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道德水平,必须遵循统筹规划、合理运用,相辅相成、协同创新,目标明确、学以致用三个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有:融入课程教学,抓牢思政教育“大阵地”;融入校园文化,营造思政教育“大氛围”;融入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思政教育“大先生”。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018SJSZ595)
作者简介:杨红燕,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9-0045-06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重大历史使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当前,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为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和人才支撑。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方法与路径,不仅有益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且能有力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效提升,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促进高职院校培养信仰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因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高职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大学生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也能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他们通过自己对文化的理解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活动内容和方式,拓展传统文化的活动载体和渠道,给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散发出越来越璀璨夺目的光芒,富含魅力,润泽心灵。例如,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有些高职院校用“云上端午”的创新方式通过互联网让传统习俗走近更多的年轻人;有些高职院校则通过“临行密密缝”活动将祝福一针一线缝进香囊,将其作为毕业礼物送给毕业生,以表达安康幸福的美好祝福。这种超越传统节日本身的活动形式,传递着守望相助的温暖和护佑健康的心愿,在这个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被赋予了特殊的力量,使得传统节日在传承和创新中更能彰显其蕴含的文化与价值。
(二)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时间长河的冲刷历久弥新,传承至今,影响深远。例如,社会、国家、公民个人都需要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庆典上,青年学子们站在天安门广场前发出的“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铮铮誓言,就是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传统文化的思想引领下形成的文化自信。这些优质的文化内容都是以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己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现实、最生动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教育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丰富教材内容和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支持[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火起来。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道德水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传承几千年,历经岁月洗礼,去糟粕、留精华,高职院校将其所蕴含的最优质的文化元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一股新的能量,也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丰沃土壤和养分,对大学生美好品德和人格的养成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中華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先进的思想观念,如最为核心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蕴含着丰富的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激励着大学生砥砺前行、自强不息,主动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以“四礼八仪”为代表的一系列道德准则和文明规范,能够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简单叠加一些传统文化内容,而是必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形成有机整体。为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统筹规划,合理运用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次改革和突破,并没有现成的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做好统筹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要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一套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如可以从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平台、教育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有效探索,形成具有职业教育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 (二)相辅相成,协同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辅相成、互促互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内涵能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并不断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如高职教育以工匠精神培育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近年来,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达成共识,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三)目标明确,学以致用
高职院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因此,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个根本目标。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全面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主要目标,不能过分追求文化特色,否则将会导致教育重心的偏移,喧宾夺主。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汲取其思想文化精髓,形成坚定的文化信仰,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职业自信,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4]。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通过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对大学生进行浸润熏陶,高职院校的教师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融入课程教学、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师资队伍建设来实现。
(一)融入课程教学,抓牢思政教育“大阵地”
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径,高职院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牢课程教学这个大阵地。
1.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可谓有“本”可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严格对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资源补充,实现传统文化教育要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有机结合。因此,如何深度挖掘、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有“本”可依,还要有“话”可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不能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要在恰当的地方采用恰当的融入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精准结合,让课程更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同时也能使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再次,就是要做到合理巧妙地运用好传统文化元素,要跳出普通课程教学的惯性思维,重点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思想价值引领内容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相互整合,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内涵和教学方式,形成一种更易于让青少年接受、润物无声式的文化浸润和价值引领。
2.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高职院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统筹规划,面向学生开设文化类的选修课程,开展普及教育;也可以根据专业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化必修课对学生进行定向教育,进一步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覆盖面。高职院校还可以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校本教材,组织一些优秀教师与从事地方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一起编写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这样不仅能丰富文化类课程的内容,而且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地方特色文化。例如,常州的季子文化,其核心就是和善、致用,“季子挂剑”的文化典故对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和人格养成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常州三杰”的红色文化则是常州的文化血脉、思想根基和精神力量,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3.挖掘课程思政传统文化育人元素。当前,课程思政是高校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的有效抓手。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系统梳理、探索和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潜在的文化育人元素,如可以通过梳理某个专业从古到今我国在此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历史性突破,并将这些文化自信的元素与所讲授的知识点有机融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自然巧妙地引领学生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增强“四个自信”,形成文化自觉。
(二)融入校园文化,营造思政教育“大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会给这个灵魂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内涵。
1.融入校园环境文化,静态熏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环境文化,就是要在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上下功夫。每所学校应该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时间不长,相对来说校园环境建设缺乏文化积淀,因此,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在原有环境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打造学校、二级学院两个层面的环境文化特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遍布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校级层面应侧重于校园内公共区域的环境文化建设,大到打造专题的传统文化展馆,小到一个雕塑、一块展板,都可以有意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宣扬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工匠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二级学院层面应侧重于学院所辖教学、实训、生活区域微景观的打造,突出在专业与职业特色文化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打造传统文化长廊、文化角、文化墙等,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或文化产品,让置身其中的学生眼睛看得见、耳边听得见、心中装得下,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2.融入校園活动文化,动态浸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也是他们展示特长、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最好平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支持学生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内外实践活动等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学校校园文化活动中,从大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策划和组织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如诗词大会、文化讲堂、中华经典诵读、社会实践等,为他们搭建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感受文化浸润的同时,也能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新的时代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3.融入校园网络文化,直观濡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兼有视觉直观、传播速度快、资源丰富等优点,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网络文化,就像是打通了一条大学生直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的时光隧道,一下子缩短了两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也为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除了传统的微信、QQ、微博等网络媒体之外,抖音、直播等APP平台更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觉和听觉通道。高职院校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可以及时将传统节日、历史典故、民俗文化等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大学生眼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直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三)融入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思政教育“大先生”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保障[5]。高职院校要加大力度培养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好、知识层次高、文化视野广的教师,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开展探索和实践,促进教师成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大先生”。
