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牯佬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q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牯佬是民间对邵阳人的称呼,意指邵阳人像牛一样耿直、憨厚、刚烈。我一直认为宝牯佬的“牯”,是牛牯的“牯”,即性烈雄健的公牛。儿时牧牛,常见两条公牛“顶架”红了眼,牛尾紧夹,牛身如弓,气喘如吼,地动山摇,旷日持久,很多时候只能用长竹竿绑上草把点燃伸过去熏,它们才可能休兵罢战。宝牯佬做人做事的“牛脾气”上来了就是这样子。“呷得苦、霸得蛮、耐得烦”,宝牯佬的脾性是最典型的湖南人性格。
  邵阳古称邵州,南宋宋理宗登基前在那儿“遥领”防御使,“上位”后,以自己的年号命名该龙兴之地,即“宝庆”。宝庆府在明清时期是大府,辖武冈州和邵阳、新化、城步、新宁四县,俗称“五邑”,地域与今天的邵阳市区、武冈市、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新宁、新化及城步苗族自治县一致。新化于1977年10月划归涟源(娄底),此前分别于1947年、1949年将邵阳、新化的部分乡镇组建隆回、新邵两县,因此这几县的风土人文相交相融,难分彼此。
  宝庆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越岭逶迤东南,雪峰山耸峙西北,资江由西南向东北流贯全境。山地和丘陵约占区域面积三分之二,基本是“七分山地两分田”。群山环绕,丘陵起伏,盆地星罗棋布,荒凉偏僻,土地瘠薄,民生艰难。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曾流放这一地区,我们今天仍然能从《离骚》、《国殇》、《卜居》、《渔父》等篇章中感受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之泣血感慨。宝庆属于梅山文化区域,据传湘中西部地区有三十六峒梅山(仅隆回境内就有十六峒)。“峒”是宋代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基层行政单位,比现在的村稍大。民间对三峒特征做了生动概括的描述:“上峒梅山挽弩相杈(山地打獵),中峒梅山放牛赶鸭(丘陵耕牧),下峒梅山打鱼摸虾(水乡渔业)。”宋元时期,峒兵(乡兵)吃苦耐劳,能走能打,战斗力强,是朝廷镇压南方农民起义军所依仗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儿时腊月里常见乡间“庆梅山”,巫师持桃木剑手舞足蹈、念念有词,发“峒兵”去捉拿妖魔鬼怪,应该就是源于此。这些无不在述说这片土地的古老、神秘与苍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重山叠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通”,险峻的自然环境与原始野性的生命活力,锤炼出宝庆人神情专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脚踏实地、表里如一、重诺守信、坚韧坚忍的顽强性格。古史志常如此形容宝牯佬:“尚武、好斗、重义、轻死、易于激发。”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崇尚勇武、喜欢打斗、重情重义、把生死看得轻、容易被激怒等,旧时山民争吵,常将“砍头不过风吹帽”、“砍落脑壳不过碗大的疤”挂在嘴上。湘军鼎兴时期,其兵源主要来自宝庆“五邑”,称之为“宝勇”。我老家隆回乡村至今流传形容某人突然暴富,是说“你打开南京了?”称赞谁穿得光鲜漂亮就是打扮得像个“南京客”。这是说湘军在曾国荃率领下攻下南京后,论功行赏加上军纪败坏放任官兵烧杀抢掠,让很多宝牯佬满载而归,发了大财。在乱世中博取“血酬”的宝勇衣锦还乡后,渐渐悟出骤得的富贵只有通过读书、通过文化积累才能保持长久,于是宝牯佬们开始重视子弟教育,兴办学堂,开化民智,此举恰好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储备了大量人才。当年旅日同盟会成员中湘籍最多,这其中又有一半以上是新化的。在日本跳海自杀的近代著名革命家、《猛回头》、《警世钟》作者陈天华即新化人。武昌首义人员大部分是宝牯佬。这时清廷又想起了被罢免赋闲在家的宝牯佬中的大佬、湘军后期著名人物两江总督魏光焘,启用其为湖广总督。让宝牯佬去镇压宝牯佬,这对清廷来说不失为一着妙棋。魏光焘称年老体弱,未赴任。历史总是如此充满戏剧性,宝牯佬以其义勇倔强的秉性,既是清王朝的“回光返照”的捍卫者,又是最终的“掘墓人”。
