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的整合,可以有很多具体表现。在“吨的认识”课例中,作者着重围绕“教学目标的整合”与“学习材料的整合”两个方面,通过具体鲜活的实践重现与富有深度的理性思辨,来表达对于“教学整合”的个性立场。
【关键词】数学活动整合性
缘起思考
“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虽然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三年级学生也一定听到过或看到过“吨”,但不难发现,学生真正与“吨”直接接触的机会是非常少的。所以说,学生其实与“吨”是十分陌生的。既然“陌生”,如何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观念”和“量感”呢?“吨”的学习,无法像“克与千克”那样,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来进行,使得学生的“直接体验”无法达成。于是,我们最终选择让学生充分参与“由小及大”“将大化小”的“间接体验”。
案例片段
一、由小及大,初步构建“1吨”
师(手持一瓶矿泉水):同学们,经称重,这样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500克。想掂一掂吗?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还是有些重的。
师:是的,500克也不轻了。1瓶是500克,2瓶有多重?2瓶1千克,照此推算,20瓶就是多少千克?很不错!(板书:1瓶、500克,2瓶、1千克,20瓶、10千克)
师(拿出装成一袋的20瓶矿泉水):老师带来了20瓶矿泉水,谁想来掂掂?
生(女):我感觉好重呀,拎不动!
生(男):我能拎起,但坚持不了多久!
师:是的,10千克比较重了。继续,200瓶矿泉水又是多少千克呢?课堂上,老师没带这么多矿泉水,请大屏幕帮忙!(课件出示图1。板书:200瓶、100千克)
师:小朋友的推算能力真强。2000瓶又是多少千克呢?(课件出示图2。板书:2000瓶、1000千克)
师:2000瓶矿泉水重约1000千克。数学上,1000千克就是1吨,1吨就是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说,2000瓶水的总质量是1吨。
师:我们班有39个小朋友,加上傅老师就是40人。如果将2000瓶矿泉水平均分给大家,每人大约能分到这样的50瓶。(教师出示装成一袋的50瓶矿泉水)谁想掂一掂?
生(女):实在太重了……我拎,动也不会动!
生(男):我一个人肯定拎不动,我想请我的好朋友一起抬。(两人抬后)好重呀!
师:嗯,50瓶水确实很重。真的分你50瓶水,靠自己的力量,你还真带不回家呢!(全场大笑)我们知道了,2000瓶水是1吨。那么,2000瓶水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全班大喊:“不得了,很大一堆水!”
师:哈哈,“堆”,小朋友们真可爱!那将是怎样的一堆水呢!(教师出示:水桶实物,如图3)请看这个塑料水桶,老师很认真地试了。这样的塑料桶,一桶可以倒进50瓶矿泉水。
师(课件出示图4):这是一个塑料游泳池,长2米,你可能也用过!
师:接下去,睁大眼睛,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播放“用水桶往泳池倒水”视频。倒进1桶后,暂停)现在倒进了多少瓶?(50瓶)继续倒,两桶呢?(100瓶)一起数下去?150瓶,200瓶,250瓶……2000瓶,也就是1吨!(以下为视频截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这个能装下1吨水的游泳池(教师出示塑料游泳池实物),感覺怎么样?
生(惊呼):好大呀!
师:装满的时候,你们能抬起吗?嗯,肯定抬不起,老师也抬不起。1吨,确实很重。
【思考】上述环节中,教学活动将学生熟悉的材料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建构对新知的完整理解。教师选取生活中最常见的矿泉水,从1瓶开始,一直叠加到2000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充分推算,学生亲自掂量了“1瓶”“2瓶”“20瓶”“50瓶”,随后借助视频,生动感受“一桶水”合并成“一池水”的真实过程,从中切身见证1吨的“重”。通过这样的整合,将多个零散的“学习材料”沟通成线,使学习线索更明晰、学习层次更分明。
二、将大化小,再次理解“1吨”。
师(课件出示图5):同学们,我们应该见过这种桶装矿泉水。一桶约是20千克,那么,这里一大池的水,就可以装成这样的50桶(课件出示图6),用小卡车来装,那是满满的一车(课件出示图7)。50桶水摆放在教室里,也将是大大的一堆。
师:怎么样?现在对这个1吨有感觉了吧!接下去,我们继续来感受“吨”!
