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
一、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写作材料
本文作者紧紧围绕“盼”选择材料,层层递进,情节比较曲折:妈妈送新雨衣—盼变天穿雨衣—变天想穿未能如愿—终于穿上新雨衣。真是一波三折,处处有“盼”,仔细读来,深深地牵动着读者的心。本单元的导语“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指文章写作要以确立思想内容为宗旨,而不以展示其写作技巧为根本。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写作时首先要确立鲜明的主题,再根据主题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会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凸显文章主题
文中的“我”急切地盼望下雨穿上新雨衣,这种“盼”的心理贯穿全文,“盼”也是文章的一条线索。文中大量的心理描写突出了“我”急切的盼望,恰当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因此,写作中表达方式的选择应该符合表达主题的需要,二者相辅相成,才会实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本文从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上来讲,一是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盼”,让学生通过默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围绕“盼”这个中心层层推进,对文章主要内容与结构有清晰的认识,这是本课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二是要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体会 “我”盼望穿上新雨衣的心理活动,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了解作者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学以致用。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
现“盼”这一中心意思的。
4.默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人物“盼”这一心理活动生动描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看标题质疑
1.板书课题“盼”,先让学生了解“盼”的意思,再读课题提出问题。如:文中写谁在盼、盼什么、怎么盼的、盼的结果又如何,等等。
2.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二、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的关于作者的
资料。
铁凝,当代著名作家。发表作品主要有小说《玫瑰门》《大浴女》《哦,香雪》……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
2.教师再作补充。
本文节选自铁凝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夜路》,出版于1980年11月。书中共收有12篇短篇小说,有几篇是儿童小说,《盼》就是其中一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不懂的字词可以做上标记。
2.出示生字、新词,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指导学生写好“篷”(上下结构,容易写成半包围结构),特别注意“唇”字的写法,教师示范,“唇”是半包围结构,左边的撇画要长,不能写成上下结构。读好“窸窸窣窣”“嘟囔”“玛瑙”等词语。
3.回归课文,请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学生概括的内容随机板书关键词语:送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
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默读课文,根据老师的板书提纲,给课文划分段落。
2.汇报交流。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讲妈妈送“我”一件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
第二部分(3~17自然段)讲“我”急切地盼望穿上新雨衣。
第三部分(18~21自然段)讲“我”穿上了新雨衣,兴奋极了。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会中心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以
“盼”为题,处处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来写,请同学们找一找,画一画,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并在句子旁简要批注。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指名汇报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段落或句子,并说说自己从哪里体会到作者急切的盼望之心。
预设:
(1)天天盼变天。(第3自然段)
(2)下雨了,兴奋地跑回家。(第4自然段)
(3)回家找借口买酱油想穿新雨衣。(第5~15自然段)
(4)雨停了,想象雨点打在雨衣上的美妙。(第17自然段)
4.生汇报,师点评,并以“盼”
为圆心画圆,相机在其周围板书关
键词。
(板书:盼变天、跑回家、借口买酱油、美妙的想象。)
5.小结:作者围绕“盼”这个中
心意思写了几件小事,处处有“盼”,
而且这几件小事的情节前后连贯,衔接紧凑,层层递进,使得文章主题更加突出,故事可读性强,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学会围绕中心意思选材,这样不仅不会脱题,而且还会使中心意思更加突出。
6.完成本单元“初试身手”第1题,学生判断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可以选择哪些恰当的材料,明白写作要围绕中心选材的道理。
二、揣摩人物心理,领悟作者写法
1.学习提示:作者写“我”急切地“盼”穿新雨衣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其中有许多地方具体描写了“盼”的这一心理活动,请同学们找出一两处你认为描写最生动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默讀课文,勾画相关句子。
3.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如: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写作好处:作者把“我”渴望变天、盼望穿上新雨衣的心理活动用两个反问句写了出来,语气更加强烈,突出了“我”盼望穿上新雨衣的心情极为迫切。)
要点提示:如果把这两个反问句变成陈述句,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表达效果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点拨:变为陈述句表达语气
平淡,“我”期盼的心情不够强烈。)
4.小结:对人物心理活动生动具体的描写有利于表现课文主题—— “盼”,同时也充分表现出小女孩的天真可爱。
三、写法迁移,练习描写人物心理
1.自由选择一种表现人物心情的词语,写一两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看谁写得好,如:焦急、等待、渴望、想念、憎恨、高兴、愤怒……
2.学生写完后,教师组织交流
点评。
四、回归全文,升华主题
1.浏览课文,结合课文插图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交流汇报,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小女孩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的形象。
五、交流发现,品读展示
1.自主交流阅读课文过程中
的独特发现或提出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2.指导学生展示朗读自己最
喜欢的段落、句子。
六、作业布置
1.课外搜集阅读铁凝的短篇
小说《哦,香雪》,体会农村孩子的淳朴、善良以及对外界事物的好奇。
2.小练笔:从课后“初试身手”第2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短文,学会围绕中心意思选材。
(作者单位:甘肃天水市实验
