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茅盾的文章《天窗》。请看(大屏幕显示):
《天窗》是茅盾先生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撰写的抒情散文。这里有对天窗的介绍与赞美,有乡下孩子的生活与快乐,有想象的放飞与神奇。
文章者[额习了吧。我们共同回厕一下(出示大屏幕,生齐读):
师:读得很正确,这些生字词要默记。第一行是生字词。第二、三行的词语今后可能会用到,用上这些词,表达就不同了,会更生动,更有文采。
师:课文都读了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请9个同学读,每个人读一段,其他同学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读课文。老师正音:似的。)
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课文主要讲了孩子们透过天窗想象到很多事物,得到了快乐。
生:课文写了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生:课文写了大人们发明天窗,孩子们从天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不错,课文读得正确通顺,对天窗也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深入学习课文,相信你们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会和作者一样感受到天窗的神奇。今天主要有两个活动(大屏幕出示):
师:先进行第一个活动。我们怎样品读呢?就是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语段讲的是什么意思,要表达什么,并且把你品出来的味儿,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谁来读课文的前三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生读1~3自然段,用书上原句回答。)
师:你答得很多,也都沾着边,但是不够确切。想一想,这扇窗户跟其他的窗户有什么不同?
生:它开在房顶上,非常小。
生:其他窗户是木头做的,它是玻璃的;其他窗户可以打开,天窗打不开。
师:请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天窗。
生:扇、孔、个、排、块。
师:有没有更确切的?请看这两句:“于是乡下人在屋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生:应填“方”。
师:四人小组讨论,“方”与你们填的其他量词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讨论得很好,从“方”字中我们感受到了天窗的形状、天窗的小,体会到了作者对天窗的珍爱。我们通过这个“方”字认识到了天窗的与众不同。把这一特点概括地写在书上。
师:这是一篇非常美的散文,刚才你们只是读正确、读流利了,下一步应该读出什么?
生:感情。
师:好,就在4~7自然段中选择你觉得写得特别美的地方,带上自己的感情读一读,开始。
(生自由读,师巡视,了解学生各喜欢读哪些部分。)
师:咱们先来读读第四自然段吧,这一段的感情非常丰富,联系你们的生活实际,边读边品,看语句里包含哪些感情。
生:高兴快乐的心情,因为能在雨地里尽情地玩耍。
生:失落郁闷的心情,大人不允许他们在外面玩,把他们叫回屋里。
生:苦闷无奈的心情,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感到黑暗孤独。
师:你们体会得都对,请把这些体会表达出来。男女生对读,女生读高兴的部分,男生读失落的部分,最后一句话齐读。注意男女不要读错了。想一想,应该用什么语调和速度读出句子中蕴涵的感情。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们读得真好!女生那明亮、甜美、欢快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乡下孩子的快乐;男生那低沉、缓慢、悲伤的声音让我听出他们的失落与无奈。请你们再读一遍。大家好好欣赏,品一品你们能从男女对读中收获什么。
生:我感受到他们的情感由高兴到失落的变化。
生:我感受到他们很可怜,很需要安慰。
生:我的感觉跟他们不一样,我觉得我们读得很美,很像男女合唱。
师:真好!这就是享受语文!你们把自己带进了情境中,经历了情感的体验,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很广阔、很精彩,屋里的世界却很孤独、很黑暗。
师:“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时候”指什么时候?
生:对外面雨天渴望的时候。
生:从高兴到失落的时候。
生:是面对大人呵斥又无法抗拒的时候。
师:那小小的天窗是怎样慰藉了信们的?
生: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外面。
师:仅仅是看?我们再读,边渎边画,看哪是作者看到的,哪是作者想到的,把你们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朗读。)
师:“卜落卜落”是个象声词,表示声音的大还是小呢?为什么?
生:声音大,是电闪雷鸣的暴风雨。
师:很遗憾,老师查了资料,它表示细小的碎响。想一想为什么会用这个词呢?
