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课堂上只听到你一种声音在挣扎,当每一个问题抛出后都是石沉大海,当每个学生都躲避着你的眼神并低下了头,当他们偶尔的抬头也只是为了看下课的时间,我们是否感到一种心酸,一种孤独,一种悲伤,甚至是一种慌张?从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目前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开口难”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
一、出现“开口难”问题的原因。
例1:有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做自我介绍:“My name is…. My English name is Nick. I’m is fourteen.…”这时他的英语老师就忍不住了,大声呵斥道:“I’m is fourteen.”中的is用错了,必须说I’m,接着又分析了 be 动词的用法。结果此时这个学生已连贯不起上下文内容,最后说了句:That’s all.
例2:教师要求学生谈论,学生经过几分钟的积极准备之后,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教师请了两位同学对话:
A: What’s it?
B: It’s a photo of my family.
A: Who’s he?
B: That’s my brother. I very like he.
“Stop!”教师不耐烦的做了个停止的动作,“一定要把I very like he.改为 I like him very much.”,然后又讲了I, he, she 等宾格形式。教师的突然打断,使那两位同学茫然不知所措,以Sorry, that’s all.草草结束了他们的对话。接下来学生的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Sorry, I can’t. 使得课堂陷入被动。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对学生在口语或对话中出现的错误不做任何的分析,反而反感、厌恶、随意打断他们的连贯表达,即无法容忍他们的错误,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束手无策,无法完成正常的交际语言训练,同时还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学生为了避免在语言训练中的尴尬局面,就会变的小心谨慎,沉默寡言,逐渐丧失兴趣和信心。这样,学生的“开口难”问题就在所难免,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交际英语成了哑巴英语,从而导致教学的失败。
二、分析学生的错误来源。
学生的错误主要来源是母语的干扰。当学生需要用语言表达某一个概念或意思,而他在英语中一时还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汇或句子结构时,就会借助母语的概念和语言知识来完成交际任务。当母语与英语在这一表达上存在差异时,就会导致错误,出现“中国式的英语”。例如:
(1)I very like football.
(2)He often by bus to school.
(3)They through the gate to the garden.
(4)School there are one thousand students.
另外,让我们来看一组错误:
(1)What would you like some breads?
(2)Does he wants to go shopping?
(3)They enjoys to play football.
这一错误显然不是来源于汉语的干扰。它的形成是由于学生学了某一英语语法规则之后,把这一规则不加区别地套用在同类词汇或相似的句子中。从语言准确性的角度来看,学生是犯了“错误”,单从语言的发展过程来看,这类错误说明学生在尝试运用语言的规律,问题在于他只掌握了规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正因为如此,学生的“错误”不再代表消极因素。相反,他们表示了学生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发挥创造性的积极因素。所以,教师应该容忍学生的此类“错误”。
三、怎样正确把握和对待学生口语错误的“容忍度”
我认为,对学生口语中所犯的错误的容忍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
1.“容忍”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
当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是否给予指出、何时指出和怎样指出,都要以尽量不 随意打断学生的表达思路、不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学的更加投入,学生才敢于开口,也乐于开口。
2.根据错误的轻重程度来把握“容忍”度。
如语调不对、发音不准等不影响意思表达时,可采取高度容忍,不必多加打扰。当学生的错误已妨碍了意思的表达,但不影响交际的目的,教师可适当地容忍,不去打断学生的表达思路,但可以留心记录,过后可启发其他学生给予指出。当教师不得不插话时,不要让学生在表述过程中的间隙时间过长,以避免引起学生对先前表述内容的遗忘。
例如:当学生叙述昨晚上的经历时说:“Yesterday night I want to see a film. It’s very bored.”等该生叙述完后,可启发学生一起纠正错误, Yesterday night 改为 Yesterday evening; bored改为boring,并做简单的解释。
3.针对不同的学生灵活把握“容忍”度。
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对他们所犯错误的容忍度也应该有所区别。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所能接受的程度,把握好分寸,否则往往会使中等生和学困生的积极性受到挫折,甚至导致厌学,从而加剧两极分化,导致教学失败。
总之,我们提倡对学生口语中所犯的错误有限度地容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彻底消灭“开口难”,找回课堂上曾经拥有的快乐、 融洽的气氛,让他们“金口常开”,从而使我们的英语口语训练形成良性循环。
一、出现“开口难”问题的原因。
例1:有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做自我介绍:“My name is…. My English name is Nick. I’m is fourteen.…”这时他的英语老师就忍不住了,大声呵斥道:“I’m is fourteen.”中的is用错了,必须说I’m,接着又分析了 be 动词的用法。结果此时这个学生已连贯不起上下文内容,最后说了句:That’s all.
