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有必要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对大学生行为问题以及心理根源进行了探讨,接着论述了心理学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最后对如何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辅导员工作中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心理学 辅导员工作
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社会的高速发展的各种挑战。同时,大学生作为一个待殊群体,正面临从青少年期向成人期转化的重要阶段,虽然生理上逐渐成熟,但由于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与冲突。所以,自觉正确地把心理学原理运用到辅导员工作中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当前大学生的行为问题及其心理根源
从整体上看,现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面貌是积极健康的。他们崇尚个性,注重个人价值,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创新意识。他们比以往的大学生更渴望包容、理解,希望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大学生群体当中种种问题的出现。现今,大学生的信仰缺失,情感失控,心理脆弱,而由此发生的应激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总的来说,大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焦虑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而兼有恐怕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它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与愧疚感的增加等。而过度的或过于持久的焦虑会损伤他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如忧虑症、神经衰弱等,从而严重地影响大学新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2. 冷漠
冷漠是个体遇到挫折后的一种防御手段。它包括缺乏积极的认识动机、活动意向减退、情感淡漠、情绪低落、意志衰退、思维停滞。在生活中,当一个人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漠不关心的心态,以保护自己。具有这种性格的人,缺乏进取精神,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终日随波逐流,无所事事。
3. 狭隘
狭隘表现为受到委屈或遭到贬抑后,思想上产生“意结”,常常为一些小的意见和得失而烦恼,耿耿于怀,不能自拔,遇事好猜疑,万事计较,一天到晚疑神疑鬼,闷闷不乐,苦恼不满。如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伤害了自尊心,生活上单调乏味,缺乏必要的人际关系,易产生狭隘心理。
4. 狂妄自大
狂妄自大是对自己的品质和才能给予过高的估价而产生的一种虚狂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自以为是、任性逞能、目中无人、事事以我为中心,好发表自己的见解,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等。比如,家庭溺爱、娇惯,导致习惯支配别人、命令别人;个人天分较高、学习成绩突出、有较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的学生,形成固执己见,不听别人劝,往往阻碍着他们接受新的教育。
5. 自卑
自卑表现为完全丧失信心、胆子小、信心不足。病态的表现为:怕见生人,一见生人就会全身紧张,手足无措,惟恐别人笑话自己,自我感觉一切不如人,对前途完全失去信心,人际关系冷漠。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仅可以解释为思想道德修养的缺失,更可以解释为心理问题,并可以从其心理层面上找到根源。从根源上看,大学生的行为问题大多有其心理渊源,他们的问题行为大多来源于中学乃至幼年时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不当的家庭教育;青春期的特定心理特征加上教育的缺失;成长过程中的环境挫折加上儿童青年心理不成熟与他们的不能理解;学习压力的沉重与竞争的激烈等等都会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性格上的缺陷,这些心理缺陷会进而由一定的“问题行为”表现出来,如厌学、暴力、孤立不合群、承受挫折能力差、缺乏生活目标、追求享受、个人主义等等。若仅仅将这些问题解释为思想道德修养的缺失,只运用灌输式的方式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可能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而心理学的知识也许会给辅导员们以新的视野去看待学生们的“问题行为”,心理学的技术方法也可能会给辅导员带来新的工作途径。
二、心理学对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
辅导员既是“管理者”,又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所以,高校辅导员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仍然是必要的。心理学的知识至少可以帮助辅导员们做到以下几点:
1. 理解大学生,正视大学生们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寻找更合理的办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大学时期本来就是由青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重要时期,是心理生活的多事之秋。大学生们生理上已经成熟,而心理上尚不成熟。他们情感强烈、丰富而不稳定,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片面性,加之自我意识迅速增强,这些因素使得大学生们在处理一些重大人生课题,如学习与爱情、自我与他人、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表现出盲目性和冲动性。从而造成大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偏差。加之一些学生由于在成长过程中遭受挫折,在心理性格上存在缺陷,也容易出现问题。
了解了学生这些心理状况,辅导员在与他们交往时,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爱。虽然辅导员的角色不可能让辅导员像心理咨询师那样,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批评、不反对。但是在心理学知识的帮助下,辅导员可以做到正视许多在普通人看来不可理解的不良行为,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渡过青春期的多事之秋,帮助他们树立目标,更健康地成长。
2. 帮助辅导员们自身成长,成为学生们的好朋友,好师长。
只有自身健康教师才能引导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学生们需要成长,教师同样需要成长。在遇到成长的烦恼之时,心理学会给予我们很好的指导与帮助。辅导员工作重要而繁琐,这给许多辅导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作为一个辅导员,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众多,他们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头脑、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运筹帷幄的管理能力等等。对于一个普通教师来讲,这些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而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辅导员们了解自我、掌握自身的心理发展规律、完善自我意识、塑造自身、化解压力、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师长。
