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高中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活动”,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知不觉地又陷入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泥潭,采用“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忽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用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反复操练,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讨论如何在高中数学课程展开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探究性 角色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52-02
一、充分挖掘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
“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赫尔巴特语),好奇是探究的起点,创设一个好的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新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比如在学习角的概念与弧度制的引入,课本用了游乐园中观览车绕轴转动,边缘上挂着座椅,带着游人在空中旋转,给游人带来乐趣!在等比数列求和时引入发明国际象棋的故事,在指数函数的学习时提供了体现指数爆炸现象的百万富翁的故事,这样的情景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备课、上课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分析好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理解编者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具体实例引入数学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猜想、发现等活动感悟并获得数学概念、原理和思想方法,充分提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与本质。
例如,在讲授对数计算这节内容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将一粒芝麻的重量和太阳相比,似乎是一个毫无疑义的话题,若让芝麻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再将所得的全部果实继续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直到第十三代后,所得芝麻的总重量将比太阳还重。同学们,你们相信吗?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很快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思维马上变得活跃起来,教学难点很容易予以突破。
二、转变角色,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参与探究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教学是创设一定的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作为探究式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不断引发学习激情,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教学方式才会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凸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但又离不开教师事先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和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讲授得很少,但是对学生建构学习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三、利用计算机模拟数学实验,增强探究性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投入到探究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合作探究学习借助于教学信息网,有利于建立起师生、生生之间多边的立体的互助结构,有利于教师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组织开展适宜于学生个性的自主探究学习,有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自主探究式学习成为可能并得到落实。
四、教师能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作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导师,不仅要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还要合理的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确保探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新意,回答问题的思维缜密、推理严谨、语言精练、表达准确、有深度、质量高,理应得到教师给予的肯定的表扬,“你从……给予了很完美的解释,非常好!”等,当学生对问题回答的不够圆满时,教师也不要不理不睬,或当头一棒,而应同样给予热情的鼓励,“虽然你的回答不太准确,但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路,你的功劳很大,谢谢你!”、“虽然你的回答不太准确,但是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想法,也很了不起。”教师一句诚挚的鼓励,带给学生的是无穷的动力.该表扬时不吝啬,表扬有度不廉价,夸奖有理让人服,该低调时不高歌,该委婉时不过露,切实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点头、微笑、赞许的目光都是崇高的精神奖赏。
五、利用新教材的探究素材,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本套教材在为学生留有探究空间的同时,也为教师留有广阔的空间,促进教师创新教学。大量的思考、探究、阅读、实习作业等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探究素材。例如在学习集合运算时,讨论与思考“如何用集合语言表示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或重合?”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到,当表示两条直线的集合交集是空集时,两条直线平行;当表示两条直线的集合相等时,两条直线重合,加深了集合语言的作用。这类问题教材在很多地方恰到好处地提出,对教学很有帮助。另外,教材还专设了一些“探索与研究”,如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问题、函数的平均变化率问题、幂函数与凸函数的关系问题等,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不但要用好教材上的这些资源,同时还要积极思考,在教学中根据实际内容创设探索与研究问题,搞好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学习动机和独立思考,强调过程,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但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索能力是长期的过程,应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以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的形势。
【关键词】探究性 角色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52-02
一、充分挖掘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
“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赫尔巴特语),好奇是探究的起点,创设一个好的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新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比如在学习角的概念与弧度制的引入,课本用了游乐园中观览车绕轴转动,边缘上挂着座椅,带着游人在空中旋转,给游人带来乐趣!在等比数列求和时引入发明国际象棋的故事,在指数函数的学习时提供了体现指数爆炸现象的百万富翁的故事,这样的情景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备课、上课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分析好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理解编者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具体实例引入数学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猜想、发现等活动感悟并获得数学概念、原理和思想方法,充分提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与本质。
例如,在讲授对数计算这节内容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将一粒芝麻的重量和太阳相比,似乎是一个毫无疑义的话题,若让芝麻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再将所得的全部果实继续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直到第十三代后,所得芝麻的总重量将比太阳还重。同学们,你们相信吗?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很快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思维马上变得活跃起来,教学难点很容易予以突破。
二、转变角色,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参与探究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教学是创设一定的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作为探究式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不断引发学习激情,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教学方式才会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凸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但又离不开教师事先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和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讲授得很少,但是对学生建构学习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三、利用计算机模拟数学实验,增强探究性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投入到探究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合作探究学习借助于教学信息网,有利于建立起师生、生生之间多边的立体的互助结构,有利于教师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组织开展适宜于学生个性的自主探究学习,有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自主探究式学习成为可能并得到落实。
四、教师能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作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导师,不仅要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还要合理的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确保探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新意,回答问题的思维缜密、推理严谨、语言精练、表达准确、有深度、质量高,理应得到教师给予的肯定的表扬,“你从……给予了很完美的解释,非常好!”等,当学生对问题回答的不够圆满时,教师也不要不理不睬,或当头一棒,而应同样给予热情的鼓励,“虽然你的回答不太准确,但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路,你的功劳很大,谢谢你!”、“虽然你的回答不太准确,但是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想法,也很了不起。”教师一句诚挚的鼓励,带给学生的是无穷的动力.该表扬时不吝啬,表扬有度不廉价,夸奖有理让人服,该低调时不高歌,该委婉时不过露,切实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点头、微笑、赞许的目光都是崇高的精神奖赏。
五、利用新教材的探究素材,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本套教材在为学生留有探究空间的同时,也为教师留有广阔的空间,促进教师创新教学。大量的思考、探究、阅读、实习作业等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探究素材。例如在学习集合运算时,讨论与思考“如何用集合语言表示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或重合?”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到,当表示两条直线的集合交集是空集时,两条直线平行;当表示两条直线的集合相等时,两条直线重合,加深了集合语言的作用。这类问题教材在很多地方恰到好处地提出,对教学很有帮助。另外,教材还专设了一些“探索与研究”,如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问题、函数的平均变化率问题、幂函数与凸函数的关系问题等,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不但要用好教材上的这些资源,同时还要积极思考,在教学中根据实际内容创设探索与研究问题,搞好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学习动机和独立思考,强调过程,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但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索能力是长期的过程,应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以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