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进小说的情感世界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la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不少学生或沉醉于电脑游戏之中,或钟情于明星的八卦新闻,却偏偏对情感丰富的文学世界情感淡薄,尤其对经典名著更是敬而远之。长此以往,必然会使他们的文学修养和情感素质变得贫乏,这种现象一方面使人忧虑,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小说教学提出了迫切应解决的问题。因为小说的情感教学一直是教学实际中的薄弱环节。所以我们的小说教学应该注重小说艺术形象的情感力量,引导学生走进小说的情感世界,领略小说的的情感美。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教学中的体悟。
  一、情感的艺术只能用情感的方式走进
  优秀的小说为人们展现了不同时代的生活画面,塑造了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寄寓着作者对社会、对人类的理想和追求。唯其如此,这些作品才会产生强烈的思想震撼力和不朽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们以理想和情操的陶冶。
  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说创作是作者情感的艺术表达。作者不是要说服读者的理智,而是用生动的形象和真挚的情感去感染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的共鸣,而小说的阅读也就成了读者接受这种情感的体验活动。所以情感在小说中占有主导地位。情感的艺术只能用情感的方式亲近,情感的力量也只能用情感本身去体验。我们的小说教学应抓住小说丰富多彩的情感特性,引导学生在阅读小说中进行充分的体验情感活动。
  比如我们教《祝福》,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创造的情感世界,在冷漠凄寒的“祝福”环境里,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被包围在封建势力的冷酷中,鲁四老爷的鄙视诅咒,婆婆的捆卖逼嫁,镇上人们的冷漠取笑,以及柳妈有关灵魂在阴间受难的恐怖迷信,都使祥林嫂备受摧残和折磨,而祥林嫂的苦苦挣扎反遭来一次比一次更大的打击。这样,祥林嫂情感世界里的悲惨经历和挣扎失望的痛苦,充分焕发出悲剧的艺术情感力量,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灵,激发起学生对人物遭遇的深切同情,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那个现实社会的愤怒控诉。
  二、引导学生走进小说的情感世界
  学生的学习是需要引导和启发的,从学生的心理实际来看,他们的情感世界也需要丰富多彩的时代精神来充实。而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中外名篇虽然也抓住了这一特性,但由于时代、社会和地域与学生生活的现实都存在较大距离,使得学生在感受这些的时候会遇到障碍,所以我们应在小说教学中为学生架起进入小说情感世界的桥梁。这就应引导学生通过小说人物的形象魅力美、小说的具体环境的意境美以及小说情节的冲突美等方面来发现小说具体可感的情感美,从而让学生进入小说的情感世界。
  首先从小说人物形象的魅力美来感知作品的情感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在这些人物形象上又寄托了作者的丰富情感。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方面去具体感知,让这些人物形象在学生的阅读体验中进入他们的心灵。例如:《边城》中那个皮肤黑黑的,有着一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的翠翠着实让人喜爱;又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那个上帝把一切丑陋给了他,却有着一颗最美最善的心的卡西莫多让人同情;而《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中冒着大雨画出他一生中最伟大杰作——那一片温暖的常春藤叶的老贝尔曼让人心生崇敬等等。这些形象以其极其鲜明的个性,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们学会了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丑与恶。
  其次,小说的情感美还体现在情节的冲突美上。由于情节是人物性格和生活的历史,那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构思,充分展示出人物形象的情感美。如鲁迅的《祝福》《药》分别采用了倒叙和明暗线索交织来构思情节,使人物的美具有更多的层次,让人如临其境,从而让学生具体感知到祥林嫂、华老栓生活的旧中国黑暗社会现实的阴森悲凉。再如小说《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情节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增强了人物性格的表现层次和立体感,也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循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去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此外小说的情感美还表现在小说的环境描写上。小说的环境展现了一幅幅具体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的画面,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充分体验作者描写的世态风貌,风土人情中的意境美,从而去发现感知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情感美。如《边城》中关于小城环境的描写,小城清幽、秀丽、宁静,是原始的纯净大自然的再现,沈从文先生以自然的明净状写湘西人心灵的明净,自然纯朴的人性美和清丽明净的自然美就构成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因此在教学中,在体味小说特定的情感时,如果能努力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去体验小说中环境的情感美,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注重小说情感美的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情商、智商和德商
  小说的情感美教育,有利于学生从优秀作品中收获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能够具体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他既符合文学作品本身艺术的创作规律,又符合情感教育的规律,也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自然规律。
