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磁场的基本物理量与电磁感应是《电工学》章节教学中的难点,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笔者就个人的教学实践摸索,谈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磁场 物理量 电磁感应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70-02
在技工学校《电工学》课程第二章磁场与电磁感应的教学中,对于磁场的四个基本物理量及电磁感应的教学难度较大。因为在这些内容中,涉及概念性的东西多,定律多,需动手根据不同定则判断的多,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为了能较好讲解这些内容,尽管精心备了课,但一旦讲授,往往就会陷入那枯燥无味的叙述泥潭中去。学生似听非听,似懂非懂,课堂很难驾驭。考试时,只要涉及磁通、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导磁率这四基本物理量,答案不是张冠李戴就是东拉西扯,根据定律定则进行电磁感应的相关判断,也往往是相互混淆,摸不清头脑。在实际教学实践的摸索中,我通过以下的做法,较好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一、磁場的基本物理量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涉及十分抽象的概念,在实际教学中,我利用形象的比喻,来增进学生的理解,为此设计的简要教学提纲如下:
(一)定量描述磁场的四个基本物理量
1.定性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磁力线进行。
2.定量描述磁场,进行分析、计算用四个基本物理量。
(1)磁通(φ)
(2)磁感应强度(B)
(3)磁场强度(H)
(4)磁导系率(μ)
(二)四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磁通(φ)
1.磁通的物理意义:
从总体上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意义是: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某一截面所穿过的磁力线数。
2.形象比喻:
当要衡量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时,该家庭的总收入可与磁通相比喻。家庭的经济总收入包括家庭成员的工资、奖金、补帖和额外收入等。它从总体上描述这一家庭的富裕程度。
(三)四个基本物理量之二——磁感应强度(B)
1.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
垂直穿过单位面积的磁力线条数。磁通从宏观方面描述分析磁场,而磁感应强度从微观着手,精确分析、计算磁场。从这个意义来说,磁感应强度又称磁通密度。
2.形象比喻:
磁感应强度可比喻为某一家庭的人均收入。它能更精确地描述该家庭的富裕程度。
(四)四个基本物理量之三——磁场强度(H)
1.磁场强度概念的提出:
磁场与电场有许多相似之处。从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来看,电场强度E= F/Q,其中F为点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电场力,Q为点电荷的电荷量。磁感应强度B=F/IL,F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电磁力,I为导体中通过的电流,L为磁场中导体的有效长度。I与L的乘积IL也称为“电流元”。
为什么不把磁感应强度定义为磁场强度呢?其原因是磁场与电场虽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差异表现在,磁场的强弱受磁场中介质影响很大,特别是铁磁性介质,在原磁场作用下,产生与原磁场方向一致的附加磁场,可使原磁场增强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而电场则不存在这种因介质作用而引起的增值现象。为了计算方便,消除介质对磁场计算的影响,便引出一个只与线圈几何形状及所通过的电流大小有关,而与磁场中介质无关的物理量,这便是磁场强度。它并不能全面、正确地撕碎磁场中某点的大小和方向,而只是把电与磁沟通起来的一个辅助物理量。
2.形象比喻:
磁场强度可比喻为某一家庭除去额外收入(如存款利息、证券买卖、理财产品等非正常工作范围内的收入)的那部分正常劳动工作范围内所得的人均收入。这个参量,在收入来源方面说明该家庭的富裕程度。
(五)四个基本物理量之四——磁导率(μ)
1.磁导率的物理意义:
磁导率用来表达物质的导磁能力。根据导磁能力的大小不同,物质大致可分为铁磁物质和非铁磁物质两大类。铁磁物质的导磁能力对磁场影响很大。这类物质置于磁场中,类似于会产生附加磁场,可使原磁场增值很大;而非铁磁材料对磁场几乎没有增值的影响。这种磁介质对磁场的影响程度就用磁导率(μ)来表示。
2.形象比喻:
磁导率可比喻为家庭成员挣取额外收入的能力。我们都知道除了正常工作所得外,额外收入多了,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效果十分的明显,更加富裕。
二、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这一节是本章的难点,同时也是学习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的理论准备和基础知识。本节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演示实验,获得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由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电磁感应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这节课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知识内容,重点在于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
为了便于学生进入课堂环境,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教师必须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先做一遍乃至数遍,做到心中有数,演示有序,操作熟练,以眼神示意配合好手上动作,让学生抓住观察时刻与观察对象,为口述和板书教材内容准备好“素材”。利用这些“素材”,讲课中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经过分析、判断、归纳、概括后,得出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阻碍原磁通的变化。到此绝不能认为大功告成,而应立即了抓住这个机会,再重复做数次上面做过的演示,使学生巩固这个结论,形成一个概念,产生一个确真如此的科学真实性的认识上的飞跃,收到一个永驻不逝的记忆效果。 作为定性分析电磁感应现象的楞次定律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讲好讲透这节课的关键。