解历史,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更好地领悟历史发展的历程。教师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其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运用史料进行教学,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也能更加生动形象地授课,学生在学习历史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了解历史过程,从而对历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拥有正确的历史观。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进行授课,更能体现出历史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满足学生对于历史根源探索的需求,从而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三是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情感和价值观。历史具有不可再现性的特征,运用史料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英雄人物和美好的故事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历史情感的提升。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用策略
第一,史料的选取应体现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历史课堂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正確认识历史,客观对待历史,理解真实的历史。史料的选择必须要注重它的真实性,史料的真实性代表的就是历史的真实性。同时,史料也是学生对历史的一种认知来源,虚假的史料会带给学生错误的历史信息,导致学生存在错误的历史观。史料的真实性,对于历史而言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教师对史料的真实性要特别重视,在选用史料的过程中,要多进行辨别。同时,史料的选择要注重它的完整性,保证史料的合理以及科学性。教师在对史料进行辨别时,要充分进行考证,正确认识史料部位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不能断章取义地理解史料。在探讨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时,所选的史料要从多方面进行,才能更好地反映历史的真实性,才能带领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例如,对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的评价,如果选择的史料不够完整,而认为唐朝创立了科举制、开通了大运河,无论是对外交流,或是对内的经济发展,都属于繁荣景象。这会让学生误解整个唐朝时期都是富强繁荣的,而实际上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社会就开始动乱不安,经济萧条。因此,只有完整的史料,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对历史做出正确的评价。
第二,史料的选择应体现适用性。史料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从教学目标出发,使所选择的史料能够真正为学生服务,且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初中学生的智力发育存在差异性,对历史的了解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学习起历史来难易程度不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应该选择比较容易理解的史料辅助进行教学;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史料的选择可以偏于复杂一些,如原始的文献资料,这样能够锻炼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总体而言,就是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根据他们的需要,选择适合他们的史料进行教学。如教师在讲解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中的文艺复兴部分内容时,可查找原始的文艺复兴的文献,让学生通过文献史料来学习文艺复兴的相关内容,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
第三,史料的选择应体现多样性及适量性。历史教学选择的史料一方面要多样性,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学会控制引用的数量,学生主要是通过史料来进行历史学习,史料应用过多反而导致学生迷茫,不利于历史教学的效果。在史料的选择上,教师可从文字、音像、图片等史料类型进行选择。比如,教师在讲解“美国的诞生”一课时,可以通过播放美国诞生的相关影像,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该方面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教师在讲解“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时,引入文字史料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要注意,史料要遵循适量原则,在有限课堂时间里,过多地引用史料会让学生难以消化,引用史料教学就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对史料产生厌烦心理,影响历史的教学。
综上所述,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推进,在历史课堂上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进行史料的选择工作时,要体现出史料的完整性、真实性、适量性以及多样性,尽最大可能发挥史料的教学优势。
参考文献:
[1]韩丽梅,孟磊.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用策略[J].中华少年,2018(13):191.
[2]安乐.浅谈初中历史课上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76):132.
[3]陈若怡.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收集和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选用;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选好史料是历史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新课改非常重视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要求加强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择原则较多,但在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史料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选择的史料要符合历史课堂的教学,尽量做到多样性,以满足历史课堂教学的需要,发挥史料的真正作用,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水平。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用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教学的基层就是史料。选好史料,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教学内容。初中生对历史的了解较少,如何吸引学生对历史的思考是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知识,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同时,促使学生参与历史问题的探讨,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进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使历史教学更具有真实性,而不只是理论教学。历史教师要充分提高自己的历史水平,为学生选取适合的史料,构建良好的历史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利用史料进行教学,有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通过史料认知历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情感上,都能较好地融入历史。历史教师做好史料的选择,能够更全面地促使学生认识历史、深刻了解历史,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用的作用
历史课堂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过去、认清历史,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而史料是认识历史很好的依据,是历史的基础。历史的时间性决定了了解历史必须要依靠史料,通过史料了解历史,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更好地领悟历史发展的历程。教师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其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运用史料进行教学,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也能更加生动形象地授课,学生在学习历史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了解历史过程,从而对历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拥有正确的历史观。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进行授课,更能体现出历史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满足学生对于历史根源探索的需求,从而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三是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情感和价值观。历史具有不可再现性的特征,运用史料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英雄人物和美好的故事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历史情感的提升。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用策略
第一,史料的选取应体现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历史课堂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正確认识历史,客观对待历史,理解真实的历史。史料的选择必须要注重它的真实性,史料的真实性代表的就是历史的真实性。同时,史料也是学生对历史的一种认知来源,虚假的史料会带给学生错误的历史信息,导致学生存在错误的历史观。史料的真实性,对于历史而言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教师对史料的真实性要特别重视,在选用史料的过程中,要多进行辨别。同时,史料的选择要注重它的完整性,保证史料的合理以及科学性。教师在对史料进行辨别时,要充分进行考证,正确认识史料部位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不能断章取义地理解史料。在探讨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时,所选的史料要从多方面进行,才能更好地反映历史的真实性,才能带领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例如,对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的评价,如果选择的史料不够完整,而认为唐朝创立了科举制、开通了大运河,无论是对外交流,或是对内的经济发展,都属于繁荣景象。这会让学生误解整个唐朝时期都是富强繁荣的,而实际上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社会就开始动乱不安,经济萧条。因此,只有完整的史料,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对历史做出正确的评价。
第二,史料的选择应体现适用性。史料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从教学目标出发,使所选择的史料能够真正为学生服务,且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初中学生的智力发育存在差异性,对历史的了解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学习起历史来难易程度不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应该选择比较容易理解的史料辅助进行教学;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史料的选择可以偏于复杂一些,如原始的文献资料,这样能够锻炼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总体而言,就是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根据他们的需要,选择适合他们的史料进行教学。如教师在讲解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中的文艺复兴部分内容时,可查找原始的文艺复兴的文献,让学生通过文献史料来学习文艺复兴的相关内容,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
第三,史料的选择应体现多样性及适量性。历史教学选择的史料一方面要多样性,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学会控制引用的数量,学生主要是通过史料来进行历史学习,史料应用过多反而导致学生迷茫,不利于历史教学的效果。在史料的选择上,教师可从文字、音像、图片等史料类型进行选择。比如,教师在讲解“美国的诞生”一课时,可以通过播放美国诞生的相关影像,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该方面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教师在讲解“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时,引入文字史料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要注意,史料要遵循适量原则,在有限课堂时间里,过多地引用史料会让学生难以消化,引用史料教学就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对史料产生厌烦心理,影响历史的教学。
综上所述,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推进,在历史课堂上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进行史料的选择工作时,要体现出史料的完整性、真实性、适量性以及多样性,尽最大可能发挥史料的教学优势。
参考文献:
[1]韩丽梅,孟磊.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用策略[J].中华少年,2018(13):191.
[2]安乐.浅谈初中历史课上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76):132.
[3]陈若怡.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收集和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