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赏识”即欣赏、认识,它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需做到:把握学生心理,善待学生言行;尊重学生人格,倾听学生心声;激励学生上进,真诚表扬学生;宽容学生过错,允许学生失误;指出学生的错误,教育学生改正。
关键词: 赏识 赏识教育 乐学 语文教学
“赏识”即欣赏、认识,它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赏识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新课题早已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教育境界。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是生命的体验、思想的继承,是心态的回归,心灵的解放、舒展,是观念的更新、语言的突破。自爱是快乐之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呢?
一、把握学生心理,善待学生
美国一位作家曾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希望得到别人赏识是人类共有的本性,赏识使人愉悦,增强自信,发掘潜能,开启心智。渴望赏识是学生普遍的需求,满足需求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动力因素。教师发自内心的赞扬和赏识,更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二、尊重学生人格,倾听学生的心声
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弘德说:“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认知水平、所处环境和所受教育的情况不同,造成个体的差异。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差异,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以自己的观点、喜好影响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学生平等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好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爱心和赏识中健康成长。面对学生的诉说,教师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又是学生的心理需求。不能因为学生所说没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学生的话敷衍几句便离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想接近你的积极性,也可能从此他就远离你,远离你所教的学科。
三、激励学生上进,真诚表扬学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教师要注意细心地观察,对于学生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所做的每件好的事,如果都获得及时的赞扬,就会增强再做这件事的意识,进而产生保持这种行为心态和惯势,进一步激发内在动力,有利于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表扬不及时,就无法实现表扬的有效价值,其功用就会大打折扣。
对于表扬的手段和方法,教师可自行斟酌,但必须在众人面前给予表扬和赞美,这样的效果尤为突出。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在集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形成一种新的内驱力,不断进步,再接再厉,另一方面通过榜样的力量使其他的学生由敬佩、羡慕进而产生赶超先进的想法,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
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学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而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可鼓舞学生,而且可巩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更加乐意学习语文。
四、宽容学生的过错,允许学生犯错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于追究学生的责任,而要从教师的教学着手,查找原因,并努力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等待学生转变。不能因为学生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马上让学生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要赏识一个人,就必须接受一个人,对学生也是这样。但教师往往比较容易喜欢那些学习好、听话、乖巧的学生,而对纪律松懈、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不喜欢,并常常横加指责。后进生失去了上进的动力,往往会破罐子破摔,成为学校、老师都头疼的学生。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入学时成绩较差,考试经常不及络,纪律也较差,常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我曾多次对他批评教育,但收效甚微,其他任课老师也都对他不满意。但他在参加校运会时,一人夺得全班男子团体总分的一半,并打破了两项校运会记录,为本班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抓住这件事,我在班里大力表扬了他为班集体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从此这个学生变了,迟到、早退少了,也没有再旷课。我趁热打铁,再次表扬了他。他说,老师这么看得起我,我不能再给老师添麻烦了。虽然认识还较浅,但毕竟找到了自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也有被人赏识的一面。从这个例子,我体会到,每个人都不会自甘落后,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耐心、有爱心,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变被动为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就像黄山上的松树,千姿百态,各有所长,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老师是眼里不容沙子,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把他批评得“体无完肤”,还是以宽容的心态,尽力找出他的优点,给予正确的引导,让赏识、赞扬、鼓励化作一种力量,激励他自省、自律、自强呢?明智的老师当然会选择后者。
五、指出学生的错误,教育学生改正
有人说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赏识教育并不是只有表扬和赞赏,赏识教育也重视批评的功效。《学记》说:“教育也,长善而就其失者也。”这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发扬学生的优点,发挥学生的特长,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克服缺点。因此,我们不但要赏识学生,而且要批评学生。对待他们的错误,教师要注重批评的艺术,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可以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不要厉声地训斥。教师要用宽容的心态、亲切的话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错误得到改正。
如果说,学生是航行的一叶小舟,那么,老师就是小舟航行的灯塔,是小舟的避风港湾。让我们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赞许,也许,这些平淡的赞赏,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关键词: 赏识 赏识教育 乐学 语文教学
“赏识”即欣赏、认识,它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赏识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新课题早已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教育境界。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是生命的体验、思想的继承,是心态的回归,心灵的解放、舒展,是观念的更新、语言的突破。自爱是快乐之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呢?