学生在学习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楞次定律误解为“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与原磁通方向相反”。这里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使学生弄清楚“阻碍”和“变化”这四个字的实质意义,要带领学生充分体味“动磁生电”的内涵,重点强调恒定磁场不会产生电磁感应的现象,为后续内容变压器的讲解及课后习题处理开通道路。对于利用楞次定律进行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给学生们总结出一个十分简捷的概括“增反减同”。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利用这个结论,我们不妨用能量守恒定律让同学们去思考一下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如果不是“增反”与“减同”,而是“增同”与“减反”,那么在同方向上磁通一直增加,能量就会“溢出”,无中生有,这些能量从何而来呢?反之,在反方向上磁通一直减小,能量就会“萎缩”,就会“不翼而飞”,这些能量又向何而去呢?这样一来就充分证明了“增反减同”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利用这个简单实用的结论,使学生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变得十分的迅速和准确。另外,对于感应电动势方向的判断,学生们也很容易搞糊涂。常常把线圈或导体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看成是负载中电流的方向,以此去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标出的电源极性一定是个错误的结果。所以在讲解时一定要重复强调,线圈或导体一旦产生了电磁感应现象,那么这个线圈或导体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电源,是向外送电的,在电源内部,电流方向是由负极到正极。让学生牢固掌握住这一点,对于后面学习对自感电动势方向的判断就没有多大的难度。
至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用来定量计算电磁感应现象所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的。在课堂教学中有两点必须注意给学生充分讲解清楚。一是在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公式e=ΔΦ/Δt中,Δt是一段时间间隔,而不是一瞬时时刻,故所求电动势e的值是Δt时间间隔内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二是磁通变化量和磁通变化率绝对不能混淆。磁通变化率与磁通的变化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可以用运动学中的速度与位移去进行类比,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有清晰的认識,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展图,电工学[M],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陈惠群,电工基础[M],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田卫东(1970—),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市技师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电工电子专业理论课教学。
【关键词】磁场 物理量 电磁感应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70-02
在技工学校《电工学》课程第二章磁场与电磁感应的教学中,对于磁场的四个基本物理量及电磁感应的教学难度较大。因为在这些内容中,涉及概念性的东西多,定律多,需动手根据不同定则判断的多,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为了能较好讲解这些内容,尽管精心备了课,但一旦讲授,往往就会陷入那枯燥无味的叙述泥潭中去。学生似听非听,似懂非懂,课堂很难驾驭。考试时,只要涉及磁通、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导磁率这四基本物理量,答案不是张冠李戴就是东拉西扯,根据定律定则进行电磁感应的相关判断,也往往是相互混淆,摸不清头脑。在实际教学实践的摸索中,我通过以下的做法,较好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一、磁場的基本物理量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涉及十分抽象的概念,在实际教学中,我利用形象的比喻,来增进学生的理解,为此设计的简要教学提纲如下:
(一)定量描述磁场的四个基本物理量
1.定性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磁力线进行。
2.定量描述磁场,进行分析、计算用四个基本物理量。
(1)磁通(φ)
(2)磁感应强度(B)
(3)磁场强度(H)
(4)磁导系率(μ)
(二)四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磁通(φ)
1.磁通的物理意义:
从总体上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意义是: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某一截面所穿过的磁力线数。
2.形象比喻:
当要衡量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时,该家庭的总收入可与磁通相比喻。家庭的经济总收入包括家庭成员的工资、奖金、补帖和额外收入等。它从总体上描述这一家庭的富裕程度。
(三)四个基本物理量之二——磁感应强度(B)
1.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
垂直穿过单位面积的磁力线条数。磁通从宏观方面描述分析磁场,而磁感应强度从微观着手,精确分析、计算磁场。从这个意义来说,磁感应强度又称磁通密度。
2.形象比喻:
磁感应强度可比喻为某一家庭的人均收入。它能更精确地描述该家庭的富裕程度。
(四)四个基本物理量之三——磁场强度(H)
1.磁场强度概念的提出:
磁场与电场有许多相似之处。从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来看,电场强度E= F/Q,其中F为点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电场力,Q为点电荷的电荷量。磁感应强度B=F/IL,F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电磁力,I为导体中通过的电流,L为磁场中导体的有效长度。I与L的乘积IL也称为“电流元”。
