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10月28日,著名建筑设计家、教育家齐康院士出生于江苏南京。他是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河南省博物院、福建省历史博物院、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扩建工程、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等知名建筑的主要设计者。他以其高超的设计艺术,表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扬。
在齐康参与设计的近200件建筑品中,有一件他前后花了18年的时间,这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1984年,南京市政府决定建设纪念馆,地点设在当年集中掩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13个场地之一——江东门。
1984年秋,在纪念馆筹备组同志的陪同下,齐康第一次来到这里。它北临茶亭街东街,面向恽代英烈士就义处(原国民党陆军监狱),东南西三面皆为农田和农舍。场地为边长百余米的近似正方形,由北向南缓慢倾斜,由东向西变陡,高差三米。空旷的场地上,立着一块纪念馆奠基石碑,旁边放着日本友人敬献的花圈,左侧是刚开挖的浅浅土坑,雨水冲去了表层的浮土,露出催人泪下的累累白骨。齐康回忆说:挖掘出的堆堆白骨刺得我眼睛发痛,自己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又浮现了出来。
齐康的父亲齐兆昌在南京沦陷后,冒着生命危险留守在南京,在拉贝的领导下,组织了金陵大学(宿舍)难民收容所,到街头收济难民。据史料记载,这个难民所一共收容了7000多名难民,是当时规模较大的难民收容所。他的父亲为了拯救难民,常常与死神擦肩而过。有一次,日军士兵击毙了一个路过的平民,又把枪口对准他父亲,因为他们对他佩戴的红十字会的臂章表示怀疑。他父亲反复解释还是无效,最后还是一位美国传教士路过,证实他父亲的确是红十字会的成员,才逃过一劫。
当齐康回首40多年前这段耻辱的日子,想起这些惨痛的杀戮场景,这种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变得更加强烈,更加触发了他进行艺术创作的激情。他系统研究过二战以后纪念建筑的表现手法,也抄过不少图,对这类建筑的设计有较深的心得。因此,他很快就进入了创作状态。
纪念碑的设计一般使用的是传统的宏伟、对称的手法,但齐康在大屠杀纪念馆的设计上,却调动了一切手法来营造这个纪念馆的氛围,以生与死的强烈对比来控诉侵华日军的暴行。鹅卵石地上,寸草不长,几棵纹丝不动的枯树后面是一座母亲的塑像,她悲痛无力地伸着手,找寻她失去的亲儿;在她后面,是半地下的遗骸陈列室,造型像一具巨大的棺椁,强烈的死亡气氛得到了充分的渲染;而边沿的常青树和石砌小径,片片碧草,使人感到生气和生命,一种“野火烧不尽”的无限生命力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紧紧地扣住了“生”与“死”的主题。沿着环绕的参观路线,布置了13块纪念石,每块代表一处在南京的掩埋地。
在设计纪念馆的过程中,还发生过一段小插曲。当时南京的市委书记张耀华正在住院,他突然给齐康打了一个电话,建议墓碑上用鲜血的颜色刷上30万这个数字。张耀华的提议引起了他的注意,齐康最后决定,在墙上用中文、英文、日文三种语言,刻下死难者的数字。
就这样,1984年到2002年的18年里,但凡有事或活动需要,齐老几乎随叫随到。但是纪念馆的设计费,齐康却分文未取,他认为这是民族大义,是自己的义务。
1989年杨振宁来南京,到了机场,他提出要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当齐康陪同他沿着纪念馆的卵石铺面的广场绕场一周,将出门口时,杨振宁突然深沉地对齐康说:“这座建筑设计作品是成功的,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事件,我在青年时代,经历过那种压迫的苦难……”他又说:“你能给我一套纪念馆的幻灯片吗?我要带回去给我的学生,了解中国曾有这一段过去。现在的一些学生们,总认为世界已那么平和了,大同了,但他们还应当懂得历史,这是事实。”
这是全国第一座抗战史系列的纪念馆,先后获得“中国80年代十大优秀建筑设计奖”和“中国90年代环境艺术设计十佳”等殊荣。
1996年8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齐康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议,纪念馆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对中国人、日本人,乃至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纪念馆二期再邀请他设计时,他却毅然拒绝了。其实当时齐康已经有了第二期的设想,准备做“血流成河”这一主题。但是一听说二期要招标,他就坚决不做了。齐康说,大屠杀纪念馆这样的主题建筑用招投标的形式来建,让他难以接受。在30年的创作生涯中,齐康创作红色建筑一直坚守这样的原则:坚决不做招标建筑。