例2:教师要求学生谈论,学生经过几分钟的积极准备之后,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教师请了两位同学对话:
A: What’s it?
B: It’s a photo of my family.
A: Who’s he?
B: That’s my brother. I very like he.
“Stop!”教师不耐烦的做了个停止的动作,“一定要把I very like he.改为 I like him very much.”,然后又讲了I, he, she 等宾格形式。教师的突然打断,使那两位同学茫然不知所措,以Sorry, that’s all.草草结束了他们的对话。接下来学生的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Sorry, I can’t. 使得课堂陷入被动。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对学生在口语或对话中出现的错误不做任何的分析,反而反感、厌恶、随意打断他们的连贯表达,即无法容忍他们的错误,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束手无策,无法完成正常的交际语言训练,同时还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学生为了避免在语言训练中的尴尬局面,就会变的小心谨慎,沉默寡言,逐渐丧失兴趣和信心。这样,学生的“开口难”问题就在所难免,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交际英语成了哑巴英语,从而导致教学的失败。
二、分析学生的错误来源。
学生的错误主要来源是母语的干扰。当学生需要用语言表达某一个概念或意思,而他在英语中一时还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汇或句子结构时,就会借助母语的概念和语言知识来完成交际任务。当母语与英语在这一表达上存在差异时,就会导致错误,出现“中国式的英语”。例如:
(1)I very like football.
(2)He often by bus to school.
(3)They through the gate to the garden.
(4)School there are one thousand students.
另外,让我们来看一组错误:
(1)What would you like some breads?
(2)Does he wants to go shopping?
(3)They enjoys to play football.
这一错误显然不是来源于汉语的干扰。它的形成是由于学生学了某一英语语法规则之后,把这一规则不加区别地套用在同类词汇或相似的句子中。从语言准确性的角度来看,学生是犯了“错误”,单从语言的发展过程来看,这类错误说明学生在尝试运用语言的规律,问题在于他只掌握了规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正因为如此,学生的“错误”不再代表消极因素。相反,他们表示了学生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发挥创造性的积极因素。所以,教师应该容忍学生的此类“错误”。
三、怎样正确把握和对待学生口语错误的“容忍度”
我认为,对学生口语中所犯的错误的容忍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
1.“容忍”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
当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是否给予指出、何时指出和怎样指出,都要以尽量不 随意打断学生的表达思路、不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学的更加投入,学生才敢于开口,也乐于开口。
2.根据错误的轻重程度来把握“容忍”度。
如语调不对、发音不准等不影响意思表达时,可采取高度容忍,不必多加打扰。当学生的错误已妨碍了意思的表达,但不影响交际的目的,教师可适当地容忍,不去打断学生的表达思路,但可以留心记录,过后可启发其他学生给予指出。当教师不得不插话时,不要让学生在表述过程中的间隙时间过长,以避免引起学生对先前表述内容的遗忘。
例如:当学生叙述昨晚上的经历时说:“Yesterday night I want to see a film. It’s very bored.”等该生叙述完后,可启发学生一起纠正错误, Yesterday night 改为 Yesterday evening; bored改为boring,并做简单的解释。
3.针对不同的学生灵活把握“容忍”度。
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对他们所犯错误的容忍度也应该有所区别。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所能接受的程度,把握好分寸,否则往往会使中等生和学困生的积极性受到挫折,甚至导致厌学,从而加剧两极分化,导致教学失败。
总之,我们提倡对学生口语中所犯的错误有限度地容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彻底消灭“开口难”,找回课堂上曾经拥有的快乐、 融洽的气氛,让他们“金口常开”,从而使我们的英语口语训练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