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在讲课过程中,我将一个由and连接的并列简单句去掉and后保留了逗号,然后让同学们完成填空,句子如下:
The houses here tall and thin,and many of them have an ornate Renaissance appearance.
The houses here tall and thin,?摇?摇?摇?摇?摇?摇have an ornate Renaissance appearance.
课堂上一个又一个学生上黑板完成该填空,足足过了五六分钟都未能正确填好。
显然这是一个考查定语从句的句子,句子的先行词都已明确,只需把关系词填出来就可以了,学生为什么会花费好几分钟而无果告终?从这一问题就反映出来,学生知识学得太死,只会完成简单的单项选择,而不会自己设想答案,独立思维。
由此我联想到常提到的素质教育这一话题,在教育改革这一势在必行的浪潮中,老师应该转变思维方式,把学习的任务和目的告诉学生,不要只是一味地教,教会了学生知识,教傻了老师,这就是常说的学生是老师的镜子,老师是学生的模子。
就英语文化的丰富性来说,英语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本身就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和节奏感,为什么学生常把活生生的英语语言死搬硬套而不能灵活地学习和运用呢?我认为问题出在老师身上。老师常把英语课上成了讲授课,一个语法点要讲无数遍,学生更要练无数遍,久而久之,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机械的动作周而复始,何谈独立思考,推陈出新?所以教师必须在新课程中换一种思维,才会教学相长。由此我想起了我的英语学习之路。
英语学习之路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英语老师作为过来人,应当把自己的切身体会教授给学生。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a day,teach him how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 time.(给人以鱼,只饱一天,授人以渔,终生受益。)让学生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与你分享苦与乐,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十年代初,我读初三时,英语教师别具一格的教法,使我终生难忘,以致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时刻身体力行,力求在教书育人这一行中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当时英语教师的教学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给我树立了典范。
我是在农村学校就读,对英语根本不重视,初一、初二几乎就没有上过英语课,就别说学到知识了,到最后连五个元音字母都不知道,那时新分配来的英语老师很严,抓得特紧,我作为班里的学习委员,每天要给老师送交英语作业本。有一天,当我站在办公室外,喊了几声报告无人应后,我便推门而入,却发现英语老师正在津津有味地听收音机里放出的英语,我很惊奇,他竟未发现我已进来了,后来多次都是这样,再后来我们与老师熟悉后,也要求老师放给我们听,以便放松下来,因为当时学习太紧张了,他便把自己心爱的收音机拿到教室偶尔放一首歌曲和英语节目,我们当时很喜欢听歌曲,对英语一句也听不懂,不过很幸运当时不考听力。然而,现在,从我教书的第一天起,我就狠抓学生的听力这一大难题,每天下午一定抽出15分钟时间练习听力,只有多练才能提高,熟能生巧,顺理成章,很多学生在高考的听力中都能得满分。久而久之,每天坚持听力练习已成习惯。如今我还清楚地记得老师当年常说的那句话:“磨耳朵,不会使耳朵磨出茧,只会磨出功夫。”
初三时英语老师不仅坚持听英语节目,还强调说。他常找机会与我们用英语对话,开始时,我们很害羞,可后来与老师熟悉后,也就无拘无束了,我们也敢说,尽管是poor spoken English,但是心里乐开了花。
现在情况好多了,我们可以随时与外教交流,同学们也可以到校园的英语角进行会话练习,参加平时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当导游,等等。这就是要学生“开口说,大胆说,不怕说错,在说的过程中提高”。这些话语如今还在我耳边响起。
如今,我依然感激英语老师对我的鼓励,没有他,我的学业就不会进步。二十多年如一日,我也养成了良好的晨读习惯。学生能够熟背词、句、篇,还能背诵很多名言、谚语,很多学生品学兼优,学业有成。
初三时的英语老师板书特别优美,而且一丝不苟,他常把少量的重点词汇抄在黑板上,大量的句型刻印在纸张上,分发给我们作为复习资料。我们每天抄写或默写所背诵的内容,收缴后,老师批阅,检查复习落实情况,我也随之养成了认真书写、一丝不苟的习惯。如今,我除了认真批阅学生的作业本之外,还查看学生的改错本和课堂笔记本,发现有不认真的学生,便让他们重新完成,让他们意识到好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只有认真,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然而,现在早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在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局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这样,在作业的布置与评价方面,就加大了难度和广度。那么,我又是怎样做的呢?首先,作业的布置必须符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过程。其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主导。最后,以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为目标。在教学新课内容前,我常要求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分析文章的框架结构,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肯动脑思考,而且培养学生归纳分类、理顺文章结构的能力,从而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课后,为了更好地充分落实课堂内容,不至于使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杜绝学生只是在课堂上饱了眼福,下课后便一无所获,如过眼烟云的现象发生,我除了布置必做的笔头作业外,还布置灵活多样的其他作业形式,总而言之,借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在课改的指挥棒下,紧抓作业这一关,学生的素质获得了持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愈来愈显著。
The houses here tall and thin,and many of them have an ornate Renaissance appearance.