生:他们是被关在屋里的,所以听到的声音就小了,看到的也少了。
师:夏天的阵雨大、急、快,他却感受不到。请打开你记忆的大门,想想暴雨什么样,狂风下你看到了树木怎么样,暴雨中天地如何,雷电怎样划破黑暗震撼大地,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欣然大声朗读。)
师:读得很流利,声音也很大。但没读出起伏,屋里和屋外是不一样的,应该怎么读?
生:屋里看到的雨是轻快地跳。屋外是疾风暴雨。
生:雨是猛烈地扫荡,应该读出大十倍百倍的气势。
师:请注意,这句里面有四个“这”字——“这风、这雨、这雷、这电”,读这样句子,有一个规律,要读出它们的轻重缓急,高低变化。(老师范读)请再读一遍,然后谈谈在欣赏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感受到屋里的雨声小,外面的雨声大。
生:我感到屋里是黑暗的,什么都看不清楚,屋外是丰富多彩的,有样子,有颜色,有声音,有惊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师:是什么让孩子们从小中看到大,从单调中感到丰富?
生:想象。
师:是啊,想象让孩子们不再孤独,不再苦闷,想象使柔弱变得强大,能化普通为神奇,化忧信为快乐。小小的天窗就是这样慰藉孩子们的。这个句子很特别,它承上启下,这叫什么呀?
生:过渡句。
师:下面两段和这两段结构相似,你们自己品读吧,把你们的感悟理解批注在书上。
(学生练习,品读,批注。)
师:把你们品读的结果交流一下吧!
(学生用读的形式交流。)
师:请大家关注,第六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在晚上看天窗的情景,你们找一找,标注出来,想想应该怎样读。第七自然段中想象出来的形象有轻有重,有大有小,有快有慢,有无声和有声。怎样读出美丽、有趣和奇幻?
(学生练读后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们的朗读让我走进了月光下静谧的夜晚,看到了透过天窗仰望星空的孩子。从他的想象中,我感到天窗是那么有趣。那梦幻般的一切真好。
下面我们做仿写练习,请填充(出示大屏幕):
1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
),想象到(
) 2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 ),想象到这也许是(
),也许是( ),也许是( )
师:这两个练习,任选一处。填充的内容可以部分选用书上的,也可以完全用自己的。
(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老师很喜欢你们专心认真的样子,谁来汇报?
生: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颗星,无数像巨象、像绵羊、像白兔的云彩。
师:请评价他的发言。
生:正确,想象很丰富。
师:请继续。
生: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滴露珠,想象到满塘的荷叶上那露珠在滚动,晨曦中人们在晨练、在歌唱。
师:想一想,书上哪些话能概括想的魅力,画一画,读一读。
(学生在书上标注,练习读。)
师:我们借助最后两段话对想象进行了赞美,显而易见,作者在这两段中表达了对丰富大胆的想象的赞颂。读到这里,我们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到底要表达什么——
生:写的是天窗,但实际是为了赞美想象。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带着赞美之情诵读这两段。
(生齐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下面,进行第二个活动——畅谈感受。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可以谈学到了什么,从标点、字词、句子、写作方法谈: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人物,谈感情,谈画面,谈思考,谈体会,谈表达;还可以欣赏文章的妙词美句。可以用书上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先自己练一遍,把自己的语言组织好,一会儿交流。
(生静思、练说,老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感悟很多,我们一同来分享。先说学习收获吧,不能重复别人的。
生:我觉得文中用了很多排比句。如说阵雨时,把风雨雷电几个方面都说到了,读起来有暴风雨的气势。
师:很会欣赏。
生:文中用了好几组反义词,从对比中我们能体会到想象的神奇。
师:体会得真好!最后一段是难点,“虚”“实”“有”“无”是对立的,又是相依相生的。如果单纯地理解这段话很难,但你们联系全文,就读懂了,理解了。
生:“卜落卜落”这个词用得很好,能够表现雨的形象和轻快。
生:我觉得感叹词用得也好,从“啊唷唷”里我感到作者好像恍然大悟,发现了天窗的奥秘,表现了对想象的惊叹喜欢、赞美。
师:说说内容方面的吧。
(学生答书上的原话。)
师:除了书上的话,谁还能用自己的话来说?
