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学机智就像人的语感一样,是属于个性化的范畴,是一种驾驭课堂(包括教学设计)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开阔的心胸、敏捷的思维、丰富的阅历、迅捷的反应力等,才能有效掌控和生成精彩课堂。
最近,笔者有幸听到苏州两位老师开设的同题异构课《社戏》。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本色课堂”,即课堂教学要回归“朴素”,体现“语文原味”。原本并不看好,不想两位老师在“异构”中充满了机智,生成了精彩,完完全全抓住了我的耳朵和眼球。我从执教者完全不同的教学风格中体会到:只要教师充分发挥他的教学机智,本色课堂也可以生成无限精彩。
一、取舍有道,教学机智追求和而不同
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对语文教材作“二度开发”(或者说重组)尤其重要。在这个环节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策略的“和而不同”,即:教学策略既要把握文本核心價值,又要体现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北大著名教授杨伯峻说:“‘和’如五味的调和,八音的和谐,一定要有水或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徐疾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因此,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进入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问题的理解,使教学成为一个探究的过程、发现的过程,这就对教师如何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教学策略的选择要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关键在于对文本的合理取舍,只有把文本吃透了,你才舍得丢,你才敢丢。而大胆的取舍又源自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对文本解读越深刻,教学策略的选择越有自由的空间。
《社戏》作为经典名篇,把它选作同题异构公开课,对执教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执教者既不能偏离文本已经形成的“共识”,又不能被牵着鼻子走老路。在本次公开课中,执教者在教学方法的取舍上,真正体现出了“和而不同”的策略,他们都做到了精选一个重点,舍弃其它,都紧扣“乐土”二字,以一发而动全身,最终都回到了对文章最后一节“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理解上去。但这种归化似的“和”,是在不同的教学策略中体现的。有教师运用了朗读教学法,用层次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体会“我”看“月夜出航”的心情变化;有教师运用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方法,引导学生领略到本文“味在豆外”“思在戏外”“意在言外”的深度美。有的老师则是在前面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剧,如,在分析六一公公性格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引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深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从而理解文本蕴藏的深刻内涵。可以说,这几节同题异构课能互相取长补短,走向融合,更深刻体现“和而不同”的教学智慧。
二、精心预设,教学机智趋于思维理性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双翼,对立统一,缺一不可。预设的显著特点是唯一性,体现为对文本的尊重;生成的显著特点是多元性,体现为对学生的尊重。新课程课堂教学正是基于“自主”的理念,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提倡和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多种解读、对问题的多种解答和对情景与生活的多种体验,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但生成的多元特征必然会导致认识和思维的偏差:否定答案的唯一性,远离真理、共识和标准。正因为如此,预设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其价值和积极意义。
《学记》中的“禁于未发之谓预”,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预知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从而及时地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认知方向,且使学生有意识地避免思维偏向。如果生成偏离理性轨道,在一些不良倾向成为事实之前,老师凭借有备而来的预设,用自己的智慧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就不会造成“扞格而不胜”的窘境,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社戏》,老师们一般都要拿“偷豆”这个情节做文章,以此来引导学生体悟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文章核心词“乐土”的内涵。但是,现在的学生已经远离了那个时代,他们很难理解那时农村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淳朴感情,因此,如果没有处理好对“偷”字的理解,学生就会把握不住“偷”字的正确内涵,从而偏离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一位教师在上这个情节时,发现学生有笑、不屑、疑惑等各种表情,就知道他们对“偷”有误解。于是,他就及时追问——“这里的偷和平时小偷偷东西是一回事吗?”“如果不是,那文中那些内容可以证明这一点呢?”“这里用偷字对表现人物和主题有何作用?”……老师机敏的洞察力和迅速灵活的变通力,应该与他精心的预设分不开的。有效预设促进了精彩的生成,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结论都朝着正确的方向集结:“偷”字反映了小朋友诚恳待客的热情;“偷”字跳动着小朋友们无私的心灵;“偷”字闪烁着小朋友们天真活泼的天性;“偷”是一种天真质朴、童趣盎然的“偷”……正是有这种预设,才能“禁于未发”,这既在无形中保护了学生思维个性,又把学生引向了理性的思维轨道,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当其可之,教学机智寻求教学时机
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握稍纵即逝的时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其思维,最终提高课堂效率。这里的“时机”就如《学记》所中说的“当其可之谓时 ”,这个“时”既包括教学方面,也有教育方面。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机,就会“勤苦而难成”,费力不讨巧。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地抓住“当其可”的最佳时机,在学生学习欲望最为强烈时段,因势利导地实施教育。一般而言,这个“时机”往往出现在内容的深浅难易的递进之时,或知识面的迁移之际。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不同学生的“可”的不同程度,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抓住学生的不同“时”点,及时采取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
