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配诗相谐美 大俗大雅面文化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3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认为山西面食历史悠久、品类众多、技法独特、风味佳美,且与民俗紧密相连,充分反映了生活在黄土高原沟沟峁峁问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智慧,是一份值得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又觉得山西有关方面对山西面食宣传的力度不够,不免感到几分遗憾。
  可是,很快我便意识到自己的“遗憾”或许是一个错觉。实际上,近几年来,山西烹饪协会等单位已为宣传山西面食做了大量工作,如出光盘,出书籍等等。书籍当中,以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山西面食》(三本一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山西面食》(分“家庭快乐族”、“绿色健康族”、“上班快餐族”三本)、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两本一套的《山西面食》为精彩,均图文并茂、构思新颖,值得一读再读。
  不过,倘从个人兴趣出发,我觉得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那套《山西面食》更加令人爱不释手。原因就在于此书别开生面,以剪纸作品和诗歌来反映山西面食,令人耳目一新。
  该书为水印线装本,两册,护封为紫红色有纹饰的织锦所制,显得古色古香。
  该书题名为冯守瑞主编,郭梅花著。实际是冯女士主编写诗,郭女士负责剪纸。
  冯女士为山西省烹饪协会会长,对山西面食了如指掌郭女士为山西省剪纸协会主席,是晋派剪纸的代表人物、剪纸艺术大师。这两位一唱一剪,一剪一唱,真可谓各尽其妙,相得益彰。
  这套《山西面食》中,共收有拉面、削面、拨面、剔尖、擀面、擦面、头顶刀削面、猫耳朵、抿圪斗、豌豆饴铬、莜面栲栳、蒸花馍、炸油糕、摊黄儿、一根面,计16种。总数虽不太多,但应该说,山西面食中的重要品种已有所反映。
  就一般情况而言,剪纸剪花乌虫鱼、田园风光更顺手一些。面点制作的场景剪起来可能难度就要大得多。然而,郭女士举重若轻,以浑厚、质朴、刚劲而又内蕴灵秀的线条将16道面点的制作情况栩栩如生地凸现了出来。试举5例如下:
  “拉面”:那扎着白羊肚毛巾,穿着对襟衣服的汉子,面朝案板,自豪地仰着头,双手抖动,上百根面条上下舞动划成弧形,这是“抻面”过程中“甩”的动作的“定格”,真是美妙极了!
  “碗豆饴馅”:只见一位年轻的后生,在木制的“饴铬床”上压制馀铬,压出的细丝,通过漏孔下到烧有沸水的大口铁锅中,呈半透明状,锅边放着有调料的碗,正准备盛煮熟的饴铬呢。此图画面复杂,但极为清晰。
  “炸油糕”:一位穿着灯笼裤的小脚老太太在煎炸油糕,几个炸熟的油糕已捞出油锅放在盘中,画面的后面是两个俏女子在包油糕,案上,匾中,已有包好的待炸油糕。整个画面气氛和谐,莫非是老太太在和女儿、儿媳忙家务?
  “头顶刀削面”: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将面团放在托盘里,托盘顶在头,双手握刀片削面,只见柳叶状的面片纷纷落入沸水锅中,铁锅两边,一女一男两个小孩在拍掌叫好。整个画面生动有趣。
  “蒸花馍”:一位乡村老妪在蒸花馍。画面中有面制的羊、鸡、小娃娃、小老虎等等,均生动形象。
  例子很多,几乎每一幅剪纸都是珍品,都值得仔细品赏,且愈品愈有味儿。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曾有诗云:“镂金作胜传荆俗,剪采为人起晋风。”是说中国的剪纸艺术是因晋(山西)地方风俗而发展形成,今信然。
  《山西面食》剪纸好,其诗也不逊色,亦举4例如下:“一根面”:“绵绵长长一根面,玉丝不断水花溅。儿女孝顺一片心,敬奉父母祝寿诞。”制作“一根面”是山西面食中的绝技。一团面,在面点师手中,不用多少时间就可以揉揣拉搓出一根细而长且绵绵不断的面条来。截取一段,就可以下一碗面,以此孝亲,祝老人长寿,是顿为相宜的。
  “蒸花馍”:“每到年节喜盈盈,花馍蒸熟刚出笼。五色百态各成彩,乡村老妪善造型。”华北、西北地区,农村善于在年节期间蒸花馍(又名礼馍等等),鸟兽龙鱼、五谷丰登、花好月圆、鱼跃龙门、子孙绵绵……寓意颇多,各尽其妍,制作花馍的人中,以妇女居多,而年长者更为擅长。
  “搓面鱼儿”:“高粮碾面沸水烧,精细加工依古道。说是鱼儿不用钓,双手一搓五六条。”面鱼.是晋北、晋中民间常见面食,两头尖,中间略宽而扁,形似小鱼。有些能干的妇女,能在案板上同时用左右手各搓五六根面鱼,并迅速入沸水锅煮熟。本诗描绘的,正是这种场景。
  “削面”:“飞刀削面刀如飞,片片柳叶舞妩媚。舞罢跃进浪花里,小白鲢鱼乱摆尾。”削面即刀削面,面可以托在手上、臂上,乃至项在头上削。本诗描绘的是托在手上削面的制作场景。
  好的诗作还多,大体有“竹枝词”之韵味,口语化,生动,形象,少用或不用典,与剪纸作品配合得相当好。
  最后,想说的是,这套《山西面食以剪纸配诗,大俗大雅,是一本集认识审美于一体的好书。由于它又是一本名家之特殊的剪纸艺术作品集,故而极有收藏价值。
其他文献
虽然你每天都在做菜洗菜,但你未必知道如何洗菜才是正确的。有人洗菜时,喜欢先切成块再洗,以为洗得更干净,但这是不科学的。蔬菜切碎后与水的直接接触面积会增大很多倍,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部分矿物质以及一些能溶于水的糖类会溶解在水里而流失。同时蔬菜切碎后,还会增大蔬菜表面被细菌污染的机会,留下健康隐患。因此蔬菜不能先切后洗,而应该先洗后切。洗菜的方法也要讲究科学,比较合适的洗菜
