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悟性作了比较深刻的思考,即在科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在科学探究中,让学生领悟;在合作讨论中,帮助学生醒悟。笔者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悟性”的重要性,力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发掘学习潜能,增强实践能力,抓住学生心灵的闪光,达到心智的飞跃。
关键词:感悟;领悟;醒悟
悟性,是指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能力,是人们对于自然奥秘、事物联系、语言内涵、生命价值等的飞跃式的顿然领悟或瞬间把握。著名学者陆世议曾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悟性,是心灵的闪光,是心智的飞跃。许多学生在学习中热情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悟性。下面笔者就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悟性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感悟
人的灵感往往是和智慧结伴而行的,灵感需要一定量的知识基础,更需要特定情境的突然触发。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最有魅力的教学应该是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感受智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捕捉产生悟性的源泉,并在它的刺激下有所感悟,发现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在瞬间的结合中产生成功的愉悦感。如在学习“摩擦的利和弊”时,设计一个“拔河比赛”的情境。取一根木棒,一端涂上油,请一位力气较大的男同学紧握涂油的一端,一位力气较小的女同学紧握另一端,结果是弱小的女生赢了。学生对此大惑不解。当实验现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生“冲突”时,他的智力在接受挑战,思维在接受碰撞,尤其是学生一直以来认为是正确的经验,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这时,我把木棒传给同学们,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深入思考,触发灵感,产生感悟——哦,原来木棒光滑的一端摩擦力小,粗糙的一端摩擦力大。
情境感悟就是这样从另一种意义上突破了对课本知识的静态理解,它强调课本知识只是一种载体。学习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对“情境”“思想”“人文”的透视以及知识的尝试、思想的领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科学探究,使学生领悟
领悟就是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解的最有效渠道是实践,实践探索能让学生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有所“感”,有所“悟”,可以说任何一种“悟性”的产生,都离不开艰辛的实践和探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对学习知识的积极影响,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探索、体验、发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两者融为一体,使得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
比如初中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三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取大小两个试管,小的恰能套在大的里面,先在大试管中倒入半管水,然后把小试管插入大试管中,再把它们倒过来。当学生看到小试管不掉下来,反而不断进入大试管时,会惊讶地发出疑问:“小试管怎么不掉下来?是不是水把小试管吸进去了?”
第二个实验:将红墨水注入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研究怎样能让里面的水不流出来?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①用手堵住下面的端口,水不会流出来。②用手堵住上面的端口,水不会流出来。③用手堵住任意一个端口,将玻璃管横放,水不会流出来。
第三个实验:自主选择实验器材,探究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大小、方向。供选择的器材有:玻璃管、吸管、塑料杯、针筒、玻璃板、牛奶和吸盘挂钩等。学生做了许多实验:①用吸管吸牛奶,牛奶吸出后包装盒变瘪。②吸盘挂钩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板上。③针筒能吸进水而且针筒里的水不会流出来。④两个吸盘挂钩相互挤压后再拉开很费力。⑤用嘴贴着塑料杯吸气,塑料杯能吸附着嘴而不掉下来……
上述第一个实验让学生的思维之波不断地激荡、冲撞,灵感的迸发犹如开闸之水奔腾而出,从而飞溅出奇异迷人的浪花,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需求:小试管为什么会上升呢?第二个实验让学生领悟到大气压的存在,“哦,原来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在各个方向上都产生压强。”这时学生兴犹未尽,教师就因势利导,强化兴奋点,让学生自己设计,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成为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样更有助于他们深入地探究问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能够大胆创新、实现自我超越的学习平台,让他们领悟到科学的奥秘,真正做到善悟、会悟。
三、合作讨论,让学生醒悟
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态度各不相同,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和科学课程的特色,引导学生有序地合作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挖掘他们的潜在智力因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互相帮助和学习,互相交流和评价。在合作讨论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在“粗盐提纯”的学生实验中,我组织学生开展如下合作学习:全班56人,每组4人,共分14个实验小組。首先让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步骤以及需要的器材,明确知识和技能目标;然后学生分工协作,合作实验,按照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视察,及时指出他们操作的错误;最后分组展示,交流评价实验结果。根据制取的精盐将实验结果分为优、良、及格三个等级,较标准的为优;精盐量少,颜色白,干湿程度适宜的为良;精盐质量适宜,颜色不白,过湿或过干的定为及格。实验结果中,有8组为优,2组良,4组及格。
针对等级为良和及格的小组制得的精盐,让学生合作讨论分析找出其原因。本组找不出原因的可请其他组帮助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同学们讨论热烈,思维活跃,他们非常认真地查找精盐不纯或质量过多过少的原因,最后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其中3组精盐颜色不白的原因:一组是过滤时玻璃棒戳破滤纸;另外一组是过滤时没有做到“一贴二低三靠”,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还有一组是蒸发皿和烧杯不干净。
另外2组精盐量少的原因:一组称量不准确,砝码左右盘放错(也定为及格);一组溶解不充分,溶液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蒸发时没有及时停止加热,部分食盐溅出蒸发皿外。
还有1组精盐过湿的原因:蒸发时间过短,留有较多的水。
通过以上合作学习,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讨论;通过互相帮助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使他们能够找出自己实验中的错误和不足。使他们在平时实验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技能,真正做到释疑、解惑,达到了醒悟的目的,还提高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总之,“悟性”这个东西并不神秘,它可以在“情境中感悟”,在“实践中领悟”,在“讨论中醒悟”,最后达到心智的飞跃。笔者在这几年科学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悟性”的重要性,正是在不断的“领悟”中深刻认识到科学的本质认识,从而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增强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浙江省嵊州市马寅初中学)
