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所说的合作学习,就是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均衡编组的原则,将学生编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互动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将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教学、个别指导有机结合,教师有计划地向学习小组提出共同的学习任务,指导各小组成员在各自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帮助,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还需要教师在课改的前沿阵地——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使小组合作更趋于完善、合理与科学,不断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近几年的课改实践谈谈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只起“主导”“导演”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自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有利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培养合作的兴趣。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既突出异质性,又尊重学生。以自愿为原则,每个小组最好由4—6人组成,每个成员在组内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等,且不定期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合作兴趣是合作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反应,是直接推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注意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创设合作情境,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乐于合作,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中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2.制作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遵循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内在发展规律,以三维目标为指导思想,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技能形成、个性发展及思想品德教育各个方面综合规划学习目标,从(1)创设问题境界;(2)多边互动、互帮互学;(3)巩固检测;(4)反馈矫正;(5)评价与布置作业,这五个方面落实教学目标,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
根据学生爱玩、好胜心强的天性,还可将整个课堂设计为竞技场,把游戏转变成比赛,让他们在表演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闪光的一面。在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探究,带着问题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高涨,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落实,达到预期的目的。
3.积极开展讨论活动。
(1)选择教材重点内容设计合作问题
合作学习不是专用于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应该用于解决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这些内容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例如,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我不是把这个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指导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质疑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学生对规律就会理解得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根据学生认识水平设计合作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设计不好,往往小组讨论、研究会冷场或者偏离中心议题,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不能达到有效互动交流的目的,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的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探讨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现象。这就是没有很好地把实践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筋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动脑,每操作一步都要与解决的数学问题相联系,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如:教学《生活中的轴对称》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图形,想一想展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接下来让学生观察图形并探究它的特征,师生共同得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且动手验证练习中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通过一边动手折叠一边动脑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5.进行奖励评价。
小组汇报员在代表小组站起来发言时,往往说“我认为……”、“我觉得……”等,似乎不是代表小组意见,而仅仅是个人看法。教师的评价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以今后在评价时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精神、物质上的奖励。“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只起“主导”“导演”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自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有利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培养合作的兴趣。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既突出异质性,又尊重学生。以自愿为原则,每个小组最好由4—6人组成,每个成员在组内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等,且不定期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合作兴趣是合作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反应,是直接推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注意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创设合作情境,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乐于合作,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中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2.制作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遵循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内在发展规律,以三维目标为指导思想,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技能形成、个性发展及思想品德教育各个方面综合规划学习目标,从(1)创设问题境界;(2)多边互动、互帮互学;(3)巩固检测;(4)反馈矫正;(5)评价与布置作业,这五个方面落实教学目标,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
根据学生爱玩、好胜心强的天性,还可将整个课堂设计为竞技场,把游戏转变成比赛,让他们在表演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闪光的一面。在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探究,带着问题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高涨,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落实,达到预期的目的。
3.积极开展讨论活动。
(1)选择教材重点内容设计合作问题
合作学习不是专用于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应该用于解决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这些内容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例如,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我不是把这个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指导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质疑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学生对规律就会理解得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根据学生认识水平设计合作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设计不好,往往小组讨论、研究会冷场或者偏离中心议题,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不能达到有效互动交流的目的,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的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探讨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现象。这就是没有很好地把实践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筋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动脑,每操作一步都要与解决的数学问题相联系,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如:教学《生活中的轴对称》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图形,想一想展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接下来让学生观察图形并探究它的特征,师生共同得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且动手验证练习中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通过一边动手折叠一边动脑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5.进行奖励评价。
小组汇报员在代表小组站起来发言时,往往说“我认为……”、“我觉得……”等,似乎不是代表小组意见,而仅仅是个人看法。教师的评价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以今后在评价时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精神、物质上的奖励。“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