The houses here tall and thin,?摇?摇?摇?摇?摇?摇have an ornate Renaissance appearance.
课堂上一个又一个学生上黑板完成该填空,足足过了五六分钟都未能正确填好。
显然这是一个考查定语从句的句子,句子的先行词都已明确,只需把关系词填出来就可以了,学生为什么会花费好几分钟而无果告终?从这一问题就反映出来,学生知识学得太死,只会完成简单的单项选择,而不会自己设想答案,独立思维。
由此我联想到常提到的素质教育这一话题,在教育改革这一势在必行的浪潮中,老师应该转变思维方式,把学习的任务和目的告诉学生,不要只是一味地教,教会了学生知识,教傻了老师,这就是常说的学生是老师的镜子,老师是学生的模子。
就英语文化的丰富性来说,英语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本身就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和节奏感,为什么学生常把活生生的英语语言死搬硬套而不能灵活地学习和运用呢?我认为问题出在老师身上。老师常把英语课上成了讲授课,一个语法点要讲无数遍,学生更要练无数遍,久而久之,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机械的动作周而复始,何谈独立思考,推陈出新?所以教师必须在新课程中换一种思维,才会教学相长。由此我想起了我的英语学习之路。
英语学习之路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英语老师作为过来人,应当把自己的切身体会教授给学生。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a day,teach him how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 time.(给人以鱼,只饱一天,授人以渔,终生受益。)让学生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与你分享苦与乐,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十年代初,我读初三时,英语教师别具一格的教法,使我终生难忘,以致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时刻身体力行,力求在教书育人这一行中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当时英语教师的教学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给我树立了典范。
我是在农村学校就读,对英语根本不重视,初一、初二几乎就没有上过英语课,就别说学到知识了,到最后连五个元音字母都不知道,那时新分配来的英语老师很严,抓得特紧,我作为班里的学习委员,每天要给老师送交英语作业本。有一天,当我站在办公室外,喊了几声报告无人应后,我便推门而入,却发现英语老师正在津津有味地听收音机里放出的英语,我很惊奇,他竟未发现我已进来了,后来多次都是这样,再后来我们与老师熟悉后,也要求老师放给我们听,以便放松下来,因为当时学习太紧张了,他便把自己心爱的收音机拿到教室偶尔放一首歌曲和英语节目,我们当时很喜欢听歌曲,对英语一句也听不懂,不过很幸运当时不考听力。然而,现在,从我教书的第一天起,我就狠抓学生的听力这一大难题,每天下午一定抽出15分钟时间练习听力,只有多练才能提高,熟能生巧,顺理成章,很多学生在高考的听力中都能得满分。久而久之,每天坚持听力练习已成习惯。如今我还清楚地记得老师当年常说的那句话:“磨耳朵,不会使耳朵磨出茧,只会磨出功夫。”
初三时英语老师不仅坚持听英语节目,还强调说。他常找机会与我们用英语对话,开始时,我们很害羞,可后来与老师熟悉后,也就无拘无束了,我们也敢说,尽管是poor spoken English,但是心里乐开了花。
现在情况好多了,我们可以随时与外教交流,同学们也可以到校园的英语角进行会话练习,参加平时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当导游,等等。这就是要学生“开口说,大胆说,不怕说错,在说的过程中提高”。这些话语如今还在我耳边响起。
如今,我依然感激英语老师对我的鼓励,没有他,我的学业就不会进步。二十多年如一日,我也养成了良好的晨读习惯。学生能够熟背词、句、篇,还能背诵很多名言、谚语,很多学生品学兼优,学业有成。
初三时的英语老师板书特别优美,而且一丝不苟,他常把少量的重点词汇抄在黑板上,大量的句型刻印在纸张上,分发给我们作为复习资料。我们每天抄写或默写所背诵的内容,收缴后,老师批阅,检查复习落实情况,我也随之养成了认真书写、一丝不苟的习惯。如今,我除了认真批阅学生的作业本之外,还查看学生的改错本和课堂笔记本,发现有不认真的学生,便让他们重新完成,让他们意识到好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只有认真,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然而,现在早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在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局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这样,在作业的布置与评价方面,就加大了难度和广度。那么,我又是怎样做的呢?首先,作业的布置必须符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过程。其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主导。最后,以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为目标。在教学新课内容前,我常要求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分析文章的框架结构,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肯动脑思考,而且培养学生归纳分类、理顺文章结构的能力,从而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课后,为了更好地充分落实课堂内容,不至于使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杜绝学生只是在课堂上饱了眼福,下课后便一无所获,如过眼烟云的现象发生,我除了布置必做的笔头作业外,还布置灵活多样的其他作业形式,总而言之,借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在课改的指挥棒下,紧抓作业这一关,学生的素质获得了持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愈来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