【思考】基于前面环节已经建立起来的“1吨”的认识,教学活动又“将大化小”,把“1吨”细分为“50桶”,并借助“一大车”“一大堆”等学生熟悉的呈现方式,让其再次品味1吨的“重”。
三、自主化聚,深入内化“1吨”
师:刚开始上课时,我们知道了“二年级小兰同学体重约25千克”,还知道了“一个苹果约重200克”。请四人小组合作,推算一下:多少个小兰这样的同学总质量约1吨?多少个这样的苹果总质量约1吨?
生1:我们认为,40个小兰同学总质量约1吨。因为1个人是25千克,4个人就是100千克,40个人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师:真棒。如果我们班每个同学的体重都是25千克,那么全班同学总体重有1吨吗?
生1:不到1吨,因为我们只有39人。
生2:我们推算出来,5000个苹果重1吨……
师:是啊,5000个苹果重1吨。假如一个人一天吃1个苹果的话,吃完1吨这样大小的苹果,13年还吃不完呢!
【思考】在这里,教师呼应课始,再次利用两则小材料,让学生自由推算“多少个同学重约1吨?多少个苹果重约1吨?”,以多样化的现实素材促进了每个学生对于“吨”的量感积累。
教学反思
综观整节课,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整合和学习材料的整合,依托丰富的资源,创设真实的场景,营造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于“吨”的学习热情,取得了理想的课堂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整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准则。
一、整合“目标”,提升教学张力
在新理念的支撑下,作为数学教师,都希望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的同时,能够获得更为多元、更为丰富的学业发展。基于这种想法,很多课的教学目标常常陷入“贪多求全”的尴尬。为此,我们的做法是,将多个目标适度整合,在核心学习活动中加以落实。首先,让学生感受并认识理解单位“吨”,这是本课“基础知识目标”的达成;同时,让学生在经历“由小及大”的质量累积过程中,体会将“大质量”转化为多个“小质量”之和的“转化”思想,这是本课“基本思想目标”的落实;最后,通过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积累“由小及大”的推算经验,以便今后解决更多类似问题,这也是本课“基本活动经验目标”的祈盼。
二、整合“材料”,凸显学科本质
众所周知,学习材料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重要资源,是指引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由于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们常常需要借助大量的学习材料来展开教学。然而,一节课中过多、过杂、过烦的材料展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学生的思维心境,并使学习活动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性。为此,笔者在“吨的认识”教学中,重视对众多材料加以梳理、对接、整合、呼应,使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结构性。这样做,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路径,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数学活动整合性
缘起思考
“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虽然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三年级学生也一定听到过或看到过“吨”,但不难发现,学生真正与“吨”直接接触的机会是非常少的。所以说,学生其实与“吨”是十分陌生的。既然“陌生”,如何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观念”和“量感”呢?“吨”的学习,无法像“克与千克”那样,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来进行,使得学生的“直接体验”无法达成。于是,我们最终选择让学生充分参与“由小及大”“将大化小”的“间接体验”。
案例片段
一、由小及大,初步构建“1吨”
师(手持一瓶矿泉水):同学们,经称重,这样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500克。想掂一掂吗?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还是有些重的。
师:是的,500克也不轻了。1瓶是500克,2瓶有多重?2瓶1千克,照此推算,20瓶就是多少千克?很不错!(板书:1瓶、500克,2瓶、1千克,20瓶、10千克)
师(拿出装成一袋的20瓶矿泉水):老师带来了20瓶矿泉水,谁想来掂掂?
生(女):我感觉好重呀,拎不动!
生(男):我能拎起,但坚持不了多久!
师:是的,10千克比较重了。继续,200瓶矿泉水又是多少千克呢?课堂上,老师没带这么多矿泉水,请大屏幕帮忙!(课件出示图1。板书:200瓶、100千克)
师:小朋友的推算能力真强。2000瓶又是多少千克呢?(课件出示图2。板书:2000瓶、1000千克)
师:2000瓶矿泉水重约1000千克。数学上,1000千克就是1吨,1吨就是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说,2000瓶水的总质量是1吨。
师:我们班有39个小朋友,加上傅老师就是40人。如果将2000瓶矿泉水平均分给大家,每人大约能分到这样的50瓶。(教师出示装成一袋的50瓶矿泉水)谁想掂一掂?
生(女):实在太重了……我拎,动也不会动!
生(男):我一个人肯定拎不动,我想请我的好朋友一起抬。(两人抬后)好重呀!
师:嗯,50瓶水确实很重。真的分你50瓶水,靠自己的力量,你还真带不回家呢!(全场大笑)我们知道了,2000瓶水是1吨。那么,2000瓶水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全班大喊:“不得了,很大一堆水!”
