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大词牌里的历史故事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000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长河里,有许多文化瑰宝,宋词同唐诗一样是其中的一颗硕大而璀璨的明珠,她使有宋一代成为我国文化的昌盛之朝。如今每当人们吟咏着“虞美人”、“鹊桥仙”、“钗头凤”、“念奴娇”、“雨霖铃”……这些经典的词曲之时,都会被她们深深地惊艳到,人们在叹服古人的智慧,感佩古人竟能找到如此美丽的字眼,赋予这些词牌名耀眼的光芒的同时,又对词牌里浸润的美丽而又凄婉的历史故事而心神向往。
  关键词 词牌;历史;故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191-02
  一、念奴娇:念奴娇与唐玄宗对念奴的偏爱
  词牌“念奴”来源于唐朝天宝年间的名倡念奴。“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一个著名歌妓,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她才貌双全,歌声甜美,“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為“念奴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为“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还有“湘月”,“千秋岁”、“杏花天”、“赤壁谣”、“壶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十多个名称。
  唐代元稹曾在《连昌宫词》诗中描写了此情此景:“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燃烛。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寰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元氏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关宴,万众喧溢,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明皇遗高力士大呼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那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皆悄然奉语然明。”唐玄宗每次辞岁宴会时间一长,宾客就吵闹,使音乐奏不下去。玄宗叫高力士高呼念奴出来唱歌,大家才安静下来。据载,念奴是唐宫伎中一流歌手。歌声激越清亮,被玄宗誉为“每执行当席,声出朝霞之上,25人吹管也盖不过其歌喉”;元稹称其“飞上九天歌一曲,二十五郎吹管逐”。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眼色娟人”条:“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常一日离帝左右。每执板,当席顾眄。帝谓妃子曰:‘此女妖丽,眼色媚人。’每啭声歌喉,则声出于朝体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官妓中帝之钟爱也。”今按:念奴以有姿色,善歌唱擅名于天宝年间,玄宗的品题“此女妖丽,眼色媚人”,更使之艳名远播。念奴的明艳娇媚,于是成为文人艳称的题材,形之歌咏,播于乐府。元稹诗中有“春娇满眼”之句,据传即取义于此。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
  明汤显祖《荆钗记·折柳阳关》有云:“你红粉楼中一念奴。”
  念奴色艺双全,自唐代以后其声名一直流传于后世。
  二、雨霖铃:雨霖铃与唐明皇对杨玉环的思念
  词牌“雨霖铃”又名“雨淋铃”“雨淋铃慢”,原为唐教坊曲名。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弥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其意即为,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出逃,在马嵬坡被太子和大臣逼宫,迫于形势,不得已下令将杨玉环赐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进斜谷,霖雨连下十数天,在霖雨连绵之夜,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之上,闻见马铃和着潇潇雨声,更添寥落与凄惨,思念起杨贵妃,他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不觉悲从中来,便制曲一阙,口出“雨淋铃”三字。后来命教坊“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记恨焉”,并叫伶人张野狐吹奏,此曲遂名为《雨霖铃》,从此流传于世。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最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三、钗头凤:钗头凤与陆游对唐琬的愧悔
  词牌“钗头凤”原名“撷芳词”又名“折红英”“摘红英”“惜分钗”等,相传取自北宋徽宗政和间官苑撷芳园之名。据宋人杨湜《古今词话》载“政和间,京都妓之姥曾嫁伶官,常入内教舞,传禁中《撷芳词》以教其妓……人皆爱其声,又爱其词,类唐人所作也。张尚书帅成都,蜀中传此词竟唱之。”凤钗为古代妇女首饰,钗头作凤形。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始皇又以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日凤钗。”据考证,《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
  南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的创作,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琬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分离。多年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该词饱含怅惘与悲痛,充满了对唐琬的愧疚之情,数百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成为宋词中的经典。如前所言《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才取名“钗头凤”。陆游用“钗头凤”大约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与唐氏仳(pǐ)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仳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倏然而逝,未能白首偕老。自陆游之后,这一词牌才为文人广泛采用,有很多古代和现代诗人,都以此曲调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词。京剧中的钗头凤就国家是描写其中一位诗人的爱情故事。
  四、沁园春:沁园春与窦宪对沁水公主的凌霸
  词牌“沁园春”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后世泛称公主的园林为“沁园”。东汉明帝刘庄第五个女儿刘致为沁水公主,在封地沁水县兴建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大将军窦宪依仗其妹窦皇后的权势,以低价夺取沁园,公主害怕,不敢计较。后来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窦宪罪,窦宪退出沁园,从此不得重用。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而得名“沁园春”,亦名“寿星明”。   五、虞美人:虞美人与虞姬对项羽的忠贞
  虞美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虞美人是一种花,夏初盛开,色彩艳丽。据说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无力回天,难以突出重围,他不想苟活于世,打算自杀,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不愿独活,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为名,逐渐演化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巫山十二峰”等。
  六、浣溪沙:浣溪沙与西施的沉鱼之貌
  词牌“浣溪沙”又名“浣溪纱”,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浣溪纱”词牌典出“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鱼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传说西施浣纱处在今天浙江绍兴的若耶溪,该溪因此又名“浣纱溪”。西施浣纱于溪边这件事后来被人们改编成词曲,就以“浣溪沙”为名。