  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梁启超曾说过,自古以来的大教育家“都最注重情感的陶养”,“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美的善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压伏淘汰下去。这种工夫做一分便是人类的一分进步。”由此看来,小说的情感美教育是小说人文性的艺术在教学中的最好体现。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力量,注重发挥学生的情感心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情商、智商和德商的提高。
  而同时,小说的情感美教育,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的过程,必然会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力,并促进这种能力的发展。因为作者运用联想和想像力创造的艺术形象,也会在学生的心中得到创造性的再现,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场景,学生的情感世界也会因此更加充实。随着这种情感体验式阅读的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也会更强,心智活动的水平也会越高,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创造热情。因此也让小说教学回归到最本质的部分,更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作者单位:江苏宜兴中学;江苏宜兴教研室。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本身具有的生命力赋予了课堂丰富性和生成性,使其必然出现许多“教学意外”;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意外突发事件,捕捉偶发的教育契机与智慧火花,可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师要及时捕捉来自学生课堂上的“节外生枝”,在学生的质疑、争论之中发现谬误中蕴涵的创意见解,荒诞中包
课堂导入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前人也多有论述,这里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借鉴别人授课所得,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情感切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文学是情感的载体,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一个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过程。因此,导语设计要充分挖掘课文内容的情感因素,设计适合课文情感要求的导语,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尽快进入教学情境。  记得在讲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时,曾有过这样的担心,因为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由区分所有人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的专有权和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权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物权。管理权已融入所有权之中,不存在独立的、为管理而生的、非财产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和辩证思维方式贯穿干他对中国社会的哲学思考中,并创造性地处理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然”和“应然”、“系统”和“要素”、“规律
AIM To characterize punctual mutations in 23S rRNA gene of clarithromycin-resistant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and determine their association with therapeuti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各国行政法中最具共性的部分,是实现政府职能所必需的权力。行政自由裁量权与其他行政权一样,在其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出现自由
“诗意的人生”是人们对于有着个体生活情趣和较高生活质量的人生的描摹,这样的生活充满了美的点缀,个体精神境界水准大幅提升。在高中教育阶段,要注重“诗性美”的存在价值,将语文课堂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阵地,在“诗”的国度里感受诗歌的意蕴之美,从而提升高中生的审美情趣。  一、在诗意中感受文化底蕴,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性  (一)感受传统,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
大量的经贸法律文本,如WTO英文法律文本和英文国际经贸契约文本的条款中的Shall,will.may.should,must等词的语用情况与翻译值得注意和研究.因为它们均位于经贸法律文本条款中的关
苏轼在《与侄书》中说:“凡文字,少小时须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这大概是叔父传授给侄儿作文的肺腑之言。这话用于中学生作文指导,特别实用。因为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写出成熟而老练的文章,应从绚烂用语练习起,慢慢使文章平中出奇。由此,我们也认为中学生在作文练习时宜用一些绚烂语言。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
在语文教学中需要语文教师通过精研文本,用文学的语言设计问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文学氛围中,感受文学之魅力,让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知识迁移中发展能力。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对语文教学中进行自主探究的问题设计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设计的问题必须能够让学生与作品作者对话,去认识作者其人  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目,都是作者感情和个性的凝结。当学生面对一篇篇课文时,他们实际上是带着自己对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