在齐康参与设计的近200件建筑品中,有一件他前后花了18年的时间,这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1984年,南京市政府决定建设纪念馆,地点设在当年集中掩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13个场地之一——江东门。
1984年秋,在纪念馆筹备组同志的陪同下,齐康第一次来到这里。它北临茶亭街东街,面向恽代英烈士就义处(原国民党陆军监狱),东南西三面皆为农田和农舍。场地为边长百余米的近似正方形,由北向南缓慢倾斜,由东向西变陡,高差三米。空旷的场地上,立着一块纪念馆奠基石碑,旁边放着日本友人敬献的花圈,左侧是刚开挖的浅浅土坑,雨水冲去了表层的浮土,露出催人泪下的累累白骨。齐康回忆说:挖掘出的堆堆白骨刺得我眼睛发痛,自己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又浮现了出来。
齐康的父亲齐兆昌在南京沦陷后,冒着生命危险留守在南京,在拉贝的领导下,组织了金陵大学(宿舍)难民收容所,到街头收济难民。据史料记载,这个难民所一共收容了7000多名难民,是当时规模较大的难民收容所。他的父亲为了拯救难民,常常与死神擦肩而过。有一次,日军士兵击毙了一个路过的平民,又把枪口对准他父亲,因为他们对他佩戴的红十字会的臂章表示怀疑。他父亲反复解释还是无效,最后还是一位美国传教士路过,证实他父亲的确是红十字会的成员,才逃过一劫。
当齐康回首40多年前这段耻辱的日子,想起这些惨痛的杀戮场景,这种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变得更加强烈,更加触发了他进行艺术创作的激情。他系统研究过二战以后纪念建筑的表现手法,也抄过不少图,对这类建筑的设计有较深的心得。因此,他很快就进入了创作状态。
纪念碑的设计一般使用的是传统的宏伟、对称的手法,但齐康在大屠杀纪念馆的设计上,却调动了一切手法来营造这个纪念馆的氛围,以生与死的强烈对比来控诉侵华日军的暴行。鹅卵石地上,寸草不长,几棵纹丝不动的枯树后面是一座母亲的塑像,她悲痛无力地伸着手,找寻她失去的亲儿;在她后面,是半地下的遗骸陈列室,造型像一具巨大的棺椁,强烈的死亡气氛得到了充分的渲染;而边沿的常青树和石砌小径,片片碧草,使人感到生气和生命,一种“野火烧不尽”的无限生命力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紧紧地扣住了“生”与“死”的主题。沿着环绕的参观路线,布置了13块纪念石,每块代表一处在南京的掩埋地。
在设计纪念馆的过程中,还发生过一段小插曲。当时南京的市委书记张耀华正在住院,他突然给齐康打了一个电话,建议墓碑上用鲜血的颜色刷上30万这个数字。张耀华的提议引起了他的注意,齐康最后决定,在墙上用中文、英文、日文三种语言,刻下死难者的数字。
就这样,1984年到2002年的18年里,但凡有事或活动需要,齐老几乎随叫随到。但是纪念馆的设计费,齐康却分文未取,他认为这是民族大义,是自己的义务。
1989年杨振宁来南京,到了机场,他提出要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当齐康陪同他沿着纪念馆的卵石铺面的广场绕场一周,将出门口时,杨振宁突然深沉地对齐康说:“这座建筑设计作品是成功的,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事件,我在青年时代,经历过那种压迫的苦难……”他又说:“你能给我一套纪念馆的幻灯片吗?我要带回去给我的学生,了解中国曾有这一段过去。现在的一些学生们,总认为世界已那么平和了,大同了,但他们还应当懂得历史,这是事实。”
这是全国第一座抗战史系列的纪念馆,先后获得“中国80年代十大优秀建筑设计奖”和“中国90年代环境艺术设计十佳”等殊荣。
1996年8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齐康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议,纪念馆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对中国人、日本人,乃至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纪念馆二期再邀请他设计时,他却毅然拒绝了。其实当时齐康已经有了第二期的设想,准备做“血流成河”这一主题。但是一听说二期要招标,他就坚决不做了。齐康说,大屠杀纪念馆这样的主题建筑用招投标的形式来建,让他难以接受。在30年的创作生涯中,齐康创作红色建筑一直坚守这样的原则:坚决不做招标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