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幼儿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表现为自私、任性、攻击性行为较多,不懂得谦让,合作意识差,极易因不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全的心理和个性。因此,教师需要构建健康的心理环境,唤起幼儿对生活的热爱,激起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陶冶他们的情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其初步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责任感以及自我控制能力。
一、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行为是改善心理教育环境的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能理解、尊重幼儿,有宽容友爱的态度,有适当的感情表现。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千万不要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带进幼儿园。对幼儿来说,教师的身教往往比言传更为重要,教师对幼儿的每一次微笑、点头、亲呢的抚摸,教师组织的每一个教育环节,对班级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的处理过程,教师无意识下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是心理环境的构成因素,都会对幼儿产生极大的影响。其次,教师必须有一颗热爱幼儿的心,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精神支柱。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有了一颗爱的心,就愿意与幼儿进行情感接触和交流,愿意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更多地投入和付出,就会千方百计地在促使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创设上下功夫。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遵循正面教育的原则,要以鼓励诱导为主,教师对儿童要有积极的期望,为幼儿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与引导,用积极的眼光、正面的姿态、接纳与宽容的心理去面对幼儿,公平公正、适宜地评价幼儿。即使幼儿犯了错,也不能采取指责、讽刺挖苦甚至当众揭短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自我的尊严和价值。
二、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是改善心理教育环境的基础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伙伴之间友好相处,这些都是幼儿渴求的心理环境。⑴师生关系。它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最主要的关系,其中教师是关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作为独立个体所拥有的独立性,把幼儿当作平等的个体来看待。在工作中,教师要时刻站在幼儿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并处理问题,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幼儿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关注、尊重,就会对教师产生喜爱和信任,就会主动和教师接触,有心里话也愿意跟教师讲,乐意听从并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只有与幼儿建立起这种积极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才能使幼儿体会到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情感的乐趣。⑵同伴关系。促进幼儿同伴间交往,培养健康的与同伴交往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是教师改善心理教育环境的着力点。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关键在教师引导。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帮助他们克服不良行为,培养他们具有友爱互助的良好品德,教育他们关心同伴,学会与同伴交往,学会调节与同伴的关系。还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氛围,促进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交往,引导幼儿学会互相容忍谦让,建立起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利用好游戏和集体活动这样的幼儿学习交往的好机会,通过积极辅导参与幼儿游戏和集体活动,启发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教育他们尊重、接受别人的意见,遵守游戏规则,不抢游戏材料等。当活动中同伴间起纠纷时,教师要站在公平的立场上去处理问题。
三、良性互动的家园合作是改善心理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师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创设温暖、宽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争取家长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尊重、平等、合作既是原则又是态度,教师要就共同创设最适合幼儿成长的心理环境这一话题,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访、家长会、每日接送幼儿间隙进行沟通,设立家园信箱等各种有效途径,把幼儿在园的情况及时、如实地反映给家长,让家长知道幼儿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与家长沟通思想、统一教育方法。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教师要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真实表现,注意搜集整理家长反馈的家庭教育生活信息,以改善“亲子关系”为切入点,开展家庭教育咨询,交流家教经验,切磋家教艺术,积极配合家长改善幼儿在家中的行为、密切与家人的关系,最终实现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环境的创设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用专业化的知识,向家长宣传心理环境创设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指导家长协助教师搞好心理健康环境的创设工作,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掌握更多预防、发现或治疗幼儿心理问题的方法,增进家园的积极互动,提高教育能力,与家长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家园合作是创设健康心理环境的重要途径,而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家长与教师形成合力则是关键。
总之,教师应该把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构建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心理环境,并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及时反思、调整和改进心理环境创设,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有效地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行为和个性等的充分发展。
一、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行为是改善心理教育环境的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能理解、尊重幼儿,有宽容友爱的态度,有适当的感情表现。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千万不要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带进幼儿园。对幼儿来说,教师的身教往往比言传更为重要,教师对幼儿的每一次微笑、点头、亲呢的抚摸,教师组织的每一个教育环节,对班级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的处理过程,教师无意识下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是心理环境的构成因素,都会对幼儿产生极大的影响。其次,教师必须有一颗热爱幼儿的心,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精神支柱。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有了一颗爱的心,就愿意与幼儿进行情感接触和交流,愿意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更多地投入和付出,就会千方百计地在促使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创设上下功夫。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遵循正面教育的原则,要以鼓励诱导为主,教师对儿童要有积极的期望,为幼儿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与引导,用积极的眼光、正面的姿态、接纳与宽容的心理去面对幼儿,公平公正、适宜地评价幼儿。即使幼儿犯了错,也不能采取指责、讽刺挖苦甚至当众揭短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自我的尊严和价值。
二、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是改善心理教育环境的基础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伙伴之间友好相处,这些都是幼儿渴求的心理环境。⑴师生关系。它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最主要的关系,其中教师是关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作为独立个体所拥有的独立性,把幼儿当作平等的个体来看待。在工作中,教师要时刻站在幼儿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并处理问题,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幼儿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关注、尊重,就会对教师产生喜爱和信任,就会主动和教师接触,有心里话也愿意跟教师讲,乐意听从并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只有与幼儿建立起这种积极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才能使幼儿体会到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情感的乐趣。⑵同伴关系。促进幼儿同伴间交往,培养健康的与同伴交往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是教师改善心理教育环境的着力点。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关键在教师引导。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帮助他们克服不良行为,培养他们具有友爱互助的良好品德,教育他们关心同伴,学会与同伴交往,学会调节与同伴的关系。还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氛围,促进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交往,引导幼儿学会互相容忍谦让,建立起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利用好游戏和集体活动这样的幼儿学习交往的好机会,通过积极辅导参与幼儿游戏和集体活动,启发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教育他们尊重、接受别人的意见,遵守游戏规则,不抢游戏材料等。当活动中同伴间起纠纷时,教师要站在公平的立场上去处理问题。
三、良性互动的家园合作是改善心理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师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创设温暖、宽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争取家长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尊重、平等、合作既是原则又是态度,教师要就共同创设最适合幼儿成长的心理环境这一话题,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访、家长会、每日接送幼儿间隙进行沟通,设立家园信箱等各种有效途径,把幼儿在园的情况及时、如实地反映给家长,让家长知道幼儿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与家长沟通思想、统一教育方法。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教师要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真实表现,注意搜集整理家长反馈的家庭教育生活信息,以改善“亲子关系”为切入点,开展家庭教育咨询,交流家教经验,切磋家教艺术,积极配合家长改善幼儿在家中的行为、密切与家人的关系,最终实现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环境的创设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用专业化的知识,向家长宣传心理环境创设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指导家长协助教师搞好心理健康环境的创设工作,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掌握更多预防、发现或治疗幼儿心理问题的方法,增进家园的积极互动,提高教育能力,与家长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家园合作是创设健康心理环境的重要途径,而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家长与教师形成合力则是关键。
总之,教师应该把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构建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心理环境,并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及时反思、调整和改进心理环境创设,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有效地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行为和个性等的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