关键词:感悟;领悟;醒悟
悟性,是指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能力,是人们对于自然奥秘、事物联系、语言内涵、生命价值等的飞跃式的顿然领悟或瞬间把握。著名学者陆世议曾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悟性,是心灵的闪光,是心智的飞跃。许多学生在学习中热情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悟性。下面笔者就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悟性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感悟
人的灵感往往是和智慧结伴而行的,灵感需要一定量的知识基础,更需要特定情境的突然触发。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最有魅力的教学应该是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感受智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捕捉产生悟性的源泉,并在它的刺激下有所感悟,发现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在瞬间的结合中产生成功的愉悦感。如在学习“摩擦的利和弊”时,设计一个“拔河比赛”的情境。取一根木棒,一端涂上油,请一位力气较大的男同学紧握涂油的一端,一位力气较小的女同学紧握另一端,结果是弱小的女生赢了。学生对此大惑不解。当实验现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生“冲突”时,他的智力在接受挑战,思维在接受碰撞,尤其是学生一直以来认为是正确的经验,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这时,我把木棒传给同学们,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深入思考,触发灵感,产生感悟——哦,原来木棒光滑的一端摩擦力小,粗糙的一端摩擦力大。
情境感悟就是这样从另一种意义上突破了对课本知识的静态理解,它强调课本知识只是一种载体。学习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对“情境”“思想”“人文”的透视以及知识的尝试、思想的领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科学探究,使学生领悟
领悟就是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解的最有效渠道是实践,实践探索能让学生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有所“感”,有所“悟”,可以说任何一种“悟性”的产生,都离不开艰辛的实践和探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对学习知识的积极影响,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探索、体验、发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两者融为一体,使得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
比如初中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三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取大小两个试管,小的恰能套在大的里面,先在大试管中倒入半管水,然后把小试管插入大试管中,再把它们倒过来。当学生看到小试管不掉下来,反而不断进入大试管时,会惊讶地发出疑问:“小试管怎么不掉下来?是不是水把小试管吸进去了?”
第二个实验:将红墨水注入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研究怎样能让里面的水不流出来?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①用手堵住下面的端口,水不会流出来。②用手堵住上面的端口,水不会流出来。③用手堵住任意一个端口,将玻璃管横放,水不会流出来。
第三个实验:自主选择实验器材,探究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大小、方向。供选择的器材有:玻璃管、吸管、塑料杯、针筒、玻璃板、牛奶和吸盘挂钩等。学生做了许多实验:①用吸管吸牛奶,牛奶吸出后包装盒变瘪。②吸盘挂钩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板上。③针筒能吸进水而且针筒里的水不会流出来。④两个吸盘挂钩相互挤压后再拉开很费力。⑤用嘴贴着塑料杯吸气,塑料杯能吸附着嘴而不掉下来……
上述第一个实验让学生的思维之波不断地激荡、冲撞,灵感的迸发犹如开闸之水奔腾而出,从而飞溅出奇异迷人的浪花,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需求:小试管为什么会上升呢?第二个实验让学生领悟到大气压的存在,“哦,原来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在各个方向上都产生压强。”这时学生兴犹未尽,教师就因势利导,强化兴奋点,让学生自己设计,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成为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样更有助于他们深入地探究问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能够大胆创新、实现自我超越的学习平台,让他们领悟到科学的奥秘,真正做到善悟、会悟。
三、合作讨论,让学生醒悟
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态度各不相同,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和科学课程的特色,引导学生有序地合作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挖掘他们的潜在智力因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互相帮助和学习,互相交流和评价。在合作讨论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在“粗盐提纯”的学生实验中,我组织学生开展如下合作学习:全班56人,每组4人,共分14个实验小組。首先让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步骤以及需要的器材,明确知识和技能目标;然后学生分工协作,合作实验,按照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视察,及时指出他们操作的错误;最后分组展示,交流评价实验结果。根据制取的精盐将实验结果分为优、良、及格三个等级,较标准的为优;精盐量少,颜色白,干湿程度适宜的为良;精盐质量适宜,颜色不白,过湿或过干的定为及格。实验结果中,有8组为优,2组良,4组及格。
针对等级为良和及格的小组制得的精盐,让学生合作讨论分析找出其原因。本组找不出原因的可请其他组帮助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同学们讨论热烈,思维活跃,他们非常认真地查找精盐不纯或质量过多过少的原因,最后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其中3组精盐颜色不白的原因:一组是过滤时玻璃棒戳破滤纸;另外一组是过滤时没有做到“一贴二低三靠”,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还有一组是蒸发皿和烧杯不干净。
另外2组精盐量少的原因:一组称量不准确,砝码左右盘放错(也定为及格);一组溶解不充分,溶液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蒸发时没有及时停止加热,部分食盐溅出蒸发皿外。
还有1组精盐过湿的原因:蒸发时间过短,留有较多的水。
通过以上合作学习,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讨论;通过互相帮助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使他们能够找出自己实验中的错误和不足。使他们在平时实验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技能,真正做到释疑、解惑,达到了醒悟的目的,还提高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总之,“悟性”这个东西并不神秘,它可以在“情境中感悟”,在“实践中领悟”,在“讨论中醒悟”,最后达到心智的飞跃。笔者在这几年科学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悟性”的重要性,正是在不断的“领悟”中深刻认识到科学的本质认识,从而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增强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浙江省嵊州市马寅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