生:天窗的神奇在于孩子们那丰富的想象。
生:我觉得天窗就是孩子们的想象之门。
生:我觉得这个时候的天窗已经不是在房顶上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的窗户了,我觉得它是孩子们想象的窗户。
师:说得很好。谁能用这样的话说:“天窗是我孤独时的朋友”。这样说是不是更有文采呀?
生:天窗是想象的钥匙。
生:天窗是驶向远方的渡轮。
生:天窗是通往世界的桥梁。
师:多有诗意呀!我们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再说一遍,一起来回味想象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生深情朗读自己的句子。)
师:你们对想象认识很深刻了,请谈其他感受。
生:家长们太聪明了,发明了天窗,孩子们能在黑屋子里看到、想到很多。
师:对。天窗让生活条件简陋的贫困的孩子,在精神上变得充实、丰富。
生:课文告诉我们,“关”只能关住孩子的身体,关不住孩子的想象。
师:对。任何限制、扼杀都是无济子事的,它反而更激发了人们想象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
师:读有字之书犹如品美味佳肴。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受到你们已悟出文字之外的内容。其实这一课我们要学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文章的构段,先介绍天窗外在的特点,又介绍天窗的神奇之处,最后是作者的感悟,结构清晰,层层推进,使文章很有深度,我们今后也要关注和运用这种写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两个活动,在品读课文中,我们收获了方法和体验;在畅谈感受中,我们提升了表达与思维的能力。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点评
本节课设计严谨灵动,学生活动充分有效,教师语言丰富准确,让我们感受到在自由和谐的氛围里透出的大气洒脱,在精微丰富的细节处显露的厚重真实。具体有以下几点令人回味:
一、构思精妙,简约扎实
老师通过提炼、整合、拆分,使整节课围绕“品读”和“畅谈”两个活动展开,避免了串讲串问的俗套。此设计紧扣主题,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串起众多细小问题,在简化的教学环节中实现了语文的丰富性。两个活动衔接有序,各有侧重,在朗读中处理了理解、仿写、读书方法等问题,在思考和讨论中完成了写作特色的赏析及拓展等问题。两个活动相辅相成,整体推进,使课堂得到了简化和优化,上出了高效。
二、细品真读,读写结合,语文味浓郁
这节课目标明确,紧紧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主线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扎实地进行识字正音、品词析句、感情朗读、动笔写话、交流表达等语言能力训练。如品读环节,方式多样,层次多级。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在读中怡情积累,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揣摩方法。再如读写互动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文这个载体,从课文内容出发,设计了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分别是第六、七自然段的仿写和”天窗是什么”,学生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提升认识,发展思维,锤炼语言,体验到交流表达的乐趣,达到了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读写双赢的目的。如此这般,学生的朗读、感悟、表达、写作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训练,课堂上既有人文熏陶,又有能力的提升。
三、活动充分,动静结合,合作共享
整节课中,学生主动地在读中品、在品中思、在思中悟。学生积极自觉、大胆地层示着自己读书的收获,教师平等地加入其中,时而正面引导,时而顺势转移,时而静心倾听,时而梳理小结……丰富到位、针对性强的评价使学生或悄然习得或恍然大悟,活动使大家享受到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合作共享的快乐。良好的状态形成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师生心灵对话的磁场。在这种力量的促使下,学生的情思在飞扬,想象在驰骋,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也在无声中随机生成。
纵观整节课,处处透露着理解的深度、思维的广度和语言的效度,师生共同体验着在知识与心灵中散步的愉悦。
《天窗》是茅盾先生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撰写的抒情散文。这里有对天窗的介绍与赞美,有乡下孩子的生活与快乐,有想象的放飞与神奇。
