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要求文化类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当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新课改的趋势下,显然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跟不上当代教育的需求。因此,如何让学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成为当代教师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在高中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而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就需要从课堂入手。如何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离不开教师在上课之前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设置,作出计划。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任何阶段的教育过程当中,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针要按照“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来进行。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想摆脱传统教育方式和观念的影响,就必须要做好课堂当中的情境创设。备课时合理构建数学教学情境,不仅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1、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的当中,数学教学课堂当中,大多数教师不愿意“走下讲台”,而学生也成为了记笔记的“高手”。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吗?这样的数学教学课堂很容易让学生变得机械和呆板,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而不愿意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情境创设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当中出现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这一过程当中的缺陷[1]。情境创设让数学教学课堂不再枯燥无味,而是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融入到这个过程当中,去感受主动思维和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
2、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
高中阶段的数学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要求非常的高,如果学生情境是只能关注于书本上现有的知识,那么他就无法做到对于同样一个问题进行多方面发散的思考。这个时候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就等同于引入学生进入另外一个思维方式的隧道,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书中的教学内容固然需要掌握,但是它可以作为一个发散的原点,让学生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去感知和观察除这些内容以外的丰富知识。因此情境创设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不仅仅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切实的引导他们去探索书本以外的思维方式和有用的知识。
3、对传统教学主体观的调整
曾经不少的教育家认为,在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应该作为主体和主导学生去接受知识,但情境创设教育法的出现,就对这种传统的教学主体观念进行了调整和颠覆。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各种的情境活动,来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思考,就意味着在这个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从老师转换为学生,真正的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2]。同时情境创设方法的出现,也能够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定位,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不是控制者。
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的策略
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共鸣
自学生学习数学以来,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目的产生了疑问,这就是由于之前大多数的数学教师都没有注重在数学课堂上运用学生的生活实际来为同学们创设教学情境,这就会引发他们“数学无用论”的产生,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很多同学在学习几何问题时缺乏空间想象力,尤其是他们对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比较模糊,这时候将这种关系投射到生活实际当中,就能够很好的让他们进行想象。再比如说教师可以以教室这个几何体来作为例子,教室当中的一面墙上有不同的石膏线条以及墙沿,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平面与直线的关系。教室的天花板和侧面的墙就体现了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
2、运用有趣的典故来进行情境创设
在教学过程当中一提到文化典故,大家都会与语文历史的课堂产生联系,但是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就可以运用一些珍贵的历史典故来进行情境创设。
比如说在学习等比数列这一板块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用一个智者与国王的故事。故事中,智者与国王下棋约定,如果智者赢了,就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上放上1粒稻谷,第2個格子上放上两粒,第3个格子上面放上4粒,以此类推。国王觉得这个要求非常的简单,但是到了最后国王根本就不能满足智者的要求,因为他没有这么多的稻谷,这又是为什么呢?教师就可以运用这个故事来进行课堂开始前的引入,既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也能够引起他们在接下来学习过程当中的兴趣。
3、运用教学实践和课堂活动进行情境创设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来,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这就离不开学生亲自动手来弄清楚教学内容和数学原理。在课堂上运用各种实验和操作,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能够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了解复杂的数学理论。
比如说多米诺骨牌这个游戏能够很形象的让学生去了解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和定义,这个时候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以多米诺骨牌作为道具引导学生来参与游戏和实践,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归纳法的相关内容。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要求下,高中数学教学要进行情境课堂的创设,就需要提前明白情境创设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性,以比较创新和具有实践意义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的教学,这样的做法能够明显的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黄晓丽.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115-116.
[2]严定涛.把握课改理念精髓 突破传统教学范式――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11-12.
关键词:高中教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任何阶段的教育过程当中,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针要按照“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来进行。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想摆脱传统教育方式和观念的影响,就必须要做好课堂当中的情境创设。备课时合理构建数学教学情境,不仅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1、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的当中,数学教学课堂当中,大多数教师不愿意“走下讲台”,而学生也成为了记笔记的“高手”。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吗?这样的数学教学课堂很容易让学生变得机械和呆板,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而不愿意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情境创设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当中出现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这一过程当中的缺陷[1]。情境创设让数学教学课堂不再枯燥无味,而是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融入到这个过程当中,去感受主动思维和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
2、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
高中阶段的数学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要求非常的高,如果学生情境是只能关注于书本上现有的知识,那么他就无法做到对于同样一个问题进行多方面发散的思考。这个时候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就等同于引入学生进入另外一个思维方式的隧道,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书中的教学内容固然需要掌握,但是它可以作为一个发散的原点,让学生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去感知和观察除这些内容以外的丰富知识。因此情境创设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不仅仅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切实的引导他们去探索书本以外的思维方式和有用的知识。
3、对传统教学主体观的调整
曾经不少的教育家认为,在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应该作为主体和主导学生去接受知识,但情境创设教育法的出现,就对这种传统的教学主体观念进行了调整和颠覆。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各种的情境活动,来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思考,就意味着在这个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从老师转换为学生,真正的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2]。同时情境创设方法的出现,也能够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定位,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不是控制者。
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的策略
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共鸣
自学生学习数学以来,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目的产生了疑问,这就是由于之前大多数的数学教师都没有注重在数学课堂上运用学生的生活实际来为同学们创设教学情境,这就会引发他们“数学无用论”的产生,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很多同学在学习几何问题时缺乏空间想象力,尤其是他们对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比较模糊,这时候将这种关系投射到生活实际当中,就能够很好的让他们进行想象。再比如说教师可以以教室这个几何体来作为例子,教室当中的一面墙上有不同的石膏线条以及墙沿,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平面与直线的关系。教室的天花板和侧面的墙就体现了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
2、运用有趣的典故来进行情境创设
在教学过程当中一提到文化典故,大家都会与语文历史的课堂产生联系,但是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就可以运用一些珍贵的历史典故来进行情境创设。
比如说在学习等比数列这一板块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用一个智者与国王的故事。故事中,智者与国王下棋约定,如果智者赢了,就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上放上1粒稻谷,第2個格子上放上两粒,第3个格子上面放上4粒,以此类推。国王觉得这个要求非常的简单,但是到了最后国王根本就不能满足智者的要求,因为他没有这么多的稻谷,这又是为什么呢?教师就可以运用这个故事来进行课堂开始前的引入,既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也能够引起他们在接下来学习过程当中的兴趣。
3、运用教学实践和课堂活动进行情境创设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来,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这就离不开学生亲自动手来弄清楚教学内容和数学原理。在课堂上运用各种实验和操作,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能够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了解复杂的数学理论。
比如说多米诺骨牌这个游戏能够很形象的让学生去了解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和定义,这个时候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以多米诺骨牌作为道具引导学生来参与游戏和实践,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归纳法的相关内容。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要求下,高中数学教学要进行情境课堂的创设,就需要提前明白情境创设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性,以比较创新和具有实践意义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的教学,这样的做法能够明显的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黄晓丽.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115-116.
[2]严定涛.把握课改理念精髓 突破传统教学范式――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