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质疑;特别处;矛盾点;情境;分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86-01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深化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把握发问、思考的方向,进行有效的质疑,以疑促使学生深入读书,以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疑在文章的“特别处”
“特别”顾名思义就是“与众不同、不普通”。在语文教材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特别之处的文章。有的是题目特别,如《小壁虎借尾巴》,特别在“借”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尾巴能借吗?为什么借尾巴?有的是场景特别,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李博士在余震中做手术,特别在“余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在余震中做手术?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做手术,李博士不怕吗?此时,他在想什么?有的是标点符号特别,如《鸟的天堂》一课,课文最后有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要加双引号,后一个鸟的天堂不用加双引号?又如《穷人》一文,写桑娜盼望丈夫回来可又害怕丈夫回来,文章用了七个省略号,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这七个省略号来质疑。文章的特别之处是深入理解课文的线索,从此处设疑,避免了提问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且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疑在文章的“矛盾点”
这里所指的“矛盾点”并不是文章里真的有相矛盾的地方,而是看似矛盾其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如《半截蜡烛》一文中,蜡烛越烧越短,快要熄灭,金属管即将暴露的危急时刻,儿子杰克却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了烛台……此处是“危急时刻”与“若无其事”的矛盾。又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中,是严监生的家境:十多万两银子,仆人无数,良田万亩,与因为点了两茎灯草而不得断气的矛盾。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矛盾点”,质疑这些“矛盾点”,在文中走几个来回,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人物的特点就会跃然纸上。
创设情境激疑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中揭示的深刻道理、人物内心的矛盾、故事的起伏、事物的变化等都是精彩的情境创设点。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我播放了两段录像:一段是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另一段是破破烂烂的小村庄。看完录像后,我问学生:“看到十年前和十年后截然不同的小村庄,你心里会怎么想?你想问点什么?小村庄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是谁造成了小村庄现在的模样?小村庄后来怎样了?……”围绕小村庄变化的一系列问题我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课文,一步步探寻答案。
抓住分歧激疑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因为每个学生的阅历、切入角度不同,因此学生的见解往往不一致,时常会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分歧”。如,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讲到李博士在余震中坚持做手术一段时,我问学生:“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做手术,李博士难道不怕吗?”学生出现了两种观点:有的学生认为怕,因为余震不断,李博士自己也处在危险中;有的学生认为不怕,因为他心里牵挂着那个十八岁的小钱,忘记了危险。我进一步追问:“他到底怕不怕呢?”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再次浏览全文,揣摩人物心理。在观点的碰撞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可见,教师有效利用课堂中生成的“分歧”,让学生讨论、归纳、解答,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并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86-01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深化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把握发问、思考的方向,进行有效的质疑,以疑促使学生深入读书,以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疑在文章的“特别处”
“特别”顾名思义就是“与众不同、不普通”。在语文教材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特别之处的文章。有的是题目特别,如《小壁虎借尾巴》,特别在“借”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尾巴能借吗?为什么借尾巴?有的是场景特别,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李博士在余震中做手术,特别在“余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在余震中做手术?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做手术,李博士不怕吗?此时,他在想什么?有的是标点符号特别,如《鸟的天堂》一课,课文最后有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要加双引号,后一个鸟的天堂不用加双引号?又如《穷人》一文,写桑娜盼望丈夫回来可又害怕丈夫回来,文章用了七个省略号,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这七个省略号来质疑。文章的特别之处是深入理解课文的线索,从此处设疑,避免了提问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且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疑在文章的“矛盾点”
这里所指的“矛盾点”并不是文章里真的有相矛盾的地方,而是看似矛盾其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如《半截蜡烛》一文中,蜡烛越烧越短,快要熄灭,金属管即将暴露的危急时刻,儿子杰克却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了烛台……此处是“危急时刻”与“若无其事”的矛盾。又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中,是严监生的家境:十多万两银子,仆人无数,良田万亩,与因为点了两茎灯草而不得断气的矛盾。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矛盾点”,质疑这些“矛盾点”,在文中走几个来回,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人物的特点就会跃然纸上。
创设情境激疑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中揭示的深刻道理、人物内心的矛盾、故事的起伏、事物的变化等都是精彩的情境创设点。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我播放了两段录像:一段是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另一段是破破烂烂的小村庄。看完录像后,我问学生:“看到十年前和十年后截然不同的小村庄,你心里会怎么想?你想问点什么?小村庄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是谁造成了小村庄现在的模样?小村庄后来怎样了?……”围绕小村庄变化的一系列问题我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课文,一步步探寻答案。
抓住分歧激疑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因为每个学生的阅历、切入角度不同,因此学生的见解往往不一致,时常会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分歧”。如,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讲到李博士在余震中坚持做手术一段时,我问学生:“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做手术,李博士难道不怕吗?”学生出现了两种观点:有的学生认为怕,因为余震不断,李博士自己也处在危险中;有的学生认为不怕,因为他心里牵挂着那个十八岁的小钱,忘记了危险。我进一步追问:“他到底怕不怕呢?”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再次浏览全文,揣摩人物心理。在观点的碰撞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可见,教师有效利用课堂中生成的“分歧”,让学生讨论、归纳、解答,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并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