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和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行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基础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于治疗前与治疗30d后行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检查,并于治疗前与治疗6周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测定伴放线杆菌(A.a)与牙龈卟啉单胞菌(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A.a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行基础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P.g比重,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龈下牙周致病菌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189【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19-02
  慢性牙周炎属感染性疾病,是牙周组织受到牙菌斑生物膜影响后出现的组织破坏事件,同时也是成人牙丧失的关键原因。临床研究证实,牙周健康水平与龈下微生物的组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且主要牙周致病菌为A.a与P.g,而首要治疗方法便是牙周基础治疗[1]。我院为进一步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行基础治疗疗效与其对A.a、P.g的影响,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为 18-69岁,平均年龄为(37.6±5.2)岁。纳入标准:符合临床上关于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无全身性疾病、3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半年内未接受牙周治疗;18颗以上完全萌出牙;口腔2个象限中超过4个位点牙周袋探针深度>5mm;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2]。
  1.2方法。
  1.2.1临床治疗。所有患者均行口腔卫生宣教、龈上洁治,检查牙周指标后作为基线值,然后采用龈下刮治器与超声龈下刮治器行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
  1.2.2检查方法。
  (1)本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0d后行PD、AL、PLI、GI检查,均采用盲法由不同医生进行检查与治疗。
  (2)采集与处理龈下菌斑标本。采集时机为龈上洁治后与基础治疗6周后,标本要选取PD≥5mm的2个位点,且作为后续标本采集位点。采用无菌刮治器将目标位点的龈下菌斑尽可能全部刮取,并用小量细菌基因组DNA抽提纯化试剂盒提取龈下菌斑DNA,放置于-20℃条件下备用。
  (3)PCR检测。①引物合成:选取A.a与P.g两种致病菌,设计特异引物与龈下菌斑的通用引物;②实时定量PCR检测:将采集的龈下混合菌斑DNA作为模板,将A.a与P.g的特异引物与龈下菌斑的通用引物作为反应引物,采用PCR仪行PCR检测,得出混合菌斑的总量与A.a、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其中,PCR体系为20μL:10μmol/L特异引物与龈下菌斑的通用引物各0.4μL,0.4μL的ROX Reference Dye(50×),0.5μL混合菌斑DNA模板,10μL的Sybr Premix Ex Taq (2×),施加去离子水后增至20μL。PCR扩增程序采用两步法进行,预变性95℃变性10s—预变性95℃变性5s—65℃退火31s,循环共计40个,荧光信号的收集在延伸阶段;溶解曲线分析附加:95℃、15s,60℃、23s,95℃、15s。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情况(mm,X±S)
  时间PDALPLIGI基线6.9±1.45.5±3.02.2±0.52.1±0.4治疗后5.6±1.3a4.5±2.7a0.9±0.4a1.3±0.5a注:与基线比较,aP<0.05。
  2.2治疗前后A.a与P.g含量变化情况:治疗后A.a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A.a与P.g含量变化情况
  时间A.aP.g基线0.014±0.0220.35±0.29治疗后0.014±0.0200.12±0.11a注:与基线比较,aP<0.05。
  3讨论
  慢性牙周炎中牙菌斑是主要的始动因子,为此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牙菌斑,当前,基础治疗是牙周炎的临床治疗中首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腔卫生指导、龈上洁治与龈下刮治等操作,其目的就是将致病菌维持在可控范围内,促使炎症因子作用最小化。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经基础治疗后,PD、AL、PLI与GI水平明显降低,有效缓解了牙周炎症。
  临床研究证实,牙周菌斑中大部分为正常菌群,且细菌种类高达600余种,但当前公认的致病菌包括T.f、A.a与P.g,可对宿主造成一定的干扰而使其失去防御能力,加大了牙周破坏风险[3]。一般而言,龈下菌斑的数量与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会对龈下生物膜造成破坏,从而减少致病菌,被广泛用于牙周炎治疗中。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差异显著,但A.a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无显著差异,或与A.a可深入到牙周组织内部,龈下刮治效果不佳有关[4]。
  综上所述,慢性牙周炎患者行基础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P.g比重,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金巧霞,黄林江,阮土耿,等.VECTOR牙周治疗仪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2011,17(06):1532-1533
  [2]宋忠臣,葛琳华,顾晶晶,等.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和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10,19(03):549-550
  [3]冮卫东,熊贵忠,韩晶,等.患者依从性对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影响的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雜志,2011,24(07):159-160
  [4]马胤,艾丽娟.龈下刮治术治疗2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观察[J].云南医药,2011,12(02):213-2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加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内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改良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没有出现胸肌萎缩、皮肤疼痛等现象,观察组有2例复发或转移;对照组有明显的腋窝疼痛、皮肤异样等反应,有7例患者复发或转移,差异无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口腔种植及修复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72例口腔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口腔种植及修复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的72例患者中,共有210颗植入体,其中修复成功的有198颗,成功率为94.3%。影响患者修复成功的因素包含很多,其中主要有种植体、种植体受植区骨质量、修复体牙尖斜度设计、口腔健康状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采取经皮肾治疗对输尿管上半段结石伴有肾脏重度积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有肾脏重度积水的病人30例,采取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顺行方法(经皮肾脏穿刺建立通路进行经皮肾镜手术),实验组对病人采取逆行方法(首先逆行置入输尿管镜达到输尿管上段,把输尿导管避开结石植入肾盂,再经皮肾脏穿刺建立通路进行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站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22例,将这12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1例,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3%。2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
期刊
摘要: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不仅仅应用于建立静脉通道,还可应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的治疗。充分发挥了導管的功能,使广大患者、医护人员受益,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外科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183【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16-01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中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预防胆管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为1300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1275例手术成功,25例中转开腹,2例胆管损伤,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LC术中规范操作,充分显露胆囊三角,重视解剖变异,观“颜色”、测“张力”、判“宽度”、看“间隙”是预防胆管损伤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管损伤并发症  Do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过程中铜绿假单细胞菌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铜绿假单细胞菌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病情缓解率为78.
期刊
摘要:目的:对应用腹腔镜手术技术对患有肾囊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我院患有肾囊肿的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平分为常规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和微创组(腹腔镜手术技术进行治疗)。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卧床休息时间、手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手术进行过程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应用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判断。结果:经CT检查后显示,肝破裂患者11例,肝、脾包膜出血5例,脾破裂11例,肠系膜挫伤合并腹膜血肿患者3例,肾挫伤合并血肿患者3例,腰椎骨折合并腹膜血肿患者3例,十二指肠破裂4例;腹腔积血患者35例,盆骨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心理咨询对减低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7月来本市计划生育医疗所进行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的育龄妇女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198例作为观察组,207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中的妇女在手术前安排录像的宣传教育、音乐医疗法、心理咨询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心理上的干预,解决他们在手术前焦虑不安的情绪;对对照组术前妇女采用以往常规的宣传健康教育方法。在手术后分别在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