三、如何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辅导员工作中去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辅导员的工作将会大有裨益。总的来说,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辅导员工作中去,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涯规划与新生适应和毕业生就业
实践表明适宜的生涯规则可以减少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不负责和不够理想的行为,同时使自己拥有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并不断体验到成功感。一个人越早对自己的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则,生活的目标就越明确,学习工作效率越高,成功的机率也越大。
2. 激励理论与班级管理
激励是指从心理上激发和鼓励人的行为动机的过程。这种激发和鼓励主要是通过各种客观外在因素的刺激来完成的。其目的是引发和增强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使人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对学生的激励,就是教师或学生自己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完成包括学业在内的各种目标。
3. 团体辅导与学生宿舍管理
学生宿舍管理主要是两大方面:人际关系与清洁卫生,而后者可以从属于前者。据了解,除了极少数人的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外,大多数人不搞寝室公共卫生,主要是由于寝室人际关系不良。任何一个组织或群体里总会有一两个人由于种种原因而被排斥,成为孤雁。因此,这只孤雁“不在沉没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但无论是沉默还是爆发,对己对人的杀伤力都是巨大的。
4. 心理咨询技巧与学生负面情绪处理
大学四年,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这段心理历程是非常难忘的。辅导员此时的工作技巧就显得相当重要。当学生因挨批评受处分而痛苦,因失恋而忧伤,因不断努力成绩仍不理想而无助,因亲子关系不良而沮丧,因与好朋友分手而难过来找我时,我主要应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个别辅导技巧。从学生的内心参考体系出发,设身处地体验学生内心世界;用准确的言语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对引起感受的事件作进一步思考。无条件积极关注,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生;不断地寻找学生身上的长处,重塑学生的自信;与此同时,直接明确地找出学生的问题,给予治疗,帮助其正视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纯姣,秦浦泉.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2]李道芝.怎样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易红英.关于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方法的几点认识和体会.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4]罗慧英.试论辅导员工作规范化.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5]汪秉权,李小松.从个性心理特点入手解析高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6]李海燕.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反思.中国地质教育,2005年第3期.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心理学 辅导员工作
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社会的高速发展的各种挑战。同时,大学生作为一个待殊群体,正面临从青少年期向成人期转化的重要阶段,虽然生理上逐渐成熟,但由于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与冲突。所以,自觉正确地把心理学原理运用到辅导员工作中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当前大学生的行为问题及其心理根源
从整体上看,现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面貌是积极健康的。他们崇尚个性,注重个人价值,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创新意识。他们比以往的大学生更渴望包容、理解,希望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大学生群体当中种种问题的出现。现今,大学生的信仰缺失,情感失控,心理脆弱,而由此发生的应激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总的来说,大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焦虑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而兼有恐怕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它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与愧疚感的增加等。而过度的或过于持久的焦虑会损伤他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如忧虑症、神经衰弱等,从而严重地影响大学新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2. 冷漠
冷漠是个体遇到挫折后的一种防御手段。它包括缺乏积极的认识动机、活动意向减退、情感淡漠、情绪低落、意志衰退、思维停滞。在生活中,当一个人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漠不关心的心态,以保护自己。具有这种性格的人,缺乏进取精神,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终日随波逐流,无所事事。
3. 狭隘
狭隘表现为受到委屈或遭到贬抑后,思想上产生“意结”,常常为一些小的意见和得失而烦恼,耿耿于怀,不能自拔,遇事好猜疑,万事计较,一天到晚疑神疑鬼,闷闷不乐,苦恼不满。如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伤害了自尊心,生活上单调乏味,缺乏必要的人际关系,易产生狭隘心理。
4. 狂妄自大
狂妄自大是对自己的品质和才能给予过高的估价而产生的一种虚狂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自以为是、任性逞能、目中无人、事事以我为中心,好发表自己的见解,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等。比如,家庭溺爱、娇惯,导致习惯支配别人、命令别人;个人天分较高、学习成绩突出、有较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的学生,形成固执己见,不听别人劝,往往阻碍着他们接受新的教育。
5. 自卑
