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行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基础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于治疗前与治疗30d后行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检查,并于治疗前与治疗6周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测定伴放线杆菌(A.a)与牙龈卟啉单胞菌(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A.a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行基础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P.g比重,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龈下牙周致病菌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189【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19-02
慢性牙周炎属感染性疾病,是牙周组织受到牙菌斑生物膜影响后出现的组织破坏事件,同时也是成人牙丧失的关键原因。临床研究证实,牙周健康水平与龈下微生物的组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且主要牙周致病菌为A.a与P.g,而首要治疗方法便是牙周基础治疗[1]。我院为进一步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行基础治疗疗效与其对A.a、P.g的影响,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为 18-69岁,平均年龄为(37.6±5.2)岁。纳入标准:符合临床上关于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无全身性疾病、3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半年内未接受牙周治疗;18颗以上完全萌出牙;口腔2个象限中超过4个位点牙周袋探针深度>5mm;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2]。
1.2方法。
1.2.1临床治疗。所有患者均行口腔卫生宣教、龈上洁治,检查牙周指标后作为基线值,然后采用龈下刮治器与超声龈下刮治器行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
1.2.2检查方法。
(1)本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0d后行PD、AL、PLI、GI检查,均采用盲法由不同医生进行检查与治疗。
(2)采集与处理龈下菌斑标本。采集时机为龈上洁治后与基础治疗6周后,标本要选取PD≥5mm的2个位点,且作为后续标本采集位点。采用无菌刮治器将目标位点的龈下菌斑尽可能全部刮取,并用小量细菌基因组DNA抽提纯化试剂盒提取龈下菌斑DNA,放置于-20℃条件下备用。
(3)PCR检测。①引物合成:选取A.a与P.g两种致病菌,设计特异引物与龈下菌斑的通用引物;②实时定量PCR检测:将采集的龈下混合菌斑DNA作为模板,将A.a与P.g的特异引物与龈下菌斑的通用引物作为反应引物,采用PCR仪行PCR检测,得出混合菌斑的总量与A.a、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其中,PCR体系为20μL:10μmol/L特异引物与龈下菌斑的通用引物各0.4μL,0.4μL的ROX Reference Dye(50×),0.5μL混合菌斑DNA模板,10μL的Sybr Premix Ex Taq (2×),施加去离子水后增至20μL。PCR扩增程序采用两步法进行,预变性95℃变性10s—预变性95℃变性5s—65℃退火31s,循环共计40个,荧光信号的收集在延伸阶段;溶解曲线分析附加:95℃、15s,60℃、23s,95℃、15s。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情况(mm,X±S)
时间PDALPLIGI基线6.9±1.45.5±3.02.2±0.52.1±0.4治疗后5.6±1.3a4.5±2.7a0.9±0.4a1.3±0.5a注:与基线比较,aP<0.05。
2.2治疗前后A.a与P.g含量变化情况:治疗后A.a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A.a与P.g含量变化情况
时间A.aP.g基线0.014±0.0220.35±0.29治疗后0.014±0.0200.12±0.11a注:与基线比较,aP<0.05。
3讨论
慢性牙周炎中牙菌斑是主要的始动因子,为此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牙菌斑,当前,基础治疗是牙周炎的临床治疗中首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腔卫生指导、龈上洁治与龈下刮治等操作,其目的就是将致病菌维持在可控范围内,促使炎症因子作用最小化。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经基础治疗后,PD、AL、PLI与GI水平明显降低,有效缓解了牙周炎症。
临床研究证实,牙周菌斑中大部分为正常菌群,且细菌种类高达600余种,但当前公认的致病菌包括T.f、A.a与P.g,可对宿主造成一定的干扰而使其失去防御能力,加大了牙周破坏风险[3]。一般而言,龈下菌斑的数量与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会对龈下生物膜造成破坏,从而减少致病菌,被广泛用于牙周炎治疗中。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差异显著,但A.a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无显著差异,或与A.a可深入到牙周组织内部,龈下刮治效果不佳有关[4]。
综上所述,慢性牙周炎患者行基础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P.g比重,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金巧霞,黄林江,阮土耿,等.VECTOR牙周治疗仪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2011,17(06):1532-1533
[2]宋忠臣,葛琳华,顾晶晶,等.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和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10,19(03):549-550
