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客》是鲁迅的经典作品,教学难度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遵循“深文浅教”的理念,采用“切进去、散开来、荡开去”教学三部曲,切开学生的疑难结节,品味文章的语言形式,才能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过客》是苏教版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阅读鲁迅(七)——生命的路”专题中收录的一篇经典之作。此文文字奇特,对话含蓄隐晦。对于人物形象和文中表现的生命哲学,学生较难把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确立文本、生本观念,采用“切进去、散开来、荡开去”的方法,努力找准切入点、聚焦疑难点、品味语言点、拓展阅读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切进去,切开学生的疑难结节
王家伦教授曾说过,在进行鲁迅作品教学时,只要遵循“因文而异”“深文浅教”的教学理念,便可化解魯迅作品难教、难学的困境。《过客》无疑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深文”。这样的文章要在一节课内完成,必须抓住文章的“穴位”切进去。文章的矛盾点、疑难点恰似文章的“穴位”,这个“穴位”就是教学文章的切入点、疑难的聚焦点。没有聚焦就没有力量,阅读教学必须聚焦,只有聚焦到某一个点上,语文课堂才是高效的。
1.找到教学的切入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问题应该是教师教学最好的起点。笔者从学生的“疑点反馈”处入手,把学生的“真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符合“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学生预习课文后,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过客表现矛盾、有悖常理的语言上,这些地方学生难以理解。最终确定以下三个问题作为疑难点。问题一:坚持前行,为什么还要说“不知道”?问题二:明知前面是坟,为什么还要向前走?问题三:明知小姑娘是好意,为什么还要拒绝?
2.切开学生的疑难点
明确疑难点后,笔者采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方法,对疑难点各个击破。问题一对认识过客的形象非常重要,因此必须重锤敲击。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小问题:人们对过客是什么态度?为什么连用六个“走”字?过客行走,有没有方向?有没有具体的目标?学生经过讨论明确,过客不是在既定的或已知的道路上走,他是一位孤独执着的探索者。对于问题二,笔者让学生贴着文本行走,寻找原因,学生很快找到三点原因:现实社会残酷黑暗;不愿善良的人承受痛苦;前面的声音的召唤。学生能体会出过客是一位身处黑暗社会反抗绝望的探索者。对于问题三,学生经过讨论,对过客的认识又进了一步,过客是一位希望不受束缚、超然前行的探索者。三个问题解决了,笔者乘势让学生分析有关过客神态描写的作用。四个“忽然惊起”写出了过客内心的矛盾挣扎,他的灵魂在“走与退”“走与停”之间挣扎。至此一位黑暗社会孤独执着、反抗绝望,希望不受束缚、超然前行,内心矛盾挣扎的探索者的形象跃然纸上。接下来鲁迅面对人生困境、勇于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散开来,品味文章的语言形式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看得见,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秘密。”文章的篇章形式同样需要破译。思想是文章的“血脉”,品味文章的语言形式,要抓住文章的“血脉”散开来。
语言形式是语言在具体文本中的表现形式,对于文本而言,决定语言内容的往往是某些关键的语言形式,这些关键点也是作者的艺术匠心所在。抓住语言形式的关键点,可以深入有效地解读文本,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过客》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从“面”与“点”两个角度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1.从面上品读诗性语言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过客》收录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里,文章具有散文诗的气质,一般人称之诗剧。语言的诗性美体现在哪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反应热烈,纷纷从文本中找出例子加以说明。
如“路”“坟”“野百合野蔷薇”等意象体现了意象美,“你这孩子!天天看见天,看见土,看见风,还不够好看么?”等句子体现了节奏美……接着笔者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文本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经过充分讨论,师生明确以下意象的象征意义。“路”不仅仅是指实在的路,也指希望之路,救国救民之路,人生之路等;也可理解为生命不可停止,不可停顿的象征。“坟”象征每个人终有一死的宿命,象征人的外在肉体的死亡和腐朽;也指黑暗与肮脏东西的存在,社会阴暗的象征。“前面的声音”既象征光明的未来,重生的希望,也象征潜藏于心灵世界中的信念与信仰。“野百合”“野蔷薇”象征死亡中新的生命,如花似锦的光明前途。“门”隐含“关闭”的意蕴,是消磨意志,凝滞动力的存在。通过品味这些意象,学生体会到了文章的诗性美,同时对文章表现的深刻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2.从点上深挖丰富意蕴