自卑表现为完全丧失信心、胆子小、信心不足。病态的表现为:怕见生人,一见生人就会全身紧张,手足无措,惟恐别人笑话自己,自我感觉一切不如人,对前途完全失去信心,人际关系冷漠。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仅可以解释为思想道德修养的缺失,更可以解释为心理问题,并可以从其心理层面上找到根源。从根源上看,大学生的行为问题大多有其心理渊源,他们的问题行为大多来源于中学乃至幼年时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不当的家庭教育;青春期的特定心理特征加上教育的缺失;成长过程中的环境挫折加上儿童青年心理不成熟与他们的不能理解;学习压力的沉重与竞争的激烈等等都会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性格上的缺陷,这些心理缺陷会进而由一定的“问题行为”表现出来,如厌学、暴力、孤立不合群、承受挫折能力差、缺乏生活目标、追求享受、个人主义等等。若仅仅将这些问题解释为思想道德修养的缺失,只运用灌输式的方式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可能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而心理学的知识也许会给辅导员们以新的视野去看待学生们的“问题行为”,心理学的技术方法也可能会给辅导员带来新的工作途径。
二、心理学对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
辅导员既是“管理者”,又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所以,高校辅导员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仍然是必要的。心理学的知识至少可以帮助辅导员们做到以下几点:
1. 理解大学生,正视大学生们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寻找更合理的办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大学时期本来就是由青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重要时期,是心理生活的多事之秋。大学生们生理上已经成熟,而心理上尚不成熟。他们情感强烈、丰富而不稳定,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片面性,加之自我意识迅速增强,这些因素使得大学生们在处理一些重大人生课题,如学习与爱情、自我与他人、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表现出盲目性和冲动性。从而造成大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偏差。加之一些学生由于在成长过程中遭受挫折,在心理性格上存在缺陷,也容易出现问题。
了解了学生这些心理状况,辅导员在与他们交往时,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爱。虽然辅导员的角色不可能让辅导员像心理咨询师那样,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批评、不反对。但是在心理学知识的帮助下,辅导员可以做到正视许多在普通人看来不可理解的不良行为,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渡过青春期的多事之秋,帮助他们树立目标,更健康地成长。
2. 帮助辅导员们自身成长,成为学生们的好朋友,好师长。
只有自身健康教师才能引导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学生们需要成长,教师同样需要成长。在遇到成长的烦恼之时,心理学会给予我们很好的指导与帮助。辅导员工作重要而繁琐,这给许多辅导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作为一个辅导员,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众多,他们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头脑、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运筹帷幄的管理能力等等。对于一个普通教师来讲,这些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而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辅导员们了解自我、掌握自身的心理发展规律、完善自我意识、塑造自身、化解压力、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师长。
三、如何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辅导员工作中去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辅导员的工作将会大有裨益。总的来说,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辅导员工作中去,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涯规划与新生适应和毕业生就业
实践表明适宜的生涯规则可以减少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不负责和不够理想的行为,同时使自己拥有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并不断体验到成功感。一个人越早对自己的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则,生活的目标就越明确,学习工作效率越高,成功的机率也越大。
2. 激励理论与班级管理
激励是指从心理上激发和鼓励人的行为动机的过程。这种激发和鼓励主要是通过各种客观外在因素的刺激来完成的。其目的是引发和增强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使人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对学生的激励,就是教师或学生自己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完成包括学业在内的各种目标。
3. 团体辅导与学生宿舍管理
学生宿舍管理主要是两大方面:人际关系与清洁卫生,而后者可以从属于前者。据了解,除了极少数人的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外,大多数人不搞寝室公共卫生,主要是由于寝室人际关系不良。任何一个组织或群体里总会有一两个人由于种种原因而被排斥,成为孤雁。因此,这只孤雁“不在沉没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但无论是沉默还是爆发,对己对人的杀伤力都是巨大的。
4. 心理咨询技巧与学生负面情绪处理
大学四年,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这段心理历程是非常难忘的。辅导员此时的工作技巧就显得相当重要。当学生因挨批评受处分而痛苦,因失恋而忧伤,因不断努力成绩仍不理想而无助,因亲子关系不良而沮丧,因与好朋友分手而难过来找我时,我主要应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个别辅导技巧。从学生的内心参考体系出发,设身处地体验学生内心世界;用准确的言语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对引起感受的事件作进一步思考。无条件积极关注,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生;不断地寻找学生身上的长处,重塑学生的自信;与此同时,直接明确地找出学生的问题,给予治疗,帮助其正视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纯姣,秦浦泉.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2]李道芝.怎样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易红英.关于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方法的几点认识和体会.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4]罗慧英.试论辅导员工作规范化.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5]汪秉权,李小松.从个性心理特点入手解析高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6]李海燕.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反思.中国地质教育,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