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总是与效益相连的。没有课堂管理就没有课堂的有效,有效性教学也就无从谈起。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我们的课堂管理充斥着伪管理。之所以是“伪”,是因为没有触及到课堂的内涵和本质。
要孩子手伏在桌子上,或别在背后,认真听讲;对那些插嘴者无端训斥;要求孩子整齐划一地听课、训练;在学案盛行的时代,用一张“试卷”规范课堂秩序:比这个稍微高明一点的是对课堂结构进行划分,规定学生要自学多少分钟,教师只能讲几分钟,然后通过训练来检测所学内容……我不明白这样的教学管理还要盛行多久,更不明白这样的课堂管理还要自以为是到什么时候。
只要有师生的地方,就存在课堂;只要有课堂,就必然存在管理。但这个管,不是老师管学生,这个理不是学生被老师理成老师期待的样子。而是在师生存在的时空中,教师和学生分别生长出什么新思想、新思路、新思维。没有想法,就不会有办法,就更不会去想方设法。我一直企盼一种新的课堂,它不是靠师道尊严,不是靠威逼剩诱,不是教师至上,而是靠的是情感,靠的是思维,靠的是问题。只有情感的吸引、思维的启发、问题的导向才真正能够使学生和老师一起在课堂上创造。
向课堂的伪管理开刀! 洪劬颉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管理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新问题。那就是当我们把一些新的理念介入课堂中的时候,我们的教师能否真正领会其內涵,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外在的形式。下面是笔者对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伪管理现象的粗浅的思考。
伪管理之一:热闹背后的不作为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许多教师对这一学习方式的理解是片面的,认为只要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就是好课堂,于是,遇到任何问题都要让学生“探究”一番。而在讨论探究过程中,教师缺少必要的指导。片面追求学生的“动”。缺少了约束的“动”,也许热闹是热闹了,但热闹的背后,是学生讨论探究的无序性,是教师教学管理的不作为。对于学生讨论的结果,因为教师缺少前期的深入思考,往往提不出指导性意见,最后当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师预设性的问题时。有的教师只能含糊其辞,不置可否。这样一来,学生的“探究”就毫无成效,也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而得不到探究成果也会让学生缺少成就感,最终失去探究学习的热情。
伪管理之二:小组合作背后的两极分化
现在不少课堂教学倡导小组学习,提出变课堂为学堂的理念,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但有一种现象需要我们特别注意,那就是一个小组中总会有一两个思维比较活跃的同学,这些同学有着较强的表现欲,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是值得肯定的,而我们老师也乐于看到有这样的同学来达成教学目标,于是一节课上这些同学频频作为小组代表发言。久而久之,小组内其他同学就会产生依赖性,任何问题都不能主动参与,因为有这样的小组“发言人”存在,他们就无需担心老师的提问。长此以往,就难免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少数同学的学习能力得以迅速提升;另一方面,更多的同学因得不到切实的锻炼而止步不前。
所以,如何让学生的合作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既能调动小组“发言人”的积极性,又能促进整个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彼此之间能够取长补短,是需要我们教师发挥课堂管理职能的关键所在。
伪管理之三:在“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背后的机械与教条
课堂教学要追求效益,“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这是必须的。但是何为“效益”?有些老师单纯地将其理解为一节课完成了多少内容,体现出几个环节,是否做到讲练测环环相扣。尤其在一些观摩课上,许多教师非常注重课堂内容的丰富、环节的齐全,唯恐有所缺漏。其实,对于新授课而言,学生课前预习纵然再充分,也是存在许多知识盲点的,要求一节课完全解决是不现实的,我们所要追求的是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而不能要求将其在课上完全解决。“狂轰滥炸”的结果是一堂课做成了夹生饭,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特别对于理科类学科而言,将新授课与习题课糅在一起体现的不是效益的最大化,而是做了无用功。而对于语文这一类的学科,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与文本的对话存在许多不可预设的地方,需要教师机动灵活的调整。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如果教师将授课进行得过于机械,完全按程式进行,不敢越雷池一步,往往会错过许多精彩。一节课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点,学生做了几道题,而在于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了多少。
伪管理之四:功利化背后的“道”的缺失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韩愈更是提出了文以载道的主张,时至今日,在高考这根指挥棒挥舞之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却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了,仅关注于文章的结构章法、文笔语言、表达技巧,而忽视了文章的“道”。尤其在一些练习中,面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许多教师完全成为了“标准答案”的捍卫者,仅仅满足于将结果告诉学生,再优美的文章也只是回归到了方法技巧上。这是语文教师的悲哀!