《社戏》最后一段是理解全文的钥匙,这基本上是一种共识。不过,真要让学生根据这句话结合全文来理解文章主题,那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关注学情,把握时机,还要创造时机,引导学生“向青草更深处漫朔”,从而深刻的把握主旨。有位教师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发现学生未到“可”的程度,就及时为学生创造“时机”,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在田野里烤山芋,在小河沟里钓龙虾,在菜花田里捉迷藏……再想想现在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不知不觉间,我发现学生眼神中那种单纯的幸福渐渐走远,脸上写满了怅然若失的遗憾和深深的怀念。老师抓住“当可”之机,引导学生回头再看前文,当双喜真诚地为“我”出谋划策时,当阿发憨厚的说“偷我们的罢”时,当桂生跑前跑后为我舀一瓢水时,当一群小伙伴围着“我”偷豆、煮豆、吃豆时……这些稚气的声音和身影,是未被世俗浸染过的纯真,是生活的自然本性,是乡村人特有的淳朴本真。学生们结合自身经历,再读这些文字时,那颗让“我”感动和怀念的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内心深深扎下了根,接下来的主题理解就顺理成章了。
四、循序渐进,教学机智要求俢而不乱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就必须按照语文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一步一个脚印地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准确到位的理解中,领悟到水到渠成的学习乐趣,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
《学记》关于“不陵节而施”的论述,其实就是“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雏形,它是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系统周密的思维能力。“序”,是指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进”是指教学的速度、进度。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是受这些“序”所制约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文本的逻辑系统,并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好教学的先后顺序和进度,从而保持教学过程的“俢而不乱”。
有教师通过“层次朗读法”完成《社戏》的阅读教学,不仅教学过程有条不紊,而且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执教者设计了初读、精读、赏读等三个逐层深入的环节,而每个环节由体现出不同形式。初读环节,完全是以生为本,关照全体,尊重个性,以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梳理;精度环节,将学生的的精力转移到重点句段上来,如“月夜出航”时的动作和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去体会重点句段在表情达意上的关键作用,点拨学生通过重点句段的流利朗读,去深刻领会课文内容;赏读环节,老师要求学生读最后一节时,先自己示范性朗读,再要求学生联想前文的种种情景,体悟人物的心境,放慢语速,读出那种淡淡的惆怅和无限的怀念之情。课堂教学只有遵循这些“序”,才能顺应认知规律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度,才能达到“修而不乱”课堂教学效果。
当然,教师的教学机智虽然是生成精彩课堂的重要因素,但教师的教学机智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往复,长期坚持,经过艰苦磨砺和用心领悟才能获得。
最近,笔者有幸听到苏州两位老师开设的同题异构课《社戏》。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本色课堂”,即课堂教学要回归“朴素”,体现“语文原味”。原本并不看好,不想两位老师在“异构”中充满了机智,生成了精彩,完完全全抓住了我的耳朵和眼球。我从执教者完全不同的教学风格中体会到:只要教师充分发挥他的教学机智,本色课堂也可以生成无限精彩。
一、取舍有道,教学机智追求和而不同
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对语文教材作“二度开发”(或者说重组)尤其重要。在这个环节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策略的“和而不同”,即:教学策略既要把握文本核心價值,又要体现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北大著名教授杨伯峻说:“‘和’如五味的调和,八音的和谐,一定要有水或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徐疾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因此,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进入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问题的理解,使教学成为一个探究的过程、发现的过程,这就对教师如何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教学策略的选择要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关键在于对文本的合理取舍,只有把文本吃透了,你才舍得丢,你才敢丢。而大胆的取舍又源自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对文本解读越深刻,教学策略的选择越有自由的空间。
《社戏》作为经典名篇,把它选作同题异构公开课,对执教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执教者既不能偏离文本已经形成的“共识”,又不能被牵着鼻子走老路。在本次公开课中,执教者在教学方法的取舍上,真正体现出了“和而不同”的策略,他们都做到了精选一个重点,舍弃其它,都紧扣“乐土”二字,以一发而动全身,最终都回到了对文章最后一节“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理解上去。但这种归化似的“和”,是在不同的教学策略中体现的。有教师运用了朗读教学法,用层次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体会“我”看“月夜出航”的心情变化;有教师运用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方法,引导学生领略到本文“味在豆外”“思在戏外”“意在言外”的深度美。有的老师则是在前面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剧,如,在分析六一公公性格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引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深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从而理解文本蕴藏的深刻内涵。可以说,这几节同题异构课能互相取长补短,走向融合,更深刻体现“和而不同”的教学智慧。
