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的女性形象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y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周克芹作为伤痕文学代表人物之一,因其在农村中的亲身经历,1979年他凭借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闻名中国。本文主要试图分析此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索周克芹是如何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将这些女性描绘得栩栩如生。
  关键词:周克芹;女性形象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周克芹在1978年写的,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四川一个偏僻农村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主要写老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发生在七八十年代的生活故事。在这部小说中,周克芹构造了一个“女儿国”,建构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其中主要有:三姐许秋云,四姐许秀云,七姐许贞,九妹许琴等。每一个女性性格都是复杂的、多面的。
  一、三姐——典型的四川辣妹子
  在小说中,三姐许秋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性人物,许多事情都是靠她连接起来。虽然小说对她着墨不多,但她的性格却非常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身上有着四川女孩特有的性格:直爽、热心、泼辣,是个典型的直肠子、急性子。小说中,作者借葫芦坝农民之口对秋云进行了一个定位:“许家三姑娘不仅身材高大壮实,吃得,做得,累得,而且能说会道,直来直去,又好管个闲事,外号‘三辣子’。”正是因为秋云的热心和泼辣,当四妹秀云受到郑百如和郑百香的欺侮时,她会不顾后果,挺身而出。如当秀云在开会时,受到大家的冷嘲热讽和泼来的“污水”时,她也不分场合,不管会场上坐着谁,只要伤害了她的亲人,就对那个人不客气。
  四川人性子比较急,做什么事情都希望马上把它做好,能立刻见到成效。当然三姐秋云也不例外。秋云的急性子跟她的泼辣一样,有时发作起来不分场合和对象。小说中,三姐从别人口中知道秀云不走的消息,立马赶来询问情况。当看到秀云闷不吭声的样子,三姐秋云急得直骂人。特别是当她、许茂、郑百如几人坐在一起吃饭,谈及郑百如与秀云复婚的问题,秋云在中间牵线、打边鼓,征求许茂的意见。当许茂左右为难,半天不表态时,三姐秋云那火爆的急脾气上来了,也不管对象时自己的父亲,直接说道:“老先人板板!你倒是开个口呀!这事就看你一句话了……”通过几个片断,借助简短的语言,三姐许秋云这样一个典型的“辣妹子”形象就油然而生了。
  二、四姐——命途多舛的矛盾体
  四姐许秀云是小说着墨最多,作者精心设置的一个人物。“我以发自肺腑的热爱之情,噙着眼泪写四姑娘。我把自己自懂事以来的二十余年艰苦岁月的磨炼所积累起来的感情,二十余年从劳动农民——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们——身上感受到的美,大部倾注给了四姑娘这一艺术形象。”[1]读罢整部小说,你会发现四姐许秀云是整个小说里最复杂的人物,因为你很难用一言两语总结出她的形象。
  对于许秀云,作者周克芹采用了先声夺人的叙述方法。许秀云未出现前,葫芦坝的女人们已经将她在村里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她生来性情温厚,心肠又软……勤劳,贤良,敦厚……”随着许秀云的出场,越到后面越发现她不仅仅只是大家看到的这些。许秀云身上有着一股坚韧的品质。即使她在遭到郑百如的奸污乃至后来的抛弃与“暗算”,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冷言冷语,她眼中依然含着希望的光芒。用小说中的话说“这些年在郑家过的那坎坎坷坷的生活,倒是把她折磨得刚强了。”在历经前面的许多变故后,秀云也慢慢地变得坚毅,有主见了。离婚后,她拒绝了家里人给她安排的“改嫁”,毅然地回到了娘家,住在那个破落的茅草屋。面对郑百如的“忏悔”,秀云没有像家里其他人一样选择相信,而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与选择。
  许秀云身上确实是有着传统女性的许多优良品质,但也夹杂着不少缺点。可以说许秀云的悲惨遭遇一大部分跟她的性格有关。她太懦弱了。面对郑百如的强奸,她选择了沉默,不敢向家庭、组织上透露半点儿声息。在此后,明知道郑百如是葫芦坝里每一个诚实待嫁姑娘都讨厌的花花公子,但骨子里的封建思想让她明知道是‘火坑’却还是跳了下去。婚后,郑百如的各种欺凌,她还是选择默默忍受了。性格上的懦弱让她不敢在村里人面前公开揭露指责郑百如的罪行。她的懦弱也让郑百如掌握了主动权,一次次变本加厉地去干坏事,一步步把她逼上绝路。