伪管理之五:多媒体应用背后的个性化教学缺失
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更生动、更直观的教学情境,使课堂视野开阔起来。然而,与之相伴而生的是我们教师对多媒体的依赖,主动地被多媒体牵着走,一切都按照预设程序来进行。教学时考虑最多的不是如何与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而是如何让学生朝着自己既定生成的结果上去靠,一旦学生与所设定的答案有所偏差,就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去换个说法,如果学生说到了设定的答案上,似乎就完成了任务,然后再奔向下一个目标。久而久之,就完全被多媒体束缚住了手脚。
另外就是许多老师过多强调多媒体带给学生的视觉效果、感性认识。有一位老师讲授《斑纹》一课,在课上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斑纹的图片,让大家领略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如果是一节针对小学生的科普课,倒也未尝不可,然而,对于高中语文文本研习来说,实在是太肤浅了,其中人文性的阐释、哲理性的思考是远远不够的。
至于在理科类学科中,也许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将教师从粉笔灰中解脱出来,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每一个符号的使用,每一道辅助线的添加,每一步过程的转换都体现着教师思路的变化。当轻敲几下键盘,一个演算过程就全部呈现的时候,我们的学生是否多了几分迷茫,少了几分豁然开朗的愉悦?
于是,当越来越精美的课件充斥课堂的时候。恰恰是课堂阵地丢失、个性化教学缺失的时候。
要孩子手伏在桌子上,或别在背后,认真听讲;对那些插嘴者无端训斥;要求孩子整齐划一地听课、训练;在学案盛行的时代,用一张“试卷”规范课堂秩序:比这个稍微高明一点的是对课堂结构进行划分,规定学生要自学多少分钟,教师只能讲几分钟,然后通过训练来检测所学内容……我不明白这样的教学管理还要盛行多久,更不明白这样的课堂管理还要自以为是到什么时候。
只要有师生的地方,就存在课堂;只要有课堂,就必然存在管理。但这个管,不是老师管学生,这个理不是学生被老师理成老师期待的样子。而是在师生存在的时空中,教师和学生分别生长出什么新思想、新思路、新思维。没有想法,就不会有办法,就更不会去想方设法。我一直企盼一种新的课堂,它不是靠师道尊严,不是靠威逼剩诱,不是教师至上,而是靠的是情感,靠的是思维,靠的是问题。只有情感的吸引、思维的启发、问题的导向才真正能够使学生和老师一起在课堂上创造。
向课堂的伪管理开刀! 洪劬颉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管理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新问题。那就是当我们把一些新的理念介入课堂中的时候,我们的教师能否真正领会其內涵,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外在的形式。下面是笔者对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伪管理现象的粗浅的思考。
伪管理之一:热闹背后的不作为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许多教师对这一学习方式的理解是片面的,认为只要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就是好课堂,于是,遇到任何问题都要让学生“探究”一番。而在讨论探究过程中,教师缺少必要的指导。片面追求学生的“动”。缺少了约束的“动”,也许热闹是热闹了,但热闹的背后,是学生讨论探究的无序性,是教师教学管理的不作为。对于学生讨论的结果,因为教师缺少前期的深入思考,往往提不出指导性意见,最后当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师预设性的问题时。有的教师只能含糊其辞,不置可否。这样一来,学生的“探究”就毫无成效,也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而得不到探究成果也会让学生缺少成就感,最终失去探究学习的热情。
伪管理之二:小组合作背后的两极分化
现在不少课堂教学倡导小组学习,提出变课堂为学堂的理念,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但有一种现象需要我们特别注意,那就是一个小组中总会有一两个思维比较活跃的同学,这些同学有着较强的表现欲,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是值得肯定的,而我们老师也乐于看到有这样的同学来达成教学目标,于是一节课上这些同学频频作为小组代表发言。久而久之,小组内其他同学就会产生依赖性,任何问题都不能主动参与,因为有这样的小组“发言人”存在,他们就无需担心老师的提问。长此以往,就难免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少数同学的学习能力得以迅速提升;另一方面,更多的同学因得不到切实的锻炼而止步不前。