[3]冮卫东,熊贵忠,韩晶,等.患者依从性对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影响的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雜志,2011,24(07):159-160
[4]马胤,艾丽娟.龈下刮治术治疗2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观察[J].云南医药,2011,12(02):213-215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龈下牙周致病菌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189【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19-02
慢性牙周炎属感染性疾病,是牙周组织受到牙菌斑生物膜影响后出现的组织破坏事件,同时也是成人牙丧失的关键原因。临床研究证实,牙周健康水平与龈下微生物的组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且主要牙周致病菌为A.a与P.g,而首要治疗方法便是牙周基础治疗[1]。我院为进一步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行基础治疗疗效与其对A.a、P.g的影响,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为 18-69岁,平均年龄为(37.6±5.2)岁。纳入标准:符合临床上关于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无全身性疾病、3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半年内未接受牙周治疗;18颗以上完全萌出牙;口腔2个象限中超过4个位点牙周袋探针深度>5mm;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2]。
1.2方法。
1.2.1临床治疗。所有患者均行口腔卫生宣教、龈上洁治,检查牙周指标后作为基线值,然后采用龈下刮治器与超声龈下刮治器行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
1.2.2检查方法。
(1)本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0d后行PD、AL、PLI、GI检查,均采用盲法由不同医生进行检查与治疗。
(2)采集与处理龈下菌斑标本。采集时机为龈上洁治后与基础治疗6周后,标本要选取PD≥5mm的2个位点,且作为后续标本采集位点。采用无菌刮治器将目标位点的龈下菌斑尽可能全部刮取,并用小量细菌基因组DNA抽提纯化试剂盒提取龈下菌斑DNA,放置于-20℃条件下备用。
(3)PCR检测。①引物合成:选取A.a与P.g两种致病菌,设计特异引物与龈下菌斑的通用引物;②实时定量PCR检测:将采集的龈下混合菌斑DNA作为模板,将A.a与P.g的特异引物与龈下菌斑的通用引物作为反应引物,采用PCR仪行PCR检测,得出混合菌斑的总量与A.a、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其中,PCR体系为20μL:10μmol/L特异引物与龈下菌斑的通用引物各0.4μL,0.4μL的ROX Reference Dye(50×),0.5μL混合菌斑DNA模板,10μL的Sybr Premix Ex Taq (2×),施加去离子水后增至20μL。PCR扩增程序采用两步法进行,预变性95℃变性10s—预变性95℃变性5s—65℃退火31s,循环共计40个,荧光信号的收集在延伸阶段;溶解曲线分析附加:95℃、15s,60℃、23s,95℃、15s。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情况(mm,X±S)
时间PDALPLIGI基线6.9±1.45.5±3.02.2±0.52.1±0.4治疗后5.6±1.3a4.5±2.7a0.9±0.4a1.3±0.5a注:与基线比较,aP<0.05。
2.2治疗前后A.a与P.g含量变化情况:治疗后A.a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A.a与P.g含量变化情况
时间A.aP.g基线0.014±0.0220.35±0.29治疗后0.014±0.0200.12±0.11a注:与基线比较,aP<0.05。
3讨论
慢性牙周炎中牙菌斑是主要的始动因子,为此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牙菌斑,当前,基础治疗是牙周炎的临床治疗中首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腔卫生指导、龈上洁治与龈下刮治等操作,其目的就是将致病菌维持在可控范围内,促使炎症因子作用最小化。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经基础治疗后,PD、AL、PLI与GI水平明显降低,有效缓解了牙周炎症。
临床研究证实,牙周菌斑中大部分为正常菌群,且细菌种类高达600余种,但当前公认的致病菌包括T.f、A.a与P.g,可对宿主造成一定的干扰而使其失去防御能力,加大了牙周破坏风险[3]。一般而言,龈下菌斑的数量与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会对龈下生物膜造成破坏,从而减少致病菌,被广泛用于牙周炎治疗中。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P.g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差异显著,但A.a在龈下菌斑中的比重与基线比较无显著差异,或与A.a可深入到牙周组织内部,龈下刮治效果不佳有关[4]。
综上所述,慢性牙周炎患者行基础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P.g比重,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金巧霞,黄林江,阮土耿,等.VECTOR牙周治疗仪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2011,17(06):1532-1533
[2]宋忠臣,葛琳华,顾晶晶,等.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和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10,19(03):549-550
[3]冮卫东,熊贵忠,韩晶,等.患者依从性对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影响的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雜志,2011,24(07):159-160
[4]马胤,艾丽娟.龈下刮治术治疗2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观察[J].云南医药,2011,12(02):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