1.加强培训力度,提升教师教育能力。在全员育人的大背景下,学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工作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高职院校要加强对这三类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和知识水平。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开展系统培训,邀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和集中辅导,内容可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性教育,也可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或学生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尽可能为教师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和相关学习资料,供教师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开展自主学习,通过不断探索获取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当然,高职院校也应将后勤服务人员、图书管理员、公寓宿管阿姨等学校的基层工作者列入培训范围,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发自内心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鼓励他们在工作中自觉自主、深入浅出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力量。
2.鼓励科学研究,提升教师文化境界。高职院校在要求教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当鼓励教师积极依托自己的专业开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研究。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专项课题研究、组建研究机构、成立科研团队等方式,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学术交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转化创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并巧妙地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们通过科学研究,一方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境界,突破以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方面的时代局限,形成自觉学习和思考的意识,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鼓励和组织教师团队进行集体研究、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方法和重点内容,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进步,从而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提倡教师身体力行,践行知行合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必将得到较大的提升。教师除了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更应当注重自身修为,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无论是在人前还是人后,要始终注重自己的形象管理,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一位人民教师应有的品质和德行,注重言传身教,践行知行合一,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学生,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培养出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3]孟玲.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融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2):97-98.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高〔2020〕3号,2020-05-28.
[5]莫志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N].中国教育报,2021-01-25(5).
[责任编辑 贺文瑾]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ANG Hongyan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nrich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mprove the 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 level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e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overall planning, rational application, complementar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lear objectives and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 The main ways of integra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integrating into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grasping the "big fro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ng into campus culture and create a "big atmosphe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ng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cultivate "big master"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018SJSZ595)
作者简介:杨红燕,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9-0045-06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重大历史使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当前,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为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和人才支撑。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方法与路径,不仅有益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且能有力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效提升,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促进高职院校培养信仰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因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高职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大学生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也能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他们通过自己对文化的理解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活动内容和方式,拓展传统文化的活动载体和渠道,给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散发出越来越璀璨夺目的光芒,富含魅力,润泽心灵。例如,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有些高职院校用“云上端午”的创新方式通过互联网让传统习俗走近更多的年轻人;有些高职院校则通过“临行密密缝”活动将祝福一针一线缝进香囊,将其作为毕业礼物送给毕业生,以表达安康幸福的美好祝福。这种超越传统节日本身的活动形式,传递着守望相助的温暖和护佑健康的心愿,在这个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被赋予了特殊的力量,使得传统节日在传承和创新中更能彰显其蕴含的文化与价值。
(二)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时间长河的冲刷历久弥新,传承至今,影响深远。例如,社会、国家、公民个人都需要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庆典上,青年学子们站在天安门广场前发出的“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铮铮誓言,就是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传统文化的思想引领下形成的文化自信。这些优质的文化内容都是以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己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现实、最生动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教育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丰富教材内容和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支持[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火起来。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道德水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传承几千年,历经岁月洗礼,去糟粕、留精华,高职院校将其所蕴含的最优质的文化元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一股新的能量,也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丰沃土壤和养分,对大学生美好品德和人格的养成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中華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先进的思想观念,如最为核心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蕴含着丰富的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激励着大学生砥砺前行、自强不息,主动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以“四礼八仪”为代表的一系列道德准则和文明规范,能够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简单叠加一些传统文化内容,而是必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形成有机整体。为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统筹规划,合理运用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次改革和突破,并没有现成的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做好统筹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要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一套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如可以从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平台、教育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有效探索,形成具有职业教育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 (二)相辅相成,协同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辅相成、互促互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内涵能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并不断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如高职教育以工匠精神培育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近年来,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达成共识,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三)目标明确,学以致用
高职院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因此,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个根本目标。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全面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主要目标,不能过分追求文化特色,否则将会导致教育重心的偏移,喧宾夺主。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汲取其思想文化精髓,形成坚定的文化信仰,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职业自信,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4]。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通过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对大学生进行浸润熏陶,高职院校的教师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融入课程教学、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师资队伍建设来实现。