文章者[额习了吧。我们共同回厕一下(出示大屏幕,生齐读):
师:读得很正确,这些生字词要默记。第一行是生字词。第二、三行的词语今后可能会用到,用上这些词,表达就不同了,会更生动,更有文采。
师:课文都读了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请9个同学读,每个人读一段,其他同学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读课文。老师正音:似的。)
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课文主要讲了孩子们透过天窗想象到很多事物,得到了快乐。
生:课文写了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生:课文写了大人们发明天窗,孩子们从天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不错,课文读得正确通顺,对天窗也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深入学习课文,相信你们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会和作者一样感受到天窗的神奇。今天主要有两个活动(大屏幕出示):
师:先进行第一个活动。我们怎样品读呢?就是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语段讲的是什么意思,要表达什么,并且把你品出来的味儿,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谁来读课文的前三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生读1~3自然段,用书上原句回答。)
师:你答得很多,也都沾着边,但是不够确切。想一想,这扇窗户跟其他的窗户有什么不同?
生:它开在房顶上,非常小。
生:其他窗户是木头做的,它是玻璃的;其他窗户可以打开,天窗打不开。
师:请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天窗。
生:扇、孔、个、排、块。
师:有没有更确切的?请看这两句:“于是乡下人在屋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生:应填“方”。
师:四人小组讨论,“方”与你们填的其他量词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讨论得很好,从“方”字中我们感受到了天窗的形状、天窗的小,体会到了作者对天窗的珍爱。我们通过这个“方”字认识到了天窗的与众不同。把这一特点概括地写在书上。
师:这是一篇非常美的散文,刚才你们只是读正确、读流利了,下一步应该读出什么?
生:感情。
师:好,就在4~7自然段中选择你觉得写得特别美的地方,带上自己的感情读一读,开始。
(生自由读,师巡视,了解学生各喜欢读哪些部分。)
师:咱们先来读读第四自然段吧,这一段的感情非常丰富,联系你们的生活实际,边读边品,看语句里包含哪些感情。
生:高兴快乐的心情,因为能在雨地里尽情地玩耍。
生:失落郁闷的心情,大人不允许他们在外面玩,把他们叫回屋里。
生:苦闷无奈的心情,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感到黑暗孤独。
师:你们体会得都对,请把这些体会表达出来。男女生对读,女生读高兴的部分,男生读失落的部分,最后一句话齐读。注意男女不要读错了。想一想,应该用什么语调和速度读出句子中蕴涵的感情。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们读得真好!女生那明亮、甜美、欢快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乡下孩子的快乐;男生那低沉、缓慢、悲伤的声音让我听出他们的失落与无奈。请你们再读一遍。大家好好欣赏,品一品你们能从男女对读中收获什么。
生:我感受到他们的情感由高兴到失落的变化。
生:我感受到他们很可怜,很需要安慰。
生:我的感觉跟他们不一样,我觉得我们读得很美,很像男女合唱。
师:真好!这就是享受语文!你们把自己带进了情境中,经历了情感的体验,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很广阔、很精彩,屋里的世界却很孤独、很黑暗。
师:“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时候”指什么时候?
生:对外面雨天渴望的时候。
生:从高兴到失落的时候。
生:是面对大人呵斥又无法抗拒的时候。
师:那小小的天窗是怎样慰藉了信们的?
生: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外面。
师:仅仅是看?我们再读,边渎边画,看哪是作者看到的,哪是作者想到的,把你们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朗读。)
师:“卜落卜落”是个象声词,表示声音的大还是小呢?为什么?
生:声音大,是电闪雷鸣的暴风雨。
师:很遗憾,老师查了资料,它表示细小的碎响。想一想为什么会用这个词呢?