  虽然在遭受无数的欺凌和冷眼后,秀云也开始进行反思和抵抗。但她的反抗是不自觉的。她没有真正意识到自身的处境,也不清楚造成自己困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甚至连支持她反抗、支撑她活下去的力量不是别的还是爱情。当心中这一份爱情遭到否定后,她的世界彻底地崩塌了。所以在小说中,我们看到许秀云在门外听到龙庆给金东水作媒的对话,她最后的一丝希望被彻底毁灭了,再次选择了死亡。
  许秀云其实是众多农村妇女中的一个缩影。她的个人命运与整个祖国密切联系在一起。在饱受苦难,后经颜少春所代表的党的引导,终于自我觉醒了。这也许就是作者为何要给四姐如此多苦难的原因吧。只有经历了磨难的人,才会变得更坚强,对自身和未来才会有更明确的认知。
  三、七姐——“虚脱的一代”
  七姐许贞在小說中着墨也不多。小说中,许多人都不喜欢她,这其中也包括她的亲生父亲。“许茂眼中不大喜欢这个爱虚荣,挣了工资却不往家里捎钱的女儿。”齐明江第一次见到许贞,就认为她很俗。是的,小说中的七姐许贞就是喜欢赶时髦、重享受、爱慕虚荣的市侩形象。
  在那些年代背景下,许贞对未来充满了无限遐想。她也渴望过幸福的生活,因此,她努力利用手中的资源。为了“走出去”,她拼命地纠缠四姐夫郑百如,最后如愿到供销社工作。虽然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但与她梦寐以求的生活相比,这代价或许不算什么。许贞在供销社工作了三年,在社里看得多、听得也多,自然有些生活经验,她知道怎样来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在面对已与四姐离婚的郑百如,许贞并未像家里其他人一样不睬,而是热情邀请他一起吃饭,目的是为九妹谋个好机会,跳出葫芦坝。
  面对爱情,许贞是非常实际的。尽管她曾与吴昌全热恋过,许下过山盟海誓;当吴昌全选择回到葫芦坝,她果断地结束了这段爱情。许贞内心是不安分的,她有许多欲望,她渴望过城里人那样的生活,渴望被理解、被同情、被关怀。所以她不断地换男友,企图在他们中间找到最好的。但她内在修养不够,对未来她又不能明确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过分地迷恋表层、物质的东西,才会让她在感情上摔了个大跟头。她比较满意的男友竟是个大骗子,而更讽刺的是这个真相居然是由自己的亲生父亲揭开的,生活进行到这里,给许贞开了个大玩笑。   在与许茂交谈后,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她迷茫了,自己想要的“诚实子弟”去哪儿呢。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浅薄了?直到她遇到了那个人——吴昌全,那个曾经自己伤过的纯真的男人。在他面前,许贞感到罕见的羞愧,在他这里,许贞再次见到了自己想要的坦诚。当她想跟吴昌全复合并在试着复合的过程中,吴昌全却发现过去那个天真纯洁的七姑娘已经死了!许贞在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中,已经丢掉了身上最珍贵的东西。
  在那个年代乃至现在,像许贞这样的人社会上不乏少数。她们就像作者在书中所写的那样:是被攫走了灵魂和理想,终日行尸走肉地活着。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目的在于警醒人们:即使再困难,也不要抛弃自身的美好品质,更不要再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了自己。
  四、九妹——知识分子的迷茫
  九妹许琴是许茂最小的女儿,是作者有意设立的一个人物。许琴代表着在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她身上有着特殊时期知识分子对前途的迷茫。
  许琴高中毕业就回到葫芦坝当团支部书记。善良、纯真的她希望在葫芦坝大干一场,彻底改变葫芦坝的现状。可是当她面对葫芦坝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及盘根错节的问题时,她无措了。每当有青年问她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幸福生活时,缺乏经验的她只能用二十年前的团支书宣传的话回答。毕竟刚入社会,理论水平的缺乏,使她在面对村里人提出的问题是,无法更贴切、合理地去说服这些人。
  从未离开过葫芦坝那个生活圈子的许琴,对外界的认知甚少。单纯、正直的她无法在人际交往方面做到游刃有余。當齐明江有意推举她为党员,她拒绝了;后提拔她去县里学习,她也犹豫不决。她无法处理眼前复杂的问题。还好在颜少春的开导下,许琴虽然对葫芦坝的现状感到失望,但还是看到了光明,身上又充满了热情和力量,希望能将葫芦坝改头换面。
  在爱情方面,许琴有着自己的少女心思,对爱情的向往,未来的憧憬;但在那个特殊年代(特别是文革时期),男女间忌讳谈爱情,所以当许琴内心的悸动爆发时,她觉得身为团支书,带头谈恋爱不好,便使劲地把它压下去。可青春期的萌动像春草般是抑制不住的,她还是喜欢上了那个有才华、踏实能干的男孩——吴昌全。许琴的爱情与七姐许贞的完全不同,许琴对吴昌全的爱是懵懂的、无功利的、纯洁的。所以当最后齐明江告诉许琴:七姐在与吴昌全谈恋爱。单纯、善良的许琴没有想那么多,为了他们二人,她毅然地放弃了吴昌全,她的爱情在那一瞬间死灭了。
  九妹许琴,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爱情上,都是理智的。虽然曾有过迷茫、失落,但最终在党的引导下走上了正途。许琴的人生道路也代表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人生:有过曲折,走过弯路,但最后的结局总是好的。
  五、结语
