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训练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倾听是人们了解客观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重要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帮助学生乐听和会听,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听读、听记、听写和听辨四种方式,对学生倾听能力进行了强化训练,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听读训练
  听读训练是指将倾听和朗读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在倾听完他人的朗读之后能够进行模仿。这个朝着标杆模仿的过程,也是自身丰富和提高的过程。比如在一些诗歌或文辞优美的文章教学中,我经常自己或请班上朗读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然后在同桌或小组间进行模仿练习,看谁读得好,读得美。一方面,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一个标准,并按照标准去努力;另一方面,通过一些带有竞赛色彩活动的实施,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学生的听读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听说训练
  听说训练是指倾听和说话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在认真倾听后进行评述和复述,或说出自己的感想等。在教学中,我常用积极评价和内容接龙两种形式来进行训练。积极评价是指当发言者阐述完毕后,要求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比如“他讲的好不好”“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等,要想實现这种评价,显然是要以认真倾听为基础的。既听又说,获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内容接龙是指将一段话或一个故事进行分割,然后在让学生将其串联为一个整体。比如在看图讲故事的教学中,我经常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别指定学生讲述每一张图片的内容。几张图片就有几个讲述者。这样一来,后面的讲述者必须要倾听前人的讲述,才能为自己的讲述打好基础,否则就会出现不衔接、不流畅的状况,同样实现了听和说训练的一举两得。
  三、听写训练
  听写训练是指将倾听和书写结合起来的训练方式。在认证倾听后以书写的形式进行记录、说明和评价等。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耳、脑、手并用的能力。比如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准确记住拼音,我经常根据这些字母的字形或拼读口型编写儿歌,让学生通过联想来书写。比如“扎着小辫子(a)”,“公鸡打鸣了(o)”,“火车呜呜叫(u)”等,在增强了乐趣的同时,也故意制造了一些干扰,学生必须通过准确的倾听才能分辨出其中的韵母。又比如在字词教学中,传统“教师说,学生写”的方式是较为枯燥的,对此我则采用了编故事的形式,将生词巧妙的隐藏在故事中,要求学生在听完故事后将其中的生字词写出来。此外还可以以近义词或反义词的形式进行,将倾听、想象和书写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听辨训练
  听辨训练是指将倾听和辨别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在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辨别,获得正确的认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辨别力和判断力。比如在拼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准确区分两者的不同,我故意将一些带有前后鼻音的生字放在一起,编成一段话或一首儿歌,经过几遍朗读后,要求学生分别写出那些字是前鼻音,哪些字是后鼻音。又比如在词语教学中,我则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将一些相近的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进行分辨和理解。如将“正在”和“现在”,分别填入到以下两句话中:“我们()操场上跑步”,“从()开始,我就是一名少先队员了”。与之前几种训练不同,听辨训练在听、记、写的基础上,突出了一种判断和选择,既是对之前多种训练的提升,也使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培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 版)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而低年级语文教学则正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最佳时段和方式。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表达训练上,殊不知“听”和“说”乃是一个整体,而且只有“会听”才“会说”。只有当学生真正爱听、会听的时候,才为语文的表达和应用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实验小学(276800)
其他文献
“问”是寻找和探究,也是引领和暗示;是疑问和好奇,也是思维和想象;是智慧和方法,也是艺术和技巧。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习惯和常态,也是教师须臾不可离开的“常规性武器”。“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成功的课堂教学提问,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习思维和激发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有效调控手段。然而,课堂教学提问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其数量多少,而是取决于问题的质量以及提问的技巧。如何优化提问设计让课堂
城市的活力,在于个性。城市虽然都是经济社会集合体,但在功能上却不能是一个模式,特别是同一规模类型中的各个城市,功能上更不能搞相同的“大而全”、“小而全”。目前,位于各大中
人与自然关系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人自然化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共同追求。在人与自然共生的当代价值坐标中,探讨人自然化教育思想在古代时期、中世纪时期、近代时期、
沈德潜在遴选清代前期诗歌时,十分强调“诗中有人,诗外有事”。得到其特别重视的“贰臣”诗人的入选作品尤其体现了这一原则。通过这些诗人及其作品,也可见清代诗歌创作与时势人
文本感知是学生借助语言进行语文学习的灵魂。学生徜徉在文本内蕴之中,一方面感知曲折动人的情节,一方面体悟其中蕴藏的深厚情感,获得的已经不再是纯粹文字的记忆,而是一种独特化的内在省悟。那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呢?就需要既抓核心重点,又抓文本细节,现以《第一次抱母亲》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整体把握认知,在初读中形成初步体验  文本阅读首先应该从文本整体性框架入手,在初读环节中扫
阅读文本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和维度,学生才能在逐层深入与拓展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认知体验。纵观阅读教学的整个流程,理应让学生经历三级不同层次的阅读:一级阅读,旨在强化学生理解后的审美体验,以整体性感知为目的;二级阅读,就是在理解反思的视野中进行,以深入感知文本内在的丰富内涵为目标;三级阅读,则是在接受的视域下进行,以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吸收与内化。  纵观当下的阅读教学,其实三种层
“旁礴万物以为一”是《庄子》道论的重要理念。旁礴指的是广泛覆盖、兼容并包,它的这种含义从文字构形上可以找到根据,在《庄子》书中一以贯之,并在先秦两汉及后代的文学作品中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来谈谈课堂导入的意义以及课堂
波束赋形天线因具有大覆盖范围和高空间分集增益的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波束赋形系统中,指向性波束的同步是实现通信的前提,也是需要克服的挑战之一。文中提出基于同步序列设
唐代选官的各环节都离不开对“判”的考察。由于考试的内容与选人的切身利益和仕途前程息息相关,所以做判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选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唐代官吏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