分析完了文章的象征手法,学生对本文丰富、含蓄、生动的表现力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体会。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鲁迅的深邃思想,认识鲁迅生命哲学的普遍意义,必须掘井及泉,向青草更深处漫溯,从点上深挖丰富意蕴。笔者要求学生回扣文章开头,思考文章开头介绍时间、地点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后明确:时间、地点都不确定,使故事有了更广阔的时空背景。故事可以发生在古代,可以发生在现在,也可以发生在未来,这样写表现了鲁迅对人类生命的深沉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匆匆过客,我们会经历挫折,产生困惑,甚至感到绝望。我们每个人都面临人生困境。文章开头暗示人类面临的无处不在的人生困境,使过客的人生思考拥有了超越时空的穿透力,过客形象不只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未来。过客的人生态度是行走,行走是鲁迅的生命哲学,也应该成为我们的生命哲学。面对人生困境,应该以坚定的心态走下去,只有走在路上,生命才有价值。行走应该是我们的生命常态。我们永远在路上。
对文本语言形式进行面上的品味和点上的深挖,学生把握了文章的脉搏,体会到了本文诗意美和哲理美的和谐统一。
三、荡开去,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文本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在课本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的脚步走得平稳,走得潇洒,走得遥远。“深文浅教”并不是说要完全抛弃鲁迅作品中那些厚重深刻、富有探讨价值的部分,这些内容一堂课解决不了,可以将其留作课后探究。课堂上“播下一粒种子”,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学生把握了人物形象,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后,笔者抓住文章的“脉息”荡开去,进行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不是胡乱地随意地进行,而是扣住文本,激发学生走近鲁迅、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写作能力。
1.激发学生兴趣
笔者摆出事实:鲁迅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整个世界。我们的邻国日本非常重视鲁迅作品的教学。在日本的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的分量很重。日本教科書中《故乡》一课占有25页之多,规定课时达11课时。日本的学生也都熟记过文中那句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时提出要求:我们作为中国人更要重视鲁迅作品的阅读,了解鲁迅的思想,触摸鲁迅的灵魂,汲取前进的力量。希望学生阅读《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等有关鲁迅的传记,列出鲁迅作品阅读计划。
2.指导学生写作
在本课将要结束的时候,笔者对学生说:日本学生学《故乡》要花11课时,今天一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过客的形象。还有老翁、女孩的形象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下面我布置三个题目,有三个思考方向,同学们任意选择一道进行探究。①有人认为老翁象征着鲁迅心中的另一个自我,《过客》是鲁迅心中两个自我的对话,它使我们窥见鲁迅意识深处的矛盾,触摸到鲁迅伤痕累累、惨痛酷烈的灵魂。课外阅读屠格涅夫的《门槛》, 结合《鲁迅作品选读》“研究与言说鲁迅”专题,写一篇关于《过客》与《门槛》比较的小论文。②课堂上我们品味了文章的语言形式,课后我们可以继续探究,以“《过客》的诗性美”为题写一篇小论文。③课外阅读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和徐则臣的小说《那些年我一直在路上》,体会远行路上寻觅者和漂泊者的精神焦虑和人生困境,写一篇读后感。
通过拓展,学生由一篇文章进而关注作者以及作者的另外作品,由一篇文章关注其他作者的同类文,展开深度主题阅读,进行探究写作活动。拓展延伸、读写融通,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215200)
《过客》是苏教版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阅读鲁迅(七)——生命的路”专题中收录的一篇经典之作。此文文字奇特,对话含蓄隐晦。对于人物形象和文中表现的生命哲学,学生较难把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确立文本、生本观念,采用“切进去、散开来、荡开去”的方法,努力找准切入点、聚焦疑难点、品味语言点、拓展阅读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切进去,切开学生的疑难结节
王家伦教授曾说过,在进行鲁迅作品教学时,只要遵循“因文而异”“深文浅教”的教学理念,便可化解魯迅作品难教、难学的困境。《过客》无疑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深文”。这样的文章要在一节课内完成,必须抓住文章的“穴位”切进去。文章的矛盾点、疑难点恰似文章的“穴位”,这个“穴位”就是教学文章的切入点、疑难的聚焦点。没有聚焦就没有力量,阅读教学必须聚焦,只有聚焦到某一个点上,语文课堂才是高效的。
1.找到教学的切入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问题应该是教师教学最好的起点。笔者从学生的“疑点反馈”处入手,把学生的“真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符合“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学生预习课文后,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过客表现矛盾、有悖常理的语言上,这些地方学生难以理解。最终确定以下三个问题作为疑难点。问题一:坚持前行,为什么还要说“不知道”?问题二:明知前面是坟,为什么还要向前走?问题三:明知小姑娘是好意,为什么还要拒绝?
