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教学中感悟美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55443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永恒的亮点。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以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切的感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这些古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适合学生阅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古诗词中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思想美等,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一、抓“诗眼”,感受语言美
  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能以有尽之言,传无尽之意,意与境和谐统一。诗眼指的是作品中的点睛传神之笔,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词;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诗眼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而使诗词表达的含义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如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我就紧紧抓住“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一个“愁”字展开,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当时的季节气候怎样影响着诗人内心的情愫,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人情感。又如在教学《长相思》时,学生不理解“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意思,我就启发学生看图想象,并提问:“是什么打碎了作者的睡梦?”有的学生回答:“风声、雨声这些嘈杂的声音使诗人无法入睡。”有的说:“是马嘶牛鸣这些嘈杂的声音使诗人无法入睡。”有的说:“是打更的声音使诗人无法入睡。”还有的说:“是家里亲人们欢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声音使诗人无法入睡。”我接着说:“是啊,‘聒碎乡心’四个字表达了这么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一个‘聒’字,既描写了当时征途中的艰辛,又隐含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感情。”诗人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了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反映生活的本质。像这样抓住提纲挈领的“诗眼”,往往可以因小见大地使学生领略古诗的语言美。
  二、品声韵,体会音乐美
  古诗富有鲜明的节奏感,读起来给人一种音乐美感。诗歌的语句分行排列,每行诗字数相等,使诗歌产生了一种整齐的结构美。诗歌里每行诗根据汉字的词或词组形成停顿,按照汉字声调的平仄规律组合,双行诗末尾的韵脚押韵。停顿、平仄和韵脚的反复和变化,形成了诗歌的抑扬顿挫、气势磅礴的律动,当诗歌这种声韵的律动与诗人的情感表达相融合时,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 因此教学诗歌时,应当通过诵读让学生更加细腻地体会古诗的声韵和情感,进而读出诗歌的旋律来,真正做到“以声动情” “以情动人”。如教学《忆江南》一诗时,在学生理解诗意后,我引读:“江南的春天真美呀,能不忆江南?”学生感情诵读全诗。我又引读:“江南不光风景优美,还物产丰富,能不忆江南?”学生再一次声情并茂地诵读全诗。我再一次引读:“江南不仅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还人杰地灵,能不忆江南?”学生于是又设身处地扮演起诗人,想象着乡亲们十里相送的情景,诵读起全诗。一咏三叹,学生把诗人对江南的热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诵读出来了,同时也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
  三、创情境,欣赏意境美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诗歌,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古诗文中,其描景记事写人表义,无不悦人目,动人心,触人思,怡人情。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繁琐的讲解,而是应创设情境,通过音乐、图画、语言、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引发学生对诗文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知美的情愫,产生心灵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1.运用语言,描绘情境
  教师的语言绘声绘色、生动形象,恰当使用身体语言,能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刺激,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如在教学《清平乐 村居》一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告别了都市的高楼大厦、喧嚣与繁华,今天我们将一同去感受乡间的美好生活。紧接着,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图。图上朴素、清新的田园生活,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学生。片刻之后,我对他们说:“来到乡村有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说:“乡村非常安静,静得能听见小溪轻轻流淌的声音。”“乡村非常闲适,没有都市那么多的人和车”“乡村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很快乐!”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诗词所描写的意境之中,初步认识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
  2.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诗画同宗,每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甚至多幅精美的画。古诗借助图画,使诗歌的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可感。如教学《泊船瓜洲》,为了让学生搞清楚地理位置,进入情境,我画了一张简明的示意图。先画长江,在江北运河入长江处画上瓜洲,再在长江南岸分别画上京口和钟山,然后在期间标上几座山。还向学生介绍当时的交通情况,学生就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因江山阻隔而产生的愁苦之情,体会到游子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思想感情。借助图画,我引导学生将精练含蓄的语言与具体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3.音乐渲染,进入情境