  七、贺新郎:贺新郎与苏轼为秀兰的解围
  词牌“贺新郎”事实上,最初名字是叫“贺新凉”。清代《古今词话》记载了这个词牌的来历:“东坡守杭州,湖中宴会,有官妓秀兰后至,问其故,以结发沐浴忽觉困倦对,座客颇恚(huì)恨”。秀兰受责怪后,于酒席上摘石榴花献在座诸宾,未曾想更激怒了宾客。苏轼为此赋“贺新凉”,即“乳燕飞华屋”也。秀兰歌之,众人始息怒而乐。以“贺新郎”为词牌的词大多感伤悲愤,和婚宴气氛不合。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物宜耳。
  八、鹊桥仙:鹊桥仙与牛郎对织女的爱情
  关于“鹊桥仙”这一词牌名的由来,一说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以上说法都表明了这一词牌与“鹊桥相会”的神话有关。古时关于“鹊桥”的神话,以东汉应劭《风俗通》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为最早。至唐时,民间传说更为普遍,诗人多有吟咏。该调当于此际产生。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
  九、踏莎行:踏莎行与寇准的踏青
  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作为词牌,相傳为北宋寇准创制。据说,北宋寇准在一个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踏青,忽然想起唐代诗人韩翃(hóng)“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词名为“踏莎行”。“踏莎行”中的“莎”字,读suō,指莎草,亦称“香附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读shā时多用于人名、地名。
  十、菩萨蛮:菩萨蛮与女蛮国的装扮
  词牌“菩萨蛮”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据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唐时俗称美女为菩萨,女蛮国的人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故称之为“菩萨蛮”。意思是说,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向大唐进贡,她们身披珠宝,头戴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宛如菩萨一般,当时的教坊以此做《菩萨蛮曲》,后来就有了“菩萨蛮”这个词牌。
  十一、水调歌头:水调歌头与隋炀帝的大运河
  词牌水调歌头,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相传“水调歌头”的词牌出自隋炀帝之手,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曲(即大型歌舞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凡是大曲都由几个乐章组成,“歌头”就是开头一段。《水调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为中序的第一章。
  十二、六丑:六丑与周邦彦的出众才情
  词牌“六丑”为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词或美艳绝伦,或哀婉动人,时吟时诵,能让人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而词牌后面的故事又能让人的情感上得到熏陶,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让人的精神得以丰盈。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的低段语文课堂评价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难点,通过趣味化、生活化的评价实践,评价由教师转向学生,由独自转向了互动,课堂变得更加清新、自然,学生学的更加自信。  关键词 课堂评价;有趣;有味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183-01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存的问题  1.课堂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教师仅局限于语言评价。  “真棒!”“
目的:  探讨进行期和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外周血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8(IL-18)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  方法:  1.收集了64例2011年7月-12月就诊于贵阳医学院附属医
摘 要高效“6 1”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创造了中国课堂的奇迹。  关键词 思;议;展;评;检;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187-01  【课题】《等差数列(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
我们对病人血清、脑脊液及CJD动物传递发病鼠脑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CJD病人血清及脑脊液中S-100蛋白、NSE的检测能较头部CT等影像学检
摘 要 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相对城镇而言,有一定的距离,本文将对造成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相对较差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农村教师素质、业务能力、观念相对陈旧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二是城乡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差异的客观原因,造成了学困生的增多,大量的学困生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最后将对怎样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讨。  关键词 教学质量;差异原因;学困生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 要 教师素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人才,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必须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教育科研渗透,提升教育改革中的科研含量,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的动力,提高教师素质的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教育教学;科研渗透;提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E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与SLE患者临床表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HindⅢ内切酶限制性片段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并检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研究患侧皮质脊髓束(CST)受损情况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之间的关系,探讨弥散张量成像对脑梗
摘 要 本文致力于解决函数复习中的盲目性,力求做到有正确导向,有贴切内容,有基本方法。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一道“常规函数题”说起,从原则定位、角色定位、内容定位分析了中考复习中的问题所在。第二部分以《课标》核心词(符号意识、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为导向,从理论分析、内容概括、真题特征三个角度概括了中考函数命题方向,并在理论上驳斥了函数命题解析化的不合理性。第三部分以组织者的角度分析了
该研究旨在探讨自杀基因治疗对口腔鳞癌的体内外治疗作用及治疗机理,以及如何提高自杀基因治疗口腔鳞癌的疗效.第一部分,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感染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株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