2.切开学生的疑难点
明确疑难点后,笔者采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方法,对疑难点各个击破。问题一对认识过客的形象非常重要,因此必须重锤敲击。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小问题:人们对过客是什么态度?为什么连用六个“走”字?过客行走,有没有方向?有没有具体的目标?学生经过讨论明确,过客不是在既定的或已知的道路上走,他是一位孤独执着的探索者。对于问题二,笔者让学生贴着文本行走,寻找原因,学生很快找到三点原因:现实社会残酷黑暗;不愿善良的人承受痛苦;前面的声音的召唤。学生能体会出过客是一位身处黑暗社会反抗绝望的探索者。对于问题三,学生经过讨论,对过客的认识又进了一步,过客是一位希望不受束缚、超然前行的探索者。三个问题解决了,笔者乘势让学生分析有关过客神态描写的作用。四个“忽然惊起”写出了过客内心的矛盾挣扎,他的灵魂在“走与退”“走与停”之间挣扎。至此一位黑暗社会孤独执着、反抗绝望,希望不受束缚、超然前行,内心矛盾挣扎的探索者的形象跃然纸上。接下来鲁迅面对人生困境、勇于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散开来,品味文章的语言形式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看得见,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秘密。”文章的篇章形式同样需要破译。思想是文章的“血脉”,品味文章的语言形式,要抓住文章的“血脉”散开来。
语言形式是语言在具体文本中的表现形式,对于文本而言,决定语言内容的往往是某些关键的语言形式,这些关键点也是作者的艺术匠心所在。抓住语言形式的关键点,可以深入有效地解读文本,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过客》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从“面”与“点”两个角度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1.从面上品读诗性语言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过客》收录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里,文章具有散文诗的气质,一般人称之诗剧。语言的诗性美体现在哪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反应热烈,纷纷从文本中找出例子加以说明。
如“路”“坟”“野百合野蔷薇”等意象体现了意象美,“你这孩子!天天看见天,看见土,看见风,还不够好看么?”等句子体现了节奏美……接着笔者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文本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经过充分讨论,师生明确以下意象的象征意义。“路”不仅仅是指实在的路,也指希望之路,救国救民之路,人生之路等;也可理解为生命不可停止,不可停顿的象征。“坟”象征每个人终有一死的宿命,象征人的外在肉体的死亡和腐朽;也指黑暗与肮脏东西的存在,社会阴暗的象征。“前面的声音”既象征光明的未来,重生的希望,也象征潜藏于心灵世界中的信念与信仰。“野百合”“野蔷薇”象征死亡中新的生命,如花似锦的光明前途。“门”隐含“关闭”的意蕴,是消磨意志,凝滞动力的存在。通过品味这些意象,学生体会到了文章的诗性美,同时对文章表现的深刻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2.从点上深挖丰富意蕴
分析完了文章的象征手法,学生对本文丰富、含蓄、生动的表现力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体会。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鲁迅的深邃思想,认识鲁迅生命哲学的普遍意义,必须掘井及泉,向青草更深处漫溯,从点上深挖丰富意蕴。笔者要求学生回扣文章开头,思考文章开头介绍时间、地点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后明确:时间、地点都不确定,使故事有了更广阔的时空背景。故事可以发生在古代,可以发生在现在,也可以发生在未来,这样写表现了鲁迅对人类生命的深沉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匆匆过客,我们会经历挫折,产生困惑,甚至感到绝望。我们每个人都面临人生困境。文章开头暗示人类面临的无处不在的人生困境,使过客的人生思考拥有了超越时空的穿透力,过客形象不只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未来。过客的人生态度是行走,行走是鲁迅的生命哲学,也应该成为我们的生命哲学。面对人生困境,应该以坚定的心态走下去,只有走在路上,生命才有价值。行走应该是我们的生命常态。我们永远在路上。
对文本语言形式进行面上的品味和点上的深挖,学生把握了文章的脉搏,体会到了本文诗意美和哲理美的和谐统一。
三、荡开去,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文本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在课本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的脚步走得平稳,走得潇洒,走得遥远。“深文浅教”并不是说要完全抛弃鲁迅作品中那些厚重深刻、富有探讨价值的部分,这些内容一堂课解决不了,可以将其留作课后探究。课堂上“播下一粒种子”,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学生把握了人物形象,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后,笔者抓住文章的“脉息”荡开去,进行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不是胡乱地随意地进行,而是扣住文本,激发学生走近鲁迅、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写作能力。
1.激发学生兴趣
笔者摆出事实:鲁迅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整个世界。我们的邻国日本非常重视鲁迅作品的教学。在日本的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的分量很重。日本教科書中《故乡》一课占有25页之多,规定课时达11课时。日本的学生也都熟记过文中那句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时提出要求:我们作为中国人更要重视鲁迅作品的阅读,了解鲁迅的思想,触摸鲁迅的灵魂,汲取前进的力量。希望学生阅读《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等有关鲁迅的传记,列出鲁迅作品阅读计划。
2.指导学生写作
在本课将要结束的时候,笔者对学生说:日本学生学《故乡》要花11课时,今天一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过客的形象。还有老翁、女孩的形象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下面我布置三个题目,有三个思考方向,同学们任意选择一道进行探究。①有人认为老翁象征着鲁迅心中的另一个自我,《过客》是鲁迅心中两个自我的对话,它使我们窥见鲁迅意识深处的矛盾,触摸到鲁迅伤痕累累、惨痛酷烈的灵魂。课外阅读屠格涅夫的《门槛》, 结合《鲁迅作品选读》“研究与言说鲁迅”专题,写一篇关于《过客》与《门槛》比较的小论文。②课堂上我们品味了文章的语言形式,课后我们可以继续探究,以“《过客》的诗性美”为题写一篇小论文。③课外阅读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和徐则臣的小说《那些年我一直在路上》,体会远行路上寻觅者和漂泊者的精神焦虑和人生困境,写一篇读后感。
通过拓展,学生由一篇文章进而关注作者以及作者的另外作品,由一篇文章关注其他作者的同类文,展开深度主题阅读,进行探究写作活动。拓展延伸、读写融通,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