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u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提出将作文教学化整为零,紧密结合教材单项练习,注重夯实基础,激发兴趣,力求润物细无声,追求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并对“三个一”教学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 作文教学化整为零“三个一”教学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作文难这一问题,只有靠水滴石穿。把作文教学扎实地融入每堂课中,紧密结合教材特色进行单项训练,化知识为能力,化整为零。在日积月累中,点滴积累,久而久之,终能形成溪流,汇成海洋。
  一、积累感悟,心中有丘壑——每天一句话,一篇美文。
  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不在于辞藻的华丽,技巧的娴熟,首先要看有无充实的内容,独到的见解,独特的感受。对于初中生而言,这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平时除了启发学生感悟生活之外,特别注重间接经验的积累。每天积累一句话,每天读一篇文章。每天积累素材,感悟体会,并建议学生建好自己的“米仓”,及时整理归纳,打好基础。
  具体做法:每节课运用五分钟,完成“两个一”教学。首先让学生背一句蕴涵哲理的话或优美的语句,品味感悟;随后让一位同学上台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一篇文章(题材体裁不限),结束后,再围绕这篇文章,提一两个问题,诸如复述情节,概括中心,说说本文最大的特色,给文章加个题目,等等。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又扎实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通过一篇篇的美文进行心灵的洗涤,灵魂的铸造,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模仿迁移,润物细无声——每篇一处小练笔。
  一篇文章的创作,离不开主题立意、结构方式、写作手法,语言表达、词句运用等方面的构思。于是我根据每篇文章特色或教学的重点,把它们分解到各课教学之中,化整为零,进行单一项的专门训练。这样可以把作文教学落实到每篇文章中,达到天天练,天天讲,天天交流,天天改。这种目的单一的小练笔,易上手,又贴近课本,贴近生活,从根本上降低了作文教学的难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下面我以八年级下为例谈谈如何系统地进行小练笔。
  (一)隽永深远——立意教学
  一篇文章,立意是关键。明末清初大学问家王夫之曾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可见一篇作文的立意非常重要。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咏物抒怀,作者把对人生的感悟寄予外在物。这种把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想法寓于事物之中的立意方法,便是寓意法,它能使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更为隽永含蓄,耐人品味。
  对寓意法的运用要注意虚与实的结合,寓意的高远。例如茅盾笔下的白杨树,先从整体入手,随后从干、枝、叶、皮的细处入手,处处紧扣白杨树的特点,可以说是句句写实。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句句在写人,写人的力争上游、正直、团结、进取、质朴的品格。由此看来,又是句句在写虚。文章虚实结合,天衣无缝。完全可以通过此文理解寓意法讲究虚实结合的特征。此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个小练笔,实现由感知到运用的提升。例如展示苍鹰搏击长空的画面,让学生观察苍鹰此时的外形、动作,谈谈感受,并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寓以深意,字数在一两百左右。这类练笔有画面的直观感知,有例文的感性经验,有角度写法的指导,学生易于上手,效果很好。
  怎样才能做到立意深刻、高远呢?可以在第一单元教学结束后,整合一单元的这几篇文章,学生不难发现,只有在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观察和体验中,才会有比较深刻的探究与思考,才会“有得”,即会有某种思想观念的产生。鲁迅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意思是说,不同的人,由于思想感情不同,写出的文章立意自然就不一样。此时可以给学生出示一组图片:傲然挺立的白莲,不辞辛劳的蜜蜂,夕阳西下的青竹,一地的落花,一摊鹅卵石,一支燃烧的蜡烛……让学生用一句话写出寓意,比较立意的高下。当堂练习,当堂交流,当堂评讲,当堂修改。既是对知识的巩固,又是对能力的迁移,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跌宕起伏——结构教学
  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由此而知,“曲”是使文章结构精巧的重要特征之一。纵观八年级下课本,可以结合课文学习几种为“曲”之法。
  1.抑扬法。茅盾的《白杨礼赞》,明明想高声赞美那白杨伟岸正直,是树中的伟丈夫,却偏偏说她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嶙峋的枝干,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种明抑实扬、欲扬先抑的表现形式,可使作品含蓄而奔放,能让人感受到柳暗花明的情致。此时如果让学生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描写同桌的性格,表现其鲜明个性,则学生是很愿意一试的。也可以在学完《陋室铭》后用此方法进行改写。
  2.烘托法。鲁迅在《孔乙己》中反复写到“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了”,这一情景的反复再现,产生了一种以喜衬悲、悲更悲的效果。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孔乙己的难堪、凄凉、悲苦,世俗人的冷漠、麻木、自私,可见一斑。从而让读者更好地、更深入了解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使文章主题更突出。而教此文时正值清明,教师设置了一个情景:清明时节,举家扫墓,请用此法烘托出各种人物的不同心情,很贴近生活。
  3.对比法。吴敬梓在《范进中举》中,着意刻画了胡屠夫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性格,跃然纸上。读者就是通过从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丑态的淋漓尽致的描绘,看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请继续用对比的方法想象范进中举后的生活。”让学生在运用中体验,对比使得情节生动风趣,妙趣横生,在诙谐讽刺中凸显主题。
  4.夸张法。契诃夫《变色龙》用的就是夸张,作者让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围绕狗咬人事件不断地变色,辛辣地嘲弄了沙皇走狗阿谀奉承和虚伪透顶的本质,用讽刺之鞭无情地挞伐了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不难看出,夸张法所追求的幽默、滑稽及言过其实的效果,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而此时奥楚蔑洛夫带着那只小狗拜见将军又会如何呢?这类题目,入口小,学生易于下手,而且喜欢下手。特别是在集体的交流中,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也成功消除了畏难情绪。
  (三)生动精彩——技巧教学
