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力因素固然重要,它是一个人成材的基础,但非智力因素也不容忽视,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理论、实践的摸索和一定范围的调查研究表明,正常人的智商悬殊不大。那为什么一个班里的同学,学习成绩却高下不同。我认为这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很久以来,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文课是橡皮课,可学不可学。不少教师也无奈地默认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忽视。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中,在素质教育的感召下,我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语文课的教学改革。
一、改变教师权威,融洽师生关系。
在我国,权威性的师生关系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丰厚的文化土壤。直到现在,当人们初涉讲坛时,所抱定的“真经”依然是:要镇住学生,要像个当老师的样子。可学校近期的调查问卷表明:学生普遍喜欢的是那些走下讲台,深入学生,容易接近的老师。用学生的话来讲“板着脸的教书匠”,无异于“严酷的冬天”,学生们盼望“和煦的春风及早吹遍校园”。由此可见,要教好课,首先得改变传统观念,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解除许多心中的疑虑,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所带班里的小A同学,整日垂头丧气,语文课永远是他“养精蓄锐”的好阵地,经侧面了解,该同学在初中是所谓的“双差生”,老师经常找家长汇报情况,该同学无形中多了一些皮肉之苦。于是年幼的他就把老师当做他的“死对头”,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他都不肯接受。知道这些情况后,我便经常关注他,找他谈心,鼓励开导他。在每次批改作文时我都忘不了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许。我给他历数所处时代的优越性,用洪灾后遇难学生与之相比,拿山区的失学儿童与之相比,并启发他:我们周围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经常被老师和同学批评和奚落的同学,在我的一次次鼓励和关怀中,终于敞开了心扉,他在一次作文中,答复了我的诚挚问候,他表示:一定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辜负关心他的人对他的热望。在以后的语文课上,他真的清醒了,并且在课堂上的小组竞赛时,勇敢地走上讲台,正确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思维的活跃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一味地灌输,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艺术,了解学生心理,注重因材施教,因趣施教。语文课教学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讲《守财奴》,重点掌握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我采用学生自读自解法,先从班里确定几个比较活跃的同学,让他们课前充分准备,课堂上分角色朗读并配以适当的形体演示,角色的肯定,关键在于“葛朗台”,我选了平时活泼、大胆、有思想的小B同学。课堂上,几位同学绘声绘色的朗读,尤其是“葛朗台”的一“纵”一“扑”,葛朗台的“哆嗦”和“瞪着金子的眼光”博得同学们的掌声和喝彩;学习诗歌单元,同学们难以理解《诗经》的瑰丽色彩,我利用自习时间,补充了《秦风·蒹葭》篇,并即兴给大家唱了学生们喜爱的琼瑶作品《在水一方》的电影插曲,因为该插曲是根据《蒹葭》篇改编,学生们学习《诗经》的情绪大增。
三、培养自信心,开掘潜在才能。
在我们的课堂上,不难发现这样的情景:小学、学前班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后,孩子们森林般的小手唯恐老师看不见,举得老高老高。可到了高中,课堂上举起的手却“孤木难成林”。要打破课堂的沉默,教师提问首先要顾及全面,不要总把注意力放在少数高分学生身上,要相信只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期望,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学好的(弱智除外)。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可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让他们也能从课堂上得到一种成就感。其次对于回答错了的同学,多肯定,少批评。学生到了高中时期,自尊心极强,他们常常唯恐答错问题而丢面子,于是干脆保持沉默。一次上课时,我提问了小C同学,他不情愿地站起来,还一直闭口不言,面对此情况,我心平气和地说:“好了,时间关系,你坐下继续思考。”第二天语文课上,我有意识让该同学读一段课文,他的声音小得只有同桌才能听见,我仍然没有生气,而是和颜悦色地说:“我已经非常满足,因为小C同学从无声到有声本来就是一大跨越。”后来,小C同学语文课上神情异常专注,回答问题时声音也大了许多。他开始努力地要求自己学好语文,慢慢地我发现他的文笔相当不错,还推荐他去参加了学校的“春芽”杯作文比赛。
四、传授科学方法,养成自学能力。
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称职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想学、乐学。在平时的语文课教学中,我重在点播方法,比如小说单元的鉴赏,要同学先理清结构,然后再去分析人物,把握主题。我一再告诫学生,语文学习贵在过程,而不在结果。我所带班的小D同学,学习异常刻苦,他常常夜里四点多起床,他的精神令所有的同学赞佩不已,可他的惨败却不能不叫我心痛。我留心观察该同学,我发现他上课很少听课,不是搬“题典”就是抄笔记。于是在一次上语文课前夕,我对他说:你留心观察一下前排的小E同学(我们班的学习尖子),上课时的神态,下课后写一篇关于小E的神态描写,我用笔勾出了他文中的“神情贯注”、“积极参与”等词,启迪他:课堂教学是搞好学习的重要途径。上课要投入、参与,争做课堂的主角!自此以后,该同学上课不再搞“地下工作”,语文成绩也慢慢有了起色!
