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3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互联网已经全面普及。网络文化广泛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各个方面和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网络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也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网络与生活趋于融合,网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改变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生活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了解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有利于应对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热点问题,有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挑战
  一、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大学生教育主体是高校教师教育工具即教育方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
  1.网络意识形态性对大学生舆论安全观的挑战。舆论传播是意识形态输出和文化交流最重要的路径之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学术基地历来都是各种舆论和文化渗透必之地。大学生求知欲望强接受能力强,网络传播的发达等都使校园网络舆论环境难以独善其身。网络给大学生信仰很大的冲击池给政治生活的原则和规则更大的冲击。思维方式的改变使得一些大学生注重思想意识的自由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道德标准的西方化。
  2.网络信息混杂性给学生辨别能力的提升带来挑战。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隐蔽性等特征传播的信息良善不齐真假难辨,这就对大学生提升自己获取信息、删选信息、鉴别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二)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冲击
  1.网络冲击了高校教师传授知识内容的权威性。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课余时间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获取各种信息不同人的不同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过去单一受教师灌输知识的方式已经被推翻教师的权威性受到冲击厂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网络冲击了高校教师教学方式的权威性传统的教育口头阐述关注课本的传授方显然早已落伍。即使是使用多媒体的课堂由于对多媒体丰富性的运用还欠缺所以今天作为多媒体产儿的大学生吸引力还不够强。现代网络传播集成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多媒体信息丰富感染性强,比传统言辞说教的方式更具有可信性。
  (三)网络对相关制度规范的挑战
  制度即规程是指在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中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
  互联网传播的信息良善不齐而对思想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来讲对互联网信息的分能力还不够强,一些不法分子发布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大学生犯罪。这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塑造的大学生极其不利。这些负面现象的出现也说明了目前对互联网管理的制度建设依然不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仍有待完善。
  二、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的观点告诉我们汪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机遇。
  (一)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的机遇
  1.通过网络高校教师可以更加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实际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微博微信等大学生熟知的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网络信息沟通方式的及时性、连续性等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微博的使用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和其他方面的共同努力而网络的优势正將学校和社会有机结合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二)网络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相得益彰
  1.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单单只是书本和教师的传授互联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世界大学生可以随时有针对性地获取所需知识更方便、更快捷地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变化。互联网大大拓宽了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来源。有很多大学生认为上网有利于自己的专业学习,网络已日渐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2.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网络进入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面对网上大量的信息和新鲜事物他们要有捕捉商机的敏锐性要有举一反三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力。正是由于信息网络的这种独特性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上网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网络时代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健康、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带来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又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时俱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l】徐培凌,包迎华.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延伸【J】.教育广角,2014:6.
  [2]周涛.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财经大,2011.
  [3]田和军.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西北大,2011.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权利制度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完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学生主体地位,保障学生合法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学生权利制度内容不完善且虚制现象严重。本文提出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下,构建完善的学生权利制度。  【关键词】:学生权利制度;法律体系;价值导向  学生权利制度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不仅是高校实现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的重
期刊
【引言】:蒙城县高级职业中学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高。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文秘等十多个专业,是安徽省在校规模最大的职业中学之一。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对技术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学校也在不断地从单一的“知识灌输”型教育向多元化的智能教育转变。作为计算机专业课教师的我,几年来也一直在研究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计算机教学当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我就把运
期刊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工作是大学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蕴含着多元化的教育管理理念及人文教育思想,通过对其概念的阐释及认知,进一步阐述出生本理念下,大学生辅导工作的教育本质。  【关键词】:生本;辅导员;教育管理;思想政治  大学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理念,其目的是在不同类型的大学组织,将大学生群体作为辅导员教师队伍的实施对象,以此来构建大学和大学校区
期刊
【摘要】:为实现教育公平所颁布的就近入学政策引来一阵“择校狂潮”,剖析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狂潮”背后是不断升温的寻租活动。本文通过对教育寻租与择校热潮的客观分析,以政府授权收取择校费为法律前提,试图为薄弱学校的建设开辟新的资金渠道提供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择校费;择校寻租;薄弱学校建设;对策  一、“择校浪潮”现状分析  1993年国家为实现教育公平取消小升初考试并且出台就近入学政策,“择
期刊
【摘要】: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形成了一套极具民族特色的礼仪惯制,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规定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关键词】:彝族;女性;仪式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形成了一套极具民族特色的礼仪惯制,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规定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作为地方民俗文化,从出生到死亡都经历多重社会礼仪的熏染,其中最具阶段特征和象征性礼仪特征的民俗事象是诞生礼、成年礼、婚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一系列的社会教育问题应运而生。然而与之相悖的却是我国学校教育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这导致不少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障碍。如何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的心理教师、辅导员和广大学者关心的问题。就在此时,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和方向,这便是学校社会工作。由于大陆学校社会工作起步较晚,现实情况又
期刊
【摘要】:作为“三大主科”的英语一直得到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可结果却不如人意。社会发展使高考改革势在必行,无疑会对英语教学及英语教师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 英语教学;高考;改革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考试系统的实施意见指出高考语数外三科总分不变,英语实行一年两考,高考总分取英语最高分。此外,不同水平的大学对英语要求不同。这一改革把英语教育很大程度上推向市场。改革意见出
期刊
【摘要】: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以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要目标,本文以少年能自强为例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目标分析和实现策略研究。  【关键词】:七年级;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思考  思想品德课以育人为目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新课标实施以后,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三维目标的首要目标,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少年能自强”为例,对情感
期刊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文明程度以及价值观走向的综合体现。竞技体育具有教育、娱乐、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价值,这些价值的体现需要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既是公平竞争。  本文旨在通过探究竞技体育社会价值中公平竞争的历史溯源,揭示公平竞争的丰富内涵,以发展和强大当今竞技体育生命力为原始目的,将公平竞争起源和昌盛时期的竞技体育盛况与当今公平竞争视角下的竞技体育发展现状进行对比,以寻找竞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和数学文化价值,培养其人文精神;同时应努力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应用意识;人文精神;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是创新和继承并存的过程,课程理念的创新来自于实践,是对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