河北是我国古九州之一,古称冀州,简称冀,地处京、津周围,东临渤海湾,西倚太行山,地理环境优越,特产丰富,为发展河北的烹饪技艺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我国历史上元、明、清历代封建王朝建都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河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从皇家宫廷菜肴到民间传统风味小吃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使得河北的烹饪技艺在我国的烹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河北菜是祖国烹饪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冀中南派、
贾宝玉生日设宴红香圃。宝玉房里的丫环芳官——十二个小戏官之一,没能参加,气得到厨房里要了几样好菜,其中一碟是胭脂腌鹅脯。胭脂看上去艳如桃花,红似春梅;腌鹅脯腊香、鲜美、略带咸味,肉质柔嫩、细腻、香味四溢,吃后烦恼顿消。喜欢舔胭脂的贾宝玉,更赞叹比平常吃的山珍海味倒有胜些似的。  清代《清稗类钞·饮食》中鹅脯的制法:将整鹅处理干净后,以盐抹鹅内外全身,稍浸渍,泡洗后,斩鹅为大块。用酒250g、酱油一
烹饪是艺术,花色冷盘则是最好的表现形式。中国烹饪源远流长,有着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内涵,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以其独特的魅力跻身世界三大烹饪王国。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和我国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满足于温饱,而是需要更高层次的享受,花色冷盘正是餐饮行业向高层次水平发展的具体实践。在琳琅满目的中国菜品中,花色冷盘因其色彩美观大方、形象生动逼真、造型精美绝伦、增加
“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人类的健康、健美和生存有很大的影响,我国自古就有“医食同源”之说,认为饮食与医疗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其中包含有许许多多的矛盾。  一、酸与碱:食物分为酸性与碱性,一般粮食类(大米、面粉、玉米等)、肉类(猪、牛、羊等)、禽类(鸡、鸭、鹅等)、水产类(鱼、虾、贝等)、蛋类、花生、核桃、糖类、用谷物酿制的酒等,含磷、硫、氯等元素较多,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红薯、土豆、海
醋与文人可谓渊源久矣。醋的最大特点就是“酸”,文人的贬义词就是“酸文人”、“文人酸”。孔乙己嚼着茴香豆还“之乎者也”,那是“穷酸”;李白自恃“天生我才必有用”,两盅小酒下肚,两眼望着青天,“天子呼之不上船”,那叫“狂酸”;诗圣杜甫一生不得志,“秀干终成栋,金刚不做钩”,饿着肚皮做文章,那算“菜酸”……  祖国医学认为,醋性温、味酸、无毒。具有“散瘀解毒、下气消食、开胃泄水、黄疸臃肿、口舌生疮……”
目前,我国人民的餐饮生活已进入到健康餐饮的时代。所谓“健康餐饮”,就是我们餐饮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追求果腹饱肚和奇珍异味,而是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日常的餐饮生活对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养生长寿的重要作用,努力去追求营养健康的餐饮生活。  要做到“健康餐饮”,有三个主要环节:一是正确选择食材,二是合理的膳食配伍,三是科学的烹调方法。其中科学烹调是保障健康餐饮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
宝玉挨了父亲重打,众人都来探视。母亲王夫人急着问:“想吃什么?”宝玉说:“倒是那一回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汤还好些。”凤姐一旁笑道:“听听,口味不算高贵(这是反话,啧,啧,口味高贵得这等程度!),只是太磨牙了(太费事了),巴巴的想这个吃了。”贾母便一叠声的叫人做去。凤姐笑道:“老祖宗别急,等我想这模子谁收着呢!”问厨房要,回汤模子都交上来了。去问管茶房的,也不曾收。最后还是管金银器皿的送来了。一个银的
巢夫 摘编     甘肃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青藏、内蒙、黄土三大高原之间,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之一。畜牧业发达,以牛、马、驴、羊、猪为首,盛产瓜果,尤以白兰瓜、百合为最。蔬菜栽培历史悠久,更有发菜、银耳、羊肚菌、蕨菜、鸽子鱼、陇西火腿等名产。历史上曾有“丝绸之路”的三条路线途经该地,促进了内外交流,亦给当地带来了丰富的烹饪原料。甘肃的烹饪发展较早,远在战国时期就开始重视选料、火候、刀工、调味,秦汉时期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餐桌上,最常见的果蔬颜色多为绿色、红色、黄色、白色,紫色食物最多只有茄子罢了。然而,研究发现,“红得发紫”的食物并不单单是徒有鲜亮的外表,其营养价值也颇高。在营养专家眼里,紫色正是我们中国人餐桌上最缺少的一道色彩,这类食物常常被称为“抗衰老功臣”。  一直以来,紫色都代表着神秘与魔幻、高贵与浪漫,同样,紫色的食物也被赋予了很多神奇的色彩。但是紫色食物的营养价值却被人们所忽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