  音乐能激荡人的心灵,抚慰人的灵魂,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选取旋律、情感基调与古诗文中的感情一致或相似的音乐,有利于学生“循音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情感的美好。如教学《枫桥夜泊》时,我选取的音乐是《涛声依旧》,淡淡的愁绪,情景交融;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播放古筝曲《阳关三叠》,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着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仿佛看到滔滔的江水边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音乐营造的情感氛围,能让学生感悟到诗歌的意境美,诗人的心灵美。
  四、明诗意,感悟思想美
  古诗词之所以深入人心,在于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选入小学课本里的诗词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的精华,字字珠玑。诗词的思想美有自然美、情感美、理趣美和艺术美。
  “诗言志”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表达传统,不少诗人用诗歌描绘自然美,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对一年四季、花草树木等自然的喜爱之情。这类诗如《望庐山瀑布》《咏柳》《绝句》等。古诗词中有大量描寫人类情感美的诗篇,能激起人们心中最柔软的情怀。如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简单的20个字,通过母亲缝衣的细节,描绘了人世间伟大的母爱,让我们反复回味的却是人性最自然、最真切的亲情。像这样描写亲情友情的诗词很多,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等。选入教材的古诗词,不仅诗中有情,而且有的还诗中有理,具有理趣美。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林西壁》)等。这些诗句,十分凝练,蕴含丰富的哲理,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佳句。
  在诗词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诗词中美的思想,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抓住具有意象的景物和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想象,通过反复的诵读去感悟,通过诗词的注解和资料的查询去考证,让学生深刻体会诗人美好的内心世界和高洁的思想情操,受到美的熏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学生的情感之舟在古诗词课堂上乘风破浪,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享受,一种积淀,更是心灵与诗歌的融合,生命在诗词的滋养中得以鲜活地成长。美,也将在我们的课堂永驻。
  (作者单位:广东韶关市浈江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宋园娣
其他文献
解决城市居住问题,必须重视住宅的新建,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和居住水平提高的需要,又要重视对旧住宅的利用改造,合理挖潜,改善居住条件,贯彻新建和改造相结合的方针。 当我们认
课堂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决定了课堂的“变化”。同时,开放的教学,多元的教学资源也加剧了课堂的“不确定”。教师可以预设很多内容,但永远不可能预见课堂里发生的所有事情,永远不可能全部知道学生的下一个想法,下一种见解,下一条思路。诸多的“不确定”要求课堂设计必须是足以“应变”的。  应变之一:必须留出足够的空白  目标预设留出足够的空白。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针对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的运行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热化学试验方案,分析了湘钢360 m2烧结环冷机1#余热锅炉在不同工况下的汽水品质变化规律,提出了在机组额定负荷下保证蒸汽品
这是1966年9月我们和阳大队文艺工作队(简称“和阳文工队”)解散时拍的照片。回忆当时的情景,拍这张照片确实有几分悲壮。照片上的人表情都很严肃,但我却至今想不起来就在摄影师按动快门的那一刹那间,为什么我(中排左起第一人)会笑那么一下……  我的故乡和阳村是合阳县东乡的一个大村子,20世纪60年代就有2000多口人。村子的出名除了大之外,还因为村里有一项传统的民间工艺——编织柳条簸箕,产品样式美观,
纽约是一座海边古城,位于大西洋沿岸、哈得孙河入海口处。市区范围由初期的曼哈顿岛(Manhattan)逐渐扩大成五个行政区。目前,市区约有800万人,预计到2000年时,纽约地区人口
七十年代末期以来,在修订《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J40—79的过程中发展了一套新的汽机基础设计方法,这套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空间多自由度体系作为力学模型,固此称为“
作业的设计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觉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小学低段语文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存在的误区,提出对小学低段语
我班开展的以“爱”为主题的微观察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爱的能力,而且使作文与做人活动相得益彰。  一、 “微观察”社会,感动一份博爱  在“互联网 ”背景下,微信平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微信平台上,传播着很多充满正能量的公益视频,这些视频选取典型的事件、场景、画面、人物,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正义能量。  学生微观察选登:  “吝啬”大叔  一位大叔来到饭店点菜,这时一对情侣吃了半碗饺子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可以说,长期以来,教师都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尤其是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如何在符合新课程标准新要求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