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思想;核心素养;学会思考;合情推理;演绎推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47-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越来越关注数学教学的价值,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生今后解决问题、创新发展的核心素养。人教版三上《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解决问题》一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加的新内容,要上好这节课,需要先明确并挖掘这一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教学价值,设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这节课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价值:
1.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思考。
教材以刚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为载体,呈现“用16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这么一个学生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新问题,它不能通过简单的列式解答得以解决,需要罗列多种方案(排成1排、2排……),再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其中,罗列各种拼组情况的思考方法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却是他们今后深入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常用的思考方法。因此,感悟和经历这种数学思考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无疑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教学价值。
2.概括和归纳结论——合情推理。
教材展示了三个学生的不同拼组方案,试图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得出拼成正方形周长最短。要真正形成数学结论,需要提供更加丰富且有层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进行概括归纳与合情推理,进而得出数学结论。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一数学学习过程,用数学的方式得出数学结论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3.追根溯源——演绎推理。
要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解释和说明,就需要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严密的数学推理,演绎推理能力也是新课标倡导的核心素养之一。学生通过合情推理得出猜想:拼成正方形周长最短。此时教师应该抓住时机提出新问题:为什么拼成正方形周长最短呢?一方面,把研究推向深入,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利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4.合理推广与提升——类比推理。
通过研究得出16个小正方形拼成正方形周长最短后,教师应当及时抓住时机,提出:如果有12个小正方形,怎么拼周长最短呢?学生可以通过类比继续研究,得出:不能拼成正方形时,拼成的长方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越短。学生研究完正方形的拼组后,还可以继续推广:如果是两个长方形拼组,什么情况下周长比较短呢?这一连串问题促使学生进行类比推理,很自然地提升了他们对问题本质的认识。
基于以上对这节课教学价值的认识,我们作了如下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1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算算它的周长。
课件出示4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如果把它们拼组成一个图形,你还会计算它的周长吗?课件依次将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生计算)
原来用4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不同的啊,真有意思!
从复习周长引入,用计算4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过渡,既让学生感悟到用同样多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图形周长不一样,为引出例题做好铺垫,又为后续深入研究周长为什么不同打下伏笔。
二、操作实践,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题目:用16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请你试着在练习纸上画一画、算一算,再比一比,独立完成研究。有困难的话可以找学具帮忙。
2.生独立完成如下表格:
我的发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47-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越来越关注数学教学的价值,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生今后解决问题、创新发展的核心素养。人教版三上《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解决问题》一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加的新内容,要上好这节课,需要先明确并挖掘这一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教学价值,设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这节课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价值:
1.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思考。
教材以刚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为载体,呈现“用16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这么一个学生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新问题,它不能通过简单的列式解答得以解决,需要罗列多种方案(排成1排、2排……),再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其中,罗列各种拼组情况的思考方法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却是他们今后深入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常用的思考方法。因此,感悟和经历这种数学思考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无疑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教学价值。
2.概括和归纳结论——合情推理。
教材展示了三个学生的不同拼组方案,试图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得出拼成正方形周长最短。要真正形成数学结论,需要提供更加丰富且有层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进行概括归纳与合情推理,进而得出数学结论。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一数学学习过程,用数学的方式得出数学结论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3.追根溯源——演绎推理。
要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解释和说明,就需要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严密的数学推理,演绎推理能力也是新课标倡导的核心素养之一。学生通过合情推理得出猜想:拼成正方形周长最短。此时教师应该抓住时机提出新问题:为什么拼成正方形周长最短呢?一方面,把研究推向深入,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利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4.合理推广与提升——类比推理。
通过研究得出16个小正方形拼成正方形周长最短后,教师应当及时抓住时机,提出:如果有12个小正方形,怎么拼周长最短呢?学生可以通过类比继续研究,得出:不能拼成正方形时,拼成的长方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越短。学生研究完正方形的拼组后,还可以继续推广:如果是两个长方形拼组,什么情况下周长比较短呢?这一连串问题促使学生进行类比推理,很自然地提升了他们对问题本质的认识。
基于以上对这节课教学价值的认识,我们作了如下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1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算算它的周长。
课件出示4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如果把它们拼组成一个图形,你还会计算它的周长吗?课件依次将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生计算)
原来用4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不同的啊,真有意思!
从复习周长引入,用计算4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过渡,既让学生感悟到用同样多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图形周长不一样,为引出例题做好铺垫,又为后续深入研究周长为什么不同打下伏笔。
二、操作实践,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题目:用16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请你试着在练习纸上画一画、算一算,再比一比,独立完成研究。有困难的话可以找学具帮忙。
2.生独立完成如下表格:
我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