二、精心预设,教学机智趋于思维理性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双翼,对立统一,缺一不可。预设的显著特点是唯一性,体现为对文本的尊重;生成的显著特点是多元性,体现为对学生的尊重。新课程课堂教学正是基于“自主”的理念,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提倡和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多种解读、对问题的多种解答和对情景与生活的多种体验,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但生成的多元特征必然会导致认识和思维的偏差:否定答案的唯一性,远离真理、共识和标准。正因为如此,预设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其价值和积极意义。
《学记》中的“禁于未发之谓预”,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预知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从而及时地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认知方向,且使学生有意识地避免思维偏向。如果生成偏离理性轨道,在一些不良倾向成为事实之前,老师凭借有备而来的预设,用自己的智慧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就不会造成“扞格而不胜”的窘境,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社戏》,老师们一般都要拿“偷豆”这个情节做文章,以此来引导学生体悟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文章核心词“乐土”的内涵。但是,现在的学生已经远离了那个时代,他们很难理解那时农村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淳朴感情,因此,如果没有处理好对“偷”字的理解,学生就会把握不住“偷”字的正确内涵,从而偏离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一位教师在上这个情节时,发现学生有笑、不屑、疑惑等各种表情,就知道他们对“偷”有误解。于是,他就及时追问——“这里的偷和平时小偷偷东西是一回事吗?”“如果不是,那文中那些内容可以证明这一点呢?”“这里用偷字对表现人物和主题有何作用?”……老师机敏的洞察力和迅速灵活的变通力,应该与他精心的预设分不开的。有效预设促进了精彩的生成,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结论都朝着正确的方向集结:“偷”字反映了小朋友诚恳待客的热情;“偷”字跳动着小朋友们无私的心灵;“偷”字闪烁着小朋友们天真活泼的天性;“偷”是一种天真质朴、童趣盎然的“偷”……正是有这种预设,才能“禁于未发”,这既在无形中保护了学生思维个性,又把学生引向了理性的思维轨道,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当其可之,教学机智寻求教学时机
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握稍纵即逝的时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其思维,最终提高课堂效率。这里的“时机”就如《学记》所中说的“当其可之谓时 ”,这个“时”既包括教学方面,也有教育方面。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机,就会“勤苦而难成”,费力不讨巧。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地抓住“当其可”的最佳时机,在学生学习欲望最为强烈时段,因势利导地实施教育。一般而言,这个“时机”往往出现在内容的深浅难易的递进之时,或知识面的迁移之际。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不同学生的“可”的不同程度,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抓住学生的不同“时”点,及时采取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
《社戏》最后一段是理解全文的钥匙,这基本上是一种共识。不过,真要让学生根据这句话结合全文来理解文章主题,那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关注学情,把握时机,还要创造时机,引导学生“向青草更深处漫朔”,从而深刻的把握主旨。有位教师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发现学生未到“可”的程度,就及时为学生创造“时机”,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在田野里烤山芋,在小河沟里钓龙虾,在菜花田里捉迷藏……再想想现在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不知不觉间,我发现学生眼神中那种单纯的幸福渐渐走远,脸上写满了怅然若失的遗憾和深深的怀念。老师抓住“当可”之机,引导学生回头再看前文,当双喜真诚地为“我”出谋划策时,当阿发憨厚的说“偷我们的罢”时,当桂生跑前跑后为我舀一瓢水时,当一群小伙伴围着“我”偷豆、煮豆、吃豆时……这些稚气的声音和身影,是未被世俗浸染过的纯真,是生活的自然本性,是乡村人特有的淳朴本真。学生们结合自身经历,再读这些文字时,那颗让“我”感动和怀念的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内心深深扎下了根,接下来的主题理解就顺理成章了。
四、循序渐进,教学机智要求俢而不乱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就必须按照语文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一步一个脚印地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准确到位的理解中,领悟到水到渠成的学习乐趣,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
《学记》关于“不陵节而施”的论述,其实就是“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雏形,它是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系统周密的思维能力。“序”,是指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进”是指教学的速度、进度。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是受这些“序”所制约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文本的逻辑系统,并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好教学的先后顺序和进度,从而保持教学过程的“俢而不乱”。
有教师通过“层次朗读法”完成《社戏》的阅读教学,不仅教学过程有条不紊,而且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执教者设计了初读、精读、赏读等三个逐层深入的环节,而每个环节由体现出不同形式。初读环节,完全是以生为本,关照全体,尊重个性,以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梳理;精度环节,将学生的的精力转移到重点句段上来,如“月夜出航”时的动作和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去体会重点句段在表情达意上的关键作用,点拨学生通过重点句段的流利朗读,去深刻领会课文内容;赏读环节,老师要求学生读最后一节时,先自己示范性朗读,再要求学生联想前文的种种情景,体悟人物的心境,放慢语速,读出那种淡淡的惆怅和无限的怀念之情。课堂教学只有遵循这些“序”,才能顺应认知规律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度,才能达到“修而不乱”课堂教学效果。
当然,教师的教学机智虽然是生成精彩课堂的重要因素,但教师的教学机智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往复,长期坚持,经过艰苦磨砺和用心领悟才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