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文化的语文路径管窥--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简评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ang_fl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多维融合的概念,指引着当下珈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如何真正建立起“素养--养成”型教学新样态是转化落实统编教材精神、促进课程改革在深水区探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讲不厌的民间故事”大单元教学打破了根据教材内容单篇叠加、按序推进的一般单元教学模式,将“单元”作为“微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在统一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呈现出语言能力和文化传承耦合递进的状态,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通过语文学习理解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一般路径,初知指向核心素养的未来教学新雏形。
其他文献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与技能,而是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豁运用所学知识或方法解决学习或生活问题的综合素养。机械记忆、被动接受、单纯理解等浅层学习方式,很难有效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而注重引导学习者进行批判性学习、主动建构知识、有效迁移应用及解决真实问题的深度学习方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元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高阶能力,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讲不厌的民间故事”为大主题,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单元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仅关注讲故事方法和技巧的局限,更深层次地挖掘了本单元的育人价值,实现了教学、学生、课堂的多维改变。本文将围绕这三个方面谈谈本单元教学实践中所呈现的具体效果与思考。
一、解构单元:教材内容分类重组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属于习作单元,其体例安排与三至五年级习作单元相同,均含有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以及“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等部分。与前面学段习作单元的不同之处在于:三至五年级分别学习记事、写人、写景、说明、说理等文体样式,单元内作为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的典型性选文也同属一类文体,形成“分类学写”的习作教学序列;而六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在学生已有的学情基础上,打破文体的界限,指向习作结构化表达的方法。