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当代美国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对比“美国梦”和盖茨比“美国梦”的区别,从而剖析盖茨比梦灭的原因。
关键词: 美国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 破灭原因
一、引言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1896—1940)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是“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的代表作家,同时是“爵士时代”(the Jazz Age)的桂冠诗人。他一生创作了4部长篇小说,其中《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被誉为当代最出色的美国小说之一,是美国当代社会的缩影。他的代表作还有《人间天堂》、《夜色温柔》等。他的小说大都反映了一战过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人沉迷于金钱、物质上的享乐,热衷于花红酒绿的生活,对浪漫的追求,对奢华生活的渴望,但人们的思想极度空虚。人们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追求“美国梦”,而最终“美国梦”破灭,展示了美国大萧条时期上层社会的精神荒原。那时,人们只关心两件事情:“害怕贫困,渴望财富。”[1]人们都被金钱财富冲昏了头脑,认为金钱就是全部,金钱可以买到爱情和幸福,有了金钱就能实现“美国梦”。
二、“美国梦”与盖茨比的“美国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讲述了盖茨比“美国梦”梦灭的经历及其悲惨结局。悲剧的根源在于盖茨比没有认清自己的梦想,也没有看清黛西的真正面目。很多人把盖茨比梦想破灭看成是“美国梦”的破灭,其实,盖茨比的梦想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美国梦”。
“美国梦”是每一位美国公民一直追求的梦想,由来已久。18世纪中期,美国从英国殖民者手中独立出来,“美国梦”就开始悄然萌芽。由于早期北美土地开阔而人烟稀少,因此移民者都能分享到大片的土地,他们通过自己的耕种而获得财富。因此,几世纪以来,吸引了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移民来这里追求他们的梦想。他们都怀揣着希望,以及对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的渴望来到这片土地上。富兰克林是美国梦的代表人物,他很好地诠释了“美国梦”的精髓。富兰克林出身贫寒,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了一名令人敬仰的科学家、外交官、政治家和文学家,充分证明了“从破衣烂衫到百万富翁”的美国梦。我们可以把“美國梦”理解为:只要经过自身的不懈奋斗,不管出生、地位、阶级如何,只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盖茨比的“美国梦”是变质了的、畸形的“美国梦”。首先,盖茨比的父母出生卑微,盖茨比因此从未真正承认过他的父母,并且通过改名否定自己的出身。把詹姆斯·盖兹改为杰伊·盖茨比,据说杰伊·盖茨比是英语“Jesus,God’s boy”(耶稣,上帝之子)发音的变体。[2]这一改名的行为说明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了挤进上层社会而违背了做人的原则。他企图通过改名否认自己的出身、自己的过去。
其次,在盖茨比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也完全违背了“美国梦”的初衷。一战结束后,整个社会陷入精神萎靡的状态,人们的精神受到沉重打击,大多数美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在金钱的诱惑下,都开始抛开传统的信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被花红酒绿的生活吸引,头脑中充斥着金钱,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主宰着他们。盖茨比也不例外,他为了混进上层社会,过上上流生活,受金钱利益的驱使,失去了原本的道德观念,他没有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富有,而是通过一些不法手段捞得大笔横财。“在通向财富的道路,他把自己出卖给了敲诈勒索的大头目沃尔夫山姆,成了黑道上的人。美国梦演变到这一地步不仅失去了原先的积极意义,而且也是极为有害的”。[3]
最后,盖茨比的“美国梦”是建立在对黛西的爱情上的。小说中盖茨比和黛西的相识是在五年前,那时,盖茨比被黛西的美貌和优雅深深吸引,但由于要参加一战,因此与黛西分离。当初的黛西还是有单纯可爱的一面的,因为当时黛西家境优越,而盖茨比是个没地位的穷小子,两人相爱走到了一起。之后,在金钱地位的诱惑下,黛西并没有等待远赴战场的盖茨比,而是嫁给了家财满贯的汤姆。久而久之,黛西骨子里对金钱财富的渴望越来越浓烈,渴望富贵,但她的内心极度空虚冷漠,整天无所事事。“我们下午做什么好呢?”黛西大声地说,“还有明天,还有今后的三十年?”[4]这都体现了黛西精神上的空虚贫瘠。盖茨比没有认清黛西的真面目,他无法忘记昔日的恋人,他想重新赢得黛西的芳心。“差不多五年了!即使那天下午他也肯定有时候觉得黛西并不像他幻想的那么美——这并不是黛西的过错,而是他的幻想力大得惊人,超越了黛西,超越了一切。他怀着创作的激情进入遐想,还不断地加以点缀和渲染,用每一根飘来的绚丽羽毛来装饰自己的美梦”。[4]盖茨比梦想的根源就是对五年前的黛西的渴望,而现实中的黛西是位贪图荣华富贵、毫无道德信仰的拜金女,她的声音里充满了金钱。盖茨比把他所有的梦想都寄托在了一个早已不存在、虚无的形象上,这种梦想的错位和扭曲,导致了盖茨比在寻梦中的投机取巧,最终梦想破灭。
三、结语
盖茨比的“美国梦”的破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一战过后,人们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人们都沉醉在花天酒地、精神空虚的生活中。各种社会问题随之出现,贫富差距也逐渐拉大。在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F.S.Fitzgerald.This Side of Paradise. Penguin Books,Ltd,England,1963.
[2]Wikipedia.The Great Gatsby[EB/OL].[2013].http://zh.wikipedia.org/wiki/了不起的盖茨比
[3]张礼龙.美国梦的演变与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评析[J].外国文学研究,1998(2).
