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1919年德语文学想象中国的动力机制论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88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1842-1919年间的德意志作家而言,造成其对中国进行文化过滤的直接原因,是其民族内部那最终总体化了的、强大的保守主义思想.促使这一保守主义思想诞生的内在条件是“想象——依附型集体无意识”与民族自卑情结,而促进其发展的外部因素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转换对人的生存所造成的冲击.其在具体的想象行为中以一种内在的逻辑顺序分别体现为欲望机制、共鸣机制、过滤机制这三大动力机制.首先,驱动此时期德语文学对中国想象的根本原因,是其整个民族/文化集体无意识中所存在的对于异事物的认知欲望.在这一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之下,作为“异”之象征而出现的中国,首先便具备了两个吸引德意志人的特性:非我性与未知性.其次,强烈的反思意识以及历史——政治性世界观和宗教性世界观的共在状态令此时期的德意志作家对于中国的想象既具现实目的,又带有感性共鸣;前者具体体现为对于中国政治观念的认可,后者则集中表现为对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关注与借鉴.再次,个体意识结构与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德意志作家想象中国的重要的过滤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德意志作家建构的中国文化形象的德意志化.
其他文献
今天挨揍了  温柔的妈妈发怒了  我的眼睛发了洪水  那感觉  就像电影里的世界末日  又像爸爸妈妈上了高铁  我被留在了站台  又像妈妈突然不见了  变成了一张照片飘落在地上  我偷看了妈妈的微信朋友圈  妈妈说  唉,挨揍了  又不长记性,又可怜  施博然妈妈说  不长记性是小男孩的特权  可是  谁又稀罕这种特权呢  我要快快长成男人  不惹妈妈生气  一個人的世界  我问什么是去世  妈妈
期刊
我,像一颗渺小的尘埃,被风裹挟着,去过了很多地方: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宽广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波澜壮阔的大海……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美,而我的老家——济宁金乡,它的美,却无与伦比,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金乡县城的南边,有一个叫作“鸡黍”的小村子,那里是爷爷奶奶生活的地方,是爸爸从小长大的地方,也是我最期盼、最向往的地方。鸡黍美丽的田园风光,令我流连忘返。我曾经问过爷爷村名“鸡黍”的来历,是不是根
期刊
西方美学在中国已有上百年的研究历史,业已成为中国本土美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晚清以降,前辈学者在西方美学文献的译介和研究上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但从文献学角度看,仍有
林纾在“五四”前后的韩愈批评,并非单纯的学术批评,而往往基于深切的现实关怀,有着明确的问题指向.譬如:指向“伦常革命”及“孔教运动”造成的道统论合法性危机;指向辛亥以
林地使用费合理与否,关系到集体林区的区域稳定与林业重大工程的实施,关系到林权制度深化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效.将顺昌县作为研究区域,以26年生杉木人工纯林作为研究
学生学习不应该看成是对老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和弄清教师的讲课本意,而是学生从自己的已有知识与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探索,及对教师所讲内容的重新解释,重新建构的过程.在
在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率论述基础上,通过建立社会劳动生产率函数争社会生产函数,构建宏观供给模型,并通过边际分析揭示这些函数和宏观供给的相关性质.通过宏观需求与宏观供给
网络空间中的时间机制发生了新变化.网络中存在一种永恒的时间机制,对互联网中的信息遗忘现象产生了制约与平衡.在网络空间中,由于网络社会行动具有一种痕迹性和可追溯性,网
数学教学是个逻辑和推断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常会使部分同学掉队,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从抓反馈、变式互动、过程延伸几个方面把学生的想法和老师的教学结
Conference Organizer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inaNortheastern University,ChinaTechnical Sponsors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ocietyIEEE Control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