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角度谈几点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pj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堂出现全新的变化:教学内容高度精练;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问题的引领者,学生则应该是课堂的积极参与者。概括地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利用新的教科书、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开展学习。下面笔者结合两年的教学实践,从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角度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1.教学资源重组利用的有效性
  教学资源也称课程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资源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显性课程资源、隐性课程资源等不同的类型。教科书作为校内的显性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利用率最高的,但要充分实现教科书这一课程资源的有效运用,单纯按照章节授课是不够的,教师完全可以不拘泥于教材,在理解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取舍、剪接、重组再现等,提高教学资源重组的有效性。例如在必修一模块的复习中,对第一、三、四、六单元的内容进行模块内整合,侧重探讨中国政治发展简史。这样既可以克服模块教学下知识体系缺失、跳跃的弊端,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把相关联的历史问题集中处理,更好地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大大提高课堂容量,实现有效教学。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现资料,生动地再现历史,呈现知识点间的网络框架,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史料,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学习的空间是可以扩展的,教学是可以摆脱学校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束缚的,那么学生就获得了更多认识事物的途径和方法。这种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还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历史随处可见,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去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展览馆等地方探寻历史。与教科书上的内容相比,这些校外的课程资源更具丰富性、生动性,在那里学生能领略到隐含在教科书中经典古诗文的魅力,感受到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等。历史虽然是过去的尘埃,但不代表只能苍白地讲述和一味地接受,只要历史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挖掘教学资源,就一定能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充满生机。
  2.合理整合课本教材
  教材的编写有自身的体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推进课堂教学进程,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与筛选。整合与筛选材料要注意:(1)材料之间要符合内在的逻辑关系;(2)符合对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的认知规律。(3)重点突出,体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4)有利于教学流程的开展。现以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为例,教材三目内容分别是:全民族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为了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围绕“抗日战争”主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打破教材的体系与顺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日军侵华、罪恶滔天,引用材料说明日军侵华的原因,概述日军侵华的主要事件,控诉日军的滔天罪行。第二部分——众志成城、抵御外辱,阐释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国共两党领导指挥的两个战场的抗战情况,最终赢得抗战胜利,进而分析抗战胜利的因素与历史意义。第三部分——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给学生以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3.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然而说教式、教条式、僵化的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大跃进”中饿死很多人,有的学生认为这样控制了中国人口增长。又如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有的学生认为是美国强权政治的报应,反映了学生对人生命权的不尊重,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一方面是学生作为公民的人文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是历史意识(也可以叫历史思维)教育。这两个方面不存在孰轻孰重,两个方面同等重要,都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同时完成。高中阶段,历史学科作为公民的人文素质教育,就要重视历史知识学习的全面性、系统性,不但要学好中国近现代史,而且要学好世界近现代史,更要学会把中国近现代史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学习和理解,树立全球史观和文明演进史观,开拓思路,提升历史认识;历史学科作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历史观)的教育,则应该站在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高度,全面考察人类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供全人类借鉴和参考,逐步树立科技意识、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全球意识等现代史观,提升学生历史认识的高度、历史思维的力度。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仅仅放在高一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上是远远不够的,也无法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仅是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历史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观察历史问题的视角、立场、观点、方法,逐步形成对历史问题、历史现象的解读、分析、比较、归纳、判断、论证、表达等多方面的历史思维能力。而这样的思维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和力度,则取决于学生历史知识储备的程度。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合格公民的人文素质要求,又是高中历史会考、高考的能力要求。
  5.行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在教学中,出乎学生意料的演示、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学生生活中及科技和社会中有趣的事例、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及不断出现的挑战性问题等,都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依据教材,事先精心设计具有新情境、难易相结合、有层次的话题,引起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进行课前预习。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把握好政治学科教学目标,通过模块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和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正能量意识,培养社会正能力,进行正能量的传递,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正能量 传递方式  所谓“正能量”就是指能够给人以生活动力和希望,促使人积极上进、向正确的方向追求,并且让生活变得幸福美满的一切动力和情感。在高中政治教学
为存储、处理大量信息而导致译码器硬件复杂度较高是影响LDPC码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降低译码信息的量化位宽能有效地降低译码器硬件复杂度。由于译码信息的绝对值在译码过程
时钟占空比校准电路(Duty Cycle Corrector,DCC)用于在系统中产生一个占空比为50%的时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及理论研究价值。论文概述了传统占空比校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
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使其在中学教育乃至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形成的“副课”意识使得政治教学出现一些问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低。如果不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而教师若能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地讲解,诱导学生积极投入,使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那么学生就能学得主动,学得
摘 要: 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教师们在教学中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性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领悟能力,是基础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作者认为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应用  研究性学习首次被纳入我国基础教育中是在2001年,研
TMR(Tunnel Magneto Resistance)磁传感器是检测弱磁信号的传感器,为了配合传感器检测尽可能大幅度的磁场强度变化,实现尽可能高的动态范围,其接口电路必须要有极低的噪声水
在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在教学方法上,重教师单向知识灌输,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在教学内容上,重课本知识,轻生活实践;在学习评价上,重学生的卷面成绩,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益和效率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