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一、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写作材料
本文作者紧紧围绕“盼”选择材料,层层递进,情节比较曲折:妈妈送新雨衣—盼变天穿雨衣—变天想穿未能如愿—终于穿上新雨衣。真是一波三折,处处有“盼”,仔细读来,深深地牵动着读者的心。本单元的导语“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指文章写作要以确立思想内容为宗旨,而不以展示其写作技巧为根本。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写作时首先要确立鲜明的主题,再根据主题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会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凸显文章主题
文中的“我”急切地盼望下雨穿上新雨衣,这种“盼”的心理贯穿全文,“盼”也是文章的一条线索。文中大量的心理描写突出了“我”急切的盼望,恰当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因此,写作中表达方式的选择应该符合表达主题的需要,二者相辅相成,才会实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本文从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上来讲,一是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盼”,让学生通过默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围绕“盼”这个中心层层推进,对文章主要内容与结构有清晰的认识,这是本课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二是要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体会 “我”盼望穿上新雨衣的心理活动,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了解作者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学以致用。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
现“盼”这一中心意思的。
4.默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人物“盼”这一心理活动生动描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看标题质疑
1.板书课题“盼”,先让学生了解“盼”的意思,再读课题提出问题。如:文中写谁在盼、盼什么、怎么盼的、盼的结果又如何,等等。
2.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二、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的关于作者的
资料。
铁凝,当代著名作家。发表作品主要有小说《玫瑰门》《大浴女》《哦,香雪》……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
2.教师再作补充。
本文节选自铁凝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夜路》,出版于1980年11月。书中共收有12篇短篇小说,有几篇是儿童小说,《盼》就是其中一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不懂的字词可以做上标记。
2.出示生字、新词,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指导学生写好“篷”(上下结构,容易写成半包围结构),特别注意“唇”字的写法,教师示范,“唇”是半包围结构,左边的撇画要长,不能写成上下结构。读好“窸窸窣窣”“嘟囔”“玛瑙”等词语。
3.回归课文,请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学生概括的内容随机板书关键词语:送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
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默读课文,根据老师的板书提纲,给课文划分段落。
2.汇报交流。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讲妈妈送“我”一件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
第二部分(3~17自然段)讲“我”急切地盼望穿上新雨衣。
第三部分(18~21自然段)讲“我”穿上了新雨衣,兴奋极了。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会中心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以
“盼”为题,处处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来写,请同学们找一找,画一画,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并在句子旁简要批注。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指名汇报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段落或句子,并说说自己从哪里体会到作者急切的盼望之心。
预设:
(1)天天盼变天。(第3自然段)
(2)下雨了,兴奋地跑回家。(第4自然段)
(3)回家找借口买酱油想穿新雨衣。(第5~15自然段)
(4)雨停了,想象雨点打在雨衣上的美妙。(第17自然段)
4.生汇报,师点评,并以“盼”
为圆心画圆,相机在其周围板书关
键词。
(板书:盼变天、跑回家、借口买酱油、美妙的想象。)
5.小结:作者围绕“盼”这个中
心意思写了几件小事,处处有“盼”,
而且这几件小事的情节前后连贯,衔接紧凑,层层递进,使得文章主题更加突出,故事可读性强,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学会围绕中心意思选材,这样不仅不会脱题,而且还会使中心意思更加突出。
6.完成本单元“初试身手”第1题,学生判断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可以选择哪些恰当的材料,明白写作要围绕中心选材的道理。
二、揣摩人物心理,领悟作者写法
1.学习提示:作者写“我”急切地“盼”穿新雨衣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其中有许多地方具体描写了“盼”的这一心理活动,请同学们找出一两处你认为描写最生动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默讀课文,勾画相关句子。
3.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如: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写作好处:作者把“我”渴望变天、盼望穿上新雨衣的心理活动用两个反问句写了出来,语气更加强烈,突出了“我”盼望穿上新雨衣的心情极为迫切。)
要点提示:如果把这两个反问句变成陈述句,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表达效果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点拨:变为陈述句表达语气
平淡,“我”期盼的心情不够强烈。)
4.小结:对人物心理活动生动具体的描写有利于表现课文主题—— “盼”,同时也充分表现出小女孩的天真可爱。
三、写法迁移,练习描写人物心理
1.自由选择一种表现人物心情的词语,写一两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看谁写得好,如:焦急、等待、渴望、想念、憎恨、高兴、愤怒……
2.学生写完后,教师组织交流
点评。
四、回归全文,升华主题
1.浏览课文,结合课文插图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交流汇报,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小女孩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的形象。
五、交流发现,品读展示
1.自主交流阅读课文过程中
的独特发现或提出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2.指导学生展示朗读自己最
喜欢的段落、句子。
六、作业布置
1.课外搜集阅读铁凝的短篇
小说《哦,香雪》,体会农村孩子的淳朴、善良以及对外界事物的好奇。
2.小练笔:从课后“初试身手”第2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短文,学会围绕中心意思选材。
(作者单位:甘肃天水市实验
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