[4]范岳译.了不起的盖茨比[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
关键词: 美国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 破灭原因
一、引言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1896—1940)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是“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的代表作家,同时是“爵士时代”(the Jazz Age)的桂冠诗人。他一生创作了4部长篇小说,其中《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被誉为当代最出色的美国小说之一,是美国当代社会的缩影。他的代表作还有《人间天堂》、《夜色温柔》等。他的小说大都反映了一战过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人沉迷于金钱、物质上的享乐,热衷于花红酒绿的生活,对浪漫的追求,对奢华生活的渴望,但人们的思想极度空虚。人们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追求“美国梦”,而最终“美国梦”破灭,展示了美国大萧条时期上层社会的精神荒原。那时,人们只关心两件事情:“害怕贫困,渴望财富。”[1]人们都被金钱财富冲昏了头脑,认为金钱就是全部,金钱可以买到爱情和幸福,有了金钱就能实现“美国梦”。
二、“美国梦”与盖茨比的“美国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讲述了盖茨比“美国梦”梦灭的经历及其悲惨结局。悲剧的根源在于盖茨比没有认清自己的梦想,也没有看清黛西的真正面目。很多人把盖茨比梦想破灭看成是“美国梦”的破灭,其实,盖茨比的梦想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美国梦”。
“美国梦”是每一位美国公民一直追求的梦想,由来已久。18世纪中期,美国从英国殖民者手中独立出来,“美国梦”就开始悄然萌芽。由于早期北美土地开阔而人烟稀少,因此移民者都能分享到大片的土地,他们通过自己的耕种而获得财富。因此,几世纪以来,吸引了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移民来这里追求他们的梦想。他们都怀揣着希望,以及对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的渴望来到这片土地上。富兰克林是美国梦的代表人物,他很好地诠释了“美国梦”的精髓。富兰克林出身贫寒,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了一名令人敬仰的科学家、外交官、政治家和文学家,充分证明了“从破衣烂衫到百万富翁”的美国梦。我们可以把“美國梦”理解为:只要经过自身的不懈奋斗,不管出生、地位、阶级如何,只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盖茨比的“美国梦”是变质了的、畸形的“美国梦”。首先,盖茨比的父母出生卑微,盖茨比因此从未真正承认过他的父母,并且通过改名否定自己的出身。把詹姆斯·盖兹改为杰伊·盖茨比,据说杰伊·盖茨比是英语“Jesus,God’s boy”(耶稣,上帝之子)发音的变体。[2]这一改名的行为说明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了挤进上层社会而违背了做人的原则。他企图通过改名否认自己的出身、自己的过去。
其次,在盖茨比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也完全违背了“美国梦”的初衷。一战结束后,整个社会陷入精神萎靡的状态,人们的精神受到沉重打击,大多数美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在金钱的诱惑下,都开始抛开传统的信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被花红酒绿的生活吸引,头脑中充斥着金钱,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主宰着他们。盖茨比也不例外,他为了混进上层社会,过上上流生活,受金钱利益的驱使,失去了原本的道德观念,他没有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富有,而是通过一些不法手段捞得大笔横财。“在通向财富的道路,他把自己出卖给了敲诈勒索的大头目沃尔夫山姆,成了黑道上的人。美国梦演变到这一地步不仅失去了原先的积极意义,而且也是极为有害的”。[3]
最后,盖茨比的“美国梦”是建立在对黛西的爱情上的。小说中盖茨比和黛西的相识是在五年前,那时,盖茨比被黛西的美貌和优雅深深吸引,但由于要参加一战,因此与黛西分离。当初的黛西还是有单纯可爱的一面的,因为当时黛西家境优越,而盖茨比是个没地位的穷小子,两人相爱走到了一起。之后,在金钱地位的诱惑下,黛西并没有等待远赴战场的盖茨比,而是嫁给了家财满贯的汤姆。久而久之,黛西骨子里对金钱财富的渴望越来越浓烈,渴望富贵,但她的内心极度空虚冷漠,整天无所事事。“我们下午做什么好呢?”黛西大声地说,“还有明天,还有今后的三十年?”[4]这都体现了黛西精神上的空虚贫瘠。盖茨比没有认清黛西的真面目,他无法忘记昔日的恋人,他想重新赢得黛西的芳心。“差不多五年了!即使那天下午他也肯定有时候觉得黛西并不像他幻想的那么美——这并不是黛西的过错,而是他的幻想力大得惊人,超越了黛西,超越了一切。他怀着创作的激情进入遐想,还不断地加以点缀和渲染,用每一根飘来的绚丽羽毛来装饰自己的美梦”。[4]盖茨比梦想的根源就是对五年前的黛西的渴望,而现实中的黛西是位贪图荣华富贵、毫无道德信仰的拜金女,她的声音里充满了金钱。盖茨比把他所有的梦想都寄托在了一个早已不存在、虚无的形象上,这种梦想的错位和扭曲,导致了盖茨比在寻梦中的投机取巧,最终梦想破灭。
三、结语
盖茨比的“美国梦”的破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一战过后,人们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人们都沉醉在花天酒地、精神空虚的生活中。各种社会问题随之出现,贫富差距也逐渐拉大。在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F.S.Fitzgerald.This Side of Paradise. Penguin Books,Ltd,England,1963.
[2]Wikipedia.The Great Gatsby[EB/OL].[2013].http://zh.wikipedia.org/wiki/了不起的盖茨比
[3]张礼龙.美国梦的演变与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评析[J].外国文学研究,1998(2).
[4]范岳译.了不起的盖茨比[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