为什么不把磁感应强度定义为磁场强度呢?其原因是磁场与电场虽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差异表现在,磁场的强弱受磁场中介质影响很大,特别是铁磁性介质,在原磁场作用下,产生与原磁场方向一致的附加磁场,可使原磁场增强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而电场则不存在这种因介质作用而引起的增值现象。为了计算方便,消除介质对磁场计算的影响,便引出一个只与线圈几何形状及所通过的电流大小有关,而与磁场中介质无关的物理量,这便是磁场强度。它并不能全面、正确地撕碎磁场中某点的大小和方向,而只是把电与磁沟通起来的一个辅助物理量。
2.形象比喻:
磁场强度可比喻为某一家庭除去额外收入(如存款利息、证券买卖、理财产品等非正常工作范围内的收入)的那部分正常劳动工作范围内所得的人均收入。这个参量,在收入来源方面说明该家庭的富裕程度。
(五)四个基本物理量之四——磁导率(μ)
1.磁导率的物理意义:
磁导率用来表达物质的导磁能力。根据导磁能力的大小不同,物质大致可分为铁磁物质和非铁磁物质两大类。铁磁物质的导磁能力对磁场影响很大。这类物质置于磁场中,类似于会产生附加磁场,可使原磁场增值很大;而非铁磁材料对磁场几乎没有增值的影响。这种磁介质对磁场的影响程度就用磁导率(μ)来表示。
2.形象比喻:
磁导率可比喻为家庭成员挣取额外收入的能力。我们都知道除了正常工作所得外,额外收入多了,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效果十分的明显,更加富裕。
二、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这一节是本章的难点,同时也是学习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的理论准备和基础知识。本节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演示实验,获得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由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电磁感应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这节课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知识内容,重点在于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
为了便于学生进入课堂环境,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教师必须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先做一遍乃至数遍,做到心中有数,演示有序,操作熟练,以眼神示意配合好手上动作,让学生抓住观察时刻与观察对象,为口述和板书教材内容准备好“素材”。利用这些“素材”,讲课中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经过分析、判断、归纳、概括后,得出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阻碍原磁通的变化。到此绝不能认为大功告成,而应立即了抓住这个机会,再重复做数次上面做过的演示,使学生巩固这个结论,形成一个概念,产生一个确真如此的科学真实性的认识上的飞跃,收到一个永驻不逝的记忆效果。 作为定性分析电磁感应现象的楞次定律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讲好讲透这节课的关键。学生在学习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楞次定律误解为“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与原磁通方向相反”。这里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使学生弄清楚“阻碍”和“变化”这四个字的实质意义,要带领学生充分体味“动磁生电”的内涵,重点强调恒定磁场不会产生电磁感应的现象,为后续内容变压器的讲解及课后习题处理开通道路。对于利用楞次定律进行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给学生们总结出一个十分简捷的概括“增反减同”。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利用这个结论,我们不妨用能量守恒定律让同学们去思考一下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如果不是“增反”与“减同”,而是“增同”与“减反”,那么在同方向上磁通一直增加,能量就会“溢出”,无中生有,这些能量从何而来呢?反之,在反方向上磁通一直减小,能量就会“萎缩”,就会“不翼而飞”,这些能量又向何而去呢?这样一来就充分证明了“增反减同”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利用这个简单实用的结论,使学生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变得十分的迅速和准确。另外,对于感应电动势方向的判断,学生们也很容易搞糊涂。常常把线圈或导体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看成是负载中电流的方向,以此去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标出的电源极性一定是个错误的结果。所以在讲解时一定要重复强调,线圈或导体一旦产生了电磁感应现象,那么这个线圈或导体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电源,是向外送电的,在电源内部,电流方向是由负极到正极。让学生牢固掌握住这一点,对于后面学习对自感电动势方向的判断就没有多大的难度。
至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用来定量计算电磁感应现象所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的。在课堂教学中有两点必须注意给学生充分讲解清楚。一是在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公式e=ΔΦ/Δt中,Δt是一段时间间隔,而不是一瞬时时刻,故所求电动势e的值是Δt时间间隔内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二是磁通变化量和磁通变化率绝对不能混淆。磁通变化率与磁通的变化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可以用运动学中的速度与位移去进行类比,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有清晰的认識,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展图,电工学[M],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陈惠群,电工基础[M],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田卫东(1970—),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市技师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电工电子专业理论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