  湖湘大地直到晚唐,仍被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原视为蛮夷之地,湘中腹地邵州更是蛮荒之所。北宋大儒、理学鼻祖周敦颐(湖南道县人)于宋治平四年(1067)以永州通判来邵摄事,于资水河畔辟池种莲,写下传世名篇《爱莲说》,亦开邵州教化之先河。至清代有车万育作《声律启蒙》,为家喻户晓之蒙学读物;晚清、近现代更是英才辈出,涌现出魏源、魏光焘、刘坤一、蔡锷、谭人凤、匡互生、张家钰、周学霆、曾炳熙、邹汉勋、袁国平、蒋廷黻、廖耀湘、贺绿汀、李寿轩、袁也烈、陈早春等彪炳青史的杰出人物,书写“无湘不成军”、“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的铁血辉煌。
  “大将筹边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宝牯佬多有“根深蒂固”的政、军情结,亲友相聚多津津乐道于政界、军界有多少湖南人之类的话题。谁家如果有位当大官的亲戚总要拐弯抹角地提一提,眉头扬起,腰杆都会粗三分,皆缘由湖南曾经风起云涌。晚清全国十八省,十省督、抚是湖南人,太平天国运动后“两江总督非湘人不可”,前有湘籍“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曾国荃等,后有宝庆人刘坤一、魏光焘先后担任两江总督,恢复生产,繁荣经济,兴办教育,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扑下身子做了一些实事好事。新中国成立,湖南政、军两界更是大员如云,气势如虹。
  宝牯佬骨子里以做大事、当大官、出大名、说亮话为荣。学而优则仕,从政从军,立功与立言,首选功名,退而求其次才舞文弄墨,著书立学。“记不清,问汉勋;记不全,问魏源”。魏源(今隆回金潭人)著《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之宏论振聋发聩,名垂青史;邹汉勋(今隆回罗洪人)校刊《船山遗书》,编纂《宝庆府志》(被学界誉为天下名志),著有《五均论》、《六国春秋》、《广韵表》等,创造性提出至今沿用的绘制地图基本原则,乃中国近代舆地学奠基人。其孙邹代钧于1896年在武昌创办中国第一个地理学会——舆地学会,创立中国第一家地图出版社——亚新地学社,主持编撰出版《大清全典图》,主编《中外舆地全图》,曾担任京师大学堂地理总教习(地理系主任)。蒋廷黻以一部《中国近代史》奠定其学术界举足轻重的地位,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为了从南开大学挖走名教授蒋廷黻,竟然在蒋家客厅“赖”了一个晚上,称蒋不答应去清华,他就不走。当然,蒋、罗关系密切,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期间两人同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一起义务担任中国使团秘书。
  宝牯佬中会做生意的惟唯有邵东人。沈从文先生在回忆录中说,湘西当时很多店铺是宝庆人开的。先生提及的宝庆人即邵东人。邵东人做生意从小处着手,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别人不经意的行当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只要微薄利润,就像牛一样手胼足胝、实打实地去做,不好高骛远,不好大喜功,不打肿脸来充胖子,一切从零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每个脚印里都蓄满汗水!邵东约一百三十万人口,就有八十多万在外做生意,其足迹遍布全中国、全世界,尤其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更是风生水起,落地花开。
  宝牯佬性情横蛮、暴烈、忠义、有血性,另一面就是呆板、一根筋、钻牛角尖,头撞南墙也不回,见到棺材也不落泪。敢打敢闯,流淌在血液里九条牛都拉不动的蛮和犟,有时候是性格的悲剧。冥冥之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滚滚资江东逝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今天的宝牯佬还是像牛一样默默地开拓耕耘,当然脚步更加理性、睿智、从容,但骨子里那份热血贲张,只要认准了的事就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倔强与韧劲从未曾改变。
其他文献
苏州四中  今天的苏州市第四中学,前身即是老牌教会学校桃坞中学,也就是钱锺书的中学母校。1923年,十三岁的钱锺书从无锡东林小学毕业,考入桃坞中学。桃坞是一所老牌教会学校,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于1902年创建。学校办学显著特点是:“对英语非常重视,而数理课程则相当落后”,“很重视体育”。在桃坞,师生皆用英文会话交流。外语由外籍教师任课,其他课也多用英语讲课,教材多为英文版本。对初次进校的人来说,就好