生:他们是被关在屋里的,所以听到的声音就小了,看到的也少了。
师:夏天的阵雨大、急、快,他却感受不到。请打开你记忆的大门,想想暴雨什么样,狂风下你看到了树木怎么样,暴雨中天地如何,雷电怎样划破黑暗震撼大地,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欣然大声朗读。)
师:读得很流利,声音也很大。但没读出起伏,屋里和屋外是不一样的,应该怎么读?
生:屋里看到的雨是轻快地跳。屋外是疾风暴雨。
生:雨是猛烈地扫荡,应该读出大十倍百倍的气势。
师:请注意,这句里面有四个“这”字——“这风、这雨、这雷、这电”,读这样句子,有一个规律,要读出它们的轻重缓急,高低变化。(老师范读)请再读一遍,然后谈谈在欣赏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感受到屋里的雨声小,外面的雨声大。
生:我感到屋里是黑暗的,什么都看不清楚,屋外是丰富多彩的,有样子,有颜色,有声音,有惊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师:是什么让孩子们从小中看到大,从单调中感到丰富?
生:想象。
师:是啊,想象让孩子们不再孤独,不再苦闷,想象使柔弱变得强大,能化普通为神奇,化忧信为快乐。小小的天窗就是这样慰藉孩子们的。这个句子很特别,它承上启下,这叫什么呀?
生:过渡句。
师:下面两段和这两段结构相似,你们自己品读吧,把你们的感悟理解批注在书上。
(学生练习,品读,批注。)
师:把你们品读的结果交流一下吧!
(学生用读的形式交流。)
师:请大家关注,第六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在晚上看天窗的情景,你们找一找,标注出来,想想应该怎样读。第七自然段中想象出来的形象有轻有重,有大有小,有快有慢,有无声和有声。怎样读出美丽、有趣和奇幻?
(学生练读后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们的朗读让我走进了月光下静谧的夜晚,看到了透过天窗仰望星空的孩子。从他的想象中,我感到天窗是那么有趣。那梦幻般的一切真好。
下面我们做仿写练习,请填充(出示大屏幕):
1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
),想象到(
) 2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 ),想象到这也许是(
),也许是( ),也许是( )
师:这两个练习,任选一处。填充的内容可以部分选用书上的,也可以完全用自己的。
(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老师很喜欢你们专心认真的样子,谁来汇报?
生: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颗星,无数像巨象、像绵羊、像白兔的云彩。
师:请评价他的发言。
生:正确,想象很丰富。
师:请继续。
生: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滴露珠,想象到满塘的荷叶上那露珠在滚动,晨曦中人们在晨练、在歌唱。
师:想一想,书上哪些话能概括想的魅力,画一画,读一读。
(学生在书上标注,练习读。)
师:我们借助最后两段话对想象进行了赞美,显而易见,作者在这两段中表达了对丰富大胆的想象的赞颂。读到这里,我们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到底要表达什么——
生:写的是天窗,但实际是为了赞美想象。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带着赞美之情诵读这两段。
(生齐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下面,进行第二个活动——畅谈感受。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可以谈学到了什么,从标点、字词、句子、写作方法谈: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人物,谈感情,谈画面,谈思考,谈体会,谈表达;还可以欣赏文章的妙词美句。可以用书上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先自己练一遍,把自己的语言组织好,一会儿交流。
(生静思、练说,老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感悟很多,我们一同来分享。先说学习收获吧,不能重复别人的。
生:我觉得文中用了很多排比句。如说阵雨时,把风雨雷电几个方面都说到了,读起来有暴风雨的气势。
师:很会欣赏。
生:文中用了好几组反义词,从对比中我们能体会到想象的神奇。
师:体会得真好!最后一段是难点,“虚”“实”“有”“无”是对立的,又是相依相生的。如果单纯地理解这段话很难,但你们联系全文,就读懂了,理解了。
生:“卜落卜落”这个词用得很好,能够表现雨的形象和轻快。
生:我觉得感叹词用得也好,从“啊唷唷”里我感到作者好像恍然大悟,发现了天窗的奥秘,表现了对想象的惊叹喜欢、赞美。
师:说说内容方面的吧。
(学生答书上的原话。)
师:除了书上的话,谁还能用自己的话来说?