一、把握学生心理,善待学生
美国一位作家曾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希望得到别人赏识是人类共有的本性,赏识使人愉悦,增强自信,发掘潜能,开启心智。渴望赏识是学生普遍的需求,满足需求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动力因素。教师发自内心的赞扬和赏识,更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二、尊重学生人格,倾听学生的心声
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弘德说:“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认知水平、所处环境和所受教育的情况不同,造成个体的差异。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差异,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以自己的观点、喜好影响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学生平等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好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爱心和赏识中健康成长。面对学生的诉说,教师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又是学生的心理需求。不能因为学生所说没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学生的话敷衍几句便离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想接近你的积极性,也可能从此他就远离你,远离你所教的学科。
三、激励学生上进,真诚表扬学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教师要注意细心地观察,对于学生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所做的每件好的事,如果都获得及时的赞扬,就会增强再做这件事的意识,进而产生保持这种行为心态和惯势,进一步激发内在动力,有利于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表扬不及时,就无法实现表扬的有效价值,其功用就会大打折扣。
对于表扬的手段和方法,教师可自行斟酌,但必须在众人面前给予表扬和赞美,这样的效果尤为突出。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在集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形成一种新的内驱力,不断进步,再接再厉,另一方面通过榜样的力量使其他的学生由敬佩、羡慕进而产生赶超先进的想法,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
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学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而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可鼓舞学生,而且可巩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更加乐意学习语文。
四、宽容学生的过错,允许学生犯错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于追究学生的责任,而要从教师的教学着手,查找原因,并努力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等待学生转变。不能因为学生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马上让学生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要赏识一个人,就必须接受一个人,对学生也是这样。但教师往往比较容易喜欢那些学习好、听话、乖巧的学生,而对纪律松懈、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不喜欢,并常常横加指责。后进生失去了上进的动力,往往会破罐子破摔,成为学校、老师都头疼的学生。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入学时成绩较差,考试经常不及络,纪律也较差,常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我曾多次对他批评教育,但收效甚微,其他任课老师也都对他不满意。但他在参加校运会时,一人夺得全班男子团体总分的一半,并打破了两项校运会记录,为本班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抓住这件事,我在班里大力表扬了他为班集体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从此这个学生变了,迟到、早退少了,也没有再旷课。我趁热打铁,再次表扬了他。他说,老师这么看得起我,我不能再给老师添麻烦了。虽然认识还较浅,但毕竟找到了自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也有被人赏识的一面。从这个例子,我体会到,每个人都不会自甘落后,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耐心、有爱心,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变被动为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就像黄山上的松树,千姿百态,各有所长,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老师是眼里不容沙子,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把他批评得“体无完肤”,还是以宽容的心态,尽力找出他的优点,给予正确的引导,让赏识、赞扬、鼓励化作一种力量,激励他自省、自律、自强呢?明智的老师当然会选择后者。
五、指出学生的错误,教育学生改正
有人说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赏识教育并不是只有表扬和赞赏,赏识教育也重视批评的功效。《学记》说:“教育也,长善而就其失者也。”这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发扬学生的优点,发挥学生的特长,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克服缺点。因此,我们不但要赏识学生,而且要批评学生。对待他们的错误,教师要注重批评的艺术,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可以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不要厉声地训斥。教师要用宽容的心态、亲切的话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错误得到改正。
如果说,学生是航行的一叶小舟,那么,老师就是小舟航行的灯塔,是小舟的避风港湾。让我们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赞许,也许,这些平淡的赞赏,会改变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