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认为,信息技术化下,教师通过训练基本功、制定目标、把握教学难度、协作学习、强化练习、形成知识体系,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 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信息技术化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化下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优点:学生可以对照其个别差异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实际制定学习速度;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兴趣等选择学习内容,满足个人需要,等等。信息技术化教学模式的运用,给传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在进行信息技术化教学时,怎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加强学生计算机技能训练,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是开展好信息技术化教学的基础,影响着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现在信息技术化教学中使用的课件多是人机交互,基于Windows平台,在操作过程中经常用到诸如鼠标运用、汉字录入、文档编辑等,如果学生未能掌握好,必然会造成学习困难,成为学习的绊足石。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要去帮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将无法控制好课堂时间,把握不好进度,完成不了课堂任务。所以,学生熟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是上好信息技术化教学的基础。
二、围绕学生个性,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至于,学生是否想学,如何学,乐学就忽视了。所以,我们要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实际,围绕教学目的,从“个性”出发,制定课件学生版目标。让学生弄清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目标开展教学。这样,网络教学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课件学生版的教学目标应与教学版有所区别。学习中,学生很难准确理解“掌握”、“理解”、“熟练掌握”这些词语的意义,所以,软件的学生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为学生着想,尽量用学生能看得懂的板书、听得懂的语言,需要时,教师还要辅以解释,加以说明。
三、通过传、帮、带,培养学生协作学习
在课堂中,在教学的同时,还应该有协作学习。协作学习让学习者从其他同学那里得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使他们分享集体的智慧,显然这要胜过个人的努力。协作学习能使学生们对教材产生深层的认识,获得最佳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协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协作技巧和沟通能力,为学生以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协作学习能促使学生共同达到学习目标。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的那些知识、技巧,而是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得到了发展能力,趋向活化的内在机能,它们将加速认识步伐,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掌握有用的知识。
信息技术化大潮下,学生要和同伴们进行讨论、分享构想及征求别人看法,就必须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有意义、个性化、创造性的加工。他们会不断互换教与学的角色,选择他们认为最合适、最有效的方式来分担认知的活动,保证学习者共同达到学习目标。
四、精心组织练习测试,及时掌握反馈情况
学生使用课件进行了学习以后,接下来就是练习。课件对于练习的编写要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的步骤,包括尝试性练习、反馈后练习、练后评价。练后评价不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评出等级,而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前面的学习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或离预期目标还有多少距离,为后续的学习提供调整补救的依据。完成尝试性练习之后,再做反馈后练习,如果没有尝试性练习就勿忙进入“巩固”工作,难免会发生期望过高而学习效益差的情况,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在课件中,应该有相应知识点的测试,学生在学习完后自己进行测试,测试最好采用及时反馈的形式。测试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及时知道自己哪部分未能掌握好,则转去进行相应知识点的学习。
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形成知识体系
小学生概括能力较差,初中学生有一定的概括能力,高中学生的概括能力比初中学生又有所提高。课件的优点是容量大,学生能在其中吸取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但大容量也有缺点,就是学生看了很多内容,不能形成一个体系。特别是文科,学生上课时可能在计算机上阅读了很多资料,但这些资料究竟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可能还是不清楚,这时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启发学生概括,或是在课件中列出简略的提纲,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总之,在信息技术化的当今,我们通过对学生训练基本功、制定目标、协作学习、强化练习、形成知识体系,教师就能有的放矢地“教”,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J].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 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信息技术化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化下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优点:学生可以对照其个别差异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实际制定学习速度;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兴趣等选择学习内容,满足个人需要,等等。信息技术化教学模式的运用,给传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在进行信息技术化教学时,怎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加强学生计算机技能训练,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是开展好信息技术化教学的基础,影响着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现在信息技术化教学中使用的课件多是人机交互,基于Windows平台,在操作过程中经常用到诸如鼠标运用、汉字录入、文档编辑等,如果学生未能掌握好,必然会造成学习困难,成为学习的绊足石。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要去帮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将无法控制好课堂时间,把握不好进度,完成不了课堂任务。所以,学生熟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是上好信息技术化教学的基础。
二、围绕学生个性,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至于,学生是否想学,如何学,乐学就忽视了。所以,我们要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实际,围绕教学目的,从“个性”出发,制定课件学生版目标。让学生弄清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目标开展教学。这样,网络教学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课件学生版的教学目标应与教学版有所区别。学习中,学生很难准确理解“掌握”、“理解”、“熟练掌握”这些词语的意义,所以,软件的学生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为学生着想,尽量用学生能看得懂的板书、听得懂的语言,需要时,教师还要辅以解释,加以说明。
三、通过传、帮、带,培养学生协作学习
在课堂中,在教学的同时,还应该有协作学习。协作学习让学习者从其他同学那里得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使他们分享集体的智慧,显然这要胜过个人的努力。协作学习能使学生们对教材产生深层的认识,获得最佳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协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协作技巧和沟通能力,为学生以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协作学习能促使学生共同达到学习目标。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的那些知识、技巧,而是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得到了发展能力,趋向活化的内在机能,它们将加速认识步伐,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掌握有用的知识。
信息技术化大潮下,学生要和同伴们进行讨论、分享构想及征求别人看法,就必须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有意义、个性化、创造性的加工。他们会不断互换教与学的角色,选择他们认为最合适、最有效的方式来分担认知的活动,保证学习者共同达到学习目标。
四、精心组织练习测试,及时掌握反馈情况
学生使用课件进行了学习以后,接下来就是练习。课件对于练习的编写要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的步骤,包括尝试性练习、反馈后练习、练后评价。练后评价不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评出等级,而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前面的学习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或离预期目标还有多少距离,为后续的学习提供调整补救的依据。完成尝试性练习之后,再做反馈后练习,如果没有尝试性练习就勿忙进入“巩固”工作,难免会发生期望过高而学习效益差的情况,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在课件中,应该有相应知识点的测试,学生在学习完后自己进行测试,测试最好采用及时反馈的形式。测试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及时知道自己哪部分未能掌握好,则转去进行相应知识点的学习。
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形成知识体系
小学生概括能力较差,初中学生有一定的概括能力,高中学生的概括能力比初中学生又有所提高。课件的优点是容量大,学生能在其中吸取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但大容量也有缺点,就是学生看了很多内容,不能形成一个体系。特别是文科,学生上课时可能在计算机上阅读了很多资料,但这些资料究竟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可能还是不清楚,这时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启发学生概括,或是在课件中列出简略的提纲,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总之,在信息技术化的当今,我们通过对学生训练基本功、制定目标、协作学习、强化练习、形成知识体系,教师就能有的放矢地“教”,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