生:天窗的神奇在于孩子们那丰富的想象。
生:我觉得天窗就是孩子们的想象之门。
生:我觉得这个时候的天窗已经不是在房顶上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的窗户了,我觉得它是孩子们想象的窗户。
师:说得很好。谁能用这样的话说:“天窗是我孤独时的朋友”。这样说是不是更有文采呀?
生:天窗是想象的钥匙。
生:天窗是驶向远方的渡轮。
生:天窗是通往世界的桥梁。
师:多有诗意呀!我们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再说一遍,一起来回味想象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生深情朗读自己的句子。)
师:你们对想象认识很深刻了,请谈其他感受。
生:家长们太聪明了,发明了天窗,孩子们能在黑屋子里看到、想到很多。
师:对。天窗让生活条件简陋的贫困的孩子,在精神上变得充实、丰富。
生:课文告诉我们,“关”只能关住孩子的身体,关不住孩子的想象。
师:对。任何限制、扼杀都是无济子事的,它反而更激发了人们想象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
师:读有字之书犹如品美味佳肴。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受到你们已悟出文字之外的内容。其实这一课我们要学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文章的构段,先介绍天窗外在的特点,又介绍天窗的神奇之处,最后是作者的感悟,结构清晰,层层推进,使文章很有深度,我们今后也要关注和运用这种写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两个活动,在品读课文中,我们收获了方法和体验;在畅谈感受中,我们提升了表达与思维的能力。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点评
本节课设计严谨灵动,学生活动充分有效,教师语言丰富准确,让我们感受到在自由和谐的氛围里透出的大气洒脱,在精微丰富的细节处显露的厚重真实。具体有以下几点令人回味:
一、构思精妙,简约扎实
老师通过提炼、整合、拆分,使整节课围绕“品读”和“畅谈”两个活动展开,避免了串讲串问的俗套。此设计紧扣主题,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串起众多细小问题,在简化的教学环节中实现了语文的丰富性。两个活动衔接有序,各有侧重,在朗读中处理了理解、仿写、读书方法等问题,在思考和讨论中完成了写作特色的赏析及拓展等问题。两个活动相辅相成,整体推进,使课堂得到了简化和优化,上出了高效。
二、细品真读,读写结合,语文味浓郁
这节课目标明确,紧紧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主线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扎实地进行识字正音、品词析句、感情朗读、动笔写话、交流表达等语言能力训练。如品读环节,方式多样,层次多级。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在读中怡情积累,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揣摩方法。再如读写互动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文这个载体,从课文内容出发,设计了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分别是第六、七自然段的仿写和”天窗是什么”,学生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提升认识,发展思维,锤炼语言,体验到交流表达的乐趣,达到了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读写双赢的目的。如此这般,学生的朗读、感悟、表达、写作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训练,课堂上既有人文熏陶,又有能力的提升。
三、活动充分,动静结合,合作共享
整节课中,学生主动地在读中品、在品中思、在思中悟。学生积极自觉、大胆地层示着自己读书的收获,教师平等地加入其中,时而正面引导,时而顺势转移,时而静心倾听,时而梳理小结……丰富到位、针对性强的评价使学生或悄然习得或恍然大悟,活动使大家享受到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合作共享的快乐。良好的状态形成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师生心灵对话的磁场。在这种力量的促使下,学生的情思在飞扬,想象在驰骋,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也在无声中随机生成。
纵观整节课,处处透露着理解的深度、思维的广度和语言的效度,师生共同体验着在知识与心灵中散步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