  描写是作文当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其中人物描写主要包括语言、行动、神态、外貌肖像、心理等描写,当然还有正面的描写,侧面的烘托,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等技巧。描写效果也有多种,不单能揭示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还能渲染氛围,烘托环境,推动情节发展,凸显主题,等等。是这一阶段必须学好学扎实的技巧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一些空白之处,让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利用从课本学到的技巧,现学现用。例如蠢笨的企鹅如何在悬崖底下胆怯地抖动那肥胖的身体;饲马人如何颐指气使地指着千里马却道“天下无马”的;而对范进发疯后的丑态又如何细致地描写;想象韩红玉擂鼓的情形,想象那场别出心裁的抓鸭子比赛;描写夏日里的石榴花,不畏骄阳,红艳似火……只要认真地、仔细地找,每篇文章都能找到让学生练笔的地方。
  把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用典型文章的品味赏析诱发学生的写作情绪,让学生从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从课文的事与理联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课文的精妙构思,设计自己文章的框架……久而久之,涓涓细流终会汇成汪洋。让我们微笑地等待,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倾于笔端。
  
  参考文献:
  [1]百晓生在线作文专题系列.
其他文献
摘 要: 阅读理解题是中考数学试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且在中考试题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对阅读理解题的复习是中考备考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关键词: 阅读理解题 中考数学复习 专题复习  阅读理解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而且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阅读材料;二是考查内容.试题的篇幅一般较长,信息量比较大,涉及内容丰富,构思新颖别致.解答时,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阅读理解阶
“一边VP■,一边VP■”是现代汉语中表示并列关系的一种常用格式,双用是常用典型式,此外,其还可以单用或多用。本文主要谈谈“一边VP■,一边VP■”中VP■、VP■之间的语义关系,然后探讨其与相关格式“又VP■,又VP■”、“一面VP■,一面VP■”的差别。  一、“一边VP■,一边VP■”中VP■与VP■的语义关系  对于“一边VP■,一边VP■”,《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等权威
美国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第十一章“思维的作用”中,用生动的语言向读者介绍解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论,引导读者理解思维的涵义,体会思维的过程,学习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学会如何思考要比得到简单的数学知识更美妙;而对于教师来说,教会学生方法要比教会学生答案更重要.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接受数学思想的过程.教授数学这门课程,是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学习,展现思维的方式,领
摘 要: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银川市西夏区的4所城市初级中学、3所农村初级中学,从体育场地器材、师资、经费、课程设置、课余体育五方面进行了现状调查对比分析。从调查可知,西夏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尤其在体育场地器材、体育师资的数量、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银川市 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育 差异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初中数学新课标要求,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进行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学生是具有能动探索问题或现象本质的社会存在体,表现出能动探索知识、分析问题、思维发散的能力素养,是整个学习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方面受内在心理情感的制约,容易产生消极情感,另一方面受外在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具有灵活的特点,小学数学的知识面不宽,掌握起来不难。这要求老师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准确,且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特别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要求老师要准确地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主动参与学习。  关键词: 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教学方法  一、教学片段  (一)教学片段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内容。  谈话:暑假期间
1.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较之高一高二,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压力大,如何才能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水平出发,精心设计语法复习课程是很多一线教师正在思索的问题。笔者拟从两
摘 要: 在新课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下,怎样进行数学复习课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作者认为应该明确目标,把握重难点、精选例题和习题,优化教学过程设计。  关键词: 初中数学复习课 有效教学 精编习题 优化过程  数学复习课的目标是通过有限时间的复习对所学知识能获得一个系统化、网格化、螺旋式的整合和提升过程,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然而在初中数学复习中,
一、现象与分析  笔者在2012年10月被聘为由中国教育电视台果实网承办的广西“国培计划(2012)”远程培训项目初中英语班的辅导教师。在培训活动期间,发现有不少英语老师提到一个普遍的课堂问题,就是时常会遭遇课堂冷场的尴尬,往往是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说唱”,大部分学生却置之不理,最终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现象。  这种现象是有效课堂教学应避免和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造成的原因是一些老师只追求所谓的教学结果
摘 要: 复习课是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是对知识进行集中回顾与梳理,其意义在于让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对数学进行系统掌握。本文从重归纳、善突破、多反思三个方面对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复习课 教学研究  当前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部分教师将复习课理解为片面地将一整套方法与一系列题型之间进行的简单对应。在进行复习课设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