《学记》有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让我们做学生的朋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掘他们的无限潜能,教给他们恰当的学习方法,才能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堂遨游。
很久以来,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文课是橡皮课,可学不可学。不少教师也无奈地默认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忽视。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中,在素质教育的感召下,我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语文课的教学改革。
一、改变教师权威,融洽师生关系。
在我国,权威性的师生关系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丰厚的文化土壤。直到现在,当人们初涉讲坛时,所抱定的“真经”依然是:要镇住学生,要像个当老师的样子。可学校近期的调查问卷表明:学生普遍喜欢的是那些走下讲台,深入学生,容易接近的老师。用学生的话来讲“板着脸的教书匠”,无异于“严酷的冬天”,学生们盼望“和煦的春风及早吹遍校园”。由此可见,要教好课,首先得改变传统观念,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解除许多心中的疑虑,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所带班里的小A同学,整日垂头丧气,语文课永远是他“养精蓄锐”的好阵地,经侧面了解,该同学在初中是所谓的“双差生”,老师经常找家长汇报情况,该同学无形中多了一些皮肉之苦。于是年幼的他就把老师当做他的“死对头”,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他都不肯接受。知道这些情况后,我便经常关注他,找他谈心,鼓励开导他。在每次批改作文时我都忘不了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许。我给他历数所处时代的优越性,用洪灾后遇难学生与之相比,拿山区的失学儿童与之相比,并启发他:我们周围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经常被老师和同学批评和奚落的同学,在我的一次次鼓励和关怀中,终于敞开了心扉,他在一次作文中,答复了我的诚挚问候,他表示:一定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辜负关心他的人对他的热望。在以后的语文课上,他真的清醒了,并且在课堂上的小组竞赛时,勇敢地走上讲台,正确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思维的活跃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一味地灌输,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艺术,了解学生心理,注重因材施教,因趣施教。语文课教学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讲《守财奴》,重点掌握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我采用学生自读自解法,先从班里确定几个比较活跃的同学,让他们课前充分准备,课堂上分角色朗读并配以适当的形体演示,角色的肯定,关键在于“葛朗台”,我选了平时活泼、大胆、有思想的小B同学。课堂上,几位同学绘声绘色的朗读,尤其是“葛朗台”的一“纵”一“扑”,葛朗台的“哆嗦”和“瞪着金子的眼光”博得同学们的掌声和喝彩;学习诗歌单元,同学们难以理解《诗经》的瑰丽色彩,我利用自习时间,补充了《秦风·蒹葭》篇,并即兴给大家唱了学生们喜爱的琼瑶作品《在水一方》的电影插曲,因为该插曲是根据《蒹葭》篇改编,学生们学习《诗经》的情绪大增。
三、培养自信心,开掘潜在才能。
在我们的课堂上,不难发现这样的情景:小学、学前班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后,孩子们森林般的小手唯恐老师看不见,举得老高老高。可到了高中,课堂上举起的手却“孤木难成林”。要打破课堂的沉默,教师提问首先要顾及全面,不要总把注意力放在少数高分学生身上,要相信只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期望,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学好的(弱智除外)。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可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让他们也能从课堂上得到一种成就感。其次对于回答错了的同学,多肯定,少批评。学生到了高中时期,自尊心极强,他们常常唯恐答错问题而丢面子,于是干脆保持沉默。一次上课时,我提问了小C同学,他不情愿地站起来,还一直闭口不言,面对此情况,我心平气和地说:“好了,时间关系,你坐下继续思考。”第二天语文课上,我有意识让该同学读一段课文,他的声音小得只有同桌才能听见,我仍然没有生气,而是和颜悦色地说:“我已经非常满足,因为小C同学从无声到有声本来就是一大跨越。”后来,小C同学语文课上神情异常专注,回答问题时声音也大了许多。他开始努力地要求自己学好语文,慢慢地我发现他的文笔相当不错,还推荐他去参加了学校的“春芽”杯作文比赛。
四、传授科学方法,养成自学能力。
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称职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想学、乐学。在平时的语文课教学中,我重在点播方法,比如小说单元的鉴赏,要同学先理清结构,然后再去分析人物,把握主题。我一再告诫学生,语文学习贵在过程,而不在结果。我所带班的小D同学,学习异常刻苦,他常常夜里四点多起床,他的精神令所有的同学赞佩不已,可他的惨败却不能不叫我心痛。我留心观察该同学,我发现他上课很少听课,不是搬“题典”就是抄笔记。于是在一次上语文课前夕,我对他说:你留心观察一下前排的小E同学(我们班的学习尖子),上课时的神态,下课后写一篇关于小E的神态描写,我用笔勾出了他文中的“神情贯注”、“积极参与”等词,启迪他:课堂教学是搞好学习的重要途径。上课要投入、参与,争做课堂的主角!自此以后,该同学上课不再搞“地下工作”,语文成绩也慢慢有了起色!
《学记》有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让我们做学生的朋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掘他们的无限潜能,教给他们恰当的学习方法,才能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堂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