(一)融入课程教学,抓牢思政教育“大阵地”
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径,高职院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牢课程教学这个大阵地。
1.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可谓有“本”可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严格对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资源补充,实现传统文化教育要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有机结合。因此,如何深度挖掘、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有“本”可依,还要有“话”可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不能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要在恰当的地方采用恰当的融入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精准结合,让课程更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同时也能使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再次,就是要做到合理巧妙地运用好传统文化元素,要跳出普通课程教学的惯性思维,重点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思想价值引领内容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相互整合,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内涵和教学方式,形成一种更易于让青少年接受、润物无声式的文化浸润和价值引领。
2.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高职院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统筹规划,面向学生开设文化类的选修课程,开展普及教育;也可以根据专业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化必修课对学生进行定向教育,进一步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覆盖面。高职院校还可以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校本教材,组织一些优秀教师与从事地方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一起编写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这样不仅能丰富文化类课程的内容,而且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地方特色文化。例如,常州的季子文化,其核心就是和善、致用,“季子挂剑”的文化典故对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和人格养成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常州三杰”的红色文化则是常州的文化血脉、思想根基和精神力量,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3.挖掘课程思政传统文化育人元素。当前,课程思政是高校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的有效抓手。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系统梳理、探索和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潜在的文化育人元素,如可以通过梳理某个专业从古到今我国在此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历史性突破,并将这些文化自信的元素与所讲授的知识点有机融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自然巧妙地引领学生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增强“四个自信”,形成文化自觉。
(二)融入校园文化,营造思政教育“大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会给这个灵魂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内涵。
1.融入校园环境文化,静态熏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环境文化,就是要在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上下功夫。每所学校应该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时间不长,相对来说校园环境建设缺乏文化积淀,因此,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在原有环境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打造学校、二级学院两个层面的环境文化特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遍布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校级层面应侧重于校园内公共区域的环境文化建设,大到打造专题的传统文化展馆,小到一个雕塑、一块展板,都可以有意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宣扬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工匠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二级学院层面应侧重于学院所辖教学、实训、生活区域微景观的打造,突出在专业与职业特色文化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打造传统文化长廊、文化角、文化墙等,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或文化产品,让置身其中的学生眼睛看得见、耳边听得见、心中装得下,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2.融入校園活动文化,动态浸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也是他们展示特长、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最好平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支持学生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内外实践活动等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学校校园文化活动中,从大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策划和组织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如诗词大会、文化讲堂、中华经典诵读、社会实践等,为他们搭建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感受文化浸润的同时,也能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新的时代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3.融入校园网络文化,直观濡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兼有视觉直观、传播速度快、资源丰富等优点,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网络文化,就像是打通了一条大学生直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的时光隧道,一下子缩短了两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也为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除了传统的微信、QQ、微博等网络媒体之外,抖音、直播等APP平台更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觉和听觉通道。高职院校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可以及时将传统节日、历史典故、民俗文化等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大学生眼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直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三)融入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思政教育“大先生”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保障[5]。高职院校要加大力度培养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好、知识层次高、文化视野广的教师,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开展探索和实践,促进教师成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大先生”。
1.加强培训力度,提升教师教育能力。在全员育人的大背景下,学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工作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高职院校要加强对这三类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和知识水平。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开展系统培训,邀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和集中辅导,内容可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性教育,也可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或学生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尽可能为教师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和相关学习资料,供教师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开展自主学习,通过不断探索获取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当然,高职院校也应将后勤服务人员、图书管理员、公寓宿管阿姨等学校的基层工作者列入培训范围,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发自内心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鼓励他们在工作中自觉自主、深入浅出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力量。
2.鼓励科学研究,提升教师文化境界。高职院校在要求教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当鼓励教师积极依托自己的专业开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研究。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专项课题研究、组建研究机构、成立科研团队等方式,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学术交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转化创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并巧妙地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们通过科学研究,一方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境界,突破以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方面的时代局限,形成自觉学习和思考的意识,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鼓励和组织教师团队进行集体研究、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方法和重点内容,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进步,从而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提倡教师身体力行,践行知行合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必将得到较大的提升。教师除了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更应当注重自身修为,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无论是在人前还是人后,要始终注重自己的形象管理,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一位人民教师应有的品质和德行,注重言传身教,践行知行合一,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学生,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培养出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3]孟玲.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融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2):97-98.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高〔2020〕3号,2020-05-28.
[5]莫志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N].中国教育报,2021-01-25(5).
[责任编辑 贺文瑾]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ANG Hongyan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nrich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mprove the 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 level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e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overall planning, rational application, complementar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lear objectives and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 The main ways of integra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integrating into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grasping the "big fro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ng into campus culture and create a "big atmosphe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ng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cultivate "big master"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