  周克芹在这部小说中,主要刻画了以上几类女性形象,周克芹生活在农民群众中许多年,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有时是亲身经历的)以及新的感受,思考、希望等,都是他进行写作的“材料”。小说中的人物都来自农村,却各有各的不同,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一个生活面貌。也正是因为作者有着常年生活在农村的经历,他写出来的人物才会如此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参考文献】
  [1]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_创作之初[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2(03):38-40
  [2]吴宗蕙.深谷里的幽兰_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的许秀云形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3):33-41
  [3]刘铁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编辑记事[J].文学教育.2008(12):12-13
  作者简介:艾世清,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思潮。
其他文献
根据夏热冬冷区的气候特征 ,探讨了热传递机理 .提出了节能指标体系的优化方法 According to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zone, the
【摘要】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分型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癌治疗的患者120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分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单纯甲状腺癌患者设为对照组,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设为实验组,各组60例患者。最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病理分析等结果。结果:通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及病理特点可以看出,实验组患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普遍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而对课堂教学中的习题编拟改革的关注度则低了许多,不少习题还是老面孔,学生解答起来毫无兴趣。另外教师对教材中提供的习题的
目的研究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监测价值.方法将20例胃肠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S)和肠内营养(ENS)两组. PNS组术后行TPN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HBV)应答不佳增用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及耐药性.方法 对218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HBV-DNA载量为1.0×104~1.0×108拷贝/ml的HBeAg阳性
新课程改革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然而客观审视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在由“多维详实的目标设定、天衣无缝的教学设计、眼花缭乱的媒体课件、热闹非凡的小组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据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有47%不喜欢数学。在学校里我们经常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
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使孩子对比较枯燥而抽象的数学产生兴趣呢?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做法。一、创设生活情景寓教于
建国以来,国家的学历继续教育经历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始终在寻找一条既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又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形式,力求让更多的人群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