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提供的环境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环境已远远不能满足开放性、多元化课程发展的要求。要让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就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情绪、言语、活动和习惯形成的良好环境,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让幼儿全面、独立、富有个性地成长。
一、创造良好的情绪环境要以快乐为基础
1、积极运用宣泄调节法。当幼儿因情绪不佳或烦躁不安而哭闹时,应让幼儿自由哭叫,而且还要让他哭得“淋漓尽致”,决不可制止、压抑幼儿哭叫。但哭闹时间不宜过长,可用适当的方法转移幼儿情绪,让他们破涕为笑。
2、积极运用逗乐调节法。在幼儿情绪低落时,可用讲笑话、做鬼脸、模仿幼儿熟悉的滑稽动作和语言等方法,尽量逗幼儿发笑,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但切忌为了让幼儿高兴而随意许诺,因为诺言不能兑现,幼儿就对教师产生不信任。若兑现,幼儿也会养成“只要耍脾气、哭闹,就可以满足要求”的不良心理倾向。
3、积极运用运动调节法。幼儿情绪低落时,往往不爱活动,不爱说话,不爱跟小朋友玩。而越不活动、不说话,情绪就会越低落。此时,要尽量想办法带幼儿做一些他们喜欢的运动,让幼儿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幼儿的参与性
L、自然角。这一角落是幼儿最喜欢去的地方,也是幼儿认识自然的窗口。因此,根据不同的季节,根据动植物对阳光、水分的喜好不同布置一个内容丰富的自然角,把春天可爱的小蝌蚪、各种植物等都搬进教室里,让幼儿随时都可以去观察。比如:为了让幼儿明白种子发芽的过程及需要的条件,我在自然角中准备了二个瓶子,分别放上同样的种子,第一个瓶子放了许多水,第二个瓶子不放水,第三个瓶子放得水不多也不少,然后让幼儿观察。结果,第三个瓶子里的种子发了芽,而第二个瓶里的种子没变,第一个瓶里的种子只是泡胀了。从而,幼儿知道种子发芽的顺序为:种子——泡胀——长芽,种子发芽离不开空气、水。使得本来很难懂的科学道理,在孩子们亲自观察、体验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学会了。
2、美术角。A、将幼儿收集来的材料进行观察比较,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各种颜色(如草的颜色有嫩绿、草绿、深绿等),并将花朵、叶子中的汁液取出来进行染色、配色、装饰画面,使幼儿积累一些配色方面的经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B、利用各种树叶、花衣、螺丝壳、瓜子壳等进行拼贴组画,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更使幼儿在活动中提高了对美术的兴趣。
三、建构利于互动的亲近性环境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环境的创设要与幼儿的发展相适应,适合幼儿兴趣、能力与学习方式,有利于幼儿融入环境,自主自由地活动。教师必须为幼儿营造一个支持、鼓励与环境互动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能在各种活动中自由地与所在环境进行充分地接触,与环境产生亲近感。因此,應改变以往活动室墙而均由教师统一布置,只许看、不可摸的做法,把活动室周围墙而的处理权还给幼儿,让他们根据活动需要,自由选择墙而,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类材料和作品。如在中班开展“我们的动物朋友”的主题活动时,孩子们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动物之最、动物的家、动物的爸爸妈妈等图片、模型等分门别类整理后,在活动室四周逐步地展示出来。每当我们走进活动室,各种有关动物的画而便迎而而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之中。这种支持、鼓励幼儿与环境互动的行为,拉近了幼儿与所在环境的距离,使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亲近感,大大地激发了幼儿自主活动的热情。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二五成群地聚在某块墙而卜,用胶水、橡皮泥等材料自由地将自己创作的瓜果、花草、动物等精心地布置在墙而上。
总之,环境的创设不仅要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而进行,而且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来进行,同时还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我们在进行环境创设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只要认清环境是为谁服务的,认清谁是环境的主人,我想这样创设出来的环境应该是不错的。
一、创造良好的情绪环境要以快乐为基础
1、积极运用宣泄调节法。当幼儿因情绪不佳或烦躁不安而哭闹时,应让幼儿自由哭叫,而且还要让他哭得“淋漓尽致”,决不可制止、压抑幼儿哭叫。但哭闹时间不宜过长,可用适当的方法转移幼儿情绪,让他们破涕为笑。
2、积极运用逗乐调节法。在幼儿情绪低落时,可用讲笑话、做鬼脸、模仿幼儿熟悉的滑稽动作和语言等方法,尽量逗幼儿发笑,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但切忌为了让幼儿高兴而随意许诺,因为诺言不能兑现,幼儿就对教师产生不信任。若兑现,幼儿也会养成“只要耍脾气、哭闹,就可以满足要求”的不良心理倾向。
3、积极运用运动调节法。幼儿情绪低落时,往往不爱活动,不爱说话,不爱跟小朋友玩。而越不活动、不说话,情绪就会越低落。此时,要尽量想办法带幼儿做一些他们喜欢的运动,让幼儿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幼儿的参与性
L、自然角。这一角落是幼儿最喜欢去的地方,也是幼儿认识自然的窗口。因此,根据不同的季节,根据动植物对阳光、水分的喜好不同布置一个内容丰富的自然角,把春天可爱的小蝌蚪、各种植物等都搬进教室里,让幼儿随时都可以去观察。比如:为了让幼儿明白种子发芽的过程及需要的条件,我在自然角中准备了二个瓶子,分别放上同样的种子,第一个瓶子放了许多水,第二个瓶子不放水,第三个瓶子放得水不多也不少,然后让幼儿观察。结果,第三个瓶子里的种子发了芽,而第二个瓶里的种子没变,第一个瓶里的种子只是泡胀了。从而,幼儿知道种子发芽的顺序为:种子——泡胀——长芽,种子发芽离不开空气、水。使得本来很难懂的科学道理,在孩子们亲自观察、体验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学会了。
2、美术角。A、将幼儿收集来的材料进行观察比较,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各种颜色(如草的颜色有嫩绿、草绿、深绿等),并将花朵、叶子中的汁液取出来进行染色、配色、装饰画面,使幼儿积累一些配色方面的经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B、利用各种树叶、花衣、螺丝壳、瓜子壳等进行拼贴组画,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更使幼儿在活动中提高了对美术的兴趣。
三、建构利于互动的亲近性环境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环境的创设要与幼儿的发展相适应,适合幼儿兴趣、能力与学习方式,有利于幼儿融入环境,自主自由地活动。教师必须为幼儿营造一个支持、鼓励与环境互动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能在各种活动中自由地与所在环境进行充分地接触,与环境产生亲近感。因此,應改变以往活动室墙而均由教师统一布置,只许看、不可摸的做法,把活动室周围墙而的处理权还给幼儿,让他们根据活动需要,自由选择墙而,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类材料和作品。如在中班开展“我们的动物朋友”的主题活动时,孩子们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动物之最、动物的家、动物的爸爸妈妈等图片、模型等分门别类整理后,在活动室四周逐步地展示出来。每当我们走进活动室,各种有关动物的画而便迎而而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之中。这种支持、鼓励幼儿与环境互动的行为,拉近了幼儿与所在环境的距离,使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亲近感,大大地激发了幼儿自主活动的热情。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二五成群地聚在某块墙而卜,用胶水、橡皮泥等材料自由地将自己创作的瓜果、花草、动物等精心地布置在墙而上。
总之,环境的创设不仅要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而进行,而且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来进行,同时还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我们在进行环境创设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只要认清环境是为谁服务的,认清谁是环境的主人,我想这样创设出来的环境应该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