师:哈哈,“堆”,小朋友们真可爱!那将是怎样的一堆水呢!(教师出示:水桶实物,如图3)请看这个塑料水桶,老师很认真地试了。这样的塑料桶,一桶可以倒进50瓶矿泉水。
师(课件出示图4):这是一个塑料游泳池,长2米,你可能也用过!
师:接下去,睁大眼睛,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播放“用水桶往泳池倒水”视频。倒进1桶后,暂停)现在倒进了多少瓶?(50瓶)继续倒,两桶呢?(100瓶)一起数下去?150瓶,200瓶,250瓶……2000瓶,也就是1吨!(以下为视频截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这个能装下1吨水的游泳池(教师出示塑料游泳池实物),感覺怎么样?
生(惊呼):好大呀!
师:装满的时候,你们能抬起吗?嗯,肯定抬不起,老师也抬不起。1吨,确实很重。
【思考】上述环节中,教学活动将学生熟悉的材料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建构对新知的完整理解。教师选取生活中最常见的矿泉水,从1瓶开始,一直叠加到2000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充分推算,学生亲自掂量了“1瓶”“2瓶”“20瓶”“50瓶”,随后借助视频,生动感受“一桶水”合并成“一池水”的真实过程,从中切身见证1吨的“重”。通过这样的整合,将多个零散的“学习材料”沟通成线,使学习线索更明晰、学习层次更分明。
二、将大化小,再次理解“1吨”。
师(课件出示图5):同学们,我们应该见过这种桶装矿泉水。一桶约是20千克,那么,这里一大池的水,就可以装成这样的50桶(课件出示图6),用小卡车来装,那是满满的一车(课件出示图7)。50桶水摆放在教室里,也将是大大的一堆。
师:怎么样?现在对这个1吨有感觉了吧!接下去,我们继续来感受“吨”!
【思考】基于前面环节已经建立起来的“1吨”的认识,教学活动又“将大化小”,把“1吨”细分为“50桶”,并借助“一大车”“一大堆”等学生熟悉的呈现方式,让其再次品味1吨的“重”。
三、自主化聚,深入内化“1吨”
师:刚开始上课时,我们知道了“二年级小兰同学体重约25千克”,还知道了“一个苹果约重200克”。请四人小组合作,推算一下:多少个小兰这样的同学总质量约1吨?多少个这样的苹果总质量约1吨?
生1:我们认为,40个小兰同学总质量约1吨。因为1个人是25千克,4个人就是100千克,40个人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师:真棒。如果我们班每个同学的体重都是25千克,那么全班同学总体重有1吨吗?
生1:不到1吨,因为我们只有39人。
生2:我们推算出来,5000个苹果重1吨……
师:是啊,5000个苹果重1吨。假如一个人一天吃1个苹果的话,吃完1吨这样大小的苹果,13年还吃不完呢!
【思考】在这里,教师呼应课始,再次利用两则小材料,让学生自由推算“多少个同学重约1吨?多少个苹果重约1吨?”,以多样化的现实素材促进了每个学生对于“吨”的量感积累。
教学反思
综观整节课,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整合和学习材料的整合,依托丰富的资源,创设真实的场景,营造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于“吨”的学习热情,取得了理想的课堂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整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准则。
一、整合“目标”,提升教学张力
在新理念的支撑下,作为数学教师,都希望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的同时,能够获得更为多元、更为丰富的学业发展。基于这种想法,很多课的教学目标常常陷入“贪多求全”的尴尬。为此,我们的做法是,将多个目标适度整合,在核心学习活动中加以落实。首先,让学生感受并认识理解单位“吨”,这是本课“基础知识目标”的达成;同时,让学生在经历“由小及大”的质量累积过程中,体会将“大质量”转化为多个“小质量”之和的“转化”思想,这是本课“基本思想目标”的落实;最后,通过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积累“由小及大”的推算经验,以便今后解决更多类似问题,这也是本课“基本活动经验目标”的祈盼。
二、整合“材料”,凸显学科本质
众所周知,学习材料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重要资源,是指引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由于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们常常需要借助大量的学习材料来展开教学。然而,一节课中过多、过杂、过烦的材料展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学生的思维心境,并使学习活动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性。为此,笔者在“吨的认识”教学中,重视对众多材料加以梳理、对接、整合、呼应,使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结构性。这样做,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路径,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