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微课使用价值;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1-0099-01
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使现代社会逐渐向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同时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在推动着教育的创新和不断前进,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学习方式,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束缚,使学生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更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尤其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上使用微课这种学习方式,在创新传统的学习方式上,又满足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微课的使用价值
(1)微课的基本特征
微课是现代信息化的产物,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知识和学习过程模块化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其主要内容就是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通过多媒体手段整合为题库、课件等资源,具有教学实践短、内容含量少且新颖以及针对性强等特点,将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片断表达出来,在几分钟之内将所学内容高度概括,科学信息量较少,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演示,同时又引用实际生活,使教学内容具有真实性,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并且微课上的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方式,例如,自身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选择进阶性的学习,选择难度较高的练习题库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可以选择基础性较强的学习板块,选择较为简单的题目进行练习。
(2)微课的影响内容
微课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学科意义,它能够变换新的数学学习方法,使学生对高中数学的整体结构有更清晰的认知,并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首先,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微课能够变换新的数学学习方法,改变传统的题海战术和单一的学习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课堂和教学资源的对接,帮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所不能理解的新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吸收,及时有效地利用微课进行答疑解惑;其次,微课能够使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知识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思维构想,有助于学生利用自己的认知来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最后,微课能够充分显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融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微课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1)知识预习
要将微课良好地用于知识预习的过程,要知道知识学习的重要部分还在课堂讲解,微可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够完全依赖微课来完成知识的学习,所以将其良好地运用在预习阶段会极大地提升课堂效益。例如,教师利用微课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正课开始前就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让学生通过微课上的资源自行记录所要学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学习过程中
可以将微课插入到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充分利用微课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进一步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课上情景化和贴合实际生活背景的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微课的结构化来构建所学习知识的框架构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思维认知,利用微课资源针对典型,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例如,本书中二次根的概念只是一个简单的句子,学生很难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教师可以在网络资源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发现关于二次根概念的微视频,并以简单的语言表达根二次方的概念,视频中的语言必须幽默,根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当练习证明等腰三角形的题型时,教师可以从最基本的证据开始,通过在微观课程的视频中显示三个条件: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另一个组平行线,第三个是角平分线,只要滿足两个条件,另一个条件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结论,这个例子的典型特征是条件简单,图形直观,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证明。
(3)课后学习
利用微课来进行课后学习,使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所学习的知识,深入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升学习的效率。例如,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完全理解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微课来进一步的细致学习,对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反复推敲,弥补课堂上的不足,有效解决课堂上的困惑;对于在课堂上对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利用微课的学习进行知识的扩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微课作为一种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产物,能够创新和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精简有效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构建数学学习的框架,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然而,在利用微课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时,却不能忽视课堂学习的重要作用,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的环节当中,充分发挥微课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盛诗蕊.微课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使用价值及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8(01):7-7
[2]廖剑.浅析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9):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