一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知识界曾掀起过一股“爱罗先珂”译介热潮。鲁迅、周作人、胡愈之、夏丏尊、汪馥泉、巴金等译界名流,纷纷在《新青年》、《晨报》副刊、《小说月报》、《民国日报》、《东方杂志》等刊物翻译登载其作品。  爱罗先珂(1890—1952)是俄罗斯的一位盲诗人,四岁时患麻疹而双目失明。爱罗先珂在世界文坛上为大众所知,一则因其身体与独异的文学风格,一则因其政治遭遇与世界语者的身份。爱罗先珂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最早出自房玄龄等撰《晋书》中的“孟嘉传”。丝,指的是弦索乐器;竹,指的是笛子;肉,则是美妙的歌喉。通俗地说,这句话是指在戏曲舞台上,弹的不如吹的,吹的不如唱的——音乐的本然状态是最难能可贵的。  中国的戏剧剧种,大多以弦索类、弹拨类、打击类乐器作伴奏,唯独昆曲演唱时以箫管为主伴奏。箫管之音舒缓、幽雅、清远,以韵胜,以格胜。所以“丝不如竹”。但箫管毕竟是人工制造的乐器,不管演
远藤周作的《深河》成书于他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与疾病痛苦纠缠,生命到达油尽灯枯之时,仍然执笔与死神搏斗,留下这一部“总决算之作”。尽管他自己对《深河》并不满意,认为其“不像《沉默》让人沉醉,也不如《武士》那么浑厚”,但是这部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包含了他这一生对宗教信仰的思考,读者依旧能从中挖掘出许多精神宝藏。  从乡下来到东京上大学的美津子,因着这种源自出身的自卑感,通过挥霍金钱来融入当时的同学圈子。但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许多海外华人纷纷归国;与此同时,对中国留学生的录取则大幅收紧,许多国家高校的国际学生招生数缩减,这无疑造成了种种疑惑。这个世界将向何处去?高等教育将伊于胡底?在此情势下,有人认为国际格局重新洗牌,世界已开始或即将开始“逆全球化”,世界高等教育格局及其国际化进程亦将发生大逆转。  正如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中所言,疫病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参
一  中国现代民俗学萌芽于“五四”时期北大歌谣征集活动,但真正壮大并开花结果,却是在1927—1933年的广州中山大学,也有学者称这一时期为解放前民俗学发展的全盛时期。广州中山大学在二三十年代成为现代民俗学研究的第二重镇,聚集了顾颉刚、容肇祖、钟敬文等一批学者,创办了专门的研究学会——“民俗学会”,并出版有《民俗》周刊、“民俗学会”丛书等刊物、著作,为民俗学发展培养了许多年轻的人才。“民俗学”的学
钱锺书晚年致苏正隆函有云:“台湾为弟旧游之地,尝寓草山一月……”这是其本人唯一一次谈到自己1948年的台湾之行。学者林耀椿循此线索,查访资料,撰写了《钱锺书在台湾》一文。原来,钱锺书是跟随国民政府教育部文化宣慰团一同赴台的,其间还做过一次学术演讲。相关活动,当年《自立晚报》上有连续报道,演讲记录稿也全文刊登。在此,我想追问的是:钱锺书为什么会有这次台湾之行?除了参与公务,他私下还有哪些交往?他对台
陈衍是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汪辟疆撰《光宣诗坛点将录》把他列为“一同参赞诗坛军务头领”,位属“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词曰“取威定霸,桐江之亚。《近代诗钞》,《石遗诗话》”。  陈衍的著作,自然以《石遗室诗文集》、《石遗室诗话》、《近代诗钞》、《元诗纪事》、《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宋诗精华录》为重,但翻阅其嫡孙陈步编选的《陈石遗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我在这部厚厚的三卷本里,看到不起
王阳明的思想无所不包,他对科学技艺等学问也有所思考,并呈现两种不同的态度。一、道优先论下的科技为末的思想  古人喜欢从整体思考问题,所有事物在整体中的位置就比较清晰。那么类似科技的存在处于什么位置呢?  在“拔本塞源”论中,阳明对知识技能有一个定位,他说: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
一  “用血从荆棘上换取玫瑰,有灵犀自花唇上听得花叫。”这是诗人赵国泰对“玫瑰诗人”彭邦桢的评介。  彭邦桢祖籍湖北黄陂,1919年生于汉口,黄埔十六期毕业。他,青年投笔从戎,中年负笈去台,以“彭老大”蜚声诗坛;壮年中西合璧,与美国“黑珍珠”共掌世界诗坛“帅印”,并以一首《月之故乡》诗歌风行世界!他与中国远征军的渊源,先得从中国抗战的生命线——滇缅公路说起。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相继占领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