所以,如何让学生的合作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既能调动小组“发言人”的积极性,又能促进整个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彼此之间能够取长补短,是需要我们教师发挥课堂管理职能的关键所在。
伪管理之三:在“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背后的机械与教条
课堂教学要追求效益,“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这是必须的。但是何为“效益”?有些老师单纯地将其理解为一节课完成了多少内容,体现出几个环节,是否做到讲练测环环相扣。尤其在一些观摩课上,许多教师非常注重课堂内容的丰富、环节的齐全,唯恐有所缺漏。其实,对于新授课而言,学生课前预习纵然再充分,也是存在许多知识盲点的,要求一节课完全解决是不现实的,我们所要追求的是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而不能要求将其在课上完全解决。“狂轰滥炸”的结果是一堂课做成了夹生饭,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特别对于理科类学科而言,将新授课与习题课糅在一起体现的不是效益的最大化,而是做了无用功。而对于语文这一类的学科,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与文本的对话存在许多不可预设的地方,需要教师机动灵活的调整。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如果教师将授课进行得过于机械,完全按程式进行,不敢越雷池一步,往往会错过许多精彩。一节课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点,学生做了几道题,而在于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了多少。
伪管理之四:功利化背后的“道”的缺失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韩愈更是提出了文以载道的主张,时至今日,在高考这根指挥棒挥舞之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却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了,仅关注于文章的结构章法、文笔语言、表达技巧,而忽视了文章的“道”。尤其在一些练习中,面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许多教师完全成为了“标准答案”的捍卫者,仅仅满足于将结果告诉学生,再优美的文章也只是回归到了方法技巧上。这是语文教师的悲哀!
伪管理之五:多媒体应用背后的个性化教学缺失
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更生动、更直观的教学情境,使课堂视野开阔起来。然而,与之相伴而生的是我们教师对多媒体的依赖,主动地被多媒体牵着走,一切都按照预设程序来进行。教学时考虑最多的不是如何与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而是如何让学生朝着自己既定生成的结果上去靠,一旦学生与所设定的答案有所偏差,就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去换个说法,如果学生说到了设定的答案上,似乎就完成了任务,然后再奔向下一个目标。久而久之,就完全被多媒体束缚住了手脚。
另外就是许多老师过多强调多媒体带给学生的视觉效果、感性认识。有一位老师讲授《斑纹》一课,在课上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斑纹的图片,让大家领略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如果是一节针对小学生的科普课,倒也未尝不可,然而,对于高中语文文本研习来说,实在是太肤浅了,其中人文性的阐释、哲理性的思考是远远不够的。
至于在理科类学科中,也许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将教师从粉笔灰中解脱出来,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每一个符号的使用,每一道辅助线的添加,每一步过程的转换都体现着教师思路的变化。当轻敲几下键盘,一个演算过程就全部呈现的时候,我们的学生是否多了几分迷茫,少了几分豁然开朗的愉悦?
于是,当越来越精美的课件充斥课堂的时候。恰恰是课堂阵地丢失、个性化教学缺失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